周公解夢夢到閻王殿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接上文

第三章:裴炎死因探秘

李旦出生的時候,是六月艷陽天。李治還是很高興,又多了一個兒子。畢竟這個時候,武則天38歲了,不折不扣的大齡產婦。他出生的那個月,李治就令僧、尼、道士、女官致敬父母,為他祈福。他滿月的時候,李治還赦天下。旭日未出的輪兒,李旦一開始並不叫李旦,而是叫李旭輪,估計就是按照他出生時辰給取的。太陽剛剛升起時出生的孩子。後來,估計這個名字,李治和武則天也覺得自己取得太隨意,就去掉了旭,叫李輪。所以很多人說,你看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後面兩個孩子都有日字,只有李賢沒有,所以他不是親生的。但事實上李旦早年的名字是李輪,也沒有日字。李顯中途被改名過,叫李哲,也沒有日字。哎,其實李旦活了54歲,李輪這個名字跟了他大半輩子。而李旦被叫李輪,一直叫到了678年,他十六歲。李治和武則天才把他的名字改成了旦。後來他被趕下皇位,被立為皇嗣的時候,李輪這個名字和他再續前緣。

比起李顯,李旦小時候就屬於比較文靜,好學的那一類。舊唐書說他“謙恭孝友,好學,工草隸,尤愛文字訓詁之書”。就是說李旦從小就是很乖,喜歡讀書,草書和隸書寫得很好。尤愛文字訓詁之書。訓詁就是解釋古代漢語典籍中的字句。李賢註《後漢書》就是訓詁學的一部分。你可以想見,李賢當太子時註《後漢書》,李旦,不,李輪作為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是有多崇拜他。李旦有多喜歡訓詁學呢?我們來看看他做相王的時候留下的詩歌(缺的字就是丟失在歷史長河中。小聲吐槽一句,我懷疑就是因為比劃太多,刻糊了):

石淙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鎮南。

地首地肺何曾擬,天目天臺倍覺慚。

樹影蒙蘢鄣疊岫,波深洶湧落懸潭。

□願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禦通三。

同樣的詩,還是太子的李顯也也寫了一首。

石淙

三陽本是標靈紀,二室由來獨擅名。

霞衣霞錦千般狀,雲峰雲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懸石鏡厭山精。

永願乾坤符睿算,長居膝下屬歡情。

有沒有感受到李顯對文科學渣的友好?有沒有感受到李旦,不,李輪對文字本體的喜愛?你知道中國古詩那麼多,只有三個人(唐李旦、金曹之謙和清錢謙益)用“嶾嶙”這種你看過去就不知道怎麼讀的詞來形容高聳突兀的山峰。第一個人就是李旦自己。沒錯,這個詞就是李旦造的。

所以現在我們明白武曌造字造詞的癖好遺傳給誰了。我每次讀到這個詞,都能感覺到李旦寫這首詩嘴角滿意的微笑,周圍人的一臉懵逼,旁邊負責記錄和雕刻的侍從深深的怨念。李旦對比起李賢和李顯,一直都沒有什麼存在感。除了有一次,《舊唐書·高宗本紀》記錄:上謂霍王元軌曰:“又男輪最小,特所留愛。”就是說因為李輪是小兒子,所以要特意留在身邊疼愛。這也是因為他是忙內,幺兒,並非是他自身的才能。他沒有得到過像李治對李賢那樣長篇大論的誇獎

“此兒已讀得《尚書》、《禮記》、《論語》,誦古詩賦復十余篇,暫經領覽,遂即不忘。我曾遣讀《論語》,至'賢賢易色',遂再三覆誦。我問何為如此,乃言性愛此言。方知夙成聰敏,出自天性”。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李旦也從未發生過讓父母糟心的事,類似鬥舞鬥雞,讀書不用功,亂搞男女關系。李旦很乖很聽話地讀書,一直到22歲,老媽把他從書房裏拖出來當皇帝。

李旦在武則天當太後這六年時間裏,也和他之前的人生一樣,幾乎像一個透明的人。如果用朱自清的一句話來總結: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但其實他也不是沒有任何動作。為人所知的是二讓。686年,武則天要還政於他,他拒絕,讓武則天繼續執政。690年,李旦直接讓位給武則天。690年,那是走過場,李旦不讓也得讓。那麼686年,武則天都要還政於他,他為什麼不接受。李旦的性格從某種程度上和李治也非常相像。由於父母的權力欲,太子尚且弱成這樣,他一個親王又能有什麼權勢呢。何況他也沒想到李顯會整這麼一個烏龍,讓他不能好好學習!可是他得隱忍,從上位以後就開始觀察,為什麼李家會淪落如此。武則天奪權的路上一直不太平,這給予李旦很好的一個積累自己的過程。684年9月,李敬業在揚州起兵。但他真的是為了李唐王室嗎?當然不是!

首先,他一開始說的是扶持廬陵王,這家夥都涼大半年,好嗎?後來又找了一個和李賢長得很像的人,說李賢沒死,我要扶李賢。且不說這一會兒一變的勁,你以為自己是在選愛豆嗎?廬陵王是大家一起趕下去的。朝中大多數大臣都會站出來diss你。比如裴炎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對武則天說:你還政給李旦,他就沒借口了。這種說法,就是相當於有人因為你戴帽子很醜diss你,結果你朋友給你的意見是你可以穿上襪子試試。呃,雖然不是沒道理,總覺得怪怪的。

然後是李賢……李賢已經死了的消息是人盡皆知,你整他沒死。這和武則天要人到處挖祥瑞有什麼區別。說白了,李敬業和歷史上那些打著清君側的叛黨沒什麼區別,他要推倒的是現在的皇權,並不是針對武則天。如果沒有武則天,只有裴炎,他也會罵裴炎“竊國小賊”。李敬業的個人野心也導致了他最後的敗北。《資治通鑒》記載在李敬業起兵後,他手下的謀士給予了兩個方案:魏思溫說走洛陽,一起找老娘們算賬,給老李家出頭。“明公以匡復為辭,宜帥大眾鼓行而進,直指洛陽,則天下知公誌在勤王,四面響應矣。”薛仲璋說守金陵,老大以後也算是有塊自己地盤的大佬了。“金陵有王氣,且大江天險,足以為固,不如先取常、潤,為定霸之基,然後北向以圖中原,進無不利,退有所歸,此良策也!”結果,李敬業就是遵從了後者的意見,使唐之奇守江都,將兵渡江攻潤州。魏思溫對這樣目光短淺的老大實在無語,他說:“兵勢合則強,分則弱,敬業不並力渡淮,收山東之眾以取洛陽,敗在眼中矣!”魏思溫有句話說得很對:兵勢合則強,分則弱。李旦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武則天也懂。武則天能夠得到現在手裏的權力,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她背後的北門學士。北門學士對於武則天的重要性相當於文學館對於李世民的作用。但當時這些北門學士也是效忠於李治的,他們只是通過這種途徑,避開傳統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這些人在李治統治時期,已經把自己的利益和李唐皇室掛鉤,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有了自己的權勢,卻不能完全被武則天做把握。所以武則天必須要把他們鏟除,把他們的權勢變成完全屬於武則天的勢力。這就是告密制度產生的根本原因。既然投靠武則天的人無非就是升官發財,那麼同樣她也可以用升官發財將這股力量進行瓦解。通過告密這種手段,將勢力集中在自己的親信手中,來俊臣等人便是典型的案例。這是武則天要完全得到朝廷的權力,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李旦為什麼會辭讓,選擇繼續當武則天的傀儡?其實,他不止是辭讓這一次。後來,武則天稱帝後,要和李唐皇室和解,說要立他為太子,當時他已經是李唐宗室的代表人物,可他拒絕了。再後來,李顯說要立他當皇太弟,他還是拒絕了。再再後來,太平公主汙蔑李隆基會篡位,他表示,幹嘛那麼費功夫篡位,我直接讓不就得了。然後直接自己當了太上皇。為什麼呢?李旦就這麼不樂意當皇帝嗎?是的,他還真不喜歡當皇帝。可在唐隆政變後,當所有李家的敵對勢力終於在那一天徹底完結的時候,李旦抱著李隆基嚎啕大哭:“社稷宗廟不墜於地,汝之力也!”社稷宗廟不墜於地。李旦這一輩子做的就是保全李唐皇室的社稷宗廟,或者這麼說,他努力地把一個四分五裂的李唐宗室在武革唐命的大浪中一點點粘合在一起。那怕最後這個勢力不屬於他,他也不在乎,但李唐一定要活下去。這是李旦最終的目標。李旦第一次即位的時候,當時李唐皇室的權勢也被瓦解了不同的勢力。北門學士為代表的後起之秀(親武派),裴炎為代表的李旦派(他自己是傀儡),還有劉仁軌代表的太子(廬陵王)派,以及李家的宗親。裴炎這一派,自不用說。反正不是他能說得算。李旦需要爭取的就是親武派,太子派和李家宗親。而他拒絕武則天的還政,除了武則天本身並不是真心,他也拒絕站在李顯的對立面。兵合則強,分則弱。李唐皇室必須要重新整合成一體,才能維持住社稷。李旦基本上沒有在朝廷上為任何人任何事說過任何話,即便裴炎被殺,他還是沈默的。可是687年,他做了一件事:他為劉祎之上表求情。劉祎之是誰呢?

李治還活著的時候,武後為加強統治,召劉祎之、元萬頃等六人入禁中為“北門學士”,助撰《臣軌》等書冊,並參決時政,協助武後處理政務,分宰相之權。六名學士中,劉祎之是最受武則天賞識。可以說沒有劉祎之這些北門學士,就沒有現在的武則天。因為有人告密(誣陷)他說武則天應該還政給嗣君(李旦)。武則天覺得他背叛了自己,所以他鋃鐺入獄。李旦為他求情,免除了他家人的死罪,並從監獄裏放了出來。但劉祎之說:“此必加速吾禍”。你這麼做只會讓我死得更快。結果真的是如此。可是劉祎之還是非常感謝李旦,寫了一篇謝表,就直接赴死了。這篇文章失傳,但當時的文人讀過無不落淚。李旦不計前嫌,也要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去救李唐的敵人。這個舉動有沒有爭取到了北門學士所代表的寒門官員。這麼說吧。神龍政變中,李旦所率領的南衙禁軍,南衙又叫南司,是唐朝宰相的治事之所。

裴炎該不該殺?

李旦如果人生有什麼黑點,就是裴炎死的時候,他沒有說一句話。關於這一點,裴炎到底是忠,還是奸?或者裴炎死得冤不冤?我自己的一個觀點是:道義上,裴炎是忠的,死得也冤。可在政治上,裴炎死得不冤。從裴炎起家來說,他是當年主審李賢的官員之一,正是因為他們查出了李賢私藏鎧甲,才讓他鋃鐺入獄,從此裴炎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步步高升。就這點來說,你很難說他是一個剛正不阿的君子。值得註意的是,李顯被廢的當月,有兩個官員的任命已經下來了。太常卿、檢校豫王府長史王德真為侍中;中書侍郎、檢校豫王府司馬劉祎之同中書門下三品。劉祎之是北門學士,當時還是武則天的人,這自是不用說。王德真是誰?他曾經擔任過宰相,很快又被罷免了,在裴炎死後,就被貶到了象州,從此無記錄。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他出於京兆王氏,按《大唐新語》,他與裴炎是舅甥關系。兩人同時任命,再次實錘了李顯下臺是武則天和裴炎的通力合作。面對李顯的胡鬧,裴炎是完全有權力和能力控制住他,而他卻選擇和武則天一起把他趕下臺。上一次這麼做的大臣是霍光。霍光是忠心,可他權傾朝野,他的存在對於皇帝來說就是奸的。裴炎對權力的欲望讓他的存在成為了帝位的威脅。裴炎為中書令,在李治去世後,他就把政事堂移到中書省。三省中尚書省僅劉仁軌在位,而他當時已經八十二歲,且遠在長安,需要鎮守京師。而武則天他們都在洛陽。門下省僅劉景先守侍中(即見習侍中),景先原為裴炎下屬,不敢與之爭權。裴炎把政事堂這麼一遷,確立了中書省在三省中暫時的主導地位,他宰相的權力得到空前的擴大。於是,李治一直以來維持帝相平衡被打破了。其實,從李旦即位後,裴炎和武則天三次對峙,也能看出來即便裴炎是武則天扶持起來,此時已經能和她對抗了。但其實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鑒對裴炎和武則天對抗的三件事有很多矛盾的地方,甚至不合邏輯的地方。第一次,武則天要立七廟,裴炎反對,讓她別學呂後,太後不高興!武則天要給武氏立七廟,什麼是七廟。七廟分別的指四親廟(高祖,曾祖,祖,父)、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禮記·王制》規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七廟就是指帝王的宗廟。裴炎用呂後警示武則天,呂後是不是也立了七廟呢?並沒有!因為呂雉那時候,七廟還沒整明白呢。漢初的時候禮制混亂,劉邦也就老爹死的時候,想起來:哎呦媽呀!得有個祖廟!趕緊整個大的!還有,其他郡國也姓劉,你們也得整,不要忘本。到漢元帝的時候,祖廟也不止七廟,是一百六十七廟,堪稱大漢第一連鎖品牌。每次祭祀,漢元帝都哭得跟個淚人似的,不是他有多孝順,是那麼多個廟祭祀用的糧食能把他急得心絞痛。畢竟你大劉家的祖宗沒理由吃別人家的米飯吧。何況到了漢元帝,大漢雖然經過短暫中興,可總體還是叫花子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所以他招了大臣來商量:縮減,必須縮減。活人都快吃不上了飯,還管什麼祖宗。大臣一開始給的方案是五廟,可是當時元帝前頭已經不止有高祖,他是第十一個皇帝,前頭有十個。毀哪五個?哪五個祖宗,可以不掉?所以各種稀奇古怪的方案就出來。有說皇帝要公道你就不要爹啦,有說太遠的別要啦高祖的爹誰來著,還有幾個是你叔祖也算啦,後面暫定了是七廟。因為漢元帝的子嗣沒能延續,漢哀帝就覺得都是因為得罪祖宗,又擴編成十一廟。漢哀帝有點不厚道了。好人,都他做了。他輕松,是因為元帝解決了大頭。他要真大方,恢復一百六十七廟啊!真那樣,就哀帝時期的國民經濟,估計每次祭祀,哀帝能抱著他的董賢一起哭到脫水。反正歷朝歷代,各種權衡,在怕祖宗記仇的精神追求和怕肚子會餓的現實問題徘徊,終於確定下來七廟,這個比較合理以及大家都能接受的禮制。回到武則天這裏,七廟是帝王的配置,這件事是從漢代開始,到了唐,基本就是讀點書的人都知道。武則天要建七廟,她想幹嘛?昭然若揭!可《舊唐書》的記錄其實有點時間錯亂:

太後臨朝,天授初,又降豫王為皇嗣。時太後侄武承嗣請立武氏七廟及追王父祖,太後將許之。炎進諫曰:“皇太後天下之母,聖德臨朝,當存至公,不宜追王祖禰,以示自私。且獨不見呂氏之敗乎?臣恐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太後曰:“呂氏之王,權在生人;今者追尊,事歸前代。存歿殊跡,豈可同日而言?”炎曰:“蔓草難圖,漸不可長。殷鑒未遠,當絕其源。”太後不悅而止。

豫王就是李旦,就是天授初,李旦被降為皇嗣。時,這個時候,武承嗣提出立武氏七廟,武則天答應了。《資治通鑒》也記載了,武氏七廟的確就是天授元年九月下旨修建的,此時武則天已經是皇帝。她建七廟是合理合法的。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裴炎已經死了六年!

再退一步說,七廟是帝王的配置。當時李顯剛剛下臺,屁股的余溫還在寶座上,武則天提出建七廟,怕不是腦子壞了吧?裴炎身為宰相,智商一起下線,也只是說:不宜追王祖禰,以示自私。

裴炎是不知道七廟意味著什麼嗎?這還是自不自私的問題嗎?那麼我們假設《舊唐書》記錄出錯,整句話都不是講七廟,那麼裴炎到底反對的是什麼呢?光宅元年發生了什麼就很重要!

《新唐書·則天皇後本紀》記錄:光宅元年九月,己巳,追尊武氏五代祖克己為魯國公,妣裴氏為魯國夫人;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郡王,妣劉氏為王妃;曾祖儉為太尉、金城郡王,妣宋氏為王妃;祖華為太尉、太原郡王,妣趙氏為王妃;考士皞為太師、魏王,妣楊氏為王妃。然後再接上《舊唐書》裏裴炎和武則天的對話:

炎進諫曰:“皇太後天下之母,聖德臨朝,當存至公,不宜追王祖禰,以示自私。且獨不見呂氏之敗乎?臣恐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太後曰:“呂氏之王,權在生人;今者追尊,事歸前代。存歿殊跡,豈可同日而言?”

炎曰:“蔓草難圖,漸不可長。殷鑒未遠,當絕其源。”

太後不悅而止。

整段話,邏輯是不是就通順了?武則天當時冊封的是先祖的王位,的確和當年呂雉大肆封異姓王的行為很像。裴炎反擊得很恰當:太後要以天下為先,不要急於冊封祖先王位。呂後那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學不得。武則天回應得也非常得體:呂雉封的是活人,我追封的是死人。兩者可以同類而論嗎?但裴炎的最後那一句“蔓草難圖,漸不可長。殷鑒未遠,當絕其源”。野草難控,不能讓它生長,殷商滅夏,不過是眼前的事,不能讓它滋長!這個語境下,裴炎的話很重,也很不合適。武則天是太後,是君。裴炎是宰相,是臣。君臣有別,裴炎是在說誰是野草,誰又是殷商,誰又是夏?一個臣子說出這種話,任一君主都會不悅。第二件事是當時還活著的李淵兒子韓王元嘉和魯王靈夔是李唐皇室的長輩,大家都多為親近,武承嗣和武三思就勸武則天找事殺了他們,絕李唐宗室的名望。北門學士統統失聲,只有裴炎站了出來。武則天怒了。

時韓王元嘉、魯王靈夔等皆皇屬之近,承嗣與從父弟三思屢勸太後因事誅之,以絕宗室之望。劉祎之、韋仁約並懷畏憚,唯唯無言,炎獨固爭,以為不可,承嗣深憾之。

這件事也很不合邏輯,找事情把人殺了,就是為了絕宗室之望。李旦才剛剛坐上皇位,這天下還姓李,你就要絕他們宗室名望。武承嗣和武三思還那麼大大咧咧地就在朝廷上和武則天說,這怕不是失了智吧?劉祎之和韋仁約聽了,當然不敢說話,因為怕武承嗣他們瘋了會咬自己。而且非常搞笑的是,在這之前,武則天剛剛冊封了李治的庶子:徙畢王上金為澤王,拜蘇州刺史;葛王素節為許王,拜絳州刺史。轉頭又要殺李家名望,武則天是精分嗎?而且唐朝皇子都外放,這兩老頭都在外地飄著,他們手裏沒兵沒錢的(多謝太宗高宗刻薄父子),地痞都懶得打劫的那種,你殺他們倆,聲望是滅不了,但民憤應該會激不少。而且《舊唐書》自己在列傳中又記載了完全不同的信息:

及天後臨朝攝政,欲順物情,乃進授元嘉為太尉,定州刺史、霍王元軌為司徒,青州刺史、舒王元名為司空,隆州刺史、魯王靈夔為太子太師,蘇州刺史、越王貞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紀王慎為太子太保,並外示尊崇,實無所綜理。

武則天臨朝攝政後對李唐宗室是外示尊崇,實無所綜理,就是表明光鮮但沒有實權。這才是正常政治家會做的吧。剛上臺,就要殺人一家老小,這又不是古惑仔。那麼裴炎這一次又是什麼事讓武則天怒了呢?《新唐書》中記載了一件事:

“炎謀乘太後出遊龍門,以兵執之,還政天子。會久雨,太後不出而止。”

裴炎想乘著武則天前往龍門的時候,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還政。雨一直下,武則天沒有出去,所以計劃終止。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的。因為這裏面很多點都能對應上相應的歷史記錄。

在當年發生了兩場特大洪災被《資治通鑒》記載:

七月,溫州大水,流四千餘家。八月,括州大水,流二千餘家。

就像我們今天,強降雨同時發生在多地,才會導致大規模洪災。同樣,八月初,全國四處開始獻祥瑞。嵩陽令樊文獻瑞石,太後命於朝堂示百官,馮元常當場就反封建迷信:“狀涉諂詐,不可誣罔天下。”把武則天給氣得,立刻貶他去隴州吃土閉嘴。武則天很可能是為印證祥瑞,至少她要表現相信和重視祥瑞的態度,前往龍門。裴炎這個時候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還政。雖然沒成,但讓武則天知道了,肯定是非常憤怒。時間就是那麼剛剛好,九月徐敬業起兵。《舊唐書》是這麼記載的:

秋,徐敬業構逆,太後召炎議事。炎奏曰:“皇帝年長,未俾親政,乃致猾豎有詞。若太後返政,則此賊不討而解矣。”禦史崔察聞而上言,曰:“裴炎伏事先朝,二十余載,受遺顧托,大權在己,若無異圖,何故請太後歸政?”乃命禦史大夫騫味道、禦史魚承曄鞫之。

《資治通鑒》更詳細些:

及李敬業舉兵,薛仲璋,炎之甥也,炎欲示閑暇,不汲汲議誅討。太後問計於炎,對曰:“皇帝年長,不親政事,故豎子得以為辭。若太後返政,則不討自平矣。”監察禦史藍田崔詧聞之,上言:“炎受顧托,大權在己,若無異圖,何故請太後歸政?”太後命左肅政大夫金城騫味道、侍禦史櫟陽魚承曄鞫之,收炎下獄。炎被收,辭氣不屈。或勸炎遜辭以免,炎曰:“宰相下獄,安有全理!”

九月徐敬業起兵,裏面還有裴炎的外甥。這時裴炎表現很淡定,不急於討伐。武則天問他計策,他回答:“你讓皇帝親政,自然能夠平反”。這時禦史上前說:“裴炎已經大權在手,沒有別的企圖,怎麼會讓太後還政?”於是,裴炎入獄。裴炎甚至直接表示:“宰相下獄,不能活著出去。”整件事很迷,裴炎的態度很迷,為什麼他面對起兵很淡定。有人說,因為他內心無愧。

內心無愧和因國事著急並不相斥吧。裴炎表現很迷,武則天的反應更加匪夷所思。大臣們都說:裴炎是不會謀反。甚至有的說,如果說裴炎謀反,那我也會謀反。武則天怎麼會回的:“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武則天似乎什麼都知道。讓我們開一下上帝角度。此時武則天已經開始告密制度了,所以很多事情,她是知道的。可是大臣們並不知道。比如,裴炎八月份的時候,企圖發動政變。好死不死,九月,徐敬業起兵,裏面還有他外甥。他本想借著這個機會逼武則天歸政。可是武則天反打一手,當她用一個似乎很無厘頭的理由把裴炎鋃鐺入獄。一旦入獄,裴炎是一個聰明人,心裏明白,一切都暴露了,他死定了。當然這是我的一個理解和觀點。裴炎走上了逼政的那條路,他就和武則天勢不兩立了。可是問題來了,武則天真的回到後宮,還政的權力是會在李旦手裏,還是裴炎手裏?別忘此時,三省還是中書省為大,裴炎大權在握。李治的帝相平衡已經不復存在。裴炎要武則天還政,武則天真還了,會落在誰手裏?這是一個問題。事實上,在後面我會說,裴炎入獄後,很多人跳了出來,其中包括了手握重兵的程務挺。程務挺得知後,立刻為裴炎上書請罪。武則天不是懷疑他和徐敬業勾結,這只是借口,真正怕的是他和裴炎勾結。我還是強調光宅元年發生每一件事都很重要。七月,突厥進犯,九月,以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於道安撫大使,以備突厥。所以九月的程務挺是手裏有兵的。如果你是武則天,八月的時候差點被裴炎政變,九月他的親戚跟著別人謀反,他沒有第一時間貢獻計謀,反而是讓你歸政。你會不會懷疑他?其次,你把這個人入獄了,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立刻為他求情,你會不會害怕?裴炎和程務挺的死和唐初劉文靜的死是非常相似的。裴寂說過一句話,很能總結這種人為什麼會死:“今若赦之,必留後患!”而裴炎的結局其實更早註定了,就是他打破了帝權和相權的平衡,讓三省,名為三省,其實他一人獨大。武則天與其說殺的是裴炎,不如殺的是失衡的相權。這是所有君王都會做的事。所以,當裴炎和程務挺一死,武則天立刻調整宰相班子:補韋方質、武承嗣、韋思謙為宰相。優秀的政治家殺的從來不是私人恩怨。裴炎死後,以他為首的宰相勢力開始土崩瓦解,這其中就包括了武則天的北門學士。說句不好聽的,裴炎本身也是武則天扶持起來的,這也算是成也太後,敗也太後。宰相的勢力被一個沈默的人看中了,這個人就是李旦。他開始一點點地吸收到了自己的旗下。因為他看出了武則天為了打擊裴炎,使用非常手段,硬是拉扯出了一只新的勢力——武家。武家起來,必定損李家。而此時武則天和武家是福禍相依,她必定要讓它吞噬其他的勢力,就是李家。李旦從沒不著急籠絡宗室,因為現在的李唐宗室根本就不會支持他。

退無可退的李旦

在武則天稱帝後,朝中大臣不止一次救下了李旦,保住了他皇嗣的位置。這和他在第一次稱帝時對大臣的寬厚是離不開的。可見李旦不是不知道當時的局勢是什麼樣,只是他能做的實在有限,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他不會貿然行動。正是這樣的作為,讓他即便退位後,還能留在長安,而不是遠離政治中心。李顯後來會有韋後叛亂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他長期遠離政治中心,缺乏自己的勢力,對於政局的把控能力實在有限,不得不尋找值得相信的依靠。武則天稱帝完成的六年裏,李顯過得很辛苦,李旦也過得步步維艱,幾乎是刀口底下求生。垂拱四年,也就是688年,李旦就差點被殺了。這一年,八月,瑯琊王李衝、越王李貞起兵發對武則天,結果都兵敗身死。

面對這樣的局面,十二月,李旦選擇帶上自己的嫡長子,當時的太子李成器,主動跟隨武則天去洛水參加“拜洛受圖”大典。所謂的拜洛受圖就是武承嗣安排了人放了一塊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石在洛水,讓人挖了出來,獻給武則天。實在很想吐槽古人這種惡趣味。神仙什麼的也算是神靈界的公務員,天天刻這種泄露天機的話,怕是工作不夠,閑的吧。而且大家真的相信嗎?無所謂,這些都是不是為了群眾,而是為了武則天。果然武承嗣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戲碼很得武則天歡心。於是,她便要舉辦拜洛受圖大典。如果這個大典有一個主題的話就是:“太後是天命,皇帝做舔狗”。這種明擺著就是要自己當一輩子傀儡的典禮,李旦不旦硬著頭皮參加,還帶上了自己的太子,可以說把自尊心踩在腳底下。這樣投誠的表現讓武則天很滿意。為何李旦會做出這種近乎無恥的舉動。這得謝謝李衝和李貞全家。通過兩王的起兵,你就能知道李旦當時是多孤立無援。舊唐書記載,是歲,則天以明堂成,將行大享之禮,追皇宗赴集。元嘉因遞相語雲:

“大享之際,神皇必遣人告諸王密,因大行誅戮,皇家子弟無遺種矣。”撰遂詐為皇帝璽書與衝雲:“朕被幽縶,王等宜各救拔我也。”衝在博州,又偽為皇帝璽書雲:“神皇欲傾李家之社稷,移國祚於武氏。”遂

翻譯過來就是:武則天在完成修建明堂後,召集宗室聚集慶祝。李貞等諸王怕這是鴻門宴,一去不復返。於是他們開始積極行動。黃國公李撰偽造李旦給李衝下的詔書,說:“朕被幽禁,諸王應該各自發兵救我。”李衝又偽造皇帝用璽印密封的書信說:“神皇打算將李氏的國家交給武氏。”他們編造的詔書和書信,就是讓李旦兩邊不是人。面對武則天,他是攛掇李氏宗親造反的元兇,面對李姓宗親,他是背棄祖宗的叛徒。好人都讓他們當了,李旦就活該被千刀萬剮。如果你們覺得這不是陷害,那對比一下唐隆政變,李旦的親兒子李隆基在造反的時候的所作所為吧。《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五》:

或謂隆基當啟相王,隆基曰:“我曹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歸於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啟而見從,則王預危事;不從,將敗大計。”

唐隆政變前,有人問李隆基說要不和你爹說一聲。李隆基說,不必,事成一切歸功於我爹,事不成,我們自己擔下,也沒必要為難他。這才是親兒子啊!這裏不得不說,李隆基年輕的時候真是一個鐵血真漢子,有擔當有膽識,很有孤膽英雄的決絕。再看看那幫本應該幫著李旦,好好團結一切力量的李姓宗親,他們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要把李旦往死路上推。事實上,李貞他們並不是這一年才想造反的,而是李旦即位那一年,他們就想反了,整整準備四年,這四年裏,李旦不僅完全不知情,而且還要為他們背鍋。這裏不是李貞他們心狠,而是李旦即位,雖然名為皇帝,其實他們這些李姓宗親還是把他看成武則天的兒子,並沒有把他當成自己人,根本談不上什麼信任,更別說和他聯盟,成為他的勢力。李貞他們為什麼會失敗呢?時機不對。新唐書記載:

八月,衝先發,諸王莫有應者,獨貞將兵攻上蔡,破之,而衝已敗。

八月,他們起兵,諸王莫有應者。完全是他們兩人在自嗨。其余的人表示: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一輩子也不可能出兵。我只能對你有感情上的支持。當然他們湊不出兵馬,和李世民李治動不動就削人家的地,降人家的爵,時不時再打壓一下人家的氣焰,是有直接關系的。於是當李貞攻下上蔡的時候,李衝已經失敗了。除了客觀原因,為什麼諸王莫有應者?很簡單,當時李旦還是皇帝,無論李貞他們有沒有把他當成李家人,他終究姓李。而武則天當時已經64歲了,離七十古來稀,只有六年。而李旦才26歲。當時反武人士完全有信心可以喊出那句口號:“同袍們,加把勁,武太後駕崩還有六年!”誰也沒想到武則天是要當皇帝,而且還能活那麼長。李貞他們也是很不容易的,好容易攻下一縣,給他拉壯丁,硬是拉出了……七千人。而武則天派多少人去平定他們呢?十萬人!十萬對七千,李貞表示我只是占了小小的一個縣,用得著那麼長的刀,壓力好大。除非李世民再世,戰果基本可以提前寫進史書。李貞稱了一下自己身體裏殘余的李世民基因,立馬決定要投降,都打算把自己綁了送給武則天一頓SM了。但他的家人卻說:“今事乃爾,王豈受戮辱者邪?”老兄,您都這樣了,你確定人家缺你SM嗎?留點面子,下碗面吧。黃泉路上吃飽點。於是,一家人自殺身亡。這十萬人打李貞這七千人,打了多長時間。二十天……

但這二十天的戰役帶來的是兩年對李唐皇室無止境的誅殺。二王起兵給了武則天很好的借口,大開殺戒,幾乎所有李姓宗親全部都牽扯進來。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紀王李慎、江都王李緒、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或被逼自殺,或斬首市曹,或死於流放途中。一直殺到了垂拱六年(690年),李唐宗室幾乎被殺戮殆盡。資治通鑒是這麼說的。

​垂拱六年,八月,甲寅,殺太子少保、納言裴居道;癸亥,殺尚書左丞張行廉。辛未,殺南安王潁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賢二子,唐之宗室於是殆盡矣,其幼弱存者亦流嶺南,又誅其親黨數百家。

連太平公主都被嫁給武攸嗣。原本太平公主是要被嫁給武承嗣的,但武承嗣有小疾……就是有不方便成親的小病。太平公主再婚也是為了下半“生”的“幸”福呀,所以武則天就把她嫁給了武攸嗣。也有人說是因為太平公主不喜歡武承嗣所以說他有病。因為武承嗣有六個兒子,一個女兒,除非全身發綠,否則應該沒有什麼不方便成親的毛病。還是太平公主有讓男人得不方便成親的病的能力?可無論如何武則天一心要把太平公主嫁給武家人,這是絕對的命令。當時武攸嗣有妻子,武則天還是把他妻子給殺了,然後把公主嫁給他。太平公主真的願意嗎?恐怕並不是。

太平公主嫁給薛紹,兩人感情很好。薛紹正是死於二王起兵的牽連,當時他們的小兒子才剛滿月。在第一次成親的時候,雖然也發生過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的妯娌不夠高貴,但太平公主本人在第一段婚姻裏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並無任何出軌的行為。兩人的感情應該是很不錯的。反觀她的第二段婚姻裏,她不僅大肆保養男寵,甚至和朝臣有過不軌。武攸嗣要是當時做直播的話,簽名應該是:別問,老婆去做頭發。隨著考古的發現,我們現在有理由懷疑她和武攸嗣未有二子二女,他們兩人可能只有一個兒子,甚至沒有子女的。史書記載他們的孩子二子二女可能是武攸嗣和前妻或者其他妻妾所生,只是記在嫡妻太平公主名下。《故沛郡夫人武氏墓誌銘並序》記載:

……夫人故周定王駙馬都尉修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縣主。……春秋五十有四,以開元廿五年五月二日,終於京兆萬年之興寧裏第。……

由此可以算出這個武攸嗣的小女兒生於684年,也就是光宅元年,當時太平公主還是薛紹的妻子,不可能和武攸嗣生孩子。她和薛紹的小兒子都是688年生的,比這個孩子還小四歲。她和薛紹的女兒萬泉縣主則是687年所生。話說,這一年抱一的節奏雖然無法證明兩人是精神伴侶,但至少身體默契還是足足的。所以如果沛郡夫人是武攸嗣小女兒,那麼她之前的哥哥和姐姐更不可能是太平公主的孩子。太平公主對武攸嗣的感情可以說相當呵呵了這種強行拉郎配的結果就是那個少年時身著男裝和父母撒嬌要駙馬的小公主在薛紹死了以後,也跟著消失在人間。太平公主一個公主尚且如此,李旦更是看得明白:李唐宗室被清除,自己就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同年9月,李旦讓位,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武則天稱帝。李旦還不止是讓位,他還要求賜武姓,可以說是膝蓋骨都跪碎了。為的就是不給武家人任何借口,奪李家的皇嗣位。果然,武則天同意了,不但立他為皇嗣,還立他的嫡長子李成器為皇孫。李旦從此走下了皇帝的寶座,但並沒有輕松一點,連帶著他的孩子更是一個比一個過得苦逼。李隆基的母親被殺,他自己七歲就跟著兄弟還有堂兄弟一起被關進宮裏。這一關就關了七年。這不是普通的關,平時還說不定會有毒打。比如他的堂哥李守禮(李賢的兒子)因為父兄的關系,逢年過節,別人是叩頭謝禮,他是叩頭謝打。就是他先跪下來謝主隆恩,然後被人按下杖打。這樣反反復復地被打,李守禮甚至被打出了風濕病,要下雨的時候,還能提供點天氣預報,被人以為是神人。結果他知道了,苦笑道:什麼鬼神人,我是被打得風濕入骨了。李隆基可能是沒有被打,但一個七歲的孩子被關起來看七年這種人間悲劇,擱今天也是需要進心理醫生診所躺幾年長沙發。李旦呢,也不好過。一直到698年,武則天確定了皇太子,李旦的人生主題就是鍋,行走的黑鍋磁鐵。無論他到哪裏,到哪做,黑鍋總能從天而降精準地砸在他頭上。691年,因為武承嗣騷動群眾,說他當皇嗣不吉利,(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差點丟了皇嗣的位置,後來是李昭德一棒子打死了禍害投資的王慶之,讓武承嗣知道老李家還有一口氣。李旦這才保住了位置。693年,武則天的寵婢韋團兒過來勾引李旦,李旦拼命反抗,總算保住了自己的貞操。韋團兒敢這麼做,背後是誰的指示,真的不能再明顯。說白了,武則天就是不放心這個兒子,就是要他徹底融入武家,徹底放棄自己全部的自由。有了李顯的前車之鑒,李旦哪裏能同意。放韋團兒在自己身邊,自己以後要造反不就死定了。所以他當時的兩個有了子嗣的妃嬪都被殺了。李旦一句話也沒說,好像沒事人一樣,但堅決沒有接受武則天給他的妃嬪,然後兒子們也被關了起來。緊接著,有人誣陷他謀反,把他東宮裏的人全都抓了起來,一一拷問。很神奇的是大家都招供了,可是沒有人提供了能將李旦治罪的證據。面對大家那麼有“誠意”的招供,來俊臣估計要罵街:你們耍猴呢!樂工安樂藏為了救下李旦,當場破腹自殺,用自己一個心臟來證明李旦的清白。最後他這種壯烈的行為讓武則天感覺到要動自己兒子,可能老命都得搭上,這才罷了手。但當皇帝六年,李旦並不是毫無作為。神功元年,來俊臣誣李顯、李旦與南北衙謀反,後被武氏王室和太平公主所誅。南衙是宰相治事之所,北衙,又名北司,是宦官所在的。可是,我們回頭看看,神龍政變,李旦率領的是南衙禁軍。693年,尚方監裴匪躬、內常侍範雲仙因私下謁見李旦被殺。這兩人都屬於北司。李顯遠在天邊,李旦可就在眼跟前。現在看來,來俊臣的情報未必都是錯的,說不定真沒冤枉李旦。李旦在大唐群臣中是很有威望的。舊唐書朱敬則傳中說到,提到過一件事。鄭州刺史朱敬則,往在則天朝任正諫大夫、知政事,忠貞義烈,為天下所推。神龍時,被宗楚客、冉祖雍等誣構,左授廬州刺史。長安年中,嘗謂臣雲:“相王必膺期受命,當須盡節事之。”朱敬則是唐朝的名臣,當時已經名揚天下,可是在他看來相王李旦才是真命天子,即便自己被貶往外地,不忘提醒下屬要對李旦竭盡忠心。李旦也不是一個沒脾氣的人。698年,他是如何推辭太子位的呢。為了不讓李家社稷分裂,為了讓哥哥李顯繼承大統,幾乎沒有違抗過母親的李旦在武則天面前累日不食,絕食抗議,以死相逼,才讓武則天徹底斷了繼續立傀儡的念頭,保住了李顯的位置。李旦的堅韌,果決和寬厚讓他挺過了最危險的歲月,也終於把李唐從武則天手裏重新熬了回來。李旦為君之道,在他第二次當皇帝的時候,和道士司馬承禎的對談說得明白。資治通鑒記載了他們這段對話:

上召天臺山道士司馬承禎,問以陰陽數術,對曰:"道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安肯勞心以學術數乎!"上曰:"理身無為則高矣,如理國何?"對曰:"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心無所私,則天下理矣。"上嘆曰:"廣成之言,無以過也。"

順物自然而心無所私。順物自然,本來就是一個克制和控制自我的難題,還有做到心無所私,一心為國,簡直是難上加難。但李旦做到了。他這種寬厚和無私在他的孩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李旦再次當上皇帝,嫡長子李成器主動讓出太子位給有功的李隆基。太子是中國最高危的職業,從上面退下來的非死即傷,但李成器壽終正寢,一生都和李隆基維持著非常好的兄弟感情。不僅如此,李隆基和其他兄弟的感情也是非常和睦的,長大了以後,李隆基還特地做了一個超級大的被子要和兄弟一起蓋,而且他還創下了中國皇族兄弟裏最多太子的記錄。大哥李成器,追謚讓皇帝。二哥李成義,追謚惠莊太子。三哥李隆基,太子+皇帝。四弟李隆範,追謚惠文太子。五弟李隆業,追謚惠宣太子。六弟早夭,所以沒有冊封。否則按照這個節奏,六兄弟的太子組合也能在中國皇族史上寫上一筆。李隆基就是一副:我是太子,大家都是太子,不想當太子的舉手,給你當皇帝。李旦的兩個妻子被害死了,可他的妾室們依舊無怨無悔地照顧非親生的皇子們。她們毫無疑問是善良的,可是李旦對待她們的感情也是真摯的,才能讓她們心甘情願地保護幾個孩子。李旦做皇帝時間太短,說不上到底有多好,事實上他處理得相當不錯。可他作為父親,丈夫,兄弟,家族族長,他都是極為成功的。

第四章:五王政變解密

不管怎麼樣,李旦終於是熬到了698年,勝利的曙光終於到了眼前。這一年,武則天終於確立了太子,把遠在房陵的李顯給撈了回來。

明堂盟誓

關於武則天立太子這一件事其實是懸而未決。我們一直都站在李唐的角度來看待武則天竊國這一件事。但如果我們站在武則天的角度,其實很容易理解她為什麼遲遲不能把繼承人確定下來。武則天作為一個政治家,她很清楚周如果不是武氏繼承,那麼就是她死周亡。但如果是立自己的兒子,唐必定會復國,那麼武則天就把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作為李治的遺囑執行者,她並沒有完成她應該做的事。作為李顯和李旦的母親,她沒有盡了作為母親的職責。虎毒還不食子,武則天對自己兒子比老虎還要惡毒。作為一國的太後,她不但沒能維護這個國家的安定,反而趁亂打劫。面對這樣亂臣賊子,李唐復國後還能原諒她嗎?會不會在她死之前,就把她幹掉?

而她的擔憂,其實在她死之前統統都實現了。那麼這時候大臣的意見就非常關鍵了。宋朝,文彥博總結過一句話很能說明君王和大臣的關系: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中國古代帝王和大臣是統領和合作的雙重關系。名義上你領導我,但實際上我們是合作。大臣的意見為什麼重要不是他的話多有智慧,而是他的意見代表他的站隊和行動。之前說過,武承嗣曾經帶領著群眾搞封建迷信,被李昭德給打跑了。可李大人也知道惡犬常有,講理狗主不常有。關鍵還是得搞掂狗主人。《舊唐書·李昭德傳》記載:

延載初, 鳳閣舍人張嘉福令洛陽人王慶之率輕薄惡少數百人詣閉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則天不許。慶之固請不已,則天令昭德潔責之,令散。昭德便杖殺慶之,余眾乃息。昭德因奏曰:“臣聞文武之道,布在方策,豈有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

大家請註意“豈有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這句話一開始說的人並不是狄仁傑,而是李昭德。李昭德說了開頭的那句名言,你以為他會止步於此,並不是,他結尾還加了一句更毒:

“況陛下承天皇顧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巨恐天皇不血食矣。”則天寐之,乃止。

就是說陛下你的天下來自天皇(李治),如果你立了武承嗣,我擔心天皇(李治)得不到祭祀。言下之意:你的良心不會疼嗎?你以後到了地下見了李治不怕他會追著你砍十八層地獄嗎?這話已經狠到了這個地步,其實表明了大臣們還是要給天皇血食,就是他們還要尊李唐宗室。如果武則天堅持要立武承嗣,我們絕對不會支持你。武則天只能沈默,然後就沒再提立武承嗣的事。《資治通鑒》記載,聖歷元年,698年,武三思和武承嗣一起謀太子位,被狄仁傑阻止了。這一段其實被很多影視作品演繹過,我也不復述了。倘若這件事是真的,那麼經過狄仁傑,武則天就徹底接受了周朝到她為止的結局。因為前面阻止成功的大臣都因為各種理由或是被貶或是被殺,狄仁傑作為剛剛從牢獄裏出來,武則天親自扶持,也尊李唐宗室的。天下何人不尊唐!這和劉邦的太子劉盈找來四皓做場面讓劉邦認輸是一樣的道理。狄仁傑代表了整個大臣,都表示了對李唐的支持。如果武周註定滅亡,那麼武則天就要考慮怎麼善終了,她要和大臣談。怎麼談呢?不可能說:好,我認輸。你們看著辦吧。所以武則天就采取了這樣一個方式也能說得通:他日,又謂仁傑曰 :“朕夢大鸚鵡兩翼皆折,何也?”對曰:“武(鵡)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 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太後由是無立承嗣、三思意。武則天找狄仁傑解夢,解夢的目的當然不是夢,狄仁傑也不是心理醫生。她問宰相,自然是問天下事。狄仁傑回答的是:起二子則兩翼振矣。狄仁傑的態度就是武則天承諾把天下還給李家,那麼大臣們會保陛下兩全其美:一,你現在的統治不動搖,二,你可以善終。武則天思考了0.01秒後,就把武承嗣和武三思給賣了。李顯被確定為太子後,武承嗣憂憤而死。而武則天最後也遭遇神龍政變,被扔在了上陽宮,李顯也算是為了武承嗣報了仇。神龍政變其實很簡單,就是李顯兄妹三人聯合五個大臣,對武則天實行名為“拯救沈迷小鮮肉的八十老母”的清君側,實則趁她病要她命的宮廷政變,逼著武則天讓權給李顯。這個五個大臣分別是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這五個人在政變之後,全部被冊封為王,所以神龍政變又被稱為五王政變。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聖歷年已經確立了李顯為太子,有力競爭者武承嗣也狗帶領了便當,李旦極力護駕,李顯作為李唐+武周接班人剩下的不就是守株待兔,等著武皇帝歸天,然後來一場熱熱鬧鬧的葬禮,一起高唱片尾曲嗎?為什麼還會有神龍政變?尤其是發動這次政變的這五個大臣中三個已知年齡的主謀,都是將要和已經花甲的老人。漢陽王,時任鳳閣侍郎張柬之80歲。博陵王,時任鸞臺侍郎崔玄暐66歲。扶陽王,時任右羽林將軍桓彥範52歲。這些老人有的已經是宰相,有的已經花甲之年。你很難解釋他們發起政變是頭腦發熱,他們那個年紀頭腦發熱在沒有抗生素的唐朝那會兒多半結果是死翹翹。再說,功業對於他們這個年紀來說已經是浮雲。他們不是李淵,就算拿下武則天,這個江山和他們也沒關系。除非發生了驚天的變動到了不得不為之的地步,否則天底下有比老人更惜命的嗎?誰不想安享晚年啊?何況他們幾個人當時身體都算是康健,高壽不是問題。之前咱們分析過,武則天遲遲不願意還政於李唐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怕李唐對武周的清算,自己不得善終。所以她在再三確定了宰相狄仁傑的承諾,方才把李顯召回來。可這個時候,她還是不放心的。畢竟李顯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心裏還是有點字母數的。於是,在聖歷二年(699)四月壬寅, “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為誓文,告天地於明堂,銘之鐵券, 藏於史館 。”誓文的內容如今已經不得而知,可大家也可以猜到一二。無非就是要李唐和武周和解,完成武周到李唐的交接,讓她可以有一個安穩的晚年。可見明堂盟誓對於武則天來說,無論是政事還是個人都非常重要。皇太孫為何而死?但武周和李唐怎麼可能和平相處呢?武則天殺了那麼多的李唐宗室,不是每一個李家男兒都像李顯那麼“識趣”,比如曾經被立為皇太孫,李顯的長子懿德太子李重潤。他原本是高高在上的太子,一夜之間就被流放,要他跟著一起盟誓和武周和解,他未必就心甘情願。尤其聖歷二年,李重潤不過是一個17歲的少年。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李顯回來後,他的子女都分別和武氏相關勢力聯姻,只有李重潤沒有。庶長子李重福迎娶了張易之的外甥女,李重俊迎娶的是也是楊氏(武則天母親家族人)。李重茂當時才5歲,所以沒有議親。而李重潤三個同父同母的妹妹也都嫁給了武氏。新都公主交給了武延輝,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延基,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崇訓。而身為嫡長子的李重潤在兄弟姐妹都成親的情況下並沒成親。即便當時他的確到了適婚的年齡,可到死都沒有結婚,最後是冥婚。李重潤在《舊唐書》是這麼被評價的“重潤風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就是這個小夥子長得好,風度佳,孝順善良聞名於朝中。這樣一個高富帥的皇族小夥,人又好心又美,難道他獨身主義?這有可能,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是他不接受與武周的聯姻,寧願不娶。他畢竟是未來的太子,武則天又怎麼會讓他娶來自別的勢力的女子,於是兩方就這樣耗著。李重潤的死很蹊蹺,因為僅僅在《舊唐書》這一本書裏就寫了四個不同的版本。

一、李武紛爭,勒令自殺《舊唐書外戚傳武延基》:

子延基襲爵,則天避其父名,封為繼魏王。尋與其妻永泰郡主及懿德太子等,話及張易之兄弟出入宮中,恐有不利後忿爭不協,泄之。則天聞而大怒,鹹令自殺。復以承嗣次子延義為繼承魏王。

二、易之讒言,勒令自殺。《舊唐書則天武後紀》:

大足元年九月,邵王重潤為易之讒構,令自死。

三、竊議二張,李顯殺之。《舊唐書張行成傳附張易之》:

則天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中宗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潤及女弟永泰郡主竊言二張專政。易之訴於則天,付太子自鞫問處置,太子並自縊殺之。

四、竊議二張、則天杖殺。《舊唐書懿德太子傳》

大足元年,為人所構,與其妹永泰郡主、婿魏王武延基等竊議張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宮中,則天令杖殺,時年十九。

那麼到底是哪一個呢?

首先,竊議二張讓武則天生氣是不成立的。因為當時的二張和我們現在那些德不配位的小鮮肉遭遇的事是一樣的。不被竊議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基本上是天天被廣大人民群眾狂戳脊梁骨。兩人是頂著龜殼在過日子也不為過。拍他們馬屁的人是多,可正義群眾更多。而且大唐吃瓜群眾的義憤填膺比我們現在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夜間在張昌儀家大門口貼大字報,一日絲能作幾日絡?翻譯成大白話:看你幾時完?!XXX,張昌宗怎麼做呢?他沒有報官,也沒有和武則天哭訴,就把字擦了。結果擦了,人家又寫。他再擦,人家再寫。彼此膠著了七個晚上,可見黑子的毅力是無窮的。張昌宗沒了辦法只能在下面回一句:一日亦足。翻譯成大白話:躺平任嘲,求放過。這件事才沒有再發生。黑子都能黑到他家門口了,張昌宗都不和女皇說一聲,難道是他特別大度嗎?並不是啊!如果讓張易之兄弟寫一本關於朝廷的書,名字會叫:朝廷霸淩受害者筆錄。女皇大人寵歸寵,可沒有一個正常的女人會為一個保健品和人搏命的。事實上,朝廷的大臣對張易之兄弟是公開地表示堅持黑粉的立場一百年不動搖,並且抓住一切機會DISS。他們當時的口號是:罵張易之兄弟是每個大唐人/武周人應盡的義務。他們如果有朋友圈,會常年轉發的文章標題:震驚!張易之兄弟竟然如此卑鄙無恥下流,不轉不是人!久視元年,也就是700年,張易之在武則天犒勞群臣的宴會上,拉著一些皇商賭博玩。其實這在唐朝宴會很正常,要說無禮也可以,要睜眼閉眼也能過去。可宰相韋安石立刻舉起自己正義的小手:報告陛下,張易之賭博!然後他再提起正義的大腳當場把張易之踢出宴會。武則天不但沒有不高興,還給他嘉獎。

整個朝廷上到宰相下到舍人,沒有人看得上二張。雖然大臣們不至於看見他們就吐口水,鋸他們馬車輪,但是打他們小報告,唱衰他們的名聲,挑撥他們和女皇的關系,順便給他們穿個小鞋,扣個罪名都是很體面的日常。神龍元年,也就是704年,武則天患病,避居深宮,不肯召見宰相,只由張易之兄弟侍疾。崔玄暐進言道:“太子與相王足以侍奉湯藥,宮廷禁地,不宜異姓人隨意出入。”這就是公開和女皇討論張易之兄弟。武則天雖然沒采納他的意見可也沒生氣,反而說:“我十分感激您的厚意。”如果武則天不介意外臣說,但家裏人說不行。那問題來了。張昌宗就是太平公主獻給武則天的。她不但獻,還提前試用了,覺得好才給母親分享。這也沒見武則天生氣啊。二張出入宮中幹政,多少人都已經說爛的事,武則天聽孫子說就喊打喊殺,已經不是雙標,這是精分。所以,竊議二張,武則天生氣不成立。那麼易之讒言,那他要說什麼會讓武則天跳起來呢。就像他們誣陷魏元宗,他們挑的肯定是武則天最在意的點:太子。李重潤作為李顯的嫡長子,就是未來的太子,他的行為舉止對於武則天來說非常重要。之前所說的明堂盟誓中提過,對於同為李唐遺囑執行者和武周創造者雙重身份的武則天,李唐和武周的和解是她善終的關鍵。所以當有人威脅到這一點的時候,她肯定是暴怒。

張易之作為武則天的枕邊人當然清楚,所以他的讒言也是直指要害:李重潤和妹夫武延基關於二張出入宮廷的事“忿爭不協”。深知武則天此時心理狀態的張易之立刻抓住了這個機會。他的目的就是要搞倒李重潤。通過太子府的聯姻狀況,大家也知道只有李重潤是李顯太子府裏唯一一個不願意和武周扯上關系的人。而他將來必定是太子。他的母親韋氏生下了四女一子:公主為永泰、永壽、長寧、安樂,他是唯一的兒子。四個公主中,除了永壽當時已經去世,其余三人全部嫁給武周勢力。李重潤能頂住壓力硬是沒娶武周女兒,和他是唯一的嫡子,有條件抵抗有直接關系。二張是依附武則天存在的,沒有武周就沒有他們。面對已經表明立場的李重潤,他們是不可能讓他上位的。李重潤與其說是死於武則天的猜忌,不如說是死於政治鬥爭,準確來說敗於他政治上的幼稚和他本身過於剛直的個性。而李重潤和武延基關系也不可能有多親善,能好到會一起說悄悄話。且不說,武延基的父親是武承嗣,他死就是因為李顯回來當了太子。李顯對於武延基來說殺父仇人,再加上李重潤對武周的態度。兩人關系可見一斑。而武承嗣和武延基對於李重潤來說,更有奪權之恨,奪家之仇。兩人的關系並不親睦。這一點,在他妹妹永泰公主墓的考古發掘中也得到了驗證。在考古發現之前,大家從史書裏得到的信息是李重潤和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一起死在這場風波中。永泰公主墓的發掘工作中,她的墓誌銘透露了很多信息。

首先,武延基並不是被杖殺,他是自刎。墓誌銘中所說“自蛟喪雄鍔”蛟指的是武延基,鍔指的是刀劍大開口。其次,永泰公主死於難產,也不是自殺。墓誌銘說的是“柏舟空泛,珠胎毀月,怨十裏之無香;瓊萼雕春,忿雙童之秘藥。”珠胎毀月,相信大家也知道是什麼意思?公主死於難產,而且一屍兩命。考古學家通過遺留下來的屍骨也驗證了這一點。瓊萼指的是她皇族的身份,永泰公主最後死於難產,不治身亡,和她丈夫兄弟的死期只相差一天。她兄弟是九月三日,她是九月四日。可見那一場風波是多麼駭人,讓跟著父母流放歸來的永泰公主也經受不住。

這裏有一個典故值得註意就是柏舟。柏舟取自《詩經》中《國風·邶風·柏舟》,有人說此詩是由衛宣夫人宣姜所作,暗指永泰公主守寡,但宣姜後來嫁了二夫,永泰公主在丈夫死後也緊跟著就死了,和宣姜並不相似,此引並不成立。但如果柏舟是按照詩內容所以用來引出永泰公主死亡的背景故事呢?我們來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麼。這首詩講的是一個女子遭遇命運的不公,苦於無處訴苦的哀怨。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意思就是:我心並非一面鏡子,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長兄與小弟,不料兄弟難依憑。前去訴苦求安慰,竟遇發怒壞性情。而永泰公主的死的確和兄弟是有直接關系的,是他們暴怒帶來的結果,就是舊唐書記載“恐有不利後忿爭不協”,懿德太子並非是因為非議二張被武則天被處死,而是他發怒和武延基爭吵被武則天處死。事實上,在《資治通鑒》中記載,李顯登基後,韋後說過一句話:“重潤之死,重福為之也。”就是重潤的死是重福的過錯。李顯是表示認同的。

我們再來看看舊唐書是怎麼記載這件事的:《舊唐書外戚傳武延基》:

子延基襲爵,則天避其父名,封為繼魏王。尋與其妻永泰郡主及懿德太子等,話及張易之兄弟出入宮中,恐有不利後忿爭不協,泄之。則天聞而大怒,鹹令自殺。復以承嗣次子延義為繼承魏王。

泄之,是誰把李重潤和武延基吵架的事告訴給武則天?不可能是張易之本人偷聽了墻角,又去進讒言,否則他戲份在這件事多得要用替身。回到韋後的話,她認為是重福殺了自己的兒子。而重福的妻子正是張易之的外甥女。李重福出生於680年,比李重潤大兩歲,他是李顯真正的長子。如果李重潤不能當太子,李顯剩下的兒子都是庶子,按照中國古代立嫡立長的規則,嫡子不在或者被趕下臺,長子便有優先繼承權。李重福就是李重潤下臺的直接獲益者。懿德太子這個案子真是讓人細思極恐。李重福娶張易之外甥女,必定是從房州回來,因為張易之上位大約是在聖歷年間也就是698年左右,而當時李顯帶著一大家子還在房州天天嚷著要自殺,能不能回來都是未知數。李重福是不是從迎娶張易之外甥女時就和他有這個默契,並且他在李重潤和武延基爭吵這件事中除了告密之外,還做了什麼別的讓韋後如此記恨。要知道李顯一上臺韋後就驅逐了李重福,即便是在景龍三年,大赦天下,流放的人都能回來,李重福依舊沒有得到寬恕。李重福在這件事中到底參與了多少,只留下後人猜測。那麼李重潤到底是被武則天賜自殺,還是被李顯賜自殺?其實這兩點在我看來沒有區別,即便是李顯,也是被逼無奈,是武則天下的死命令。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於武則天為什麼要殺李重潤?因為他和武延基吵架嗎?是,也不僅僅是,而是他作為李顯的嫡長子違背了明堂盟誓的約定。所以武則天表明上殺的是李重潤,實際上是給李顯敲警鐘。那麼哪種方式更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無疑是後者。李顯親自問罪,然後讓他唯一的嫡子自殺伏罪。當然這是我個人更傾向的一個觀點。基本可以確定就是李重潤和武延基都是被賜自盡。每次,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不由想起知乎上有一個問題:這世界上真有因果報應嗎?

當年李顯和母親合作,一起坑害了自己的親哥哥,讓他最後抑郁而終。而李重福和張易之合作,一起坑害了自己的弟弟,讓他死於非命。李顯夜深人靜的時候會不會回想種種往事,李賢,李重潤,他們都是被至親背叛,而他們都是被進讒言。當年哥哥死的時候,他無動於衷。如今老天不但讓他的長子重復他當年的罪行,還讓他親自動手賜死自己唯一的嫡子。老天爺到底是公平,還是不公平呢?公平,當年就不應該讓李賢抑郁而死。不公平,可李顯也是家破人亡,自食惡果。

政變的真主謀

自此事後,武則天對明堂盟誓已經失去了信心,她也算看明白了,政治就是男人的嘴,誓言是最不靠譜的東西,利益才是真的。於是在李重潤死後,武則天開始反悔了,至少她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大家一直都知道武則天自聖歷年迎回李顯,死後歸政李唐已經是塵埃落定。但這個結論是我們作為後人已經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武則天此時已經將近八十歲的老人,她已經沒有精力去鬥,所以她才依靠明堂盟誓,用誓言穩住李唐。換句話說,李唐不遵守誓言,武則天此時沒把握能和他們硬抗。於是,通過李重潤事件,武則天開始調整對李唐的安撫策略,改安為控。我為什麼強調懿德太子事件對武則天的影響,因為就在這個事件發生的前一個月,八月。

一個叫蘇安恒的人給武則天進言希望她能還政太子,並且罷黜武姓親王。武則天當時雖然沒有答應,但是卻賜給他食物,安慰他。可見此時武則天對李唐,對李顯是接受的。可到了第二年702年五月,同樣是這個人,同樣的上書,同樣的內容,得到卻是武則天的“不從”,直接表示拒絕,只是不追究他的罪責。這還不算完。長安三年,703年,張易之的家奴在大街上橫行不法,被宰相魏元忠下令用杖刑打死。張氏兄弟當然知道他打的哪是家奴,擺明了就是打他們兩臉,於是張昌宗就誣陷他和司禮丞高戩私下說:“太後老了,不如挾太子以圖長久之計。”這句話戳了武則天氣管,立馬命魏、高二人和張昌宗當面對質。張昌宗還暗中收買鳳閣舍人張說作偽證。但張說表面笑嘻嘻心裏麻麻匹。到了現場,立刻反水,直接把對質現場變成了對張昌宗的揭發現場,把他收買自己的事全部說出來,估計還隨身帶了些物證,反正就是往死裏錘。可即便查出來二張是誣陷,魏元忠是無辜的,武則天還是降了魏元忠的職,還讓他離開了長安。原因無非就是他支持太子。

武則天並沒有止步於此。

長安四年,704年 ,東宮重要官員多被外放。長期兼任李顯東宮官職的宰相韋安石,出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宰相唐休璟兼任太子右庶子,也外任到東北邊境。種種行為都表明了武則天開始對李顯有了戒心。她的這種戒心無論是出於對兒子背叛的恐懼,還是作為君主對臣子叛亂的謹慎,但對於好容易爭取到李唐回政的大臣們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消息。一直忍耐著的大臣和李唐宗室終於爆發了。政變爆發時,當安定郡主的駙馬王同皎等赴東宮來接老丈人李顯,王同皎說: “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人神同憤說的正是武則天。神龍政變針對的就是武則天。政變一開始的原因就是武則天病重,此時身邊只有二張,不願意接見群臣,也不願意見兒子。為什麼會在神龍年發動這場政變,就是因為武則天病重,不見群臣,可國家政事還是要辦,武則天必定放權給大臣。這也給了大臣(李唐)可趁的機會。武則天當然不是傻子,她把權力都給了她最信任的大臣。發動政變的五王,五位大臣都是她親自提拔的,尤其是崔玄暐。她說:“別人都是受人推薦,只有你是朕親手提拔的,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崔老大也不是吃白飯的,睜眼說瞎話的能力也是暴強:“我正是為了報答陛下。”神龍政變表明是五王謀劃,實際深扒下去背後是李唐宗室,且不說政變中李顯就在現場,無論他是被女婿抱上馬硬拖過來的,還是怎麼著,反正他人是在現場。而相王李旦直接統率南牙兵馬,將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等張易之的同黨逮捕下獄。李顯在事後論功行賞中,“以並州牧相王旦及太平公主有誅易之兄弟功,相王加號安國相王,進拜太尉、同鳳閣鸞臺三品; 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仍賜實封,通前滿五千戶。”可見神龍政變背後的主要謀劃人就是李氏兄妹三人。既然是兄妹三人一起,總有一個是主謀吧。到底誰是主謀?因為關於這一點,《舊唐書》給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李顯主謀論

《則天皇後本紀》載,神龍元年正月,因“麟臺監張易之與弟司仆卿昌宗謀反,皇太子率左右羽林軍桓彥範、敬暉等,以羽林兵入禁中誅之。”

李顯從犯論

《中宗本紀》曰: “時張易之與弟昌宗潛圖逆亂。神龍元年正月,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 、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誅易之、昌宗,迎皇太子監國,總司庶政。”

《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全部采取了後者。尤其是《資治通鑒》,幾乎把李顯描寫成了一個膽小怕事的小人。

癸卯,柬之、玄、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帥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至玄武門,遣多祚、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王同皎詣東宮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誘其衷,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兇豎,復李氏社稷,願殿下暫至玄武門以副眾望。”太子曰:“兇豎誠當夷滅,然上體不安,得無驚怛!諸公更為後圖。”李湛曰:“諸將相不顧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納之鼎鑊乎!請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同皎扶抱太子上馬,從至玄武門,斬關而入。

簡單而言就是李顯一開始不願意去,女婿使勁勸,最後是李湛用了半威脅半勸說的話:

諸將相不顧身家性命和家族安危而扶保社稷,殿下怎麼能就此放棄,置眾人於死地呢!如果殿下要阻止大家,請您自己出去跟大家說。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為了你李家的江山,大家命都不要了。你還好意思當縮頭烏龜嗎?李顯明白反正橫豎自己是跑不了了,最後還是大女婿把他抱上馬,讓他進了玄武門。說句題外話,的確政變不光榮,可是唐朝政變裏整得那麼猥瑣的也只有李顯一人。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李顯是神龍政變最大獲益者,為什麼歐陽修和司馬光都采取了後者的記錄?原因很簡單,面對這五個幫助他獲得皇權的大臣,李顯簡直可以用四個字形容:滅絕人性!張柬之在政變時已經是81歲的高齡,結果,李顯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奪他的權,然後把他流放到隴州,讓他氣急攻心而死。崔玄暐也是同樣被流放到了古州,在途中病逝,當時他也已經是一個67歲的花甲老人。剩下的三人敬暉、桓彥範和袁恕己都被周利貞虐殺,行徑更是極盡殘忍。袁恕己平時喜歡吞食黃金(當時的養生方),周利貞便逼他喝下野葛汁。袁恕己體內毒發,疼痛難忍,以手抓地,指甲全被磨盡,但仍不能死,最終被周利貞擊殺。桓彥範在前往瀼州的路上被周利貞追上。他被人綁縛在竹槎之上拖行,皮肉都被竹槎刮掉,然後被亂棍打死。敬暉更是被周利貞一刀刀淩遲至死。虐殺他們的周利貞在回到長安的第一時間就升為了左臺禦史中丞。很多影視作品都寫主使周利貞的人是武三思——本應是李顯的敵人。李顯不過是被騙,他是無辜的。真的是這樣嗎?史書上明確記載的是流放這五個大臣的是李顯,雖說周利貞是假傳聖旨,但他回來以後並沒有被責怪,反而升了官。這個官位也是李顯給他的。如果直接指揮周利貞的人是武三思,那麼付定金虐死五個大臣的人就是李顯。武三思作為武則天曾經的太子人選,在神龍政變時,大家都想要殺了他。在政變中也出了大力的洛州長史薛季昶就對敬暉進言:“二兇雖除,但呂產、呂祿(呂後的族人)那樣的人物依然存在,大人們應該借著兵勢誅殺武三思等人,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敬暉聽了也多次向張柬之提起,但張柬之都不同意,然後他留下了這樣一句非常讓人疑惑的解釋:

主上昔為英王,時稱勇烈,吾所以不誅諸武者,欲使上自誅之,以張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此,事勢已去,知復奈何!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皇上(李顯)當英王的時候,非常勇敢。我不殺武家人是要留給皇上殺立威用。反正如今他們大勢已去,也不急在一時。也就是張柬之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他不是不知道要殺武三思,他是要留給李顯殺,要讓他立威。我們反過來推理,如果神龍政變中,李顯是主謀,他還需要大臣留人給他殺立威嗎?明顯是多此一舉。而且更加詭異的是李顯這一輩子都不按常理出牌。做事外行,闖禍內行,說的就是他這種行走的禍害。大臣們留給李顯殺立威的人,結果在他當皇帝的時候,步步高升,甚至和韋後關系曖昧,給他帶了環保帽,他都不生氣。如果說這五位大臣都是外人,李顯有戒心,還記得抱著他上馬的大女婿王同皎嗎?此人真是一個正直的好人。他收留了落魄詩人宋之問兄弟在自己家中。誰知這兩兄弟卻密告他要在武則天葬禮上刺殺武三思,並且聯通武三思一起誣陷王同皎謀反。神龍二年三月初七,中宗以謀反罪將王同皎在都亭驛前處斬。王同皎是一個漢子,死的時候面不改色,毫無畏懼,天下莫不冤之,世人稱為忠勇之士。呵呵,在李顯家裏好人都活不久。面對幫助自己的大臣,幫助自己的女婿,他是能殺則殺,面對自己的敵人,他卻敞開懷抱。李顯的種種反常都說明了一件事:他根本不是主謀,而一名逼不得已的從犯。值得註意的是李旦此時已經和太平公主形成了聯盟。李旦的兩個女兒荊山公主嫁給薛伯陽(薛紹族人),鄎國公主嫁給薛儆(薛紹的弟弟)。而太平公主的小女兒萬泉縣主薛氏,則嫁給的是豆盧氏(李旦豆盧貴妃的族人)。兩家通過聯姻已經是一家,而且大家發現了沒有,這裏面明顯的把武家人給排除在外。可以這麼說,李旦和妹妹的聯盟就是一個以李唐為主的反武聯盟。

不同於讓兒子迎娶武氏的太平公主,讓女兒瘋狂和武氏聯姻的李顯,李旦的女兒沒有一個人嫁給了武氏,也沒有讓兒子迎娶任何一個武氏。在武則天拼命拉攏李唐和武周曖昧,恨不得每一個李唐身邊都有一個武周的時候,天知道李旦經歷了什麼,硬是沒讓一個武家人進自家門(李隆基後來的武惠妃是他自己娶的,跟李旦沒關系)。從此可以看出,李旦是三兄妹中最堅定的反武核心。對家人的態度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六味地黃丸李旦未必像大家以為的那樣軟弱可欺。

李旦以寬厚聞名於史冊,但這麼位寬厚的帝王,對於武三思是恨之入骨。他即位後,將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屍,夷其墓,就是要他們永世不得超生的意思。這在李旦的人生中是獨一件。其實細觀武三思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直接傷害過李旦,李旦對他的恨意從何而來。如果說這是李旦對武家人的恨,但他對武承嗣並沒有如此過激的行為。要知道比起武承嗣的近在咫尺,武三思離太子位還有兩道銀河需要跨越。仔細翻看策劃神龍政變的五位大臣就會發現這五位大臣裏有四位直接或者間接都和李旦有著密切的關聯。

袁恕己為相王府司馬。鳳閣侍郎張柬之是宰相姚崇推舉上來,而姚崇曾任相王府長史。

《資治通鑒》中“俄而姚元之自靈武至都,柬之、彥範相謂曰:“事濟矣!” 遂以其謀告之。

就是姚崇從靈武回到長安,張柬之他們就說計劃已經成了,把這個事告訴了姚崇。如果是姚崇事前完全不知情,那麼為什麼張柬之他們要在政變前會和他說呢?如果他沒有參與政變的話,豈不是節外生枝?但反觀張柬之和姚崇的關系,你也會明白張柬之要做那麼大的事,姚崇不可能置身事外。就像兄妹三人中有一人是主謀,五位大臣中也有一位是主心骨,他就是張柬之。正因為他利用宰相權力,任用了桓彥範、敬暉以及右散騎侍郎李湛,都讓他們擔任左、右羽林將軍,把禁軍交給他們指揮,才讓這次政變成為了可能。也就是除了鸞臺侍郎崔玄暐,其余四人或多或少都是因為相王,走在了一起。還記得很早之前,朱敬則這個當時大臣意見領袖被貶離開長安時就囑咐劉幽求說:“相王必膺期受命,當須盡節事之。”就是相王才是天命所歸的天子,你們應該竭力幫助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政變當天,李顯是被人抱上馬的,李旦是自己帶著人衝進去的。

相王才是真正神龍政變後的主謀和主要支持者。所以,當李旦登基後,把這些義士忠臣一一平反,為他們報仇。有時,我想李旦一生唯一一次掘人棺,他恨的真的是武三思嗎?還是那個他沒辦法責難的兄長?當我們把這層關系捋清之後,神龍政變裏主角們的種種反常行為也能有所解答。如果你是李顯,你回到了陌生的都城,大臣已經多半是你不認識的。你唯一可以依靠就是目前支持你做皇帝的母親,你會怎麼做?恐怕只有順從母親的所有決定,極力攀附武周,所以他把所有的嫡女都嫁給了武氏。本來太子惹下的禍事讓他膽戰心驚,可他還是忍辱負重。這個時候,弟弟突然帶了人過來,要政變。而且這個政變不是一般的政變,要反抗像天一樣的母親。他的兩個女婿一起被弟弟說服,一起來勸他,甚至後來勸不動直接把他架上了馬。從東宮走進玄武門,他看的是弟弟的人馬把整個皇宮都給控制了,把高高在上的母後給控制了,最後把整個皇位都搶下來遞給他戴上。你是李顯,坐上了這個皇位,看著眼前跪在臺下萬歲的弟弟,你開心多一點,還是恐懼多一點?眼前的五位大臣是功臣,還是幫兇?同樣,弟弟和他的大臣們都要殺的武三思,到底是敵人,還是夥伴?恐怕也說不清了。說白了,李顯和李旦兩人走的根本就不是一條路。李顯被發配到了房州已經是十數年,他對於長安的局勢,對朝廷的變化是一片茫然。李顯無論是討好二張,討好武三思,討好韋氏,甚至結交上官婉兒聯盟,背後都是因為李顯在朝廷上的孤立無援。他並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無論是李唐,還是武周,他那邊都不靠。至於他上臺後幹了一件超級大昏招,直接給唐朝的滅亡埋了一顆病毒炸彈。那就是信任宦官。《舊唐書》記載:

神龍中,宦官三千余人,超授七品以上員外官者千余人,然衣朱紫者尚寡。

比起對大臣的大刀,李顯對宦官的確就像史書中寫的那樣“性慈”。這也是唐朝宦官勢力的開始。李顯深知自己無力與弟弟所代表的李唐宗室在朝廷上對抗,轉而向內宮發展,想要由內及外,再通過武三思對朝臣的打壓,慢慢籠絡自己的政治勢力。他想做的很簡單,他不支持李唐,也不支持武周,只想把這個皇位坐穩了。理解他這層心思,你也就能明白他對武三思的縱容,對韋後的縱容,和對相王和太子這樣李唐宗室始終保持著敵對的狀態。李顯即位後,太子李重俊不滿韋後和武三思把持朝政,企圖發動政變,結果失敗。有人誣陷太子和相王有勾結,李顯怎麼做呢?上召吏部侍郎兼禦史中丞蕭至忠,使鞫之。這個字是不是很眼熟,當年武則天也是要求李顯對李重潤這麼做,擺明了就是要逼死李旦。蕭至忠不幹了,他當場大哭:

“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相王昔為皇嗣,固請於則天,以天下讓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內所知。”

說白了就是當著李顯的面前算賬:你當年這個位置還是相王絕食讓出來的,你這豈不是吃碗面反碗底,還是不是人啊?!大家不要以為李顯真的就是韋氏和武三思的傀儡。其實並不是。

同樣在太子李重俊案中,韋後他們就曾要求處死太子李重俊政變時所經過的諸城門守護者。李顯沒有同意,此事也不了了之。可見李顯心裏跟明鏡一樣。誰該殺,誰不該殺,他自己心裏是有一個小本本,絕不是韋後和武三思攛掇的。他信任韋後和武三思,是因為他不信任位高權重的李旦和曾經把他趕下去的朝廷群臣。和李顯不同,李旦始終如一就是恢復李唐。李旦一直生活在政局變化的臺風眼裏,對武則天的手腕,他比李顯清楚太多。他也明白政治上必定有所取舍,他在整個武周時期被針對,被打壓,可他從來沒有投降過。他可以被壓著腦袋姓武,但他始終就是李唐的相王。他寧願把兒子送進囚牢,也不願意讓他們和武周聯姻。只要有他在,李唐就在。經過那麼多年的爭鬥,李旦已經把自己活成了李唐的標誌。太平公主則是遊走在李唐和武周之間,李旦對她的幾近討好和拉攏,才形成了後來的局勢。明堂盟誓,李顯即位是誓言的約定,立約的則是武則天和李旦,太平公主是一個見證人。李顯的太子闖禍,武則天大有毀約的趨勢,李旦自然是第一時間跳出來反抗的。神龍政變就是明堂盟誓破滅的後果。武則天一直以來恐懼的噩夢終於降臨了。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神龍政變,二十三日,武則天頒下制書,由太子李顯代理國政,大赦天下。二十四日,武則天將皇位傳給李顯。二月,武則天便搬去了上陽宮。日子就像她所預料的一樣,淒淒慘慘戚戚,一夜衰老,把李顯都給嚇到了。但武則天豈是一個甘願就此服輸的人?資治通鑒記載:

太後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不覺衰老。及在上陽宮不復櫛頮,形容嬴悴。上入見,大驚。太後泣曰:“我自房陵迎汝來,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賊貪功,驚我至此。”上悲泣不自勝,伏地拜謝死罪。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謀。

武則天擅長裝扮,一直顯得非常年輕。剛去了上陽宮不久,不在裝飾保養,李顯去見他的時候,整個人都被驚到了。武則天這時重復展現了,我認為是一代政治家的毒辣。她對著李顯哭訴:“我從房陵把你接回來,就是為了要把天下給你。結果五個賊臣貪功,把我害到如此田地。”李顯聽了哭得不成人形,叩頭謝罪。從此就讓武三思等人入朝參政。

通過我們剛剛的梳理,五臣背後是李旦。如果這樣看,再來品味武則天這番話,你就能明白這絕不是那個從感業寺裏掙紮出來的女人年老的訴苦。而是一個戰士臨死的撕咬,女皇就是女皇,死也不放過敵人。武則天一開始點出了誰是你的敵人,誰是你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我把你從房陵撈回來,我要把天下給你的。誰是你的敵人?五賊貪功,驚我至此。

擴展一下,可以這麼翻譯:

今日我身落地府,他朝君體也相同。李旦可以翻了我,扶你。以後,他也可以翻了你,扶他兒子。他哪是貪功,他是貪權。看著眼前淒慘的母親,冰冷的皇宮,還是門外咄咄逼人的大臣,留給李顯的選擇並不多。李顯自此開始和武三思合作,合力對抗李旦和五臣。武則天死的時候,嘴角應該是勝利的微笑。她用一句話,又給武氏續命了好幾年。李旦要知道會這麼著,他一定也會跟過去看母親……好堵住她的嘴!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結語:權力使人瘋狂

我們現在回顧一下武則天的皇帝生涯:

首先,在當時的人看來,無論武則天怎麼折騰,她終究是大唐的皇後,而不是皇帝。

就拿稱呼來說,目前考古發現唐人稱武則天為皇帝的如“則天皇帝”、“聖神皇帝”者多存在於《華嚴大疏抄》、《華嚴傳》等佛教文獻中(原因嘛,她出錢,她甲方,她是爸爸)。大多數唐人依舊稱她為“武後”“天後”“則天”“武皇後”“武太後”等等,甚少有人稱她為皇帝,同時大家也都是稱呼她為大唐天後,唐天後,極少見有大周天後,或者周天後。可見在唐人心中,即便國號變了,大唐還是大唐,武則天還是大唐皇室的女眷。武周是大唐的一個過渡和延伸,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朝代。所以很多女性高喊武則天稱帝是唐朝女權復興的象征,事實上那只是個神話,拉近一看,全是紙片花。雖然唐朝女性地位的確要比以往要高,但這不是武則天的功勞。這是北方遊牧民族的習俗。封建社會就是封建社會,女性地位再高也是有限的。武則天終究還是李家的媳婦。這麼看來的話,武則天到底在折騰個啥呢?她如果乖乖當太後,其實事情也會簡單很多,至少她晚年不至於被丟在上陽宮裏。她到底為啥一定要當這個皇帝呢?來看看武則天稱帝的首席受(直接)害(原)者(因)李顯是這麼解釋這件事的。《唐大詔令集·答敬暉等表請削武氏諸王王爵詔》:

“往者垂拱之中,嗣皇臨政,當此之際,魯衛並存。及乎全節興妖,瑯琊構逆,災連七國……既行大義之懷,遂有泣誅之事。周唐革命,蓋為從權,子侄封王,國之常典。”

就是我當皇帝的時候,天下大亂,四處作妖,我媽胸懷天下,才革了唐命,好平定天下。《唐大詔令集·不許言中興敕》:

至於天授,奸臣稱亂,鼎運不安。則天大聖皇後,思顧托之隆,審變通之數,忘己濟物,從權禦宇。

就是奸臣當道,武則天為了黎民百姓出來,不顧名聲和一切,拯救時局。……奸臣當道和全節興妖,也虧得李顯自己說得出口。難怪後來的元人胡三省說他無是非之心。反正就是李顯把自己撇得幹幹凈凈。不是我,我沒有,我是無辜的。都是別人的錯,我媽才出來收拾的。而到了唐玄宗的時候,他能夠相對客觀地評價他奶奶當皇帝的事了。一句話:

“ 受托從權,當寧化治”。

我覺得這句話總結得很到位。武則天當皇帝,的確有著不得已的苦衷,並不是她想不當就不當的。受托從權,這句話說的不僅是李治把李顯托付給武則天,還有就是李顯的任性妄為把李唐整個甩給了武則天。《唐統紀》裏記錄著武則天還是武太後時說過的一段話,會讓人細思極恐:

“朕事先帝二十余年,憂天下至矣!公卿富貴,皆朕與之;天下安樂,朕長養之。及先帝棄群臣,以天下托顧於朕,不愛身而愛百姓。今為戎首,皆出於將相群臣,何負朕之深也!且卿輩有受遺老臣,倔強難制過裴炎者乎?有將門貴種,能糾合亡命過徐敬業者乎?握兵宿將,攻戰必勝過程務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於朕,朕能戮之。卿等有能過此三者,掌即為之;不然,須革心事朕,無為天下笑。”

裴炎和程務挺都是堅決地廢黜中宗的朝臣,一個是朝廷重臣,一個是手握兵馬。他們兩人彼此照應,中宗被廢後的時局遠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平和。那麼擺在武則天面前的就是兩個選擇:一、扶持李旦。扶持李旦,就意味著會加強對裴炎的支持。因為裴炎就是要李旦上位。而此時裴炎通過李顯即位,廢黜中宗,手上的宰相權力得到空前的提升。再支持他,加大他的權力,武則天怕是要提早滾回後宮繡花了。可即便她願意滾回後宮,她的兒子李旦能得到好嗎?怕也是小傀儡一個,啥也做不成。二、不扶持李旦。不扶持李旦,就意味要和裴炎來一場硬仗。裴炎原本也是武則天的人,這場戰可以說是損兵一千自損八百。武則天審視此時朝廷上權勢變化,自己原本在皇後時期積累的大半權勢早就隨著中宗廢黜跟著裴炎走了大半。所以武則天才說,今為戎首,皆出於將相群臣,何負朕之深也!與其保留著這個已經空空如也的老地盤,不如重新再來,再開一個旗幟,重新招編新的隊伍與之對抗。於是武則天便是開始了引入武家,引入告密制,引入來俊臣等等的騷操作。唐玄宗說他祖母是受托從權,說的就是武則天審時度勢的精準。

武則天必須自己當這個皇帝,才能打開新的局面。而這一切如果不是李顯的騷操作,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所以,唐玄宗下一句再總結“當寧化治”,面對皇帝突發狀況產生的種種變動,武則天的確用非常手段,讓局勢安定了下來,最後讓大唐平穩交接。大家捫心自問,那個時候如果是裴炎贏了武則天,他是做一個把手裏的大權原封不動還給李旦的周公的可能性大些,還是權傾朝野,做第二個霍光的可能性大些?後者的可能性恐怕更高。武則天是有野心的,她的野心不是說披個龍袍當個皇帝,而是真正擁有治理天下的大權。為此,她不惜犧牲了自己的兒子李賢,也要扶持明明能力不足的李顯上臺當自己的傀儡。可也是這個天下,她不惜近七十歲的高齡,還能從頭再來,打造武周天下,化解了唐初這場權臣危機。可走上這條路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武則天創立了新的陣營,幹倒了裴炎,也就徹底地和自己皇後過去說再見了,也意味著她的孩子,她的孫子,她曾經作為女性的那一部分統統都成為了過去。她的骨血必定就是她政治上的敵人。深知這一點的武則天糾結也糾結在此處,所以總是在想方設法折磨子孫中,又在眾多武家人陷害中讓他們活下來。她不斷地改年號,她是中國歷史上年號變更最頻繁的皇帝。從證聖、聖歷、神功、久視、神功、長安、神龍等等,武則天一直希望能夠證明,能得到神明的保佑。她對自己的孩子是如此矛盾。她似乎很恨他們,但她卻從來不曾真的下狠手直接殺了他們。更多的時候,她對他們表現出與其說是恨,不如說是畏懼。所以她在稱帝後幾乎不願去接近兩個兒子,就是生病也不願意讓他們靠近。甚至到了生命最後,她對李顯的哭訴也處處透著心機。她始終無法放心地去愛自己的兩個兒子。可這又能怪誰呢?她不是沒有對李顯好,她也曾經把李顯當自己心頭肉一樣憐愛。李旦也是留在她的身邊,作為幺兒疼愛著長大。可是李顯對她做了什麼?收買了飛騎兵,還不是普通的飛騎兵,是北門的飛騎。武則天手下的學士被稱為北門學士,正是因為武則天居住在北門的宮殿。自己的心頭肉直接用刀捅自己胸口。武則天對兒子的失望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

可她同時又抱有強烈愧疚的感情,所以從聖歷年開始,她釋放了李賢的子女,然後提升李賢的王位,她還給了孫子孫女的自由,她開始和李旦等李唐宗室和解,接受李顯回歸,讓他當太子,甚至把首都都遷回了長安。到了她年老的時候,她又開始給過去在告密制度下死去的冤魂平反,很多人如果不是她的平反,根本不可能參加神龍政變。甚至就在神龍政變前幾天,神龍元年大年初一,武則天宣布:

自文明以來得罪者,非揚、豫、博三州及諸反逆魁首,鹹赦除之。

文明年號,就是李旦第一次在位時用的第一個年號,僅用了八個月。

當時武則天已經決定了,她要回去做大唐的皇後,回歸到她還是要守護大唐江山時候的自己。於是她要贖罪,把當年為了當皇帝而冤枉的人一一平反。“非揚、豫、博三州及諸反逆魁首”指的就是徐敬業造反。哈哈哈,武皇就是那麼威武。她錯就是她錯,她認!徐敬業起兵,生靈塗炭,危害百姓。她沒錯就是沒錯!大有一種:“覺得冤,我武瞾閻王殿前等你來告!”到了生命的最終,武則天追求的不過是一生大權在握,至於是什麼形式,皇帝也好,太後也罷,無所謂。甚至到了人生最後的最後,她就要回到李治的身邊了,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並赦免王皇後、蕭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柳奭三人的親屬。她連皇後的恩怨都可以不要了。

終其一生,她回歸到一個女人。#歷史上的趣事##歷史天窗##我要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