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和自己母親吵架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姚華松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家裏的東西太多了,顯得擁擠不堪,甚至還因此引發家庭矛盾。

就在上個月,孩子媽媽買了一堆青蘋果,然後我發現幾天了,蘋果還在那裏,我有些煩躁,質問她為何買了卻不吃,不吃幹嘛要買?兩個人一激動就吵起架來,持續了一個星期的冷戰。

東西多,主要是我與孩子媽媽都屬於衝動型的購買者,看到網上有什麼東西,第一印象覺得還不錯,價格也相對實惠,便果斷下單。其結果是,到家後發現很多東西用得不舒服,比如不少衣服穿得不合身,一些零食吃不出想要的那個味,然後就靜謐地呆在那裏,比比皆是。

加上兩個孩子堆積如山的各式玩具、每年生日收到的各種禮物,家裏的空間越來越擠。

“簡約生活”“少即美”“斷舍離”等新觀念,很難阻擋消費主義時代情境下,人類對物質文明的追逐,加法的頻次永遠比減法多。尤其是我們這一輩人,小時候體會過物質的匱乏,很多東西雖然不用,但丟了覺得可惜,於是忍住不丟;不丟吧,用不上,還占地方。

於是,糾結與兩難的心態縈繞在不少家長們心頭。

面對沒有空間盛放但棄之可惜的物品,怎麼處置呢?

目前較為通行的做法,是有關人員在小區適當位置安放了舊貨回收櫃,小區居民將家裏穿不上或多余的衣物洗凈、折疊和打包,作為捐贈物品丟進回收櫃。但這種回收櫃更多限於回收衣物,不接受或不合適接受其他物件的捐贈。

更讓人倍感無奈的是,捐贈者對於回收衣物的去向、接收方、多大程度改善了接收方的生活質量等一無所知,捐贈者的初衷當然是做好事,但做成與否,壓根無從知曉。

可喜的是,近年來在一些城市和地方出現了一些互助與共享社區。我一位朋友告訴我,她上周在小區微信群裏發布了免費捐贈九成新的兒童課桌椅的消息,不到半小時,三家人表達了希望得到的意願,她於是對三家進行了實地走訪和了解,最後給了最需要該套桌椅的家庭。

另一位朋友的小孩從初中升入了高中,決定將其小學和初中的復習資料捐出去,最終,小區裏的八位小朋友成為受益者。

一般而言,互助與共享社區共享的物品大體分兩類:一類是兒童衣物(成人衣物一般放入回收櫃);一類是有相當使用價值的物品,如折疊床、嬰兒車、跑步機、廚房用品、學習用品等。

這是一個極好的現象,具有多重意義:踐行節約與低碳,延長物品使用周期,鼓勵循環利用;對抗陌生人社區與陌生人社會,增進社區互助精神,提升社區凝聚力與認同感;將助人為樂精神根植於小朋友們的心田,培養其樂於分享與分擔的集體意識。

這種新物質觀值得發揚,因為它借由物的傳遞,達致情感的傳遞,進而建構人的親密關系。

未來,或許還可以在共享社區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更新與完善。通過宣傳與教育等形式,廣泛傳播舊物或二手貨再利用的新觀念,讓居民從心底逐步打消“接受別人的饋贈很丟臉,很掉面子”的既有認知與心態,丟棄“消費鄙視鏈”“嗟來之食”等腐朽與落後觀念。

比如,可以發起成立社區分享日。社區居委會組織和領導,全體居民參與和策劃,從線上走到線下,設置固定的社區分享日,通過街坊鄰裏物品捐贈、物物交換、低價售賣等多種形式,讓分享更接地氣。

當越來越多的人有了這樣的共享意識,就更加利於踐行低碳與環保理念,從而遵循節約型與集約型社會原則,倡導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阻止消費主義異化為過度的物質主義,減少或克制縱欲式、炫耀性與攀比性消費。

你看,一次吵架,讓我聯想到這麼多。我不覺得是自己想多了,而是類似的工作我們做得太少,才滋生了很多煩惱。讓我們一起行動吧,把不必要的物質分享出去,我們獲得的是精神收益。

責任編輯:王磊 圖片編輯:沈軻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