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周易解夢2345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北京創行合一創始人

——湯俊

作者:湯俊 北京創行合一創始人

來源:老湯說旅遊(ID:laotanglvyou)

2021年6月10——12日,應邀考察洛陽市孟津區及洛陽市區部分項目。

孟津區是洛陽市市轄區之一,地處河南省中西部,洛陽市北部,東與偃師相連,西與新安接壤,滔滔黃河穿城而過,巍巍邙山屹立境內。

孟津區素有河圖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黃河明珠之美譽。

01

洛陽孟津區走筆之一:衛坡村

洛陽中心城區往北、北郊機場附近,有一處魏家坡(衛坡)古村。

由官宦建造的住宅群落組成,大抵建於清乾隆至道光年間,這些宅院青磚灰瓦,布局對稱,房上有五脊六獸、獅子、海馬等裝飾。

房屋造型各異,大小不同,錯落有致;大多是三門四院,都有門樓、二門、過堂、廂房、上房等,家家門口都有臺階,上馬石;還有很多精致的磚雕、木雕和石雕,保存得比較完好;院落周圍分布著靠山窯、簸箕窯、天井窯等清代窯院,構造建設都巧奪天工。

衛坡,顧名思義,是衛氏聚族之地。衛氏起源於周,康叔受封於衛而取為始。

衛國,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初,至公元前200年在野王城(今河南沁陽)敗國。

衛國亡國後,衛氏子孫各地開枝散葉。據衛坡村《衛氏家譜》記載,衛氏祖居山西陽城縣,後遷居垣曲縣峪子村,明洪武年間避亂遷居濟源縣清上鄉無恨裏,後又遷居濟源軹城鎮。

清順治年間,衛氏先祖衛天祿由濟源遷此興家置業;清乾隆年間,衛氏族人在朝中做官,開始營建衛氏老宅,後經近百年修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繡樓、南北老宅於一體的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清末,衛坡村開始衰落。

衛家坡以村民姓氏得地名,但中間也有過魏家坡的說法。相傳是在清代的衛守仁、衛守義兄弟時,家道變殷實,與洛陽知縣魏襄素有往來,書信中魏襄誤將衛寫為魏,後來戶書造冊、書柬往來均書以“魏”字。

衛氏族人認為衛、魏同音,加上居住地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之側,且此處是“魏紫”牡丹發祥地,未加更正。

再往後,衛家當官的多起來了,官場往來,朝廷誥封,所寫匾額、墓碑、祠堂,均為“魏”字。

到了清光緒時,族人為溯根本,決定復衛。由族長衛鑲、族正衛智林撰碑文寫明這段歷史。

衛家原來曾建一座魏氏祠堂,位於古街北側稱北祠,復衛之後,在路南側又建了一座衛氏祠堂稱南祠。同時供奉衛、魏先祖神主。

為了保護文物和發展旅遊,村子古新分離,古村不大,新村不小,有人口兩千多。

比較神奇的是,這裏是後周宰相魏仁浦私人花園“魏氏池館”的遺址,相傳該館甚大,有溝有河,有嶺有坡,有山水亭臺,更有異草奇花,是“魏紫牡丹”的誕生地。

據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譜》記載,有樵夫從萬安山中挖來野牡丹一株,被魏仁浦買下,栽種在自己的私家花園“魏氏池館”。

經過改良嫁接,終於培育出名揚天下的魏紫牡丹。魏紫牡丹被譽為“牡丹之後”;魏紫牡丹花朵碩大豐滿,花瓣重疊高聳緊湊,花形直立狀如皇冠;花瓣紫紅,金蕊點綴其間,耀眼奪目;遠觀色澤艷麗,近聞芳香濃郁,人們為了一睹芳容,爭先恐後湧入“魏氏池館”,一時觀花者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古村往東北幾百米處有北魏孝文帝陵寢——長陵。

02

洛陽孟津區走筆之二: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漢名元宏)陵寢——長陵

長陵位於今天洛陽市孟津區官莊村南,現存兩個大型封土,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

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比較大的一座,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小一些的,是他的第三位皇後,文昭皇後高氏的陵墓。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這個歷經1400多年滄桑的巍巍墓冢一無所知。

史書中雖然記載了孝文帝葬在洛陽附近的長陵,但要在邙山上眾多墓冢中準確找出長陵,談何容易?

直到1946年2月,《文昭皇後高照容墓誌》(文昭皇後墓誌)在大小冢的小冢內出土,考古人員才終於解開了大小冢的神秘“身世”之謎。

根據墓誌上記載的“祔高祖長陵之右”,人們才明白,小冢東南的大冢就是一代雄主的魏孝文帝的長陵。

魏,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朝代,由鮮卑族建立,因位於北方,區別於曹魏,稱為北魏。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君主,也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一生功績概括為移風易俗、遷都洛陽、以漢化胡,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為統一的隋唐大帝國奠定了基礎。

為了推動漢化,改姓為元,廢殺太子,改革制度,推行禮教。

可惜天不假年,三十三歲即病逝於親征途中。

03

洛陽孟津區走筆之三:瀍河

瀍河發源於孟津橫水鎮東面的寒亮村,途經會瀍溝、馬屯、班溝、九泉、寺河南,由牛步河入瀍溝。

進入瀍溝以後,偎著山崖,穿過劉家寨、前李、後李,由洛陽瀍河回族區的下園匯入洛河。

瀍河是文化名河,是京洛四大河流的伊洛瀍澗之一,歷史上水量很大,但隨著環境的惡化,瀍河逐漸幹涸,引黃入洛工程啟動後,瀍河恢復了昔日的風光。

瀍壑朱櫻是洛陽八小景之一。瀍河流經邙山,年久成壑,兩岸遍植櫻桃樹,距今老城西北30裏有大櫻桃溝,東北有小櫻桃溝。

時逢萬木回春之際,極目遠眺,綠樹叢中櫻桃露出朱顏,煞是奇秀,遂有瀍河朱櫻之景。

瀍河是一條小河,僅有幾十公裏,但卻連接河、洛,在深溝谷底逡巡,生態極佳,孟津撤縣設區,洛陽北向黃河發展,瀍河是一條極為重要的生態發展帶。

04

洛陽孟津區走筆之四:龍馬負圖寺

龍馬負圖寺位於孟津會盟鎮雷河村,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

該寺因有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

《周易·系辭上》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尚書·顧命》偽孔安國傳謂:“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

相傳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

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不過我們雖然到了"河圖之源",卻未能參訪開創了中華文明的龍馬負圖寺,因為正在整修,也該整修了,這麼一座文明的寶庫就像一顆蒙塵的珍珠,到處充斥著衰朽破敗的感覺,就像是被時光遺棄的上世紀八九十年的城市公園一樣,世界級的文明,鄉鎮級的管理。

05

洛陽孟津區走筆之五:王鐸故居

王鐸是個書法家,在中國書法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借用余秋雨的一段話:“明代書法,真正寫好了的是兩人,一是上海人董其昌,二是河南人王鐸。

而王鐸,後來還活到了清朝。董其昌的字,蕭散古淡、空靈秀美,等級不低,只是有時寫得過於隨意,失了水準。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說自己平日寫字不太認真,如果認真了,會比趙孟頫好。

與董其昌構成南北對照,王鐸創造了一種虎奔熊躍的奇崛風格,讓委靡的明代精神一振。我曾多次自問,如果生在明代,會結交董其昌還是王鐸?

答案歷來固定:王鐸。

王鐸的筆墨讓我重溫闊別已久的男子漢精神,即用一種鐵鑄漆澆的筆畫,來宣示人格未潰、浩氣猶存。

更喜歡《憶遊中條語軸》、《臨豹奴帖軸》、《杜甫詩卷》的險峻盤紆結構,以一種連綿不絕的精力曲線,把整個古典品貌都超越了,實在是痛快淋漓。”

我不太懂書法,參觀以後,只是覺得這個人字寫得好,然而,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歷史。王鐸生在明末清初,沒有逃過知識分子的最不想碰到的審判。

作為明朝高官,他降清了,後來還被乾隆列入《貳臣傳》,可謂恥辱至極。人有罪,亦罪其書。

王鐸的書法很長時間不受待見,也是因了人格這個原因。

余秋雨說王鐸的筆墨宣示了“人格為潰、浩氣猶存”,說得是早期作為東林黨人的銳氣,最後,他背叛了自己,和同時代的很多文人高官一樣,包括和他一起降清的錢謙益,留下了歷史的嗟嘆。

06

洛陽孟津區走筆之六:漢光武帝

 劉秀陵寢——原陵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是一位中興之主。東漢是建都洛陽的,東漢的很多皇帝是埋在洛陽的。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埋葬的皇帝不在少數。但說起皇陵,洛陽的皇陵就顯得不那麼知名了,北京及周邊有明清陵寢,西安及周邊有秦始皇陵和唐朝諸多皇帝的陵寢,且大多都至今保存得較為完好。

洛陽的皇陵則沒有這麼幸運,洛陽鏟可能是罪惡的淵藪。

其實,洛陽之北的邙山陵墓群是中國最大的陵墓群遺址,邙山是中國文化史上較早被認知為歸葬的風水寶地。

早在東晉時期,陶淵明就有詩雲:“一旦百歲後,相與歸北邙”。

邙山陵墓群包括了孟津區和偃師區以及西工區、老城區、洛龍區等5個區,涵蓋了20多個鄉鎮。

陵墓群西至孟津區常袋鄉酒流凹村—洛陽市郊紅山鄉楊冢村一線,東至偃師區山化鎮光明村—山化鎮忠義村一線,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布,面積為756平方公裏。

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加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歷朝歷代的古墓葬有數十萬之多。唐代時候王建就寫詩雲:“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經歷過那麼多的朝代,墓葬就更加不計其數了。

在邙山片區,到處都能看到土丘,土丘下面可能都是一位顯赫的歷史人物。

這一個片區,可以說是國家的地下寶庫,是歷史的豐厚遺產,但這個寶庫和遺產還有待於我們去發掘和整理。

大多數的古墓都沒有什麼保護措施,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生產自然原因使古墓逐步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令人痛心。

光武帝原陵算是比較幸運,有專門的保護單位,有旅遊接待講解。光武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

闕門巍峨,氣勢壯觀,神道寬闊,直達陵前,兩側石刻林立、碑碣參差。陵園呈長方形,占地6.6萬平方米,墓冢位於陵園正中,為夯土丘狀,高17.83米,周長487米。

光武祠,位於陵園西側,為光武帝的祭祀祠院,面積2萬平方米,由闕門、碑廊、二十八宿館、光武殿等組成,構成一鱗次櫛比的漢代建築群落。

它位於邙山腳下,黃河岸邊,呈“枕河蹬山”之勢,一反帝王選陵常規,為2000年封建歷史之殊例,寓意何屬,至今仍是一個謎。園中至今保存有1500棵隋唐古柏,它們巨大的輪廓形成了清晰可辨的人形臥像,俗稱“漢皇仰臥”。

每當漢陵曉煙出現時,陵園之中紫煙裊裊、宛如仙境。

當你在鳥柏下拍手時,柏樹間會發出“啁啾”的鳥鳴聲,令無數遊人倍感神奇。

洛陽是十三朝故都,光一個孟津就有多少遺跡典故,還有牡丹畫村、唐三彩村,數不勝數。

雖然,諸多的優質文化並不彰顯,未形成聚光,甚至我去的這些地方一般去的旅遊者寥寥無幾,但也埋沒不了文化的光輝。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四大古都,洛陽的文旅聲量或許是最小的,我以為這是跟洛陽的行政地位有關,一個首都直轄市,兩個省會副省級,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跟洛陽的文化能量無關,洛陽有太多太多東西值得挖掘利用。

07

孟津之外

別過孟津,前往洛陽偃師區二裏頭遺址。

明知道時間不夠了,下午五點還是趕過去了,不出所料,關門閉戶了。

只得在門頭徘徊感受了一番,隔著高墻感受一下這股神奇的魔力,留待下一次慢慢來體認吧。

二裏頭,那是大有來頭大有說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要依據,夏都的地位,西安、南北二京也無可比擬。

洛陽白馬寺:第一次來白馬寺應該是在17年前了,這是我第二次來,總體感覺是變化不大。

寺廟不變是必然的,這是國家級文物,但是作為洛陽的標誌性旅遊產品之一,遊覽的方式、外圍的商業業態還是顯得已經比較老舊了,不符合時代潮流了。

尤其跟我後面去過的龍門石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乃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釋教發源地)和“祖庭”(祖師之庭)。

白馬寺把佛教傳到了朝鮮、日本和東南亞,使佛教在亞洲得到普及,後來又進入歐美,成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參拜的聖地。

龍門石窟:變化太大,跟前兩次來得時候相比,感覺洛陽把全部功力都放在龍門石窟上面了,畢其功於一役,抓龍頭不及其余。

遊覽面積擴大了,東西兩岸聯通;遊覽內容豐富了,石窟文化、白居易墓園、香山寺;遊覽體驗多元了,景區參觀街區休閑。

古典與時尚,法度與潮流,舊景與新區,陸地與水上,靜態的文物載體與流動的文創商品。值得一贊。

葬在邙山的北魏孝文帝陵寢寂寂無聞,他首創的龍門石窟卻已成了世界瑰寶,這也是拓跋宏的一大貢獻。

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其石窟則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

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建造時采用了大量彩繪,今多已褪色。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裏,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余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香山寺有蔣中正宋美齡居住過的別墅,話說蔣中正的字也是端莊穩重,頗有功力的樣子,只是比不過狂放不羈的毛潤之。

免責聲明:文章所引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和其他公開平臺,僅供學習參考,若涉及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