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撿了一窩小鴨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我非常喜歡的動物文學作家維•比安基,在他的代表作《森林報》中寫過一種“愛洗冷水浴的鳥兒”,他是這麼描述的:

那天早晨,天冷得能凍掉鼻子。雖然天上的太陽明晃晃,可是我們的森林通訊員在那天早晨,還是不得不幾次三番捧起雪來,摩擦他那個凍得發白的鼻子。

因此,當他聽到黑肚皮小鳥興高采烈地在冰上面唱歌時,感到非常奇怪。

他走到眼前去看時,小鳥蹦了個高,然後一個猛子紮進冰窟窿裏去了。

看我表演一個跳河!| Rolf Nylinder / youtube

“投了河啦!這下子可要淹死啦!”森林通訊員心想,他急急忙忙奔到冰窟窿旁去,要救起那只發了瘋的小鳥。

哪知小鳥正在水裏用翅膀劃水呢,就跟遊泳的人用胳膊劃水一樣。

小鳥的黑脊背在透明的水裏忽閃忽閃的,像條小銀魚似的。

愛潛水的小胖子

寥寥幾筆,就點出了這種小鳥的特別之處,而且將它在水下的行為姿態清晰地描述了出來,大師果然不一般。

這種讓森林通訊員以為是“發了瘋投河”的小鳥到底是什麼鳥呢?它叫做河烏Cinclus cinclus,是一種與水關系極其密切的小鳥。

河烏“投河”倒不是因為喜歡冬泳,而是因為它需要到水底去尋找食物。一般的雀形目鳥類除了飲水和洗澡之外通常不會在水邊逗留,只有鹡(jí)鸰(líng)、紅尾水鴝(qú)、白頂溪鴝等常在水邊活動,但也僅限於水邊而已。然而河烏作為雀形目的一員,不僅長年棲息在水邊,還從水中獲取大部分食物,可謂是雀形目中的“異類”。

造型圓潤的小可愛河烏 | Grzegorz Chrupała / Wikimedia Commons

河烏科鳥類分布雖廣,但種類不多,全世界只有5種。北美洲生活著美洲河烏,在南美洲能見到白頂河烏和稀有的棕喉河烏,褐河烏則占據了南亞和東亞的廣袤地帶。河烏(或者叫白胸河烏)的大本營是歐洲,但它們也將分布範圍擴展到了非洲西北部、西亞、中亞和我國西部地區(東部是褐河烏的地盤)。

在水下“飛行”

河烏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流邊,它喜歡站在水中的石頭上,還經常一蹲一蹲的,動作有點滑稽。河烏主要捕食溪水中的蜉蝣、石蠅、石蛾等水生昆蟲,偶爾也吃小魚、小蝦或蝌蚪。這些小家夥身材圓胖但身體線條流暢,翅膀和尾巴都較短,除喉嚨和前胸白色外,身上其他地方都是深褐色,這樣的體形和配色令人想到北方海域中潛水捕魚的海雀,二者也確實有個重要的共同點:河烏與海雀和企鵝一樣,在水下是用翅膀劃水的,而大多數潛水鳥類如潛鳥、䴙(pì)䴘(tī)、鸕鶿、潛鴨和秋沙鴨等潛水時都是用腳蹼劃水的。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河烏也是在水下“飛行”。

美洲河烏C. mexicanus在水下潛行 | 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河烏圓胖的外表其實是適應潛水生活的外在表現:為了防水和隔熱,河烏的羽毛十分厚密;為了能在水下頂住水流“飛行”,河烏的胸肌非常發達;為了能在水下保護眼睛,河烏長有發達的瞬膜(第三眼瞼);為了不嗆水,河烏的鼻孔長有瓣膜,潛水時可以將鼻孔關閉;為了能抓牢溪流中濕滑的石頭,河烏的雙腳強健有力。

河烏個頭嬌小,體長通常只有15-20厘米,體重僅有55-75克,一旦羽毛浸濕很容易失溫凍死。為了保證羽毛滴水不漏,河烏的尾脂腺是其他雀形目鳥類的10倍大,它一有空就會把尾脂腺分泌出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以求達到“出水不沾水”的效果。河烏潛入水中後,周身會存留一層空氣膜,讓這種深色的小鳥在水中變得銀光閃閃。

石頭上站著一枚奶油球 | Alpo Roikola / Wikimedia Commons

經過厚密羽毛、防水油脂和空氣膜的多重保護,河烏不僅成了能在水下停留15秒鐘的潛水高手,也成為了最不怕冷的小鳥之一:只要溪流沒有完全封凍,讓河烏能下水找到食物,它們就能在最低溫度達零下45℃的嚴冬裏生存下去。

屬於溪流的精靈

因為不怕冷,河烏在早春就開始求偶,雄河烏選定溪流邊的樹根下、崖壁、石縫、橋底甚至瀑布後修建鳥巢。巢址離水邊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遠覓食不便,太近易遭洪水侵襲,這很考驗雄河烏的智慧和經驗。一旦配對成功,雌河烏就會幫助丈夫布置鳥巢、維護領地。雌河烏一般每窩產4-5枚卵,孵化期16天,幼鳥經父母餵養一個月即可離巢,離巢後的幼鳥經過10-15天的學習和鍛煉後就會開始獨立生活。

美洲河烏雛鳥向成鳥求食 | 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如果第一窩幼鳥離巢較早,食物又比較豐富,河烏夫婦會在原來的鳥巢中再產一窩卵,生育第二窩幼鳥,此時雌鳥忙於孵卵,由雄鳥負責餵養和教導剛離巢的孩子們。有意思的是,羽翼未豐的河烏幼鳥在受到驚擾時會跳出巢外逃生,此時它們還不會飛,但已經會遊泳和潛水,逃出鳥巢的幼鳥會一頭紮進水裏躲起來。

河烏向來都被選為水質是否清潔的標誌性生物,它們只生活在水質清潔、水流湍急的溪流和河道中。汙染物會殺死它們賴以為食的水生昆蟲,靜水中爆發的藻類也會阻礙它們在水底覓食的視線,使它們無法生存下去。在意大利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未受汙染的河流中有93.3%生活著河烏,而受汙染的河流中有93.7% 沒有河烏。

立在流水之上 | Erikottodamm / Wikimedia Commons

同時另一種威脅也在毀滅它們的家園:堤壩和水電站。尤其是一些引流式水電站會通過涵洞或管道,將山區天然河道的水流集中起來用於發電,會導致山溪的水流減少甚至枯竭,對溪流生態系統影響極大。

雖然從全球範圍來看河烏分布廣、數量多,種群存續不成問題,但如果山間清澈的小溪不再流淌,寂靜的山林裏聽不到流水潺潺,曾經潮濕的巖石上也不再有河烏那一蹲一蹲的小小身影,還是會令人感覺非常的遺憾吧。

參考文獻

[1]《鳥百科全書》,[英]克裏斯托弗•佩裏斯;

[2]《人與自然》雜誌2007年第六期P60:《潛水河烏,瀑布精靈》;

[3]《森林報•冬》,[前蘇聯]維塔裏•瓦連季諾維奇•比安基;

[4] ADW: Cinclus cinclus: INFORMATION

[5] Amaze-wing Facts About The Dipper Bird For Kids

[6] 引水道式水電站_百度百科

[7] White-throated dipper (Cinclus cinclus) - JungleDragon

[8]《世界鳥類分布和分類名錄》, 鄭光美;

[9]《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英]約翰•馬敬能/ 卡倫•菲利普斯著,何芬奇譯。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