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坐在墳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誌願軍戰士王德雲。 沈建雲 攝

誌願軍戰士王德雲。 沈建雲 攝

中新網杭州10月1日電 題:四面青山側耳聽 誌願軍老兵親述長津湖畔“冰雕連”

作者 郭其鈺

一排排誌願軍戰士俯臥在零下40攝氏度的陣地上,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仿佛躍然而起的“冰雕”群像。這是電影《長津湖》中的畫面,也是抗美援朝戰場上可歌可泣的真實場景。

誌願軍戰士吳茂和。 金正琦 攝

71年,天翻地覆慨而慷。舉國同慶之際,記者尋訪曾經親歷長津湖戰役的誌願軍老兵,聽他們親述那場壯烈的正義之戰,以跨越時空的銘記,為了更好前行。

“十個腳趾頭在長津湖都凍沒了”

“有的戰士腳凍腫了,幹脆脫了鞋,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裏跑。有的戰士又冷又餓,只能抓把雪往肚子裏咽。我自己的十個腳趾頭就是在那場戰役中凍沒的。”回憶起長津湖戰役,出生於1919年的王德雲仍記憶猶新。

王德雲是浙江省長湖監獄離休幹部,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名三等甲級傷殘軍人。

當年,朝鮮戰場的條件異常艱苦,從20度的江南來到零下40度的朝鮮,對於穿著單衣緊急入朝的南方戰士來說,寒冷比敵人的子彈更可怕。

一天傍晚,誌願軍對美軍發起了衝鋒,因為天氣太過寒冷,很多戰士身體被凍僵,腿部無法彎曲,衝鋒起來非常僵硬。美軍機槍聲響起,他們成排成排倒下,但後面的戰士卻不斷地向前、向前......

“那時候,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經常是一起吃了這一頓,下一頓又換了另外一批人,很多戰士一上戰場就再也沒有回來。”

誌願軍戰士閻福斌。 王曉晨 攝

王德雲說,雖然他在長津湖戰場上成了傷殘,但是和永遠長眠在朝鮮的戰友相比,能幸存至今,看到今日之中國,已非常幸運。

“無名英雄,四字重千鈞啊”

長津湖地區有一座公路橋,是誌願軍人員、物資運輸的生命線,也是美軍重點轟炸目標。浙江省金華監獄離休幹部吳茂和所在部隊的任務就是誓死保衛公路橋。

今年已101歲的吳茂和印象最深的是1950年12月4日的一場戰鬥。天剛拂曉,監視哨報告,5架敵機正向公路橋襲來。時任誌願軍第20軍高炮營副排長的吳茂和迅速指揮戰友進入炮位,組織防空火力。

很快敵機就俯衝下來,炸彈像雨點般落下,機槍掃射把地上打得嘩嘩響。“炮位上的觀測員在戰鬥中負了重傷,依然堅守在觀測位上,很久後他跟我說:‘排長,我看不見了,快找人替我。’隨後,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回憶起當時情景,吳茂和難掩激動。

就在此時他才發現觀測員腹背早已被鮮血染紅,已經停止了呼吸。“我顧不上悲傷,接過他手中的測遠機,指引炮手跟蹤射擊,一直打到敵機拖著黑煙向東南方向逃竄。”

戰鬥勝利後,吳茂和把3名犧牲的戰友掩埋在附近的山坡上。“擡頭望去,一片一片的墳頭,有名字的很少,很多都是無名烈士,他們都長眠在了朝鮮。”說起這些,吳茂和濕了眼眶:“無名英雄,四字重千鈞啊!”

“凍硬的土豆是戰場上的珍貴食物”

朝鮮戰場上,除了衝鋒一線戰士們的浴血奮戰,後勤保障工作同樣危險重重。

1950年10月至12月期間,浙江省南湖監獄離休幹部閻福斌擔任誌願軍第20軍文化教員,在長津湖戰役中負責運送傷員和後勤保障工作。

“那時朝鮮正值寒冬,地面結上了厚厚的冰,流出的鼻涕都會瞬間結成冰溜子,行走十分困難,甚至坐在地上會打滑。”這樣的環境下,閻福斌為戰友們運送食物補給時,只能匍匐前行。

因為物資貧乏,土豆成了戰場上的珍貴食物。但極端的低溫使土豆被凍得很僵硬,宛如一塊塊堅硬的石頭。“為了讓戰士們吃上暖和的食物,一位叫王法禮的班長將土豆一個一個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熱。”這樣的戰友情,一輩子刻在了閻福斌腦海裏。

長津湖戰役中,一個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寫下這樣的遺書:“我是一名光榮的誌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他們的堅守換來了今天的一切。正如電影《長津湖》中的一句臺詞,“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完了,我們的後輩就不用打了。”(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