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生了六胞胎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兒童節,有三種家長。

第一種,流行啥片,就給孩子發啥片(影院視頻網一頓操作猛如虎)。

第二種,電影不就是爆米花傻樂?不給看!

第三種家長,明白對孩子來說,好的文學經典和好的電影經典,一樣不可或缺。

每年兒童節,Sir都會給家裏小朋友推薦一部電影。

陪他一起看,回答各種奇怪提問,有時簡直問到Sir發懵,那也是好的。

今年,Sir推薦下面這部。

理由很多,比如,它有著優美高級的畫風和配樂,比如,它有著濃郁的地方人文氣息,比如,它貌似有點小黑暗,卻更能讓孩子們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光明”。

它是cult的,是幽默的,古老的默片感與時尚的想象力並存,有著日常又耐人尋味的對白。

當然,它還有愛,夢想,樂觀,尋找……

它用不俗的故事,給以上的大俗詞,提供了不俗的人生範本。

來,關燈,放片。

噓……

瘋狂約會美麗都

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

這是經典的歐範兒。

7萬人打分,一直堅挺8.7。

為什麼沒上9分?

說一個得罪人的真相,9分,代表著越過了90%觀眾的文化門檻,價值觀也足夠大同。

而有些好片,要麼因為門檻略高,要麼因為價值觀衝突,或表達方式太先進,往往邁不進9分大關。

《瘋狂》就是其中一部。

所以“好於90%動畫片”“好於97%喜劇片”的評價。

Sir覺得還是保守了。

當年,它差一點拿了奧斯卡。

但輸也不丟人,畢竟當年的最佳動畫長片獲獎者,是符合上述9分標準的商業大作,《海底總動員》。

《瘋狂》輸給《海底》,是符合客觀規律的。

此後,它就出現在DVD攤點上,出現在電影期刊的小眾推薦欄目中,出現在豆瓣9分以外的線上世界,需要更有心的影迷主動去尋找。

這,才顯出它的個性與珍貴。

01

一部賣座的電影,斷不會如此命名。

《美麗都》的原名很平淡,叫“美麗都(Belleville)的三胞胎”,有著文學的想象和獨特,有著對故事精準的描摹和概括,但顯然是不好賣的。

中國譯名也許考慮到這點,多了兩個撩人的字:

約會。

這也是全片精髓——一次既瘋狂,又浪漫,既美麗,又性感的約會(對不起,性感是Sir私自加上的)。

先說,瘋狂。

大多數人第一遍刷它,印象就是,夠瘋。

導演西維亞·喬邁,把整座故事中的城市和人物,都畫得誇張、變形,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被無限放大。

高樓,高到天上去,鏡頭從頂至底搖下來,仿佛沒有盡頭。

所有坡道,幾乎都是90度垂直,銳利、直切,不給一點和緩的余地。

人也是。

龐大和細微之間的比例,突破了物理學的極限。

富婆肥得,可以用肥肉堆滿汽車,人一下車,車都縮一圈;

男伴瘦得,簡直輕如紙片,被富婆像拎包一樣提溜著。

誇張之外,還有小重口、小cult。

比如踢踏舞表演,演著演著,演員被鞋吃了(是魔術)。

在花車上的“手風琴仙女”,敬業到蒼蠅爬滿臉也不動一下。

別誤會,它可不是單純的黑白加彩色默片。

多種美術風格的類型,成了《美麗都》瘋狂的一部分,卻又不是簡單的雜糅、雜燴、雜錦,它們和即將要說出的故事,是天然吻合的。

比如當需要諷刺人類時,它的風格又成了歐美諷刺漫畫的路數。

那個對著火車狂吠的乘客,是不是有點像狗(因為以上畫面,來自狗的夢境)。

別急,故事的主角就要出現了。

這個扭曲變形的城市,隱隱暗示了這是巴黎附近。

山坡上的小房子、無處不在的“埃菲爾鐵塔”、樸素而精致的陳設,浪漫的小碎花桌布和地毯。

也隱隱告訴了我們故事發生的時代。

Bingo,後工業革命時期,法國鄉村。

一祖母一孫子,相依為命,是故事的主角。

這時的畫風,是全片為數不多的明亮色調,也是唯一比例正常的場景。

老人孩子小狗,掉落的黃葉和吹過的風。

仿佛在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在觀眾的預感中,逆境到來。

鄉村成了城市,明黃變成了藍黑。

房子越來越多,空氣越來越差,新建的高架橋橫蠻地穿過天空,懟歪了老奶奶溫馨的小房子。

奶奶好像也察覺了世界的異化。

她好像得為孫子做點什麼。

自從孫子愛上自行車運動,她毛線也不織了,天天盯著孫子訓練。

晴天,練,下大雨,也練。

她移動著笨拙的身體,騎著小三輪,吹著小哨子。

費勁地追趕孫子矯健的背影。

這……法國雞娃故事?

如果按照現在我們的邏輯,故事不可避免要走向《小舍得》。

但,你得懂法國人。

對法國人來說,意外永遠比日常重要,生活的精髓就是意外。

終於,到了環法自行車比賽。

你以為辛苦訓練且有天賦的孫子會奪冠嗎?

不。

奪亞?不,奪季?不。

別猜了,因為他不僅輸了比賽,還被黑手黨綁架了。

黑手黨的目的,更是意外。

他綁架了自行車運動員,為了是賽馬。

不是讓自行車手去賽馬,而是……

成為“馬”。

這是非法的“地下自行車比賽”,每個選手都失去了人權,成了馬一般的存在。

仔細看,長得多像馬呀……

在現實面前,他們漸漸發育成了大長臉,還呲著齙牙。

這些“馬”還有美醜之分。

孫子顯然是一匹年輕的良種驕馬。

而和他一起被抓的另外兩人,簡直是疲憊老馬。

所以不要說人家法國人不現實,只是人家的荒誕筆法會更刺激現實。

孫子本來有著人的夢想。

卻淪為了人類的玩物,成了“工具人”。

逼仄的地下空間,臺上揮舞的金錢,疲乏的選手,麻木地盯著模擬的賽道屏幕……

這一幕,直接讓《美麗都》從瘋狂走向癲狂。

02

現在,讓我們說說“美麗”吧。

敏感的觀眾,應該意識到了本作諷刺資本社會的意圖,小孫子的工具人屬性,也正好和“美麗都”的表面性質相呼應。

或者說不止是資本社會,因為現代社會中,人類不止被資本奴役,還被消費奴役,被自己奴役。

來,給一盞燈,把燈光投向人類被消費奴役的核心符號——

漢堡。

當自由被貪婪取代,被“我不夠我還要”的不安全感取代。

自由女神就成了漢堡女神。

無論是港口的大輪船,還是街上的胖子,都在漢堡女神的引領下,膨脹到了極致。

為了權勢和消費,人們扭曲、變形、盲從。

一個看起來毫無威嚴和肌肉的黑幫大佬,都可以隨時成為任何人的偶像。

好了你說哦不稀奇,批判現實主義。

不,以上還是Sir當年一刷的觀感。

再隔幾年,體會又不同。

說到批判現實作品,不知道你和Sir想的是不是一樣——

只有批判的作品生命力是短暫的,電影能否揭曉永恒的人性秘密,才是它保持生命力的關鍵。

“美麗”二字是諷刺。

但這部片,也因“美麗”而永恒。

說了半天,主要情節Sir還沒說……

其實故事說的是在孫子被綁架之後,老奶奶遠渡重洋找回孫子的故事。

對,她很瘋狂。

她撐著小舟,穿越了大西洋,驚濤駭浪裏追逐著巨輪……

她弱小的身影,以及她完全不匹配於時代的行為,是這部電影最有價值的珍寶。

因為它在說。

其實善良不需要條件。

你沒錢,也可以善良。

這話粗看,可能會惹人生氣。

但更令人唏噓的是,如今在國產影視,普通人似乎已經沒資格去行善了,他們永遠是被動的弱者,要麼靠奮鬥成為成功人士,要麼接受成功人士的救濟。

真想代他們問一句:

我只是普通,可普通啥時候變得如此不體面了?

而《美麗都》裏的窮人,是自由快樂的。

貧窮沒有限制她們的想象力、她們為之瘋狂的快樂。

老太太到了美麗都,遇到了愛唱歌的美麗都三姐妹。

她們明顯窮得叮當響,可一起唱完歌就成了朋友。

帶老太太回家,管吃管住,還幫老太太找孫子。

沒有錢買食物,就靠雙手純天然捕撈。三姐妹中的“找食”擔當,屁股上綁個小凳,拿著漁網和手雷出門,河邊隨便一坐,手雷一扔,漁網一伸……

不是Sir提倡不環保,這是動畫的誇張。

炸彈一響更誇張,一網兜青蛙。

所以晚飯是……青蛙湯、烤青蛙、爆蝌蚪米花。

雖然三姐妹一臉期待,但看老太太,啊偶。

此外,這部動畫還在說:

其實夢想也不需要條件。

不是只有成功了,才算夢想實現。

三姐妹年輕時,都是美麗都的頂流大明星,表演從來座無虛席。

人老珠黃了,事業走上下坡路,從輝煌的大劇場,淪落到小舞廳小餐廳。

但她們身上沒怨念,那個唯一的夢想能驅散怨念,只要有音樂,那生活的底色就沒改變。

沒錢沒虛榮,反而活得更自在更純粹。

在她們的小破家,報紙、吸塵器、冰箱都可以成為樂器,所以天天都是音樂節。

別人聽到狗叫只會煩。

三姐妹聽到,卻覺得那就是日常的配樂,稍稍加工,就是動聽的交響樂。

想想一些人永遠攢不夠的首付。

或者另一些人,一時衝動就隨便下單的各種電器、時尚消費品。

他們填補的,究竟是剛需還是欲望。

所以《美麗都》想說的,在某些人看來一定是幼稚。

其實幼稚與否,用一個問題就可以測試。

你現在關於自己夢想的定義,到底是你自己想要的,還是受人影響的?還是起初是你自己想要的,後來卻變成了受人影響的?

就像小夥子的夢想,自行車賽冠軍。

起初是他自己要的。

他喜歡自行車,他向往外面的世界。

但慢慢地,是不是就變成了別人要的?

他被黑手黨綁架,被焦慮和“不安全感”綁架……

很多人就這樣,慢慢接受了社會主流的咒語,說所謂“夢想”必須經過成功的考驗,說你必須住上了穿上了用上了,才算成功。

他忘記最早的夢想,是訓練的自律,是每一次體重下降的快樂,每一點速度提高的興奮。

更重要的是,是每一天訓練中,有奶奶的陪伴。

不,你說,這還是童話,還是幼稚。

好吧,夢想當然可以再復雜一點,因為夢想和現實並不那麼抵觸。

《美麗都》想說的,其實很簡單:

夢想是人發明的東西。

所以最起碼的,人應該駕馭夢想,而不該被夢想奴役。

03

所以《美麗都》第一刷似乎很洋氣。

再刷,卻發現是拍給我們看的。

是打工人,是普通人,是新時代來臨後的我們。

導演西維亞也和小孫子一樣,窮出身。

生在巴黎郊區,“永遠無法導演出一個以富人世界為背景的故事”。

從小喜歡畫畫,也和別的孩子一樣向往迪士尼。

於是33歲時,他真的進入了迪士尼的多倫多工作室。

這是個雞娃夢想實現的勵誌故事?

是,但只有一半。

西維亞的夢想,和別人比總顯得“不合時宜”。

他因為生計去學動畫,懵懵懂懂進入動畫產業,但他自己知道,他喜歡的是畫畫,是“一支鉛筆和一張紙”。

雖然後來慢慢在工作中也愛上了動畫,但他仍然堅持手繪(有段時間還很不屑3D,他很多作品都是2D形式完成,3D形式處理)。

進入夢想中的迪士尼後,西維亞以為美夢成真。

但沒想到,其實是“噩夢的開始”。

90年代,計算機生成圖像和數碼成像技術開啟了動畫工業的三維時代。

大公司的故事和創意,在西維亞看來實在很“公式化”。

當我在那裏工作時,我意識到不該拍故事片。他們有這種心態,他們正在嘗試做“產品”——他們不再拍電影,就像他們現在做廣告一樣。在那裏的人非常有才華,但沒有靈魂。

有才華,沒靈魂。

在他看來,這是比“沒才華”更可怕的事。

於是幾經思量,他還是離開了這個光榮的職業,選擇自己創業。

離開了老東家,他沒和迪士尼友好分手……反而讓筆下的迪士尼成了“美麗都”,成了現代文化中被反復諷刺的一部分。

在三姐妹帶老太太回家時,路過一個公共衛生間。

為表現臟亂,馬桶裏畫了一坨屎,形狀,就是米老鼠頭

當然,一個人創業就會有各種問題。

比如,找不到合適的動畫師。

很多動畫師,基本是會畫畫的人。被迪士尼的這些混蛋嚇壞,他們說,2D動畫已經死了,從現在開始只會是3D和皮克斯……我意思是,這種人有多愚蠢?

兜兜轉轉,西維亞一直在做夢,還是梗著脖子做夢。

這才做出了極度風格化的《美麗都》,也從此得以以自己的身份嶄露頭角。

所以啊,有些夢未必符合主流的聲音。

就算一時不合時宜,也別急著掐滅它。

夢或許天馬行空,或許背道而馳,但那又如何?

真正專心造夢的人,不會想那麼多。

就像《美麗都》裏的奶奶,她不會因為自己的遺憾,一味培養所謂的愛好和興趣。

她會為了發現孩子自己的夢想,一點點去試探。

看他對鋼琴目不轉睛,以為喜歡的是音樂。

看他偷偷剪下了報紙,看他將報紙收集成冊。

才發現孩子的夢,其實是自行車。

而當小孫子路走歪了。

老太太又發揮“超能力”,從黑幫中將孩子救出,重新陪他一起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