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大佛像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2008年一個新聞震驚網絡,南京大報恩寺內竟出土了一件佛教教眾“尋找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印度歷史佛教瑰寶”——佛頂舍利專家激動表示,此物價值不可估量。

此新聞一出,迅速引起國內許多人的重視,一時間流言飛起,南京大報恩出土佛頂舍利的事件,成為了當時人們關註的焦點。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佛教大國,佛教傳入我國之後,我國歷代帝王都虔誠的仰佛教,念經書,拜佛寺成了歷代帝王的共通點。

正是因為管理者的支持,佛教在我國才得以興盛,為統一國民思想帝王們並在各地修建了許多氣勢恢宏的寺廟。

使佛教在我國民間百姓當中廣為流傳,佛教在我國的迅速興起,為各代帝王治國安邦提供了信仰支持。

那麼為什麼印度失傳了1400年佛教瑰寶會出現在中國南京大報恩寺?佛頂舍利對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苦尋1400年,印度寶物在中國出現

發現“佛頂舍利”與我國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主要源於南京政府,對大報恩寺的修復發掘及考察。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大國,由於歷代帝王及官員百對佛教的信仰,使得佛教成為了我國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據統計我國現有佛教寺廟已經超過3.3萬座。

中國對文化發展向來都十分的重視,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國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

我國就更加重視起思想文化的發展,從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國就開始對古代遺留下來的文物以及寺廟進行修復和發掘。

各地政府也都積極配合中央決定響應國家政策,開展一系列考古活動,南京政府就積極投入其中。

2007年南京政府正式開啟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項目,2008年7月,工作人員在發掘時發現了一個神秘地宮,立即展開發掘工作。

經過對地宮的發掘中,專家找到一個鐵函,其上刻有神秘文字,一時間,專家們的心懸了起來,於是調動考古專家對其上文字進行翻譯。

鐵函上明確記載了,此地宮修建於北宋年間,是北宋長幹寺地宮,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文字記載鐵函內藏有阿育王塔與佛頂舍利等佛教瑰寶,2008年11月我國專家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鐵函,並從鐵函內取出了七寶阿育王塔。

此寶塔金光閃閃,鑲滿寶石,令人遺憾的是,寶塔上鑲嵌的寶石因為經歷了長時間的埋藏,導致脫落,難以修復。

即使埋藏近千年,寶石依舊閃亮,我們不難看出,這座寶塔曾經的輝煌歲月。

“佛頂舍利”正是出自阿育王塔的地宮,一經發現,它就成為世界三大寶貝舍利之一,另外兩個分別為佛牙與佛指。

南京大報恩寺出土的“佛頂舍利”之所以這麼珍貴是有原因的,這塊舍利出自佛教祖師釋迦摩尼,是其火化之後的頭骨舍利。

傳說釋迦摩尼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出生有很多說法,此子一出生就不平凡。

少年時期,他看到世間黎民百姓之疾苦,頓感痛心,自此閉關深思,幫助黎民百姓解脫苦海之法。

終於在29歲悟道覺醒,之後開始向大眾傳播自己苦心思索出的道理,漸漸擁有一批虔誠的信徒。

在其涅槃之後,弟子將其遺體圓寂火化,從其遺骨中取出84000多顆真身舍利,其中就包括一塊頭骨,兩塊指骨,四顆牙齒。

其中的頭骨,就是我們在南京發現的“釋迦摩尼佛頂舍利”。

“釋迦摩尼佛頂舍利”是全世界僅存的一塊佛頂真骨,是屬於佛教至高無上的歷史聖物,直徑就能夠達到10厘米。

《洛陽伽藍記》記載:方圓四寸,黃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閃然似仰蜂窠

《大唐西域記》記載:面廣寸余,其色黃白,發孔分明,骨周一尺二寸,發孔分明,其色黃白。

但在唐代之後就再無對其的記載。

寶物現身,議論紛紛

對於已經失傳1400多年的“釋迦摩尼佛頂舍利”怎麼會出現在我國,一時間傳出了許多說法。

最廣為傳播的,是當年王玄策出使印度,從印度得到,而流入我國。

在王玄策三度出使印度期間,由他帶回國內的佛教文物數不勝數,為我國佛教文化的發展建立造成了巨大的貢獻。

有人說“釋迦摩尼佛頂舍利”是當年玄策大戰時,從印度搶奪回來的。

在他第二次出使印度時,印度的新王奪權篡位,新國王瞧不起唐朝,為阻止王玄策入關,就對他的隊伍發起了進攻。

由於之前出使印度(天竺)之時,印度對我國使者表現出了友好親切的態度,所以此次出使,王玄策並沒有帶過多的兵馬,只是帶了三十余名騎兵。

他萬萬沒想到會遭到攻擊,僅有的三十余名騎兵根本無法抵擋新王派出的軍隊,戰而不敵的王玄策被關入天牢。

玄策後來設法從天牢逃出,一路退逃至吐蕃(今中國的西藏),但是其性格堅毅,不願就此服輸。

於是決定征招士兵,殺回天竺(印度)。

原來玄策早有準備,逃到吐蕃的目是要向吐蕃借兵,從而掉頭復仇。

王玄策在吐蕃借到了1200名強兵鐵將,後又利用吐蕃的關系在尼羅金(今尼泊爾地區),借到兵馬7000余人。

帶領這近一萬精銳,殺回天竺中部,大戰持續了三天三夜,總共殲滅敵人一萬多人,斬首其士兵三千人,俘虜一萬兩千余人。

嚇的新王魂飛魄散,趕忙獻上寶物若幹,戰馬數匹,還有不少的精銳兵器,傳言在這其中就有佛頂舍利。

隨後,玄策將這些財寶帶回國內,那些寶物分散到全國各處,現在出現在南京也就不足為奇。

在我們發現“佛頂舍利”的時候,絕世珍寶已經被供奉在了阿育王塔內,也許王玄策並不知道,佛頂舍利是佛教的文化瑰寶。

育王寶塔的前世今身

從名字我們就能得知育王寶塔,是以印度帝王“阿育王”命名的,可見當時印度佛教對我國影響之深遠。

“阿育王”是印度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人物,印度當地學者把阿育王稱為“印度歷史上最為卓越的帝王”。

阿育王又被稱為無憂王,頻頭娑羅王之子,孔雀帝國的第三位帝王。

他的一生,分為兩個部分,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稱為“黑阿育王”時期,當時的他兇狠暴力,以暴力征服世界。

阿育王生活在印度王族,為了鍛煉家族孩子們的戰鬥能力,王族的孩子們從小就要經歷嚴酷的訓練,養成了阿育王冷血殘暴的性格。

阿育王身體素質極強,很快戰勝一眾兄弟姐妹,繼承帝王寶座,根據傳說,他曾手持一根木棍獨戰獅王,並將其殺死。

在阿育王執政前半時期,憑借著一往無前的兇殘暴力,以武力求統一全國,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孔雀王朝。

“黑阿育王”並不是浪得虛名,據史料記載,公園前261年為征服羯陵伽國,他俘虜了15萬人,超過10萬人慘死在這場鬥爭中。

這個驕傲的帝王,在經歷這次屠殺後,竟然改過自新,幡然醒悟,意識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開始後悔自己所做的慘案,之後便停止使用武力,以佛教治國,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佛教在當時的印度繁榮昌盛,很快成為國教,印度也進入到了史無前例的強盛的時代。

南京大報恩出土佛頂舍利的事件,之所以得到人們的關註,正是因為我國對文化和文物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在其的大力推動現佛教快速發展,寺廟四處興起,傳說他收集了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的84000個舍利,並修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

阿育王曾將釋迦牟尼所留下的舍利子分別放在八個寶塔之中,封為印度國寶。

但經過歷史的變遷,供奉在其內的釋伽牟尼舍利,也都分散到各地,最後“釋迦摩尼佛頂舍利”流落中原,在我國被發現。

南京大報恩寺與佛頂舍利的秘密

為揭開為什麼南京大報恩寺會保存佛頂舍利的秘密,專家進行了進一步的推測。

傳說南京大報恩寺的前身,是孫權建造的阿育王塔,做為江南地區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寶塔,阿育王塔一度聞名於世,有很多詩人都為它寫下過詩句。

南京大報恩寺是在白馬寺之後,中國為佛教所建立的第二個寺廟。

後經考證,阿育王塔正式建成在194~195年之間(是東漢年間),不幸的是,這座寶塔在1408年,我國明朝永樂年間,被一把大火燒毀。

在1421年明成祖朱棣召集官員,決定對此寶塔進行修復,於是朱棣打著紀念名太祖和馬皇後的名頭,對其進行修復工作。

但他不甘心只進行修復工作,於是乎,朱棣投入大量資金,大興土木,寺內的九層琉璃寶塔就此拔地而起。

自此之後,大報恩寺成為了我國的標誌性佛教建築物,佛頂舍利,是怎麼進入大報恩寺的,我們不得而知。

也許是當王玄策將其帶回國以後,寶物分散到全國各地,當時有位寺內的高僧偶然將其得到,為防止社會動亂讓如此寶物受到損害,於是打造鐵函把它藏於地宮之下。

正是因為如此,明朝永樂年間的那一場大火,並沒有損害到這個絕世珍寶。

1854年,大報恩寺再次被毀,據傳言,是因為太平軍為了防止清軍占領大報恩寺,並大肆搶奪城內財產,於是先下手為強。

用火藥將其焚毀,然後鉆入地下損害其地基,讓一座寶寺就此坍塌,但也有人認為是曾國藩下令將其炸毀的。

大報恩寺命運坎坷,但好在我國越來越重視文物的保護工作,04年,南京政府開始籌備修復事宜。

在修復過程中,才發現了消失一千四百多年的寶物。

入棲霞寺供奉

在2008年,我國決定將“佛頂舍利”送入棲霞寺供奉,並請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將其送於寺中。

上午九點在海外108位高僧的見證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法師,從一套金棺銀槨中請出佛頂舍利。

小心翼翼的將其請入早已準備好的“七層楠木刻金蓮花 須彌座”上。

2010年,我國將這一珍貴的佛教聖物,向世界進行展示,消息一經公布,各國佛教徒全都慕名而來,把現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他們全都懷著敬仰的心情,想要親眼目睹釋“釋迦摩尼佛頂舍利”的真面目。

對於佛教弟子來說此次佛教珍寶“釋迦摩尼佛頂舍利”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代表著他們心中對於自己宗教信仰的美好期許。

而這一發現,也推動了我國及世界的佛家文化的發展。

佛教流傳入我國,對我國歷史的影響可謂是巨大的,若沒有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很難想象我國的歷史會走向何方。

從漢明帝夜夢金人開始,佛教就在我國正式發展,史書記載,漢明帝夢見了個身形健壯,頭戴日光的金人,落到其的宮殿之中。

他醒來之後,感覺心情大好十分愉悅,於是召集大臣為其解夢,太史官回答說:

“西方曾有佛出世,此佛身高一丈六尺,通體為金色,也許陛下所夢到的金人就是傳說中的佛。”

漢明帝心中一直惦念此時,於是派兩位大臣前往西方尋求佛法,不久後兩位大臣用白馬馱回了一尊佛像。

為了此佛像建立了白馬寺,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座佛教寺廟,在白馬寺傳道的影響下,我國各地寺廟開始興起,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這正是佛教在我國正式發展的開端。

南京大報恩出土佛頂舍利的事件,之所以得到人們的關註,正是因為我國對文化和文物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相信在我國和世界文物工作者的不斷發掘和保護下,有越來越多的文化瑰寶能夠重見天日,得到很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