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破解大全查詢夢見花卷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昌20路公交車司機高守傑生前照片。受訪者供圖

姓名:高守傑

性別:男

籍貫:北京昌平

終年:50歲

職業:昌20路公交車司機

去世原因:交通事故

事發經過:兩車相撞,起火前公交司機高守傑打開車門。除他之外,兩車其余人員均疏散下車。

趙淑蘭得知丈夫出事時,距離事發已過去近3個小時。由於事故造成居庸關路段交通擁堵,到達現場時,她只看見兩輛被燒毀的黑色骨架。

“剛接到電話時,還以為只是普通的交通事故,人最多受傷。”直到現在,趙淑蘭都無法接受丈夫去世的消息。

4月27日12點半左右,北京昌平區居庸關京藏高速輔路上,高守傑駕駛昌20路公交車和一輛京A牌照的旅遊大巴車迎面相撞,後兩車起火,高守傑遇難。

5月31日,昌平區交通支隊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顯示,大巴司機未按照交通標線指示行駛,同時未按照操作規範安全駕駛,造成事故發生。確定由大巴司機承擔全部事故責任。

家屬稱,兩車相撞起火前的最後關頭,高守傑打開車門,全車乘客得以成功疏散下車。

乘客安全下車

作為前後車的公交司機,馬師傅和高守傑已相識10多年。4月27日這天得知高守傑出事,她剛回車隊,就看見其他昌20路司機在路邊蹲成一排。

“高師傅的傷勢怎麼樣?”馬師傅走近,給其中一名司機遞煙。對方接煙的手控制不住地一直在抖,低聲回答,“人沒了。”

出事地點是在昌20路剛剛駛出站臺的位置。馬師傅印象中,這是一條緩坡,路比較窄,雙向車道同時被兩輛大車占據時,行人都無路可走。“這個線路走的是山路,剛出站就需要拐彎,一般不會開快,最多50邁,怎麼出事的?”她很不理解。

目擊者拍攝的現場視頻顯示,一輛公交車與大巴車靠在一處,車身布滿火苗,騰起黑色濃煙。火勢被滅後,兩輛車均只剩黑色框架。

家屬事後了解到,兩車相撞後,公交司機及時打開車門,一車乘客得以安全疏散下車。也有乘客試圖去幫助司機,但他被卡在駕駛座上,拉了幾次都沒成功。

北京交警通報,昌平區居庸關京藏高速輔路南站村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鄭某某駕駛旅遊大巴由北向南行駛至上述地點時,與高某某駕駛的由南向北行駛昌20路公交車相撞,後兩車起火。起火前除高某某外,兩車其余人員均疏散下車。事故造成司機高某某死亡,司機鄭某某腿部骨折,另有乘車人受不同程度皮外傷。

兩車相撞時的畫面,正好被過路車輛的行車記錄儀拍下。車隊司機們反復觀看,發現旅遊大巴車在行駛過程中,明顯越過黃線,且在兩車相撞前,大巴車未采取任何措施。

那場大火,成為高守傑家人和同事心中永遠的傷痛。看著視頻中被大火包圍的車身,趙淑蘭總覺得現場群眾唏噓的話語聲中,夾雜著丈夫痛苦的喊叫。她幾近崩潰,不敢想象丈夫最後的畫面,“太痛苦了。”

“開車比走路還熟”

高守傑喜歡開車。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學駕駛,期間做過出租車司機,開過長途貨車,還當過駕校教練,近30年未出過任何事故,他常調侃自己,“開車比走路還要熟悉。”

即便是公交車,高守傑也駕駛了10年。他的女兒高凡還記得,小時候常和同學路過公交站牌,看著迎面而過的大車,她心中驕傲著,“這是我爸開的。”

趙淑蘭還留著一份昌20路的行車時間表,高守傑工作日需開滿來回3趟,每趟約3個小時,中途可休息1個多小時。居庸關靠近景區,道路較窄,遇上旅遊高峰期道路擁堵時,有時早上4點起床,夜裏9點多才能下班。

因為工作性質,高守傑吃飯很不規律,有時在路邊買的早點,湊合著當中飯吃。趙淑蘭擔心丈夫的身體,每天夜裏給他做好菜,裝進飯盒。事發當天,她還給丈夫準備了饅頭、花卷和菜,他只吃了一半,另一半準備留做晚飯,卻不曾想意外突然降臨。

在車隊裏,高守傑是出名的老好人。因馬師傅是車隊唯一的女司機,遇到提車前檢查車輛小故障,或者雨雪天氣需要洗車時,高守傑總會盡力幫忙。

他性格溫和,從不與人紅臉起衝突。馬師傅回憶,高守傑總是“不笑不說話”。公交司機每天面對不同的乘客,難免會有摩擦,她卻從沒聽高守傑提及過。“有時我們跟乘客鬧不愉快,回來發牢騷,他總是會幫著勸解。”

發車前的休息時間裏,司機們會聚在一起聊天,馬師傅想起兩人最後一次對話,是事發前幾天臨開車前,互相間囑咐的一句,“慢點開,註意安全。”

每天接妻子回家

事發前20分鐘,高守傑還在站內休息時,和妻子通了個電話,說女兒晚上回家,他下班早點回。

高守傑和妻子很恩愛。平日裏,只要開完一趟車回來,他總要和妻子通個電話,報平安,聊點家常。每當這時,車隊其他司機總會調侃他,“又和老婆打電話呢。”他笑笑,然後走出休息室繼續。

因為車輛起火,趙淑蘭沒能見到丈夫最後一面,而他隨身的手機等也被燒為灰燼。事發後,她重新申請了丈夫的微信號,在自己另一臺手機上登錄,保持每天給丈夫發微信的習慣。“老公,昨晚夢見你了”,“老公,女兒上學去了,家裏只有我一個人,不由想起你。”

趙淑蘭很依賴丈夫。因為怕黑,在村子裏生活,房子廁所又隔著露天的院子,到了夜裏,高守傑總會陪著她一起走過漆黑的院子。趙淑蘭工作在鎮裏,下班晚就沒了公交車,他不放心妻子騎電動車,每天都會開車接回家。

在妻子眼中,高守傑更是手工的能手。家中多是他打造的家具,什麼壞了都會修,就連屋裏的衣櫃,也是他拉回木板自己做的。因為喜歡養狗,他還給狗搭了個兩米高的木屋。

“我們這裏是農村大院,有時候我嫌廁所臟,不願意去,他就買來瓷磚鋪上。當時也想給水房和廚房貼上,我覺得他一個人忙太辛苦,說等幾年女兒出嫁時,再好好重新規制。”

“家裏的電線都是他鋪的,我只是在一旁給他遞線。昨天西屋燈壞了,但插銷還有電,我不知道怎麼辦,要是他在……”趙淑蘭一遍遍重復著丈夫的好,不禁泣不成聲。

她想起兩人初次相識時,丈夫俊秀白皙的面龐,“這麼多年,大家都老了,可我還覺得,他真的是個很帥很好的男人。”

慈父與孝子

5月底,距高守傑去世已經一個多月。趙淑蘭總靠在沙發上,低頭滑動手機,屏幕上,都是她從相冊上翻拍的丈夫生前的照片。

大多是兩人結婚時的照片。近些年來,兩人僅有的合照,還是2016年夏天在葫蘆島旅遊時拍的。這是兩人唯一的一次出門旅遊,還把女兒“丟”在家中照看老人。

“父母在,不遠遊。”高守傑是孝子,本想等著老人百歲之後,再帶著妻子和孩子去遠點的城市旅遊。

幾年前,母親患病住院,高守傑調換成夜班,每天淩晨4點多起床,下午5點多下班後,再趕去醫院。在母親最後的日子裏,他請了10多天假寸步不離。趙淑蘭還記得,有天進屋,正看見丈夫蹲在床邊,小心地為母親剪指甲。

高守傑的父親已經90多歲,近年來,他的意識逐漸模糊,眼睛看不清楚,有時會不認得眼前的兒子,有時甚至會半夜突然倒在地。

為方便照顧,夫妻倆和老人分別住在客廳兩側。每天上班前,無論幾點起床,他都會先去父親屋子,把尿桶倒了,再燒一壺熱水備好。下班回來,再去老人屋裏轉轉,陪父親說話。

家人並沒有告訴老人高守傑去世的事。如今,他安靜坐在床上,有時會突然喊道,“守傑、守傑。”

在老人眼裏,他是孝子;而在高凡心中,他是慈父。從小到大,她的衣服開線,都是父親穿針縫好,鞋子臟了,父親就會拿去刷洗幹凈。隨著高凡長大,這些習慣也不曾改變。

高凡21歲了,在北京讀書,周日偶爾會回家。因為各自忙碌,一家人時常聚不到一起好好吃頓飯。

趙淑蘭有時會陷入回憶,她帶著女兒坐在昌20路公交車上,陪著丈夫行駛在居庸關的山路上,一圈又一圈,好像他從來沒有離開過。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左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