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井水噴紫色的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圓潤的U型,妖嬈的S型,簡單的C型,剛直的V型,粗暴的Z型,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這是過去經濟貧窮,橋隧技術不發達的年代,為了降低坡度,使車輛能夠爬坡的築路方式。

不過時至今日,在秦嶺南坡的深山中,那些連通村與村、溝與溝的入村小路、入戶小路,仍然還在繼續使用這樣的方式修建。

從寧陜縣的廣貨街出發,上省道S102,大約10裏地之後,往右進入一個叫兩河口的岔口,通往北溝村的這條上山路,就是這種盤山公路。

-1-

為了修建這條通往北溝村的盤山公路,人們在梁頂還炸出了一個豁口。

冷不丁駕車走上這樣的道路,心裏一直打著小鼓,道路依靠著斜坡修建,路邊就是懸崖峭壁,實在有些危險,膽小的司機初次走在路上,心裏怕總是恍恍惚惚的——

怕對面有車來了剎不住,怕自己分神了掉下去,怕頭頂土石松動了落下來……

過了梁頂上的這個豁口,梁那邊景色大好。在秦嶺中行走,一旦海拔升高,景色就氣象萬千起來,群山綿延、視野開闊。

對於文化人來說,好詞好句,會連綿不斷;沒文化的話,也會吼上三兩聲,或是笑嘻嘻地罵上幾句善意的臟話。遠處枯枝上的烏鴉,就被這罵聲驚起,騰空而飛。

-2-

秦嶺裏面,山路翻梁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路程,好抄近路。過梁頂之後,路就成了急急的下坡路。海拔越來越低,等到降到七八百米的時候,此行的目的地北溝村就到了。

遠遠地,就看到路邊一棵銀杏樹下,有一個小木屋,屋頂顏色有些奇怪,原來正在搭建之中。

小木屋對面,緊挨著有兩棟老房子。這老房子的房前屋後,都是高大的核桃樹,或者其他雜木。老屋側面的墻體,刷了白。屋頂灰瓦的邊沿,也加裝了一層黃色的護邊。

這兩棟老房子雖然有些淩亂,卻總感覺精神得很,像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這裏是北溝村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北溝村往北方向的最後兩戶人家。按照秦嶺山中的標準,這兩戶人家的房子,應該算是“豪宅”了。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兩棵老樹、兩棟老房,山中的這兩個家,是如此的寧靜和美好。

-3-

見我們從車窗裏探出頭來拍照,女主人波瀾不驚,只扭頭看了一眼,便轉身走開了。

她的身邊,是一堆高高的柴禾。她的身後,老房子的屋檐下,掛著七大串玉米棒子。這金黃的顏色,給山中的這棟老房子,像畫龍點睛般增添了無限的喜慶。

再仔細看屋檐下,竟然還有一只黑色的山羊,正慢悠悠地吃著地上的飼料。

這兩棟老房子前面,是一大塊平整的土地,地裏的玉米此時已經收獲完畢。玉米稭稈割下來之後,正靠著後面的石頭墻斜放著。兩棟老房子後面,是一個小小的山頭,山上長滿了樹木。

在秦嶺遠村行走中,我時常感慨時間不足,不能夠親自訪問見到的每一戶人家。這些人家的故事雖然並不精彩,往往只有生活的柴米油鹽,但其實都值得記錄和拍攝的。

你想想呀,時代發展到今天,還有多少人以這樣簡單的方式過著山居生活?

-4-

離開這兩戶人家,我們順著下山路繼續朝前走。

先是看到一棟土坯房,屋頂前短後長,典型的山區建築,屋頂飄著薄薄的炊煙,有炊煙升起,這裏就有人居住於此。但附近竹林裏面另一棟房子,卻已經四壁漏光,早已沒了人的蹤跡。

小河溝旁的一棟老房子,冒著一點點若有若無的炊煙,房子後面是綿延不斷的秦嶺。仔細看,大門旁那兩個金黃色的小點點,是兩大串新收獲的玉米棒子。

有電線桿,老房子還通著電。房子周圍是玉米地。不遠處的山頂,還有一個手機信號塔。

最近兩三年,地處秦嶺南坡腹地,原本寂靜的北溝村很熱鬧:修河堤、鋪路面、建自來水、裝路燈等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鋪開。

之前,這裏因為窮而冷清;現在,這裏也因為窮而忙碌。

-5-

北溝村河溝邊的青石上,蹲著一位穿著紫色衣服的婦女。細細看了看,她身邊的青石頭上還有一根搗衣杵,看來必定是在搓洗衣物。

在家門口的溪水中,用最原始的方式洗著衣服,這樣的事情於我來說,已經是兒時的記憶,起碼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不過在我的家鄉貴州,我們一般不在河水中清洗衣服,而是在井水邊清洗。老家屬於喀斯特地形,地下暗河多,暗河裏的水,常常在凹地就噴湧出來,我們都叫“冒龍”。

為什麼有個“龍”字,因為我們都覺得,這地下暗河連通著大海深處,水是從龍王爺家裏冒出來的。

言歸正傳,繼續介紹北溝村的所見所聞。

一邊,秦嶺北溝村像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比如眼前看到這三棟老房子,靜靜地矗立在遠處山腳下;另一邊,北溝村又屬於秦嶺的特困村,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

貧窮與美景,就像一對孿生姐妹,她們同時出生、一同長大、形影相伴,彼此難分難舍。

-6-

網友“馨寶貝”負責北溝村的扶貧工作,她介紹說,這個村共有229戶,貧困戶就占了81戶,差不多1/3的人家,都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

為什麼這地方這麼窮?因為北溝村實在太偏僻!北溝村有多偏僻?這裏距離最近的廣貨街鎮,山路是58公裏;距離最近的縣城寧陜縣,已經超過130公裏了。

試著計算了一下,要是單憑兩條腿,去一次縣城單程就得走3天吧?

在北溝村腰竹溝門口,這一棟老房子建得還是不錯的。這一戶人家,應該不屬於那81戶貧困戶之一。因為我們打算去腰竹溝走走,所以就把車停在了這戶人家的院子裏。

無巧不成書,後來在網上,有個女孩子網名叫“這個少女不太冷”,還通過微信聯系上了我,她就是這戶人家兩位老人的大孫女。當然,這都是後話,這裏暫且不表。

-7-

秦嶺山中,空氣很幹凈。一年365天,天天優。拿著相機隨便拍照片,都清爽得像少女剛剛洗過臉和頭。

這一戶人家,屋頂的瓦片必是新近翻修過,上面安裝的太陽能很惹眼,房前屋後打掃得幹幹凈凈。

北溝村雖然很偏僻,但這裏也有手機信號塔,4G信號是滿格,去到這兒了可以敞開上網,速度杠杠的。

眼前的這個畫面如此溫馨:老大娘十來歲的小孫女,一只手拉著頭頂的晾衣繩,正全神貫註地看著爺爺幹活,而後來聯系我的大孫女,其實此刻就在大門背後看著我們。

老大爺平靜地坐在木凳子上,手裏剝著某些東西,在他和小孫女身旁,是一大窩正在綻放的芍藥。一家人,怎樣才是過日子?我想大概是爺孫三代、或者祖孫四代能夠同聚一堂吧!

兩位老人開辟的菜地被木籬圍著,裏面的白菜苗長勢十分喜人。

此情此景,真想讓那位吟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大詩人親自過來看看,人家這才叫“歸園田居”,人家這才叫種白菜!

寫詩和種菜,出仕和歸隱,術業有專攻,一個人不可能都會。

我們停車開始徒步時,正值山間九十點鐘剛剛出來,遠遠又見一縷炊煙緩緩升起。

作者簡介

專業行走,行走秦嶺十余載,邊走、邊拍、邊寫,自創“行走體”散文,網絡閱讀一個億,著有散文集《遠村行走》。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