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夢見買玉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河圖挺輔佐》;“黃帝夢見兩龍挺圖,即帝以授,五色畢具,名曰錄圖(《河圖》)。”黃帝時代遺存“龜書”已出土於安徽含山淩家灘新石器墓葬(距今4600年)玉龜負玉片《洛書八卦》。

《尚書.中侯》:“伯禹曰:‘臣觀河,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臣《河圖》,帶足入淵’。”南宋蔡沈註《尚書.洪範》:“孔氏(戰國時人)曰:‘天與禹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世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即《洛書》也。”

  物理學數授韓永賢解開了五千年的謎團,《河圖》是遠古氣候圖,圈為星光無雨,點為雨點含水,一、六為東,三、八為南,二、七為西,四、九為北。《洛書》是遠古方位圖(羅盤),一圈為東方啟明星(金星),七圈為北鬥七星,其它六方迎刃而解。人類第一次同太空聯絡,采取的標誌便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於是,不少學者認為“圖書之學”成為地球人類高度智慧的象征是當之無愧的。

  《山海經·海內經》:“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左傳·宣公三年》有一段記載楚莊王問鼎中原時,王孫滿的對答,其文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九州長官貢銅),鑄鼎象物(刻繪了怪物的形象),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辨別神奇怪異之物)。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以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禹鑄九鼎,目的在方便百姓,造福於民,因此人們對他感恩戴德,上下和諧無間,共同享受著上天賜給的幸福。九鼎成為德的象征。夏商周三代興亡,遷九鼎為鎮國之寶。

西漢劉秀(歆)《上〈山海經〉表》:“《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國,民人失據,崎嶇於丘陵,巢於樹木。鯀既無功,而帝堯使禹繼之。禹乘四載,隨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益與伯翳主驅禽獸,命山川,類草木,別水土,四嶽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跡所希至,及舟輿之所罕到。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依此說,禹鑄九鼎圖像,源於《山海圖》。

夏朝被商所滅之後,這九個鼎就遷之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朝所滅之後,九鼎又遷到了周朝的國都鎬京。再後來,成王在洛陽地方營造新都,又先將九鼎安置在郟鄏(今河南洛陽縣西)地方,其名謂之“定鼎”。據班固所著《漢書》記載,在戰國末期,因東周日漸衰落,秦國楚國等又對九鼎虎視眈眈,甚至東周的都城洛陽,也幾次被攻陷。東周不得不將九鼎多次轉移,在最後一次轉移中,押運九鼎的大船經過泗水遇上風浪,船翻鼎沈,就此失陷在泗水中。又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在完成泰山祭天大典後,秦始皇專門來到彭城,他派出上千人潛下泗水,找尋九鼎下落。九鼎下落至今不明,成為千古之謎。

  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了一件獨一無二的石碑——《禹跡圖》。考古專家們經過研究,確定《禹跡圖》為南宋石刻,是華夏歷史上現存最早,最詳細的地圖之一。《禹跡圖》長約80.5厘米,寬約78.5厘米,在左上方刻有名稱和時間等內容,如禹跡圖和阜昌七年四月(公元1163年)。

值得一提的是,《禹跡圖》雖然是疆域圖,但主要體現的是疆域內的山川河流。專家們研究發現,不管是從我國的地圖史,還是從世界的制圖史上來看,《禹跡圖》都有著極高的價值,既體現了工匠高超的地理知識水平,也反映繪圖技術的創新和突破。比如,《禹跡圖》上有5113個(71X73)邊長為1厘米的方格,一開始人們都不知道是什麼,後來專家研究確定是“比例尺”,即“記裏畫方”,換算成比例尺為1:5000000,提高了地圖的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禹跡圖》標明了380多個區域名稱,60多條河流湖泊和70多座山脈,比如長江,黃河和漢水等,巢湖太湖和洞庭湖等,而且它們的流域和位置,也都和現在科學觀察的結果相差無幾。最關鍵的是,《禹跡圖》上的海岸線,與20世紀的海岸線幾乎吻合,可以說古代沒有任何一幅地圖能達到如此高的精確度。《禹跡圖》的繪制體現了高度的科學性,因此英國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就表示:“《禹跡圖》是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地圖”。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五嶽真形圖》以五個不同的符號代表五嶽,上部右為東嶽泰山、上部左為西嶽華山、下部右為北嶽恒山、下部左為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居中,各圖下部都有一段文字說明。符號形狀“泰山如坐、華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飛、嵩山如臥”。此圖彎曲盤繞,畫跡詭異,自古以來無人了解其中的秘密,尤顯神秘。

筆者認為五嶽圖符是大禹時代的五個文字:泰、華、恒、衡、嵩。

  漢武帝的宮廷藝人東方朔,其好古博學,為人機智恢諧,又“多所觀外家之語”,相傳由他所著的《海內十洲記》記載了關於五嶽真形圖產生的故事:“禹經諸五嶽,使工刻石識其裏數高下……昔來入漢,留以寄知故人……武帝欣聞其說。明年遂復從受諸真形圖,常帶之肋後,八節當朝拜靈書,以求度脫焉。”這是一段傳說古代繪制地形圖的文獻,其中說到大禹令有技巧的人刻度五嶽圖。刻度就是描繪測量。原來,早在太初年間,馮翊人李克就曾向漢武帝獻過《五嶽圖》,為此,武帝特封李克為“負圖先生”。這次東方朔再次獻五嶽真形圖,漢武帝十分珍重。中國古代的道教徒以五嶽真形圖符為尊,大約與東方朔還是有關系的。

中國的五嶽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這五座名山,皆俯視群峰,高大雄偉,按東西南北中,各居一方,猶如中華大地上的五座測量標誌,故又號為中國的鎮山。五嶽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古代對於建立大地宏觀測量坐標與標誌的模擬,在中國古代地理測量史中具有重要地位。與此相關聯地是,五嶽都刻有一方不同尋常的石刻地圖,也與古代測量有關。堪稱科學技術史上的奇珍。

  嶓冢山又名漢王山,位於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境內。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流註入沔(漢水古之別稱)。”在《尚書·禹貢》中也有記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也就是說,嶓冢山代表著漢水的源頭。漢水全長1532公裏,為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也是“漢中王”劉邦建立漢朝的發祥地,因此源頭潘冢山亦稱“漢王山”,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要現實意義。現如今的許多名詞——“漢族”、“漢語”、“漢字”、“漢學”、“漢文化”,都是因為有了漢朝才定型的。

《孟子·滕文公》:“當堯之時,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民無所居,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使禹治之,禹疏九河,瀹濟漯而註之海,決汝漢、排淮泗而註之江,然後中國可得食也。”

在嶓冢山絕壁千仞的懸崖半腰,赫然出現一個石牛洞,洞裏有尊如臥牛狀的鐘乳石,石牛身下一線清泉淙淙流淌,這裏就是漢水的源頭。石牛背上有八個文字,被稱為“禹跡天書”。有人便一個字一個字地研究推測:

首先第一個字——歪歪扭扭,如“風”似“浩”。根據中文“風”的含義,為鳥飛翔,後來演化為鳳字旁,裏面為雲氣、為蟲的造字。所以,“風動蟲生”故字從“蟲”。“浩”的含義,它為水為聲,廣遠浩瀚之意。

第二個字,筆畫擁擠不堪,勉強看出它如“氣”似“範”。“氣”在中文裏,為三清之氣,在天為明,擴散飄逸自然之氣流,在地為萬物。“範”在甲骨文缺失,不過在金文中,指的是王者身邊持香草祭祀之人。

第三個字筆畫簡單,卻瀟灑肆意,似“長”如“永”。“長”在古文中造的較多,有長發飄逸拄杖老人的含義,象征著精神。“永”,其實“泳”的本義,就是河川分出眾多支流。

第四個字潦草不堪,讓人分辨不清,只能看出它如“在”似“存”恍“留”。“在”在甲骨文中沒有解釋,在金文中,表達的是有屋有居,表示存活,指的生活空間。“存”在甲骨文中也缺失,在金文中屬於有子孫的意思,指的時間上延續。而“留”在古文中,也表示了停留的地方,非常有趣。

第五個字似“皇”似“王”。古文中,“皇”就是王,頭頂的白,就是閃光的王冠。而“王”字,與天與土與斧相關,代表開辟土地。

第六個字筆畫飛舞,形象的漢字更多,如“蓋”似“之”恍“者”。首先,“蓋”在古文中為護罩的意思,它的下面有盒,本義為香草遮蓋屋。“之”原本的意義更直接——出生、滋長,表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者”在古文中意義就多了,與火、與木、與日與口等有關。相當於“這”“那”。

第七個字形象明確:為“昆”。“昆”字上面一山,下面日月,意為山比日月高。

第八個字也很明確:為“齋”。“齋”字在甲骨文中代表“侖”,有商討的準則,梳理的條理與倫次等意思。

根據整合,八個字分別為風,浩;範,氣;長,永;在,存,留;皇,王,帝;蓋,之,者;昆;侖。最後的組合:浩氣(長永)(在存留),(皇王帝)(蓋之者)昆侖。風範(長永)(在存留),(皇王帝)(蓋之者)昆侖。在表達的所有意義中,“浩氣長存,帝蓋昆侖”與“風範永留,帝之昆侖”最合適。

筆者釋讀為:“浩氣永留,皇蓋昆侖。”《說文》:“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水經註·沔水》:“《山海經》:‘漾水出昆侖西北隅’;《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此“昆侖”與“嶓冢”實指同一山。因為這是大禹遺留的記功摩崖石刻,意思是:決漢水的浩大氣魄,巨大蓋世之功,留著昆侖(嶓冢)。

  禹王碑,坐落於長沙市嶽麓山北峰,最早發現於衡山岣嶁峰,又稱岣嶁碑,與黃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護界譽為中華民族的三大瑰寶。禹王碑鐫石崖壁,寬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末有寸楷書“右帝禹制”。字體蒼古難辨,郭沫若花三年,僅識三字。有謂蝌蚪文,有謂鳥篆。系宋嘉定年間摹刻於此。1935年建石亭護之,亭側有清歐陽正煥書“大觀”石刻,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文字研究專家馬賀山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幾十年如一日的對大禹石碑的77個天書文字進廢寢忘食的研究,終於翻譯出了禹王碑上的全部77個字,原文如下:“承帝冢然,翼輔雝衛。災洚矢發,沮洹往行,三河飛湧。北過冀而奠,姒若忘鳥。宿嶽麓庭,昶溢酉祈,水廬弗長,往求永定。華嶽泰衡。崇楚事裒,勞余神禋,鬯曼吉徙。南瀆衍昌。衣則食備,萬邦皆寧,疆無漾漭。”

  西安謝子展譯文如下:“承帝夏脈,魅痟僕禦,州痛永殪。禹破淵門,脊躬婁沙,北置弇臿,奠取汲溉,為舞嶽麓。病昶泉去,操喪見發,瑤來求附。家棄祀離,楚崇率姒,裹盛桴徒,葬稽堂祈羕。南蜀莽盲,久質畏苗,煥冊莫罪,寧朋永非(疑)!”

謝子展白話譯文:繼承夏帝之血脈,為帝值禦驅鬼魅,九州悲痛永遠的逝去。禹辟開淵門,彎著脊親自背負沙簍;在北方組織工程,鏟子舉起遮蔽天地,奠定了汲水灌溉。治水功成,在嶽麓跳舞慶賀。舊病復發,天長日久,禹終於去世。正在準備為禹發喪之時,有瑤民請求歸附。拋棄家園,離開祖祀,在楚的崇山,率領姒的氏族,將禹盛裝裹斂,裝在筏上遷徒,葬在會稽,修了堂,祭祀禹,為他祈似水之永福。南蜀莽莽蠻荒之地,擔心苗民總是借故生事,故立碑炷冊不得加罪,息寧旁人永遠之非議!

  筆者釋讀《禹王碑》77字(與馬賀山譯文僅有6字之別):“承帝司答,翼輔洛媯。災洚矢發,沮泗往行。三河飛湧,北過冀而奠。姒若忘鳥,宿嶽麓庭。昶溢酉祈,水廬弗長,往求永定。華恒泰衡,崇楚事裒。勞余神禋,鬯曼吉徙。南瀆衍昌,衣則食備。萬邦皆寧,疆無漾漭。”

筆者白話譯文:受舜帝命司空禹答應,輔佐舜帝治理洛水媯水。洪水降臨誓師出發,在沮水泗水之間奔忙。治理三河洪水泛濫,北過冀州而祭奠祖先神靈。姒禹忙於治水忘記故鄉鳥地,治水在外常居高山庭院。用酒祭祀天地,祈望河水暢通不再外溢,水到房前不再上漲,希望洪水平定。從華山到恒山再到泰山、衡山,非常推崇有才智的人疏導河流,從此洪水減少。治水之余焚柴以煙祭祀山川神靈,用芬芳美酒以享神,神靈昭示遷徙大吉。南方的溝渠已經順暢,作物茂盛,豐衣足食。萬邦都安寧康泰,疆域再不見洪水泛濫。

  《夏禹書》12字篆文,最早見於《法帖·神品目》:“夏禹書石壁篆文,在平江縣昌江山。”《大觀帖》譯其全文:“出令聶子星紀齊春其尚節化。”《四庫全書·欽定淳化閣帖釋文》釋為:“出令聶子,星紀齊春,其尚節化。”

譯文現有多種說法,一說直譯為:“生地嚴子,留皮齊春,新尚往還。”意譯為:“生地聶子,墮進齊春,欣尚往來。”現代白話文譯為:“荒野聶人,到了春天,喜歡往來。”記錄的是聶人的生活習俗。

另一說譯為“生雨嚴子,坐行參禹,其尚邑勾。”生雨嚴子:是反映作者起早貪黑、風雨無阻的事業的艱辛,以及對自己和家人的嚴格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坐行參禹:是言,言行講究,克勤克儉,遇到問題經常自我反省。其尚邑勾:亦即“其賞邑久”,意思是在如此艱苦的狀態下所獲得封賞的城池以及諸侯國會長久興旺的。認為作者自己是為了抒發因功獲賞的心情,而抒寫的。反映了他付出所得的自豪感,自己以先前得嚴謹敬業,披荊斬棘的艱辛事跡,迎來了帝王的封賞,而且進一步希望自己的豐功偉績因自己的艱苦卓絕,而堅實可靠。

還有人以為它所對應的漢字是:“生而品足,星紀齊春,其尚也久”。全篇明白如話,而且押韻,意即知足常樂。

以上是前人對《夏禹書》12字的探討和破譯,與大禹沒有直接關系,學術界也不認可。

筆者釋讀為:“草,鳥,果,人,淹,洪,疏,宅,門,宮,路,急。”

《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僉(眾臣推薦)曰:‘伯禹作司空。’帝(舜)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尚書·益稷》:“禹曰:‘娶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孟子·滕文公》:“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史記·河渠書》:“《夏書》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

《夏禹書》12字的大意是:大地突發洪水,淹沒了土地,草木也被淹沒,鳥們都無法吃到果實,治理水患迫在眉睫;危難之時有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挺身而出,帶頭治理洪水,疏導決排;治水緊急,每次都趕路進宮,匯報治水情況或請求增調人力物資幫助,路過自家宅門也顧不上進屋照看家人。

  這是筆者釋讀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後者《陜南紫陽白馬石銅戈銘文(戰國)》5字,這是白馬氏夏巴盧國的祖先族譜,夏代文字直到戰國時期族裔後代仍在使用。

  其義是《山海經·海內經》:“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及“鯀復生禹”的內容。銘文記載白馬氏夏巴盧國的祖先世系為:黃帝、駱明、白馬鯀、禹。將祖先圖騰符號鑄在兵器戈上,以壯民族自豪的英勇軍威。

綜上所述,筆者稱夏代文字為“鐘鼎文”,承前啟後,既是五帝“象形文字”的化身,又是殷商“甲骨文”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