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撿了紅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為引發社會公眾對婦女發展事業持續關註,更好地傳播先進性別文化和性別平等理念,具體地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推動形成促進婦女發展進步的良好社會輿論環境,上海市婦聯與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合作開展十大女性新聞事件評選。

2022年1月5日,上海市婦聯揭曉了2021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王亞平邁出中國女性太空行走第一步、楊倩等26名女運動員奧運創佳績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多地延長生育假支持三孩政策等時間入選。

上海婦聯介紹,經大數據篩選、微信及媒體專家投票、專家點評等環節,通過社會性別相關度、大眾關註度、政策影響力等三個維度,最終評選出十大具有較大影響力、能引發社會大眾共鳴、能夠為社會發展和建設形成經驗或反思的女性新聞事件,涉及婦女發展與制度保障、女性科技貢獻與力量、女性職業發展和生育支持、女性婚姻權益保障、女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女性人身安全、社會性別意識和文化等領域。

附:2021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

1. 國務院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

事件回顧:9月8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綱要圍繞健康、教育、經濟、參與決策和管理、社會保障、家庭建設、環境、法律8個領域,提出75項主要目標和93項策略措施,規劃部署了未來十年婦女發展的目標任務。9月9日發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在婦女權益部分以全面落實新綱要為目標,為婦女權益保障制定了全面詳細的階段性目標和計劃。

入選理由:我國政府此前先後制定實施了三個周期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為優化婦女發展環境、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一個周期的婦女發展綱要,聚焦短板弱項,面向發展需求,強調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和制度機制建設,對於在新時代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同步推進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事件標簽:婦女發展與制度保障

2. 王亞平邁出中國女性太空行走第一步

事件回顧: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船把包括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內的三名航天員送入我國“天宮”空間站,開啟了在空間站工作和生活6個月的“太空之旅”。王亞平是中國空間站首位進駐的女航天員,也是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還是中國在軌駐留時間最長的女航天員。

專家點評:女性在太空生活和開展科研工作,是長期載人航天事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女航天員進入太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將為探索兩性在太空的差異提供線索和研究方向,為人類未來進入太空生活提供女性知識和經驗。王亞平邁出了中國女性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既創造了中國航天的新紀錄,也為世界航天發展貢獻了“她力量”。

事件標簽:女性科技貢獻與力量

3. 楊倩等26名女運動員奧運創佳績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

事件回顧:8月11日,為表彰我國女運動員在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取得的優異成績,經國家體育總局推薦,全國婦聯作出決定,授予在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的楊倩等26名女運動員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授予中國女子乒乓球隊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專家點評:三八紅旗手所表彰的對象是為國家建設作出傑出貢獻的先進婦女典型,是全國專項表彰婦女先進人物的最高榮譽。榮譽稱號的授予,代表了國家對於參賽女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卓越表現的肯定,肯定她們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巾幗風采,也是對女運動員們所展現出的智慧之美、力量之美、拼搏之美的高度贊揚,號召廣大婦女學習她們由內而發的自信和永不言棄、自我超越的精神。

事件標簽:女性精神力量和貢獻

4. 十三部門聯合發文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事件回顧:7月19日,科技部、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幹措施》。《若幹措施》從培養造就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完善女性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工作、加強女性後備科技人才培養、加強女性科技人才基礎工作等6個方面提出16項具體措施。隨後,山東、上海等多個省份公布了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的行動方案和舉措,包括放寬人才評選項目對女性年齡的限制,對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適當放寬期限要求、延長評聘考核期限,為女性科技人才創造生育友好型科研環境等。

入選理由:《若幹措施》直面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的現實困境,以充分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為目標,提升政策的系統性、精準性、可行性,將有助於解決女性科技人才在職業發展中面臨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為女性科技人才在新時期科技創新主戰場中發揮更大作用,營造更好環境。

事件標簽:女性職業發展與政策支持

5. 多地延長生育假支持三孩政策,女性就業權益保護再成熱點

事件回顧: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宣布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出修改。隨後,北京、上海、浙江、重慶、青海、河北、安徽等多地密集修訂計生條例,在國家法定的98天產假基礎上,許多省份將生育假由過去的30天延長至60天,也有省份延長至90天,並且增加育兒假。女性生育假的延長引發了社會廣泛的熱議,擔憂過長的假期將擡高女性就業的“隱形門檻”,加劇職場的性別歧視。

專家點評:生育假的本意是保障職業女性在生育期間享有正當的經濟權益,但由於不可避免地導致企業用工成本增加,因而可能使企業在用工、招聘時有意回避育齡女性。事實上,女性在孕產、哺乳期間被解聘、降職、減薪等違法現象屢禁不止,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出臺,公眾對職業女性遭遇“母職懲罰”的擔憂有增無減。如何讓生育假真正落地,實現保護女性權益、提振生育意願的政策目標,仍有賴於相關部門積極作為,在政府、企業、家庭、個人之間形成一個各方利益平衡的方案。

事件標簽:女性生育支持與政策

6. 離婚判決案件首次適用民法典家務勞動補償新規

事件回顧:2月,北京房山法院適用民法典新規定,首次審結一起離婚家務補償案件。除了判決訴訟雙方陳先生與王女士離婚,共同財產由雙方平均分割之外,法院經審理後認為,王女士在家庭撫育子女等方面負擔了較多義務,要求陳先生給予補償理由正當,判決陳先生給付王女士家務補償款5萬元。該判決因涉及“家務勞動補償”衝上微博熱搜。12月,歌手王力宏宣布離婚,其前妻李靚蕾在微博發布離婚長文,再次掀起輿論對家務勞動價值的討論。

入選理由:“家務勞動補償”一直在我國婚姻法中有相應規定,但因為適用條件限制,在司法實踐中很少被采用。《民法典》新規擴大了家務勞動補償的適用範圍,使在離婚時對家務勞動付出較多者給予傾斜性保護的立法初衷得以真正實現。12月下旬,婦女權益保障法迎來“大修”,修訂草案也對離婚時家務勞動經濟補償增加了規定,我們相信這將會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對女性婚姻家庭權益的保護。

事件標簽:女性婚姻權益保障

7. 多起歧視侮辱女性的商業廣告引發輿論抨擊

事件回顧:1月,全棉時代發布一則卸妝棉廣告,因醜化和侮辱女性而引發網民聲討;2月,知名脫口秀演員李誕為Ubras品牌女性內衣帶貨,發布歧視女性、涉嫌違反廣告法的宣傳語“讓女性輕松躺贏職場”,被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87萬元。除此之外,茶顏悅色長沙話主題杯文案“撿簍子”被指侮辱女性,長安福特汽車用“掀女生裙子”做廣告,引發輿論抨擊。

入選理由:為追求商業噓頭和博眼球,商家濫用和宣揚侮辱女性的陳腐觀念,褻瀆女性尊嚴和自主權,實屬公然違背公序良俗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為道德和法律所堅決不容。越來越多的網民對此表達憤怒和抵制,表明公眾性別平等意識已有所提升,我們呼籲匯聚更多更大的反對力量,進一步改變物化女性的商業文化土壤。

事件標簽:社會性別意識和文化

8. 夫妻身亡留8個年幼子女,被漠視的女孩亟待被“看見”

事件回顧:12月初,江西宜春一對夫妻因洗澡時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家中留下8個年幼子女。據悉,這對夫妻為了有一個健康的兒子不斷生育,身後的8個子女中,最小的一個是9個月大的兒子,其余7個孩子中,老五是一個耳聾的兒子,剩下都是女兒。同月,備受關註的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家庭兒子被拐案告破,經查,養父母已經有兩個親生女兒,之所以要“買兒子”是為了不絕戶。除了關註兒童保護,兩起悲劇事件背後隱含的重男輕女、傳宗接代文化陋習也成為輿論焦點之一。

專家點評:不論是“直到生出兒子為止”,還是購買別人家的兒子,背後推手都是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和文化糟粕。在城市女孩生存和發展權普遍得到保障的今天,某些欠發達地區的女孩價值和基本權益仍處於被漠視狀態。觀念的更新疊代有賴於社會制度的進步,只有全面推進社會養老保障,推動教育、就業、土地和財產繼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性別平等,才能杜絕此類人間悲劇的再發生。

事件標簽:女童保護與性別平等觀念

9. 哈爾濱強奸幼女罪犯被執行死刑,彰顯國家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堅定立場

事件回顧:9月18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將劉維國執行死刑。至此,備受各界關註的哈爾濱強奸4歲幼女致其重傷案,隨著惡魔的伏法塵埃落定。我國立法和司法機關一直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堅持依法嚴懲,近年來明顯加大了打擊力度。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進一步明確了紅線。6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明確了對包括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在內的危害嚴重的犯罪應從嚴量刑。

入選理由:該案是針對低齡幼女實施的性侵,犯罪情節極其惡劣。對罪行嚴重的強奸幼女犯罪施以極刑,表明國家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堅定立場,宣揚了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女特殊保護的司法理念,同時也將通過典型個案發揮警示效應。

事件標簽:女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護

10. 電影《門鎖》熱映,獨居女性安全問題引關註

事件回顧:11月19日,聚焦獨居女性安全問題的電影《門鎖》登陸全國院線,上映3天票房即破億,獨居女性應該如何做好自我保護的話題也頻頻登上熱搜。目前我國獨居成年女性超過4000萬人,近年來侵害獨居女性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刑事案件頻發,持續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註。

專家點評:在人口流動、晚婚、女性預期壽命高於男性等人口趨勢之下,獨居女性的規模正在逐步擴大,但獨居女性受害事件頻發,反映了社會制度和權益保障的資源分配仍存在性別盲區。該電影熱映熱議背後是廣大民眾對保障女性獨立自主和安全生活的強烈企盼,也警示我們從制度和文化上建立女性友好社會的任重道遠。

事件標簽:女性人身安全

責任編輯:高文 圖片編輯:施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