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用死人梳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借助“桃”這一載體,四川天府新區元音小學整合資源,循序漸進地開展“桃課程”,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桃花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改進學生的思維模式。

————————————————

四川天府新區元音小學從《禮記》“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找到學生社會化學習的路徑:學—問—思—辨—行,構建了“元·認知”課程體系,將課程分為共同基礎、分科綜合、多科融合三個板塊,以期實現從“五育”並舉到“五育”融合的課程建設方向。

結合學校的地域特點,教師投票選出全科整合的校本課程主題——桃。在課程設計的初始階段,教師查資料、做研究,提取適合學生的學習信息,梳理可以整合的教學資源,建立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包,形成了全員共享的教學讀本、教案、課件、學習探索單等,只等著與學生共赴心中的桃花源。

名字裏有“桃”的都是桃嗎

課程的第一階段是“物”——了解“桃”作為物的特征。桃是一種什麼植物,桃本身有什麼特點,桃分布在哪裏……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查閱資料、觀察實物。與常規課程不同的是,教師不僅教導學生打開“五感”觀察,更重要的是提出核心問題,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思維建模。

教師嘗試從定義、形式、變化三個概念出發,帶著學生一步步探索。教師提問:名字裏有“桃”的都是桃嗎?如何分辨春天裏的桃花、杏花、梨花、櫻花?鄧林是中國最大的桃林嗎?怎樣才能讓桃樹結出其他果實?這些問題涉及語文、數學、美術、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識。

公園裏、操場邊、教室中,到處都是師生共同學習的身影,他們觀察、測量,研究桃的分布圖,進行嫁接實驗……從春到夏,學生的筆記本上記錄著自然的美好:

“桃花有5片花瓣,花瓣是小小的橢圓形,上面淡淡的,下面更深一些。兩瓣合在一起就像剪刀,整體看起來像星星。我還發現,花瓣都是貼著樹枝長出來的。”

“很細的枝丫一般不會結桃子,桃子喜歡長在一起,現在看起來是綠色的。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發紅,摸起來毛茸茸的。”

僅僅從問題出發是不夠的,還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西遊記》是學生非常喜歡的話題,一聽說課堂上可以看《西遊記》,學生驚喜的尖叫聲此起彼伏。看著看著,教師的問題來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為什麼與我們見過的蟠桃不太一樣呢?”學生一臉疑惑,這是怎麼回事?於是,教師帶著學生認識各種桃:無毛而光滑,顏色鮮艷,表皮好像塗了一層油的是油桃;青裏泛白,白裏透紅,表面裹著一層細小絨毛的是水蜜桃;表面有短毛,果子粉紅色,肉厚、汁多的是毛桃;還有果實的形狀、大小均有變異,卵形、寬橢圓形或扁圓形的蟠桃。這下學生討論得更熱烈了:“不是蟠桃”“那是水蜜桃”“我們要去給導演提意見”……通過問題驅動的真實學習,學生懂得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只有重視、體驗、關註外界的自然萬物,方能喚醒、打通內在的感知和感悟——這是桃課程之“物”給教師和學生的啟發。

跟隨“桃太郎”的動物去哪了

桃課程的第二階段是“器”——這裏的“器”不是一般意義上對“器”的認識,而是註重引導學生探究從“物”到“器”過程中事物變化的規律。學習仍然從“學—問”開始,重點卻在“思—辨”。教師提出的問題是:“桃保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是真的嗎?媽媽吃的桃膠真能美容嗎?(思考功能)人們為什麼喜歡用桃木做梳子?為什麼經常見到黃桃罐頭?(辨析原因)春節時為什麼要把“新桃”換“舊符”?桃太郎與孫悟空有什麼異同?(拓展思維)

隨著時間的推移,桃花落了,各種桃子新鮮上市。經歷了第一階段對物的認識,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他們在家長、教師的引導下品嘗水蜜桃,制作美味的黃桃罐頭、桃肉布丁、桃膠銀耳羹,嘗試用銀齒梳、牛角梳、塑料梳、桃木梳做靜電實驗……隨著學生與“桃器”一次次建立聯系,桃花不再只是掛在樹上供觀賞的花,桃子也不再只是盤子裏的餐後甜點。

當學生用不同材質的梳子做了靜電實驗後,摩擦生電、絕緣體、導電體的知識不再高深莫測,而是變得容易理解、好玩有趣。一個學生在日記裏寫道:“我了解到用桃木梳子梳頭有許多好處,因為無靜電不會損傷頭發,長期梳頭還可以緩解疲勞,既環保又實用。靜電實驗真是太有趣了!”

教師帶著學生閱讀《桃太郎的故事》時,一個學生舉手問:“桃太郎回到家鄉幸福生活,那跟桃太郎一起出發的動物呢?”這個問題讓教師感到驚喜,因為學生不再局限於故事和問題既定的思路,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問。教師抓住這個問題在班級展開討論:你們認為勝利之後跟隨桃太郎的動物去了哪裏?學生熱烈討論著,有的說動物跟隨桃太郎和公主回家了,一起過上了幸福生活;有的說動物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那裏也成為英雄;有的說動物可能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討論結束後,學生開始創作,用繪本的形式描繪出自己的《桃太郎後傳》。

這正是教師希望看到的畫面,學生不僅在傾聽,而且在思考、表達、創造。圍繞“桃”這一元素,學生的思維在生長著,從桃本身到與桃有關的故事,再到桃所代表的精神意義,深入到“思、辨”這一層面,對所知的事物提出問題,然後嘗試自主解決。

“桃花源”在哪裏

中國古人認為“物以載道”,講究通過物的形態語言傳達某種精神境界。“道可道,非常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如此博大精深的話題,怎麼讓小學生初步理解呢?桃課程進入第三階段——“道”。教師希望學生能對物在特定時空裏呈現的意義發表看法,從而形成觀點;了解人們在形成觀點之後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進而了解人與物、人與人、人與世界的精神聯系。

基於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教師提出下列問題:為什麼爺爺奶奶過生日時會在蛋糕上看到“壽桃”?為什麼古代女子要用桃花做頭飾,還要畫“桃花妝”?世界上真有桃花源嗎?通過富有童趣的問題,學生觸摸到桃文化,發現這些文化其實就在身邊,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一階段的經典問題是:桃花源在哪裏?教師帶著學生一起觀看國產獲獎動畫片《桃花源記》,搜集整理關於“世外桃源”的各種資料,用具有爭議性的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引導學生將現實的桃花源與古代的桃花源進行分析、匹配,主動去詢問、搜索、思考、辯論,從而得出自己的答案。

“桃花源應該是比較溫暖、潮濕的地方,所以應該是在南方。我選擇湖北武陵,因為湖北比較熱,適合桃樹生存,而且湖北武陵縣的桃花源與漁夫的居住地武陵名字都一樣。”

“桃花源應該在成都龍泉驛,因為龍泉驛的桃樹很多,有吃不完的桃子,而且龍泉驛有山,與漁夫進入桃花源的地方很像。”

“我覺得是重慶酉陽,因為進入酉陽的大山洞與漁夫進入桃花源的大山洞很像。山洞裏面還有鐘乳石,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出洞就能見到美景。”

“我選擇北京平谷,雖然北京很冷,但是桃樹也可以生長。”

“我選擇西藏林芝,雖然西藏海拔很高,但是桃花仍然開得很好,我覺得非常神奇。”

思維的火花在閃耀,學生在桃課程之旅積累的感悟已經不知不覺沈澱在心,變成一種精神營養。最後,學生通過交流討論,用文字和圖畫記錄下心中的桃花源——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學校認為:以社會化學習路徑展開的桃課程及一系列其他課程,其最終目的是建構一種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思維模型。格物致知的過程即是“運用材料(學)——發現問題(問)——探究論證(思)——得出結論(辨)——驗證規律(行)”的過程。其實,不管是桃花還是桂花,都只是認識世界的一個媒介,經歷了一個又一個高度探究化的課程學習,學生就能更好地讓知識與生活產生聯系並建立思維模型,進而利用自己的思維模型了解萬物、認識世界。

(作者單位系四川天府新區元音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1年11月24日第6版

作者:洪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