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鞋店賣鞋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老北京述聞 胡同街巷》,黎曉宏 主編,齊亮 編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月版。

大柵欄地區作為商圈已有逾600年歷史

大柵欄街在明時稱廊房四條。廊房意指沿街商鋪,自明朝始,大柵欄地區便已商賈雲集,繁華非常。《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述前門外有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和廊房四條,其中的廊房四條就是如今的大柵欄街。成書於明末清初的《春明夢余錄》提及了大柵欄這一名稱,光緒年間編撰的《京師坊巷誌稿》不再提及廊房四條,而更名為大柵欄胡同,清代的《乾隆京城全圖》中也將名稱定為“大柵欄”。

“柵欄”是為保護商戶免遭竊賊侵害而打造的木板排。《明宮史》記載,孝宗弘治元年(1488),四九城百戶王敏奏請孝宗皇帝,為防止抓捕盜賊時,大街小巷追趕,而盜賊容易藏匿的情況,提出在小巷路口廣設柵欄,夜間關閉,派兵來把守。這樣城市的治安狀況會大大地改善。清代延續了明代的做法,廣立柵欄,至1730年雍正年間,實行嚴格的城門開關制度,準奏京師外城各街道胡同增設柵欄板。

清代《欽定令典事例》中記載,雍正七年(1729)批準建外城柵欄440座,乾隆十八年(1753)批準建內城柵欄1919座,皇城內欄196座,至乾隆時京師內外城已建有柵欄達2400多座。眾多柵欄各具街道特色,也很好地保護了商戶的安全,各類雞鳴狗盜之事大為減少。其中,廊房四條的商賈財大氣粗,為防範盜賊,出資頗巨,將柵欄修建得最為高大堅固,氣派一時,因此得名“大柵欄”。

大柵欄(1956年)

現在的大柵欄地區作為商圈已有逾600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在明代形成規模,清代之後發展繁榮。元代忽必烈遷都至京,現在的大柵欄位於元大都正南麗正門(今正陽門)之外,地處市郊,多園林廟宇,亦是文武百官遊樂之地,南方商旅經由大運河把貨物送抵元大都後,在城門外上岸,就地搭建棚房,裝卸存儲貨物,逐漸形成一片街市,形成如今的大柵欄斜街的前身。

明代朱棣遷都北京,以元大都為基修建紫禁城。由於南方城墻南移而立,現在的大柵欄所在區域得入內城。明成祖重新疏浚運河,實現南糧北運,又從南方遷入大量人口來此居住,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大柵欄日益興旺。在今斜街與正陽門之間稱為廊房的4條胡同所在區域,商鋪鱗次櫛比,門市儼然,多前店主經營,後店為作坊,成為清代京師最繁華的商業街區。清人的《都門雜詠》寫道,“畫樓林立望重重,金碧輝煌瑞氣濃。簫管歇余人靜後,滿街齊響自鳴鐘”。

大柵欄不僅商業繁榮,它還是文娛的中心。大柵欄南邊有一個京韻園,那裏是中國京劇的發祥地。乾隆嘉慶年間,北京舞臺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四大徽班陸續入京,定居在大柵欄的胡同裏,發揚其博采眾長的傳統,相互學習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歷史上曾有五大戲樓坐落於大柵欄街: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同樂園。其中位於大柵欄街39號,興建於嘉慶元年(1796)的廣德樓現在仍存,現今是郭德綱德雲社的廣德樓戲園。當年程長庚、梅巧玲、余三勝、汪桂芬等名家曾在此獻藝。每逢名角出場,大柵欄街便水泄不通。

大柵欄街(1939年)

大柵欄街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大觀樓,它是北京第一座電影院,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上有一塊匾書寫著“中國電影誕生地”。大觀樓的掌櫃仁慶泰向京劇大師譚鑫培提出一個請求,把定軍山拍成電影,我國第一部電影在大觀樓應運而生。走入大觀樓,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組老照片,有阮玲玉、周璇、胡蝶……讓人回憶起我國最早明星的絕代風華,還有那些曾經讓無數人為之瘋狂,為之感動,為之流淚過的老電影……

大柵欄裏隨處可見享譽百年的名店老字號。老北京喜歡順口溜, “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恒”,馬聚源、內聯升、八大祥、四大恒都是大柵欄的商戶銀號。還有一個類似的購物口訣,“鞋買內聯升,帽買馬聚源,布買瑞蚨祥,茶買張一元,鹹菜六必居,電影大觀樓,點心正明齋,針線長和厚……”這些店鋪大多在大柵欄街上。

除了這些名店,大柵欄還有許多老字號:南有長盛魁果幹店、東兆魁帽店、天蕙齋鼻煙鋪,北有聚慶齋田家老鋪、豫豐煙店、一品齋鞋店、雲香閣香蠟店、滋蘭齋糕點店,等等。清末民初,大柵欄湧現大量舶來品的洋店,如專賣西藥的逸民藥房、西箴藥房、華美大藥房、歐美大藥房、老德記大藥房等。專賣洋活的廣生行就以銷售“雙妹嚜花露水 ”而出名。

大柵欄街還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名店:同仁堂。這家1669年康熙年間開張的老醫館如今仍享有盛譽。樂鳳鳴先生提出“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成為同仁堂的制藥原則,其中昭示的商家應有的誠信精神也令今人充滿敬意。

最後說說同樣有著中國傳統商家誠信精神的、號稱“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瑞蚨祥由孟傳珊創辦。孟傳珊同謙祥益的創始人孟毓溪同門,都是山東章丘舊軍鎮人。“蚨”是傳說中一種昆蟲,形似蟬。孟傳珊取名瑞蚨祥是借“青蚨還錢”的吉祥寓意。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點燃了賣洋藥的老德記大藥房,由於當時的商鋪都是木質結構,大火很快蔓延,大柵欄成了“火胡同”,被形容為“大柵欄前熱鬧場,無端一炬燼鹹陽”。“瑞蚨祥”也在這次火災中被燒成一片廢墟。商家損失慘重,下過訂單的客戶也心急如焚,紛紛趕到現場。

大柵欄瑞蚨祥(1941年)

面對一片混亂,瑞蚨祥掌櫃孟覲侯宣布了一個決定,凡是瑞蚨祥欠客戶的錢一律奉還,凡是客戶欠瑞蚨祥的錢一筆勾銷。為此,孟從全國各地分號緊急調配16萬兩資金,聚攏到北京。大火燒光了數萬兩白銀的資產,自己又要再拿出16萬兩賠償客戶,瑞蚨祥傾盡全力兌付客戶的事情在北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有口皆碑。僅僅一年之後,瑞蚨祥這塊金光閃閃的招牌就在大柵欄街重新掛了起來。烈火真金,瑞蚨祥的這份業界良心,和大柵欄街這條古老的街道一樣,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勸業場:

老北京城最早的綜合商場之一

廊房頭條位於前門大街路西,西至煤市街,是清末民初各地商家寄宿和聚集的場所。昔日廊房頭條有“燈街”的美譽,據《舊京瑣記》記:“燈市舊集於東、西四牌樓,後始移廊房頭條。”

在古代,燈籠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夜晚出行的必備之物。商號招幌和府邸宅園夜間都有照明的需要,氣派的燈籠還可以裝點氣氛和顯示主人的身份。自秦漢時的長信宮燈,到後來的油紙燈籠,各種形式也是不一而足。廊房頭條的燈籠鋪歷史悠久,清末時曾有20多家燈籠鋪坐落於此,其中又以文盛齋最為有名。

文盛齋其時主要為宮廷制作宮燈、為王府和富商制作各種紗燈。一般用竹木或金屬作框架,糊以紗絹,塗上魚鱗膠,使燈透明而不透風,燈內燃有蠟燭。這種燈,晚清和民國初年,多懸掛在王府、大戶門口,十分氣派,夜幕降臨時,則紅光和煦,明艷如晝。1915年,文盛齋的燈籠參加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並榮獲了兩枚金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天安門城樓的8盞大紅燈籠、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大慶掛在人民大會堂直徑近4米的紅紗燈,都是文盛齋制作的。

廊房頭條17號還曾經是北京城裏首座綜合商場之一——勸業場的所在,現在寶恒祥金店與19號商店之間便是它的舊址位置。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的商部在廊房頭條設立了“京師勸工陳列所”,以展覽各地工業品為主,同時銷售部分商品。民國時代改為商品陳列所,1928年,又改名為工商部國貨陳列館,1936年改稱為北京勸業場。

民國時期的北京勸業場與王府井的東安市場、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樓、觀音寺街的青雲閣並列為京城四大商場。我國近代第一批留學建築師沈理源主持設計建造了北京勸業場。陳宗蕃先生這樣描述北京勸業場:“層樓洞開,百貨駢列,真所謂五光十色,令人目迷。”《宣南鴻雪圖誌》也對北京勸業場內部做了詳盡描述,稱它在當時是北京最大的大型綜合商場之一。

勸業場曾引領京城商業潮流。首次設置廂式電梯、遊樂場、開敞式賣場等現代設施。勸業場共有4層樓,一樓售賣日用百貨品,這裏書攤的書籍與別處不同,主要是《論說精華》《尺牘大全》等應用書籍;二樓賣文物和特藝商品,還有蘇湘刺繡和幾家畫像館,肖像畫家是王美沅、賈墨林等人,門口懸掛的大幅電影明星畫像,如胡蝶、袁美雲等;三樓有幾家照相館、理發館、鑲牙館、廣告社,還有彈子房、乒乓球社等,夜裏燈火輝煌,笑語不絕;四樓是一個叫“新羅天”的小型劇場,經常演出評劇。

北京勸業場的遊藝場曾經是名角大家的舞臺,是葉德霖(藝名架冬瓜)演滑稽大鼓、郭筱霞說梅花大鼓、郝壽臣唱勾臉、連闊如說評書的地方。新羅天白天是鴻巧蘭等人演評戲,晚上劉寶全說京韻大鼓,滑稽演員韓蘭根在那裏出演話劇《欽差大臣》。

廊房頭條還有一家老字號,就是清同治七年(1868)開業的大同金店。從清末至民國,大同金店幾乎壟斷了北京的黃金市場。後來,天寶、三陽兩家大金店也開在了廊房頭條。

燈籠一條街、勸業場,還有金店,民國時期的廊房頭條,商業繁盛,人群熙攘,好不熱鬧。

門框胡同的小吃店門臉不大,

但各有絕活

門框胡同得名於光緒年間,這條巷子本就不大,長約百米,中間僅約有三米寬。而它連接的廊房頭條和廊房四條(大柵欄街),是清代重要的商業區。《光緒順天府誌》有明確的記載:“大柵欄,有小胡同曰門框胡同。”其時,眾商賈供奉財神,集資在此巷子中修建過街的財神佛樓,俗稱“過街樓”。此樓東西依墻立兩塊大石板,在兩塊大石板上橫幾塊厚石板,於其上立佛樓。從南北方看,過街樓形似門框,以此得名“門框胡同”。 民國的時候繼續沿用這個名字,一直至今天。

門框胡同(1975年)

說起門框胡同,最著名的當數其小吃,規模不大,卻是民國時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門框胡同的小吃店各個門臉不大,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絕活。聽一聽這些小吃的名字:爆肚楊、餡餅陸、油酥火燒劉、豆腐腦白、羊頭馬、奶酪魏、炒火燒沙、康家老豆腐……是不是就很有感覺,可稱花樣繁多,種類豐富。大一點的店,則有同義館涮羊肉、瑞賓樓褡褳火燒、德興齋羊肉雜碎湯、復順齋醬牛肉等等。

要是您向一位“老北京”問起當年這些小吃,他們的眼裏竟能露出孩童般的目光,多半會眉飛色舞地給您講:“那做工,那配料,沒得說!”“就好這一口兒。”這些京城有名的小吃,並不是妙手偶得之,而是苦心經營,反復改善的結果。清代末年,那些挑著扁擔到北平繁華商業街區的最初創業者,身無分文,擺攤起家。他們為了留在這裏,闖字當頭,不怕苦累,一心改良,想方設法讓食客滿意,方才練就“一手絕活”,有的老店則是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

“爆肚馮”這一老北京人耳熟能詳的名號,便是這一段歷史的見證者。光緒年間,山東廚人馮天傑在東安門大街擺攤賣爆肚,因其做工精細,人送外號“爆肚馮”。20世紀30年代,馮天傑的次子馮金生接替父親經營爆肚馮,數十寒暑,潛心鉆研秘制調料,生意越發紅火。1935年爆肚馮進入門框胡同,在胡同北段路東開設了新店。

從1937年到1957年是門框胡同的黃金時代,小吃一條街吸引了各界人士蜂擁而至。有記載的,如文人墨客的魯迅、巴金、丁玲等;影視界的韓蘭根、陳燕燕、白楊等;戲曲界的金少山、裘盛戎、荀慧生、尚小雲、李萬春、譚富英等皆是門框胡同的常客。

門框胡同12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張恨水先生的故居。提到張先生,在民國時期,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人都讀過他的文章和小說,是當時作品最暢銷、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一時擁躉無數。下至市井百姓,上至社會名流都喜歡他的書。據說民國大家陳寅恪在雙目失明、身染重病時仍讓朋友去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念給他聽,魯迅的母親也是張恨水的忠實讀者,每次張恨水出了新書,都讓魯迅給她買好後郵寄。

張恨水生於1895年,祖籍安徽潛山縣。1924年,他創作的《春明外史》一炮走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的小說同時在多家報紙連載,在哪家登載,則哪家報紙大賣,稿酬因此十分豐厚。用張恨水自己的話說,一支筆養活了全家30口。

有豐厚的稿酬做來源,1930年,張恨水買下了門框胡同的12號院,接來了在老家的母親,並與他的兩房夫人、三個子女和4位兄弟姐妹共同住在這個大院裏。院子曲折婉轉,前前後後,大大小小有7個內院,居住十分寬敞。進大門的第一院向南的跨院,住著上大學的弟弟。向北進一座綠屏門是正院,張恨水住在這裏;向東穿過一個短廊,走進一個小門,路斜著向北有個三角形的院子,這裏是張恨水的客房和書房。書房狹長,窗外有紫藤架,有丁香和山竹。庭院裏則種著棗樹、槐樹、椿樹、梧桐、楊柳和丁香等各種花草,花木繁茂,綠葉成蔭。據說,張恨水最喜歡的是菊花,為此特地用 200 銀圓在書齋東邊開辟專門的花圃來培植。友人來訪時,則在花叢中賞菊,一邊喝茶一邊閑談,飲酒賦詩。

在門框胡同的幾年,張恨水的生活富足穩定,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說,包括有“民國《紅樓夢》”之稱的《金粉世家》,還有《滿江紅》《落霞孤鶩》《美人恩》等。

門框胡同12號院是張恨水在北京的第三個居所。1919年張恨水第一次來北京,最初住的是位於閻王廟街的懷寧會館,後來搬到山西街的潛山會館。為創辦《南京人報》張恨水1936年離開北京前往南京。1946年2月,張恨水為籌備北平《新民報》,又從南京回到北平,他選定了北溝沿胡同一處有30間房的四進四合院,在新的空間裏開始了他在北京的新生活。

本文選自《老北京述聞 胡同街巷》,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該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丨齊亮

摘編丨安也

編輯丨青青子

導語校對丨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