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雇工做棉褲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近日,晉南運城遭遇寒潮來襲,小雨夾雜著雪花飄灑大地。作為2022年的第一場雪,雖然下得不大,但仍舊染白了高高的中條山和廣袤的田野。為了拍攝這難得的雪景,攝影師帶著無人機和照相機,驅車來到了黃河岸邊。

雪中的黃河灘空寂無人,唯有一陣“突突”的柴油機聲從灘地深處傳來,順著聲音望去,幾輛面包車隱在蒼茫霧靄之中,讓人看不清楚,但攝影師知道,那一定是有人在打蓮菜。雪中打蓮菜,該是怎樣的一個場景?攝影師打開背包,將無人機放出升空。

航拍鏡頭下,只見一名男子穿著土黃色的防水衣,肩扛著一個水槍,正在冰冷的水中打蓮菜,距他不遠處,是被潔白雪花覆蓋的枯萎的藕葉。在藕塘的另一邊,男子的同伴也穿著同樣的裝束在水中忙碌。

黃河從河津禹門口衝出狹窄的河道,在河津、萬榮、臨猗、永濟、芮城等晉南多地形成寬闊的灘地,這些灘地被人們開發利用,建成了多個蓮藕種植基地。每年深秋開始至來年春節前後,都是蓮藕收獲的旺季。

當地人采收蓮藕,一般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通過水泵給水槍提供壓力,將藕塘裏的泥沙打開,蓮藕會直接飄到水面上,這個過程因而被稱為打蓮菜。當然,采用鐵鍁從幹涸的藕塘裏直接挖蓮藕的方式,在當地也偶爾采用,但多數是在不太容易引水的區域。圖為一名男子在下水前調試柴油機的動力。

“打蓮菜這個活,你說需要技術吧,可任誰幹兩天都會。要說誰都能幹吧,也不是,因為有的人忙一天也打不下來多少,還總把蓮菜打斷。”今年50歲的程大姐是一位蓮藕種植戶,她來自黃河對岸的陜西合陽,三年前,她和丈夫在晉南承包了百余畝灘地,然後挖成了幾個方形池子種蓮藕。“這邊種蓮藕的歷史比我們那邊短,經驗也少,所以打蓮菜的人多數是從我們那邊請過來的。”程大姐說。圖為程大姐在藕池中收集被雇工打出來的蓮藕。

程大姐告訴攝影師,專業打蓮菜的人都備有自己的一套設備,包括柴油機和水槍,而臨時想掙點錢的人則是使用種植戶的設備。“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8點半到9點左右上工,幹到下午4點半到5點,進度都是他們自己掌握,因為種植戶是按照打下的蓮菜重量和他們結算工錢,所以不需要盯著,也不需要卡時間,大家都挺賣力,畢竟多打才能多掙錢嘛。”圖為一名雇工將整個身子伏在水中打蓮菜。

從程大姐那裏得知,由於距離春節只剩不到10天的時間,此時正是蓮藕價格最好的時候,整車的批發價格已經到了每斤3元。為了能多賣錢,種植戶們紛紛加大采收力度,不惜高價雇傭打蓮菜的人。“平時,打一斤蓮菜的工錢是5毛,這幾天已經漲到8毛了。”

工錢漲了,這個階段當然也是雇工們最掙錢的時候了,他們不管是水面結冰還是天下大雪,每天都會按時下水勞作,因為春節一過,工錢就會落到之前的水平。

“一天打多少菜是和泥土情況有關的,沙土地一天能挖一千多到兩千斤,膠泥地一天最多挖幾百斤,這裏的地介於沙土和膠泥之間,一天可以挖到800斤左右,最多也就到1000斤。”一名年輕的雇工或許幹累了,從池塘裏出來休息,攝影師趕緊跑過去與他搭訕。這名不到30歲的精壯小夥子介紹,按照現在的工錢,他們幹一天可以收入600到800元。

“在當地農村的勞動力市場,這樣的收入已經很讓人羨慕了,不過一般人幹不了的,太辛苦了。”小夥子介紹,由於天冷,他們下水之前都是穿著棉衣棉褲,然後再套上防水衣,“棉衣棉褲不能太厚,否則你在水裏幹一會就走不動了,還有一個,這防水衣不透氣,人一動很容易出汗,你還不能老是停下來休息,一冷一熱的特別容易感冒,所以我們基本上一幹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中間像我這樣出來休息的,很少。”

“你年紀不大,為什麼不找別的事情幹呢?”攝影師問道。“我們都是住在黃河邊的農民,加上沒啥文化和技術,平時種種地,農閑了打打菜,覺得也挺不錯的,畢竟離家很近,再說這個活不是一天兩天就幹完了,而是可以幹四五個月呢。”小夥子很大方地說:“我經常遇到來黃河邊遊玩的人,他們問的話和你差不多,其實我一點沒覺得幹這活有啥丟人的,靠力氣掙錢丟啥人呀,再說吃點苦,受點累,不就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嘛!”大河鄉土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想看更多鄉村故事,請點擊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