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白米飯要死人嗎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文丨首席人物觀,作者丨小滿,編輯丨江嶽

5月的陰雨籠罩在長沙城,這座素以熱鬧與歡快聞名的城市,陷入了與這綿綿春雨無比契合的肅穆和悲痛之中。

22日下午13點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湘雅醫院逝世,享年91歲。

無數人周末下午的安逸寧靜被劃破。在長沙,人們湧向湘雅醫院,將鮮花和水稻擺放在門口,表達最樸素也是最誠摯的哀悼。下午更晚些時候,當靈車出現在長沙街頭,所到之處,這座城市的喧囂都消失了,車輛鳴笛致敬,行人一路小跑追隨,以最大的力氣呼喊:袁爺爺,一路走好。

這不僅僅是一座城市對一位國之大士的道別。

每一個不餓肚子的國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緬懷。有人說,“我好像和他有一面之緣,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人間裏。”有人說,“他進入了一個夢鄉,那裏的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今天,我們也以最樸素的方式回顧他的一生。關於“人的一生如何才更有意義”,袁隆平的逝世,或許也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思考的種子。

01

戰爭與動蕩的殘酷,原本是寫在袁隆平人生最初記憶裏,最濃重的筆墨。

1930年,一個男嬰出生在北京協和醫院。

父親袁興烈非常高興,將這個誕生在“隆”字輩的孩子,起名喚作袁隆平。“平”字,一是象征著孩子的出生地北平,二是寓意著“家族隆盛,世事昌平”。

然而,身在動蕩年代,這顯然是個奢望。

袁隆平出生的第二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並以武力侵占中國東北地區。自此,中華民族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正式打響,袁家也開始顛沛流離,沿著平漢鐵路上南遷北徙,輾轉奔波於北平,天津,江西贛州、德安,湖北漢口等多地。

1939年5月,日軍對重慶發起持續2天的大規模空襲,導致4000多人當場死亡,20多萬人無家可歸,袁家正暫居在此。

“一想起來就心裏發緊,不過,這場戰爭也叫我從小懂得了一個道理,弱肉強食。要想不受別人欺侮,我們中國必須強大起來。”一顆種子,在袁隆平心中生根發芽。

在重慶,他度過了自己的整個求學生涯,直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鼓舞下,當時還在西南農學院讀書的袁隆平,走進了重慶市的征兵辦公室,決定加入中國人民誌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前線。

中國最傳統的憂國憂民的士大夫精神,在少年袁隆平身上已經隱隱閃現。

他身體很好,尤其擅長遊泳,當年有同學在嘉陵江落水,他紮進江中,一口氣遊出十幾裏搜尋。很快,他通過體檢,成為了西南農學院被錄取的8名飛行員之一。

可惜,戰事放緩,他在整裝待發之時接到新命令:留校繼續讀書,參加國家經濟建設。

袁隆平“棄筆從戎”的願望就此落空。他也隨遇而安,畢業分配時,對工作要求只有一條:要在長江流域。最終,他被分配到湖南省懷化安江農校任教,一所阮江江畔的學校。

那個特意用“學校有電燈”來留住這位大學生的校長大概也沒有想到,日後影響全國乃至全球糧食供應的傳奇,會從這裏開始。

02

在安化農校,袁隆平記得兩場夢。

一場夢發生在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夏天,學校已經無米下鍋,不得不給學生放長假,但老師們的吃飯問題還是無從解決。在夢裏,袁隆平吃到了香噴噴的扣肉。

另一場夢,是他住在生產隊長家裏的那段時間。夢境很美,“我夢見我們種的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和幾個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事實上,兩場夢的底色,都是苦的。

夢到吃扣肉的那段時間,正是什麼都沒得吃的時候。

安江農校把農學系的試驗田每位老師,讓他們“自力更生、生產自救”。袁隆平也分得一小塊土地,他全部種上了蘿蔔,因為生長周期最短,但實在太餓,他經常等不到蘿蔔長大,就拔掉吃去了。沒幾個月,蘿蔔地就徹底絕收了。

在饑餓的摧使之下,原本就體態清瘦的袁隆平,只剩下皮包骨頭,甚至身上的每一根血管都清晰可見。

盛夏時節,半昏半醒的袁隆平走在路上,擡頭就能望見光禿禿的樹杈交錯盤生,每一個大樹除了樹冠頂部之外,幾乎都沒有了葉子。

看著迎面走來的村民骨瘦如柴,面色發綠,他知道大家已經開始吃樹葉充饑了。

後來,安江農校的老師們只能和附近的老鄉,一起在村裏吃大鍋飯。

做法很簡單:往鍋裏倒上一小杯油,然後把紅薯的藤蔓、老菜的莖稈、拔來的野草全部扔進去,最後燉煮成一鍋糊狀的食物。起鍋後,七八十個人分食。

那段時間,袁隆平住在了生產隊長老向家裏,原本壯碩的老向現在也是瘦骨嶙峋,當知道袁隆平是在大學搞育種後,他幾乎央求著說:“袁老師,你是搞育種的,要是能培育一個畝產八百斤、一千斤的新品種,種一畝田就相當於種了兩畝,那該多好啊!”

那番懇求,袁隆平記了一輩子。

“連種田的人都吃不飽,像我們這種學農出身的人能說沒有責任嗎?”

03

袁隆平開始憋足勁頭研究水稻。

1961年7月,袁隆平上完一天課後,像往常一樣,走進了安江農校的水稻試驗田。

他每天下課後都要來這裏看看,挽起褲腿仔細察看稻田的生長情況,但就在這天,他在無意中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一株形態特異的稻禾,它的個頭要比旁邊的稻子高出了一大截。

袁隆平仔細觀察這顆苗株,發現在這顆稻禾之上,竟然長出了十多個八寸多長的稻穗,他彎下腰仔細數,竟然有230多顆谷粒——這是普通水稻的兩倍之多。如果用它作種子,全國水稻產量可以提升一倍。

“鶴立雞群”,袁隆平給它取了名字,還用一條布帶做了記號。他摩拳擦掌,準備抓住這個實現抱負的絕佳機會。

然而,等到第二年夏天,“鶴立雞群”播種長出的秧苗,只長成了高矮不齊的稻株,完全不是他設想的樣子。他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卻在發呆中突然想明白問題所在——循著那道閃現於水田裏的靈光,他又做了查驗,確定,“鶴立雞群”就是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接下來,他需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人工培育雜交水稻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蠻幹成了他唯一的選擇。烈日當空,袁隆平沒有助手,查驗苗株只能親自上陣,他彎下身子一個稻株一個稻株地尋找。勞累加上酷暑,讓他經常在跨過一道田埂時,雙腿突然發軟,身子一晃,就倒在了稻田裏。

很多年之後,他才知道,當年成功找到那顆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概率,是三萬到五萬分之一。

命運顯然垂青了這位不肯放棄的年輕人。1964年,他終於找到這顆夢寐以求的苗株,檔案中如此記載這一歷史時刻:

“1964年,袁隆平在安江農校大壟試驗田洞庭早秈稻田裏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從此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在中國首創水稻雄性不育研究。”

然而,十年動蕩的出現,讓這項研究很長時間都止步於“關鍵的一步”。期間,袁隆平甚至遭遇阻撓,辛苦培育的不育被人一夜之間拔空,索性,團隊撿回5棵,自此遠走他鄉,奮力保全。

這項研究的真正推動,直到1975年才出現。這一年,袁隆平團隊培育出的“南優2號”制出了大批種子,在市場上大面積推廣後,平均畝產超過了四百公斤,其增產量超過普通水稻的30%左右。

在育種前線勞累了整整14年袁隆平,終於把當年在老向家做的美夢,變成了更真切的現實。他可以放下包袱,痛痛快快睡個安穩覺了。

而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於這個即將結束動蕩,擁抱新時代的古老國家,吃飽飯,為此後幾十年的崛起,提供了最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畢竟,人人都懂,吃飽飯,才有力氣幹活。

袁隆平也等來了榮譽加身。1981年,他拿到了新中國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雜交水稻之父”的名號自此叫響。

04

“誰來養活中國?”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農業和環境問題專家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上撰文,提出這個犀利的問題。

民以食為天,我們國家有60%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而隨著城市建設和工業用地的不斷擴大,我國農業耕地的面積開始急劇減少。

袁隆平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中國人,要靠自己養活中國。

雜交水稻技術的推廣,讓中國糧食的總產量在耕地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實現了逐年增加。

美國普渡大學教授唐·帕爾伯格曾經擔任過四屆美國總統農業顧問,他在《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一書中寫道:

“袁隆平贏得了中國可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使人口增長率下降了。他在農業科學上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袁隆平領導著人們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國家拋到了後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了水稻雜種優勢的偉大科學家。”

1987年11月3日,袁隆平榮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發的1986~1987年度科學獎,獎金1.5萬美元。

他把這次所得獎金全部捐獻出來,成立了“袁隆平雜交水稻獎勵基金會”,用以獎勵為雜交水稻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這個基金會今天仍然存在,發揮著鼓勵農業科技生產的作用,即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

1995年,袁隆平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10月,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將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8117)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式設立,袁隆平在這一年成為了首位獲獎者。

2006年,袁隆平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成為了中國農業科學界首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

榮譽和錢財,對於袁隆平從來都是身外之物。他的名字,在1999年就價值1000億,但他從未謀取個人經濟利益,“我的性格過不了奢侈生活,我講究樸素大方”。有一年參加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授予儀式,他戴的領帶出自路邊攤,只花了10塊錢。

他勞作一生,不從離開試驗田。半年前,全國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啟動會在海南三亞舉行,項目攻關領導小組的首席科學家,依然是袁隆平。

袁隆平說:

“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我覺得身體還可以,腦瓜子還沒糊,所以說我還可以繼續工作,我還可以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90後’一直搞到就是‘100後’。”

就在5月9日,在三亞國家水稻公園示範點,“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開始測產。

專家組選取3個地塊同時進行收割、打谷,匯總後按照高產創建產量公式計算,最終測產結果為平均畝產1004.83公斤,遠超設計預測畝產量的900公斤。

13天後,袁隆平在長沙湘雅醫院離世,走完了91年的風雨人生。

袁隆平說,這一輩子他有兩個夢想:

“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們試驗田裏的超級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我和我的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第二個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種上了雜交稻,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

他說,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有記者問他,是否害怕大饑荒時餓死人的場景再次出現,他擺擺手。“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他用一生,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今晚,很多人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家的餐桌,用一碗白米飯或者白粥,向老人致敬。

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

禾下乘涼夢,一稻一人生。

袁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