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身子一半掉井裏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極寒夜裏的上水工

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的根河市

被稱為中國“冷極”

每年冬天都會出現

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極寒天氣

這裏的伊圖裏河車站

是牙林鐵路線上

唯一給列車補水的站點

春運期間

為保障過往旅客

能喝上一口熱乎水

站裏的上水工們

每天都在極寒的天氣中堅守著

夜色降臨

伊圖裏河小鎮的氣溫

降到了零下四十多攝氏度

這大多數人都無法想象的極寒

對於車站上水工牛純喜來說

更像是一年一度的“大考”

今年58歲的牛純喜

在這個偏遠小站已經工作了十多年

多年積勞成疾

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夜裏十點

牛師傅開始為即將到來的

4182次列車作上水前的準備

因為極度低溫

許多平時很普通的工作

都變得異常煩瑣

解凍水管的關鍵部位

時間要拿捏得剛剛好

太早了會再次結冰

太晚等列車進站就來不及

鐵路提速後

列車停站的時間

從10分鐘縮短到7分鐘

這讓原本就困難的上水工作

更加緊張

牛師傅和工友們

每人負責三節車廂

7分鐘時間

必須爭分奪秒

一節車廂25米

接管、開閘、上水、拔管

每一趟都要小跑著節約時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轉眼就到了即將發車的時間

牛師傅發現

第三節車廂的溢水管結冰堵塞

上水接口開始漏水

由於時間緊急

牛師傅決定直接拔管

給列車上完水

牛師傅的帽子和脖套

早已掛上一層厚厚的冰霜

身上的水珠也速凍成了冰粒

牛師傅告訴記者

十多年前剛來小站時

有一次因為忘了解凍水管

導致上水管被拉斷,慌亂之下

他又不慎拉斷了臨近上水管

最終

那趟列車有兩節車廂沒能補水

這件事雖說過去了很久

但至今想起來他還是感到內疚

“人家那個(車上的)茶爐工

他心裏明白

咱沒完成任務啊

因為車到這之後

就指望咱這給上水

沒上去水

這事兒永遠是咱們心中解不開的結”

那次失誤

讓牛師傅背負了十多年的遺憾

之後的每一次上軌作業

他都會認真地重復每一個動作

拼盡全力地和時間賽跑

已經接近午夜

牛師傅還在一絲不茍地

清理水管中的剩水

敲掉水井上凍硬的冰殼

以免下一班同事作業時滑倒摔傷

春節一天天臨近

回家團圓的人越來越多

大多數路過小站的旅客

很少會註意到窗外忙碌的上水工

但每當看到旅客

在溫暖的車廂裏喝著熱水

牛師傅的心裏都覺得暖乎乎的

寒風中的高空“舞者”

近日

為了提升轄區供電能力

確保電網安全穩定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

組織施工人員

在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力建設甘泉堡西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當天

當地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

施工人員在40米高空進行組塔作業

據悉

為提升該片區整體供電能力

提高周邊用戶的供電可靠性

滿足該區域負荷增長需求

同時提高電網的安全穩定性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克服工期緊

天氣嚴寒等因素加速建設

工程於2021年7月開工建設

半年內實現送電投運

刷新了常規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一年完工的紀錄

鐵路高壓接觸網

“打水槍”有多酷

在南昆鐵路上

有一群人每天的工作

就是在線路上“打水槍”

95後鐵路接觸網工劉嶽文是其中一員

劉嶽文操作的水衝洗車

可對高達27.5千伏電壓的接觸網設備

進行全程帶電衝洗

避免汙物過多形成安全隱患

艱苦的工作讓劉嶽文

和夥伴們渾身濕透、灰頭土臉

但守護好鐵路安全

是他們的共同心願

跨海公鐵兩用大橋的守橋人

福建省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全長16.34公裏

是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大橋

6級大風天一年中超過300天

一群“超級工程”守橋人

為了大橋的安全

春運期間加班加點

對橋墩內外進行細致的檢查

在距離橋面6米

距海平面四、五十米高的高鐵接觸網上

守橋人們

迎著寒冷刺骨的海風作業

用責任和堅守保障動車組的安全

寒冬裏的鐵路“鉤子手”

1月18日晚上十點多

吉林市最低氣溫降至零下27℃

高寒地區達到零下30℃

給室外作業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此時

在緊張繁忙的鐵路運輸行業中

卻有一個需要長時間露天作業

整天圍著冰冷車輛轉的重要崗位

他們就是負責列車解編作業的調車員

俗稱“鉤子手”

調車員高國濤對照計劃進行車輛溜放作業

吉林車務段棋盤站

是吉林地區最大的貨物列車編組站

擔當長春北等4個方向的

貨物列車編解工作

該站調車組采用四班倒制

分為駝峰場溜放調車組

和站內編組場調車組

共有62名調車員

露天晝夜不間斷地進行車輛解編作業

把同方向的貨物車輛

“穿針引線”式的編組成列

正點及時地發往目的地

確保春運物資供應

調車員進行車輛摘掛作業

當晚八點多

在駝峰場上

連結員高國濤對照調車計劃

精準而熟練地完成一次次提鉤動作

車輛順著駝峰溜放到站內編組場

高國濤說

“室外作業太冷了

活忙點還好

如果趕上等車

穿得再多

都感覺凍得受不了

身體要不停地動”

該站位於市郊高坡風口地

氣溫比市區低5度左右

冬運以來

調車員們經常頂風冒雪

在外面一幹就是一天

隨著春運到來

貨運量明顯增多

他們每次室外作業

至少2、3個小時

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巨大考驗

調車員在認真檢查車輛

晚上十一點

連結員高國濤已經在室外

連續作業2個半小時了

此時

室外氣溫達到零下28℃

帽子、脖套和眉毛

早已掛上了一層白霜

他們嚴格按照調車作業流程

幹好每一鉤活

做到動作熟練、一點不差

確保了作業安全和提高運輸效率

晚上十一點二十分

編組場的調車員

正指揮機車到股道內進行作業

他們將35輛車連接起來

認真檢查每節車輛的運行狀態

確認沒有問題後

順利完成一列車的編組任務

像這樣的作業

調車員每班檢查車輛

至少要走上3萬多步

編組40多列

列車牽出和推送連掛車輛時

調車員要把身體掛在車廂上

迎著刺骨的寒風

指揮機車作業

調車員領車推進作業

據了解

入冬以來

棋盤站站日均編解5162輛

春運期間

日均編解將在6000多輛

最高可達8000輛

遠遠超過5500輛的飽和峰值

為了把各地的運輸物資

安全及時地掛運出去

這些在極寒天氣下作業的

鐵路“鉤子手”

在冰冷的調車場上日夜堅守

成為裏寒冬裏的溫暖身影

“誰說站在光裏的才是英雄”

伴隨著“嘩嘩”聲

南昌西動車所西南一隅的

15米深井內

黑色汙水翻攪湧動

泛起星點白色泡沫

每天

為高鐵洗車、吸汙產生的120余噸廢水

流經所內28條綜合管溝

和一條真空管道

匯入井中

一群平均年齡26.5歲的動車組機械師

頭戴防護面罩

背著氧氣瓶

身著黑色橡膠“水服”

在井下臟臭難聞的糞汙水中

檢修維護設備

據30歲的副工長肖野介紹

汙水入井前

會經過專業設備進行凈化、沈澱和過濾處理

但即便如此

隨著天氣轉暖

汙水氣味也愈發刺鼻

每次下井

都要經歷前所未有的“感官衝擊”

除了井下作業

肖野所在的南昌西動車所設備班組

還承擔著整個動車所車庫內

200多種生產生活設備的檢修任務

小到吸塵器

大到起重機

“我們就像動車所裏的‘大管家’

燈滅了,水不通了

我們都要立即處理”

工長馮璐璐說

不論是深夜

還是惡劣天氣

只要有故障

他們都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搶修

“每個崗位都很重要

我們的工作別人看不見

但是我不後悔

成為‘幕後英雄’也很有成就感”

他們堅守崗位

在背後默默地付出

為全國人民保駕護航

向他們致敬!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