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給老公買襪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畫外音:  在上期節目中,康震老師介紹了一代詞宗李清照的少女時代,與一般的那種弱不禁風、足不出戶的貴族小姐不同,出身書香門第的李清照是一個健康活潑、聰明靈動,而又博聞多學的女孩兒,少女時代的她就顯露出了與眾不同的過人才華和見識。時光荏苒,很快到了李清照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婚嫁的權利,完全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可是,像李清照這樣一個才氣與性格俱佳的女性,又生活在一個開明而溫馨的幸福家庭,她婚姻的權利能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呢?而“清水出芙蓉”的李清照又到底會引起哪個有緣之人的註意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副教授精彩解讀傳奇女詞人李清照浪漫的愛情故事,系列節目《李清照》第二集《門當戶對》正在播出,敬請關註。  康震:  上一集呢,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李清照的少女時代,李清照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一個嬌滴滴的貴族小姐,弱不禁風,恰恰相反,她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活潑、非常健康,而且博覽群書,很有見地的這麼一個女孩子,所以她的詞之所以在當時的士大夫圈裏邊那麼地有名,那麼有知名度,主要是由於她的這種見識,她的這種氣質,決定了她的詞跟一般的女孩子寫的作品不一樣。她的詞還有她寫的詩在士大夫中間流傳很廣,很有知名度,那麼這就引起了一個人的註意,就是太學生趙明誠。  當時流傳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後來是登在一本書裏邊,就是元代有一本書叫《瑯嬛記》,這故事說啊,有一天,大白天的,趙明誠在家裏睡覺,突然他就做了一個夢,做完這個夢之後就醒來了,覺得這個夢很奇怪,就揣著這個夢,去跟他父親匯報,我做的這個夢,說我夢見一本書,上面的其他內容都記不得了,只記得其中有三句話,我不知道什麼意思,請父親給我解釋一下,給我解一解這個夢,哪三句話呢?叫作“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這話聽著好像前言不搭後語的,不知道什麼意思,雞零狗碎的,可是你想姜還是老的辣,他的父親趙挺之一聽這三句話,就知道他這個二十一歲的太學生的兒子肯定是愛上某個女孩子了,趙挺之就給他一下子把這夢解破了,趙挺之是怎麼解釋呢?說:“言與司合”這不就是一個“詞”嗎?“安上已脫”那不底下就是一個“女”嗎?“芝芙草拔”去掉草字頭,底下不就是“之夫”兩個字嗎?你這三句話合在一起就是“詞女之夫”,我想要做一個會寫詞的才女的丈夫,那就滿世界找吧,當時肯定也有其他女孩子在寫詞,但真正能夠入了趙明誠的法眼,能夠讓趙挺之看中的,真正的有才氣的詞女,在官宦的子女裏邊,也就是李清照,這不明擺著的事嗎?其實我想這就是趙明誠設的一個局,他自己不便於明說,編了這麼一個夢,請他父親給他解夢,借著他父親的嘴把他的願望說出來,那他父親你說答應不答應,那不就得答應嗎?當然我們說這個故事本身虛構的成分很大,但問題是虛構一般它都是有基礎的,它能夠在趙明誠的身上虛構這個故事,起碼證明一點,趙明誠當時對李清照的才氣不但是有所聞,而且他還想有所親近這個李清照。  畫外音:  以李清照出眾的才華和不錯的家境,得到別人的青睞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問題的關鍵是,對李清照心存好感的這個官宦子弟趙明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父親趙挺之又是何許人也,李清照對趙明誠又會是一種什麼態度呢?  康震:  趙挺之,山東人,跟李清照還有他的父親李格非是同鄉。當朝吏部侍郎,從三品,相當於現在國家人事部的副部長,是高官。趙挺之這個人精明幹練,政績突出,在地方上做官吶,很會做官,而且幹出很多成績,就是有一點不利,他是所謂的變法派,也就是王安石的變法集團裏邊的人,所以跟反對變法的舊黨人物之間的矛盾特別地尖銳。蘇軾蘇東坡就非常反感這個趙挺之,他給趙挺之有一個評語,怎麼說的?說他“聚斂小人,學行無取,豈堪此選。”這個人就知道聚斂錢財,學問道德沒有一樣可取之處,這種人怎麼可堪國家的重任呢?蘇軾對他看不起。蘇軾的弟子,“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是趙挺之的連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擔挑)。這陳師道家裏特別窮,大冬天的沒有棉衣穿,陳師道的夫人就向趙挺之的家裏邊借了一件棉袍給她丈夫,陳師道知道這衣服是從趙挺之家裏來的,退回去,不要,結果出去參加活動的時候因為受了凍就死了。我們不在這兒評價趙挺之對啊,還是蘇軾對啊,還是陳師道對,但這個事實本身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革新派的和守舊派之間的矛盾特別尖銳,具體到趙挺之的身上,你看他和蘇軾包括蘇門弟子之間的矛盾也是特別尖銳的。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呢?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所謂的“蘇門後四學士”之一,蘇軾對於李格非的才華是很欣賞的,而李格非跟蘇門的其他的弟子之間關系也非常密切。我們前面曾經介紹過李格非這人,性格剛直不阿,廉潔自律,而且疾惡如仇,李清照身上實際上繼承了她父親這個特點,而且當時李格非在朝廷裏邊擔任什麼呢?禮部員外郎,六品。這官兒顯得是比趙挺之低一點,但也沒低到哪兒去。起碼這兩個家庭門風,所屬的政治派別是如此地不同,應該說甚至是有點水火不容,那你這個兒女親家怎麼結,也就是說從條件上來看是有很大障礙的,那在這種情況下李清照要和趙明誠結為良緣靠什麼?我們說主要還得靠感情。趙明誠得喜歡李清照,得欣賞李清照,這剛才通過那個故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問題是李清照她又怎麼會喜歡趙明誠呢?也就是說趙明誠有哪些特點會吸引李清照?  那你別說,個人都有個人的長處,李清照十幾歲寫的詩詞在士大夫中間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那人家趙明誠也不是吃幹飯的,趙明誠的最大特點是什麼?他出身在高官之家,卻身上沒有一點紈絝子弟的不良的習氣。他從小就喜歡收藏金石字畫和文物,九歲的時候就開始了這個愛好。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個陳師道,是他的姨夫。這陳師道是那麼地不待見他的爸爸趙挺之,可是對他這個外甥非常地欣賞,陳師道在外地做官,至少有兩次親自給他這外甥寫信,告訴他我在外地做官,看到有哪些哪些碑刻的文字,看到有哪些金石的文物,我告訴你信息,你可以來買,你可以來選購,他對這個外甥特別好。所以我們說趙明誠對於金石字畫文物的這種喜愛,這種收藏,在當時的士大夫的圈子裏頭,也是很有名氣的。  那麼我們說了,李清照雖然她這個女孩兒長在閨中,但是她的思想很活躍、很活潑,對於趙明誠應該說也是有所耳聞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趙明誠是太學裏邊的太學生,宋代它設這個太學是什麼呢?就是選拔官宦子弟以及優秀的平民子弟進入這個學校,太學裏邊設了上舍、內舍和外舍三種等級,其中你要是在太學裏邊做到了上舍,不用參加科舉考試,經過一段的學習和考試以後,可以直接做官,而且做的是京官,所以在太學裏邊做太學生,在政治上是很有前途的。所以你看,講到現在你發現了沒有,就是可能在李清照甚至不只是李清照的那些女孩子的眼中,趙明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夫君的候選人,他有諸多的優點集於一身,第一,出身高門顯宦,卻沒有壞毛病,不但沒有壞毛病,而且還是一身的好毛病。(品行端正)他很穩重,有著非常高雅的這種品位和情趣。(情趣高雅)他又是太學生,以他父親三品大員這樣的背景,將來肯定會在政治上頗有前途(前途遠大)你說這樣的人你不選他做丈夫,你選誰?李清照她自然也不能免這個俗。  畫外音:  才子佳人互有耳聞,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有了一個不錯的緣分,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我們不難設想已經到了出閣年齡的李清照,一定會對自己未來的愛情生活有著一番浪漫而溫馨的憧憬,那麼,極富才情的李清照是否會在自己的作品中如實記錄這種憧憬與感悟呢?而她與趙明誠是否會“有情人終成眷屬”呢?  康震:  事實上,在李清照早期詞的創作中,也有對愛情的憧憬,比如說她在《浣溪沙》中這麼寫道:  秀面芙蓉一笑開  斜偎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這個少女向芙蓉花一樣美,靠在“寶鴨”香爐上,香爐的形狀做成鴨子的形狀,靠在那個“寶鴨”的香爐上,正在回味那甜美的一瞬間,回味的過程當中她覺得特別美好,這個美好就怎麼掩飾也掩飾不住,終於那一絲笑容就像芙蓉花綻開一樣,在她臉上就綻放開了,綻放得是如此地開,以至於人家路過的人,一看就能猜出她心裏在想什麼,所以說什麼呢“眼波才動被人猜”,她一邊想著一邊情不自禁地就笑出來了。我們平常生活中也能遇到這樣的事,所以你的面部表情容易泄露你內心的秘密。特別是她眼波一動,想的時候不是說倆眼死盯盯地盯著一個目標物在那兒想,而是一邊想呢,滴溜溜、滴溜溜眼睛轉來轉去的,這代表她有活思想。她想了很多,就在這想的時候,路過一個人,當然這個人是假想的,看到這個姑娘,臉上蕩漾著一層淡淡的、淺淺的、美好的、憧憬的微笑,眼珠還動來動去,美個滋兒地在那想什麼呢?就把一個少女的一番情懷都泄露出來。  所以我們說李清照寫詞,她很小的時候就體現出來她的天才。我前面一再講過,李清照寫詞有個突出的特點,是其他人都不大具有的,就是特別擅長寫一剎那、一瞬間的動作,“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一瞬間的動作被她捕捉到了,而且還有個特點,她寫這一瞬間動作的時候,這用的詞,用的語言特通俗,不難懂。既然你的動作是一瞬間的,那你表達這一瞬間的動作,如果表達得特學究氣,那就不像是一瞬間了,好像在讀歷史一樣。  她說“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這本來剛跟那個她的那一個約會過,又寫了一封信,約會的信,寄出去了,等,等著等著就發狠了,她叫“嬌恨”。“嬌恨”這詞恐怕是一種創造,有什麼“嬌氣、嬌滴滴、嬌媚、嬌生慣養”,沒聽說過一種恨叫“嬌恨”,就是一邊恨著,一邊撒嬌著,就是在撒嬌當中生出恨意來,其實是因愛而生恨。為什麼恨呢?就是怎麼還不回信呢?等死我了你。其實是特甜蜜的,就是甜得要死,蜜得要死,但是呢,那人他還沒來,所以說“半箋嬌恨寄幽懷”,我這一番心思,什麼叫幽懷呢?我這心思很密、很深,別人不知道,其實人早都知道了,那一笑,眼珠一轉,人都知道她想什麼呢,她自己以為這還是多大的秘密,寫得特別地形象,這是很難寫的。寫文學作品,寫詩詞,比方說寫一個杯子,它的外形,寫一個桌子,它的外形,這很好描寫,正方形,立方體。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最難寫,特別是寫女性的內心活動,更難寫。以往都是男性作家寫女性的內心活動比較多,在古代文學作品裏邊。女性寫自己的,好象是容易寫,其實也不好寫,為什麼呢,人看自己最難。所謂“女為悅己者容”,一個女性,為愛她的男人而打扮自己,但她說實話,她不一定說是我這麼打扮,女性自己就喜歡,她主要是為這男的看的。寫人物內心活動也一樣,是吧,所以愛得太深,又見不了面,見不了面就有點兒發狠,發狠就恨他,恨他是為了讓他更快點兒來。就是古人說的寫東西要搔到癢處,不可隔靴搔癢。這一下就把這個人物的所有的內心的隱秘的情感全部暴露出來了,所以叫“月移花影約重來”。最後放一句大白話,什麼時候約會的時間才能到呢?別著急,慢慢就到了。  我們姑且不論這首詞是不是李清照寫自己的愛情生活的,但是,她寫得太精彩了。我們說文學來源於生活,即便不是真正在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故事,但是,我可以體驗,這種體驗是不是也有憧憬的意味在裏邊,肯定有,所以我們說這首詞在李清照的少女時期,可以看做是她對未來的美好的愛情生活的一種向往,一種憧憬,同時,正是這首詞,也讓我們感覺到,李清照寫“情”,的的確確具有天賦,具有很高的天才。  畫外音:  才華出眾的李清照,用一首浪漫溫馨的《浣溪沙》,傳達著自己對未來愛情生活的無限憧憬。李清照雖然生活在一個開明的官宦世家,很多行為舉止可以不必像那些嚴格恪守封建禮法的家庭一樣,但是,她畢竟生活在古代封建社會,不大可能跳出大的封建禮法和倫理規範,因此,雖然自己有一顆對愛情的憧憬之心,但卻很難真的會在婚前與意中人談情說愛,共訴衷腸。如此說來,李清照和趙明誠這對相互傾慕的意中人會見面嗎,康震老師對此又會有什麼相關依據呢?  康震:  事實上,我覺得很有可能李清照和趙明誠在結婚之前就見過面,我們雖然不能把它叫做約會,但顯然他們是碰過面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有一首詞可以間接地印證這一點,這就是她寫的很名的《點絳唇》。這首詞說:  蹴罷秋千,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  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  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  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這首詞寫得特別好,一大早上起來,太陽還沒怎麼升起來呢,我們的女主人公已經登場了。她起來幹嘛呀,可能是要鍛煉身體。她不是開始說了嗎,“蹴罷秋千”,剛剛打完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這個“慵整”兩個字用得特別好,為什麼呢,說明她打秋千的時候用的勁兒特別大,以至於現在休息下來的時候都懶得去搓一搓、揉一揉自己的手腕子,“起來慵整纖纖手”。後邊這兩句呢也是非常奇妙的,“露濃花瘦”,花還沒完全開,花上面還有露珠,證明這確實是個大清早。“薄汗輕衣透”,(這個)蕩了很長時間的秋千之後啊,身上出了一層汗,穿的什麼呢,輕衣,可能就是運動衫,運動衣呀,反正是便於運動的一身輕裝,這個汗水已經把衣服都浸透了。所以你看中國的古典詩詞啊,它很有趣,就這麼短的幾個字,把所有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都交代清楚了,那你要寫小說的話,還不得一大篇兒啊。所以這是中國古典詩詞它魅力所在的地方,也是李清照寫詞高明的地方,句子很短,話很少,但是因素是非常齊全的。  正在那兒準備搓手腕子呢,突然,“見客入來”,突然有一個人闖到這個後花園裏來了,沒防備,沒防著,嚇得怎麼樣呢,趕緊就往邊上跑,所以她用了一個“襪刬金釵溜”,什麼意思呢?連鞋都沒來得及穿,就著襪子就往後邊跑,說明她打秋千的時候是什麼呢,光著腳丫子的,只穿了一雙襪子。那現在客人突然來了,襪子還在腳上穿著,鞋也來不及穿了,就往後邊跑,跑得太急了,頭上的金釵也掉下來了,金釵也掉下來了,肯定就是披頭散發了。所以,剛開始還是那麼健康的,那麼快樂的,那麼鍛煉身體的一個健康的形象,轉瞬之間因為一個客人突然闖到後花園裏來,變得她驚慌失措,手忙腳亂,披頭散發,這是非常有動態的一個描寫,但是馬上就把作者的內心世界給暴露出來了。  這來的到底是個誰呀,難道是個武林高手不成,還是個什麼不速之客?不是,其實這個作者非常聰明,她在提醒讀者要註意來的是誰,為什麼呢?她後邊用了一句話說,“和羞走”,很害羞地,手忙腳亂地往邊上跑,那為什麼不“和怒走”呢?為什麼不“和怨走”呢?為什麼不“和恨走”呢?為什麼不惱羞成怒地就不走了,站起來說,幹嘛闖進我的後花園裏來?所以,你註意這個詞它很短小,但是它裏面包含了很多你不經意地,可能註意不到的因素。“和羞走”,羞羞答答地跑開了,有點兒不好意思,那你想想看什麼樣的人才能讓她羞羞答答的呢?才能不好意思的呢?很可能就是她想見的人。她很想見,但是不是在這個時候見,也許都約好了,但是這人來得太早了,來得太不是時候了,正好她剛打完秋千,出了一身汗,正好她有點疲倦,正好她連鞋都沒穿,反正正好是她最不好看的時候,這個人看見她了,所以她“和羞走”。你說李清照高明不高明,她有很多詞寫得很簡單,但是耐人尋味,魅力就在這個地方。剛才我們說了,這詞很奇妙,也很美妙,就是這種感覺,特想見吧,見不著;剛一見吧,又不是時候;真讓見了吧,還有點害羞,這種很微妙的這種感覺,讓她一個“和羞走”點出來了。  這還沒完,最後最精彩的是兩句,“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棵青梅太重要了,怎麼能在門邊上就長這麼一棵青梅呢,你以為她真的“和羞走”嗎?她是“和羞”,但不一定非得走得幹幹凈凈的,她走在那邊上,她還想回過頭來,把那人瞧一眼。可是你不能說你站在那兒猛地回過身來你就看著他,這太顯得沒有風度了,太顯得不矜持了,她必須得有一個掩飾,(是不是),就像歌詞裏唱得一樣,我想悄悄地看一看他,卻好像在看一瓶花一樣。其實就是從李清照這個詞來的,所以這時候得虧這有一株青梅,趕緊停下腳來,把這個青梅拽過來,鼻子湊上去聞了一下,就在這聞的當間一瞬間,這眼神可沒在青梅身上,就到了那個人的身上,這是非常傳神的,而且特別地通俗。我們並沒覺得很難懂,是吧,把一個姑娘非常含情脈脈的、同時又有點俏皮的,還有那麼點小心思,哎喲,把這些個微妙的信息全部都給我們寫出來,你就在這兒仔細地品吧。所以我們說這樣的一首詞,我們有理由推斷、或者推測,它也許就是與趙明誠會面的一個場景。  畫外音:  李清照與趙明誠相互傾慕對方的才華與為人,有著共同的感情基礎,可謂是誌同道合,兩情相悅。可是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時代,男女婚嫁的權利畢竟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而李清照與趙明誠雙方的父親又是水火不容的政敵,這樣的人,如何做得了兒女親家呢?他們會為自己的兒女幸福考慮而放棄紛爭,化幹戈為玉帛嗎?而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金童玉女最終能否成就秦晉之好呢?  康震:  那我們前面說了這大半天啊,李清照和趙明誠看來是兩情相悅,你覺得我的詞寫得不錯,是個才女,我覺得你這個金石字畫的收藏鑒別也是專家,也是一個才郎。問題在於,剛才我們剛剛講過,這兩個家庭的背景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們倆兩情相悅了,他們父母之間,會不會兩情相悅呢?尤其是這個李格非和趙挺之之間,會不會兩情相悅,這就是很大的問題,我們得特別地為李清照和趙明誠感到幸運,為什麼呢?這就是好像專門給他們預留出來的一段空白的時間。我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他們兩個相遇、相識和相愛的這個當口,就是宋徽宗剛剛繼位的時候。宋徽宗剛一繼位,執行了一個折中政策:我既不偏袒新黨,我也不偏袒舊黨,所以他立的國號叫“建中靖國”,不偏不倚,新黨的人我也用一點,舊黨的人我也用一點,你們別吵吵。在這樣一種政策下面,新黨和舊黨的那種衝突、那種矛盾,就慢慢地趨於緩和了,這是他們很幸運的一點。要像以前,兩黨都打起來了,那他們兩個也脫不了幹系。還有一點,趙挺之和李格非雖然同屬於新黨和舊黨,但他們兩個都不是新黨和舊黨的領袖,他們只是裏邊的成員,所以呢,他們兩個人之間,沒有那麼深的過節,也沒有那麼直接的政治的衝突,更何況兩個人都同朝為官,都是京官,都是山東人,同鄉。所以在這樣一種大的環境和小的環境底下,這兩家人看到自己富有才華的公子和我同樣富有才華的千金,能夠兩情相悅,結為百年之好,又有什麼阻擋的理由呢?所以我說,這趙明誠和李清照的結合是非常幸運的,按他們的家庭背景,這兩個人是很難揪到一起去的,所以我們說李清照、趙明誠的婚姻用一個詞來概括,可以叫作“門當戶對”。  我們現在一說起“門當戶對”這個詞,覺得像是個老詞兒,有點封建意識在裏頭,其實不然。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總覺得比方說,這個美麗的公主愛上了個窮書生,高傲的王子愛上了一個灰姑娘,這樣的愛情好像才是人世間最燦爛、最金貴、而且最浪漫的愛情。我們當然不否認,社會等級差別很大的情況下,也會激發出特別偉大的愛情,但是我們更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就是門當戶對的基礎上產生愛情的可能性會更大,而且一旦產生之後,它的持久力也會更長。而且,我覺得這個門當戶對的概念,也不能給它狹隘化,它不僅僅指的是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的門當戶對,更重要的是婚姻的雙方,男性和女性之間在知識水平、在思想境界、在審美趣味等各個方面要門當而戶對,只有這樣兩個人的感情、兩個人的婚姻才能維持得更加長久。所以我覺得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這個婚姻就是屬於這種更深層次上的門當戶對。那好了,現在趙明誠二十一歲,李清照十八歲,順理成章地結為百年之好,下面我們就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是:像這樣一對金童玉女,這麼有才華,那他們的婚姻生活要說幸福,會幸福成一種什麼樣子呢,對不對?就是他們這兩個人在一塊兒成天居家過日子,會過成一種什麼樣子呢,這是我們非常想了解和想知道的,這也就是我們下一集所要給大家講到的《喜憂參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