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擔水回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1963年,河北贊皇縣孤山村,發生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整個村莊洪流肆虐,汪洋一片。

救援隊伍正爭分奪秒地把受災居民運往安全區域,突然,一個老漢從救生筏中躍入水中,吃力地朝著一個被淹沒的破屋子遊去。

救援人員急得大喊,“快回來,危險!”誰知,老漢卻像沒聽見一樣,依舊奮力地在渾濁的洪水中遊劃,期間,不時有浪頭朝他奔來,險象環生。

救援人員只好向他拋去一根繩子,讓他綁在腰間。老漢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到對面屋頂,他一手掛在橫梁上,一手不知往裏面撈什麼東西。

不久,他從水中掏出一個被浸濕的布袋,緊緊攥在手中,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回到救生筏,救生員忍不住責罵了他,身邊鄉鄰們也忍不住說他:“老李,你怎麼回事,有什麼比命還重要的嗎?”

老漢一聲不吭,只是緊緊地把破袋子抱著懷裏。

眾人很好奇,這個破袋子裏面究竟裝了什麼寶物,讓他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於是大家便紛紛慫恿他打開來看看。

老漢起初不願意,最後禁不住大家的軟磨硬泡,只好把布袋打開。

大家一看,都傻眼了,只見布袋裏面裝著一大堆看上去陳舊卻泛著光的功勛章!

眾人對他投去疑惑的目光,老漢卻一言不發,只是用手小心翼翼地收好那些功勛章。

由於當時大家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災情之中,就沒有把關註點放在這些功勛章上面。

慢慢地,這件事也就被大家淡忘了,直到2008年,真相才進一步浮現。

2008年,河北贊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一個老漢在子女攙扶下,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了進來,向工作人員呈上了一個沈甸甸的破布袋。

工作人員打開一看,頓時震驚了,人民工程紀念獎章、渡江勝利紀念、解放華中南紀念章、華北解放紀念……布袋裏的功勛章,簡直就是整個近代史,將老漢40多年前的光輝戰績展現在大家面前。

原來,這位老漢竟然是新中國戰功顯赫的大功臣!

工作人員肅然起敬。

這個老漢,叫做李德銀,關於他的故事,要從他年幼時說起。

1926年,李德銀出生於河北贊皇縣孤山村,那個年代,軍閥混戰,土匪橫行,老百姓生活窮困潦倒。

從小,李德銀就要上山下地幹農活,擔水煮飯、割稻砍柴、餵豬放牛、睡牛棚……盡管日子過得苦,卻總算沒有性命之憂。

直到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國的土地,李德銀的人生軌跡才開始發生了巨變。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件爆發,日軍叫囂要“三個月滅亡中國”,不久就向華北地區步步逼近,贊皇縣很快就淪陷了。

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奸淫無道,老百姓陷入恐慌之中,性命朝不保夕。

李德銀目睹了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內心埋下了仇恨日寇的種子,也萌生了保家衛國的強烈信念。

不久八路軍在贊皇縣設立了敵後根據地抵抗日寇,李德銀的父親也加入了抗日隊伍,還成為了小組隊長。

那段時期,抗日隊伍經常在他家裏開會,李德銀耳濡目染,接受了革命教育。

12歲時,李德銀就向組織申請加入敵後遊擊隊,上陣打鬼子。組織考慮到他還年幼,連槍桿子都夠不著,便安排他擔任分區司令部情報員,負責在贊皇縣和高邑縣之間傳遞情報。

當情報員是一項危險工作,尤其敵軍在多個據點設立了密集的哨所,他們一旦發現形跡可疑的過路人員,就會抓去審查。

李德銀也曾有過虎口逃生的驚險經歷。

有一次,他裝扮成小乞丐去送情報,剛走到縣城門口,就被偽軍盯上了。偽軍可不會講道理,直接把要把李德銀拖回去審查。

李德銀心想,要是情報被偽軍發現就完了,情急之下,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大鬧,撒潑起來。

他的哭聲引來了群眾的圍觀,有個大娘忍不住幫他說話:“這不就是一個可憐的小乞丐嗎?哪裏像什麼八路軍……”

“就是啊,就是啊,怪可憐的……”圍觀群眾也紛紛附和。

在眾目睽睽之下,偽軍也不想把事情鬧大,於是,就罵罵咧咧地把李德銀給放了。

逃過一劫後,李德銀趕緊抄小路奔向八路軍的據點。在情報的有力支持下,又一個日軍炮樓被端了出來。

李德銀這情報員一當,就是7年,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抗戰結束。

抗戰勝利後,李德銀尋思著老百姓總算有安生日子過了,誰知蔣介石又發起了內戰,轟轟烈烈地解放戰爭打響了。

李德銀此時已經19歲,剛好他所在的部隊正在招收突擊隊,於是他毅然申請加入,投入到解放戰爭中。

在這期間,他先後參與了多場戰役,其中,戰功最顯赫的,要數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蔣介石派出60萬大軍,合共五大主力軍團對付解放軍,這其中,就有國民黨高級將領黃維率領的王牌戰隊——黃維兵團。

黃維曾被譽為黃埔一期四大金剛之一(其他三位為胡宗南,宋希濂及杜聿明),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緬甸反攻戰等重大戰役。

在淮海戰役中,黃維率領12萬大軍出戰,軍隊還配備了精良的美式武器裝備,可謂勢頭洶湧。

李德銀率領的60人突擊部隊在一次會戰中,與黃維部下對上了。

敵我雙方裝備實力明顯懸殊,敵方全是坦克大炮等“大武器”,在對方威猛火力掃射下,我方根本無法掩埋地雷布戰。

為了盡快打開戰局,突擊隊最終選擇孤註一擲,集中力量破壞對方的武器,以“人體炸彈”去炸毀敵方的坦克。

這種方法無異於自殺式攻擊,最後敵人的坦克被炸毀了,突擊隊員也傷亡慘烈,60個突擊隊員,就剩下了12個,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戰友們打開一條通道。

這次戰爭讓李德銀難以忘懷,後來每每憶起戰友們壯烈犧牲的場景,他都忍不住心痛流淚。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慘烈戰爭,解放軍最終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全面勝利,國民黨悍將黃維也成為了解放軍的重點緝拿目標。

然而,戰場上卻始終找不到黃維的影子。

這一天,李德銀帶領部隊正在清理戰場,突然,他們發現附近掩體藏著兩個國軍人員。這二人眼看無處可逃,為了保命,便主動投降了。

他們告訴李德銀,自己是黃維的部下,還供出了黃維的藏匿點。

得知黃維藏身之處後,李德銀激動地一聲令下 “活捉黃維!”然後率領部隊馬上出發,前往捉拿黃維。

李德銀一行悄悄地潛藏在黃維藏匿的地堡旁邊灌木叢中,準備來個“甕中捉鱉”。

果不其然,沒多久幾個國軍就從地堡中走出來,其中一個男子身穿黃色大呢衣,手握一個公文包,看起來氣度非凡。

“這個就是黃維!”其中一個被策反的國軍指著那個男子,悄悄地對著李德銀耳語。

“不許動!繳械投降!”李德銀和隊員如閃電般躥出木叢,還沒等黃維他們反應過來,就飛快地拿槍抵住對方。

就這樣,李德銀將國民黨核心將領黃維生擒了!

隨後,李德銀把他們押到地堡,並派戰友通知組織。團長段成秀和旅長崔建功聞訊疾趕過來,從黃維的公文包裏搜到了他的簽字公章,確認了他的身份。

憑著這一功勞,李德銀被記了特等功,劉伯承、鄧小平等高層領導親自給他頒發榮譽勛章。

部隊還給李德銀家鄉寄去一張報功單,當地政府也給他家裏送上 “人民功勛之家”牌匾,還搭戲臺請人唱了三天大戲,慶祝家鄉出了個大英雄。

身在部隊的李德銀則繼續投入到解放戰爭中,淮海戰役後,他又參加了1949年的渡江戰役。

在這次戰役中,李德銀依舊擔任突擊隊隊長,這一天,他率領部隊埋伏在望江縣上遊的一個山口。

按照組織的指令,他要在淩晨12點開始劃船渡江。然而,當時敵方火力兇猛,李德銀的部隊剛準備渡江,就遭到敵方一陣狂轟亂炸,導致很多木船被炸翻。

李德銀一看敵方這猛烈勢頭,思量著如果就這樣貿然過江,傷亡慘重不說,能不能成功登陸都是個問題。

於是,李德銀毅然決定改變策略,命令船隊順流而下,另覓新的渡口登陸。沿路,他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以尋找新的突破口。

就在戰船漂流到望江縣城附近時,李德銀驚喜地發現,對面果真有一個新的登陸點!

他趕緊命令突擊部隊把船朝著對岸劃過去,為了減少動靜,在距離對岸100米左右時,他又命令部隊全體下船,從水裏悄悄地遊到對岸去。

由於這個渡口並非敵軍的主要防禦點,防備相對薄弱,李德銀率領部隊很快順利登岸,成為首支成功過江突圍的隊伍。

隨後,李德銀向空中發射了一枚信號彈,對岸的大部隊收到信號,便緊跟著從這裏登陸,隨後成功地占據了多個據點。

在這次戰役中,李德銀率領突擊隊隊員為大部隊打開了新的突破口,助力解放軍贏得了接下來的有利作戰形勢。

渡江戰役勝利後,李德銀心裏可謂喜憂參半,他知道,雖然自己這次立了功,但私自改變作戰計劃的行為卻違反了軍令,是要接受組織懲罰的。

不管如何,他已經做好了接受懲罰的心理準備。

令李德銀意外的是,軍長秦基偉非但沒有懲罰他,還豎起大拇指誇他,“李德銀同誌,你幹得好!”他這才松了一口氣,今後又可以繼續上戰場了。

渡江戰役,李德銀又獲得一枚特等功勛章。

按照李德銀在軍中的功勛和作戰能力,他在部隊無疑前途無量,為何他最終卻選擇隱居田間數十載,當起農夫了呢?

這要從1951年說起,那年李德銀正在邢江接受訓練,準備參加接下來的抗美援朝戰爭。

就在這時,他收到家裏緊急來信,信中稱祖母病逝,父親病重,家中無人照料。

多年沒回家盡孝的李德銀,心急如焚,最後只能忍痛決定,向組織申請退役,回鄉照顧家人。

臨行前,軍長秦基偉對他說:“這裏隨時歡迎你,想要回來,盡管來找我。”

就這樣,李德銀帶著一大袋子的獎狀、功勛章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回鄉後,由於要長期照顧年邁病重的父親,他最後還是未能實現重返部隊的心願。

在接下來幾十年中,李德銀回歸普通人的生活,結婚生子,日復一日忙碌於田頭地間,為生計奔波。

這些年來,他沒有向外界透露過自己的昔日顯赫戰功,只是默默地把功勛彰收藏起來,掛在屋頂橫梁上。

其實,他完全可以憑著這些功勛去申請政府的各種優待,過上舒適榮光的生活,但樸實的他從未持有這種想法。

對他而言,相比當年在戰場上慘烈犧牲的戰友們,自己能存活下來過上太平日子,就已經是無比幸運的了,怎能再苛求什麼?

就這樣,李德銀一直堅持依靠自己的勤勞雙手為生活打拼,直到一頭青絲熬成了白發。

歲月不饒人,隨著年紀漸長,李德銀的體力大不如前,幹起活來漸漸力不從心了。

更糟心的是,女兒又患了腦血栓,需要他幫補救濟,這讓他原本拮據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李德銀只好選擇去拾荒,以換取一些微薄的生活費度日。可即便在這種極度困窘的環境下,他也沒有伸手向政府求助,也不允許子女這樣做。

直到2008年,當地媒體做了一個老兵的報道系列,記者了解到他的困難後,便勸他去向政府求助。

此時李德銀已經80多歲,身子骨也頻頻出各種毛病,他實在沒有謀生能力了,在大家苦口婆心的勸說下,他這才迫不得已同意去找政府。

政府了解了他的情況後,馬上給他安排了相應的生活補貼,這下老人的生活總算有了著落。

若非生活陷入絕境,李德銀勢必會把自己的昔日攻績永遠埋藏在心裏,而我們也恐怕永遠無法得知,有這樣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的存在。

2012年4月,李德銀因為心臟病發離開人世。

彌留之際,他告訴子女,如果國家有需要,他願意將這些功勛章捐贈出去。

無論是戰場上奮勇殺敵的熱血戰士;還是在忙碌於田間地頭的平凡農夫,李德銀身上都具有令人尊敬的閃光點,那就是胸懷正義,樸實無華,鐵骨錚錚。

對自我,他嚴於律己;對家庭,他孝義並存;對國家,他一片赤誠。他,是無愧於天地間的一縷英魂。

. END .

【文| 文十玥】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趙士程十年深情唐婉,終不敵陸遊一首《釵頭鳳》:如果愛請深愛

陳寅恪失明17年癱瘓7年,唐筼用行動證明什麼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