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和偉人同坐一桌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塔城地區專場

新聞發布會實錄

(2021年12月2日)

12月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烏魯木齊市召開塔城地區專場新聞發布會。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2021年12月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塔城專場新聞發布會,現場邀請了塔城地區1名官員、10名基層幹部和普通群眾,聽他們講述塔城地區的發展和變化,感受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

主持人: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發布會塔城地區專場會議,我是本場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海拉提。

12月2日,海拉提主持新聞發布會。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當前,新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項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新疆歷來是多民族聚居、多種文化並存地區。各民族文化長期交流交融,在中華文明沃土中枝繁葉茂,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塔城有著悠久的通商歷史,是古今絲綢之路的重鎮,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各民族文化的匯聚之地。今天的塔城,社會和諧穩定,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環境優美,發展勢頭日新月異,塔城各項事業發展蹄疾步穩。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塔城地區行署專員阿依丁·托留汗介紹塔城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和就業惠民情況。

同時,我們還邀請到10位普通群眾講述他們的幸福生活。他們分別是:塔城市居民再屯娜·卡利穆瓦、塔城地區郵政儲蓄銀行員工吾熱肯、塔城市第六小學教師魯紅、塔城市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文化站站長郭梅、額敏縣額敏鎮橋南村村幹部德木拉提·尼加提、烏蘇市皇宮鎮老莊子村村民努爾蘭·烏魯孜哈力、沙灣市博爾通古鄉肯阿根村牧民加依娜·葉爾肯、托裏縣少年宮幹部哈孜紮·托海、裕民縣第一幼兒園教師阿依古力·馬義爾、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江格爾藝術團副團長道爾吉·尼瑪。

主持人:下面,請塔城地區行署專員阿依丁·托留汗介紹塔城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情況。

12月2日,阿依丁·托留汗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阿依丁·托留汗:女士們、先生們,新聞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此,我對各位長期以來對塔城的關註支持表示感謝!對大家前來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表示歡迎!

塔城地區位於祖國西北部,總面積10.5萬平方公裏,區域總人口113.8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占47.9%。塔城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有著“油畫塔城、文化凈土、康養天堂”的美稱。塔城有著悠久的通商歷史,是古絲綢之路重鎮,被譽為“準噶爾門戶”“中亞商貿走廊”,有5個延邊縣(市),邊境線長540.6公裏,擁有國家一類口岸——巴克圖口岸,是新疆距離城市最近的陸路通商口岸,通商條件優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地區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2020年完成生產總值737.57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加239.55億元,五年年均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77億元。特別是2020年12月7日,新疆塔城國家級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2021年9月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專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新疆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高質量建設的若幹政策》,從財稅金融、對外開放、特色產業、基礎建設、人才發展等方面對試驗區建設給予了強力的政策支持。當前,試驗區第一批45個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加快推進建設。塔城地區經濟發展後勁十足,各族群眾對塔城地區的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也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了希望。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我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把財政支出的70%以上用於民生,持續推進以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為重點的惠民工程,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難題得到有效解決。我們堅持就業第一,全面落實各項促就業扶持政策,年均新增城鎮就業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動態清零。我們堅持社保惠民,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各項社會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我們堅持教育優先,農村學前適齡兒童實現三年免費教育,初高中未就業畢業生實現職業教育培訓全覆蓋。我們堅持醫療惠民,2016年起每年開展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全面實施,城鎮職工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率達到100%。我們緊抓遼寧援疆大好機遇,加強溝通對接,持續推進醫療、教育、人才、產業等援疆,累計爭取援疆資金35億元,實施援疆項目331個,受益群眾60余萬人。202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057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0元,五年分別年均增加1094.6元和941.4元,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我們充分發揮各民族“共住一座城、共吃一桌飯、共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共建一個家、共愛一個國”的良好氛圍,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地區33萬個家庭中,2個以上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共1.1萬余戶,其中塔城市、烏蘇市一些社區多民族家庭占比達到20%左右。我們深入發掘和用好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和亮點,創作了《家園之戀》《愛在塔城》《戍邊組歌》等舞臺劇和歌曲,湧現出了十余年如一日在家升國旗的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沙勒克江·依明,地區連續多年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地區”。我們打造民族特色“美食一條街”和“風情園”,舉辦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遊節、那達慕大會、錫伯族的“西遷節”、達斡爾族的“沃其貝節”、回族的“花兒”等節慶活動,讓各族群眾在來來往往、說說唱唱、聚聚聊聊中交往交流交融,“我們都是塔城人、我們都是新疆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深入人心。

塔城天藍得過分,花開得放肆,有神奇峻美的天山畫廊,有古樸自然的草原風光,有惟妙惟肖的偉人山,有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有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有風味濃郁的特色美食,是一個“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

歡迎世界各國、祖國各地的朋友都來塔城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親身感受塔城的發展變化和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

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阿依丁·托留汗專員的介紹。

新疆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欣賞,充分尊重和保護各種民俗文化,實現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再屯娜·卡利穆瓦是“撒班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她見證了塔城地區“撒班節”的保護、傳承與發展。下面,請塔城市居民再屯娜·卡利穆瓦講述她的故事。

12月2日,再屯娜·卡利穆瓦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再屯娜·卡利穆瓦:我叫再屯娜·卡利穆瓦,塔塔爾族,是“撒班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我出生在塔城一個塔塔爾族文化世家,祖輩於1915年定居塔城後,一直保留著過“撒班節”的傳統。現在我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撒班節”。

“撒班節”是塔塔爾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撒班”是塔塔爾族一種犁地農具,傳說由於撒班促進了塔塔爾族農業生產力的提升,為了紀念這種新式犁的發明,每年春耕農忙結束後,塔塔爾族群眾都會聚在一起歡慶,久而久之,這種慶祝活動便演變為了塔塔爾族的傳統節日。

隨著近年來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撒班節辦得越來越隆重,內容也一年比一年豐富。節日當天,大家會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進行摔跤、賽跑、賽馬等各種娛樂活動和文藝演出。

2008年,塔塔爾族“撒班節”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項目名錄。塔塔爾文化及藝術形式在塔城各類文化活動中得到充分展示。傳統節日“撒班節”每年都會如期舉辦,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關心塔塔爾文化、參與挖掘、傳承和宣傳的人越來越多、熱情越來越高。現在,“撒班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註和熱衷於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我作為塔塔爾文化傳承者和保護者,我一直在收集整理材料,進行研究、挖掘、保護和傳承,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各級政府積極提供幫助,正是這麼好的政策幫我更好地把塔塔爾族文化傳承下去,使民族文化的精髓源遠流長。

美西方反華勢力故意挑撥是非,汙蔑我們新疆“種族滅絕”“文化滅絕”,簡直可笑極了。國家大力支持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條件傳承傳統,誰見過這種“滅絕”?你們那些惡意謊言,在事實面前終究會不攻自破,我們的幸福生活不許你們汙蔑!

主持人:謝謝再屯娜·卡利穆瓦的講述。新疆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塔城地區連續多年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地區”,各民族和睦共處,親如一家。下面,請塔城地區郵政儲蓄銀行員工吾熱肯講述他的故事。

12月2日,吾熱肯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吾熱肯:大家好,我叫吾熱肯,柯爾克孜族,現在在郵儲銀行塔城地區分行新華路支行上班。我家有23人,是一個由4個不同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我的妻子和大姐夫是蒙古族;大妹夫是漢族,二妹夫是哈薩克族。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裏,每個小家庭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結合的。我還把家裏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老屋,按照原有風貌進行了裝修,創辦了一間私人博物館,將20多樣老物件進行展覽,東西不多,但是非常典型,讓人很直觀地了解我們幾十年生活的變化。每當街坊鄰居來參觀,我都會給他們講每一件展品的歷史,介紹當時的生活和故事,對比現在過上的好日子,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對我們一家來說,每年的春節、元宵節、那達慕節、古爾邦節……都是必過的節日。每逢節日,聚會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聚會時的菜肴,則更像是一次多民族美食展。我的媳婦端出了熱氣騰騰的手抓肉,姐妹們帶來香味十足的熏馬腸,妹夫的紅燒魚等拿手菜,更是深得大家的喜愛。

我們家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同,但我們都選擇互相尊重對方,並從中發現對方的優點互相學習。就拿吃飯來說,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現在一大家子都喜歡吃妹夫炒的菜、做的魚,而他燒奶茶、煮肉的手藝也越來越好。我們一家人就是這樣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融合。

我的家住在塔城市哈爾墩街五道巷,這裏生活著14個民族。從小母親就經常給我們說,民族團結很重要。從小,家中便會有各民族的小朋友來做客,母親也有許多不同民族的好朋友,民族團結的種子便埋在了大家心裏、流淌在血液裏、融化在骨子裏,成為家風傳承著。

這裏還有許多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家庭,融洽地生活著,誰也離不開誰。我認為不管在哪裏,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都應該互幫互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美西方反華勢力在網上肆意抹黑中國、詆毀新疆,他們憑空捏造說新疆“壓迫少數民族”,對此我感到非常氣憤,他們的目的就是想破壞新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穩定,他們的詆毀、攻擊,終將會破滅,我們幸福和諧安定的美好生活,絕不容許他們來評頭論足,他們終將成為全世界的小醜。

主持人:謝謝吾熱肯的講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眾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手風琴在塔城擁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會基礎,手風琴已成為各族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接待賓客、節日慶典,還是朋友相聚、新人婚禮,手風琴成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紐帶。下面,請塔城市第六小學教師魯紅講述她和手風琴的故事。

12月2日,魯紅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魯紅:大家好,我叫魯紅,我是塔城市的一名音樂老師。

塔城市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邊陲小城,有著豐厚的、多元文化底蘊,各民族風俗、飲食等文化交融在一起,在諸多民族文化中,手風琴在這裏擁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會基礎。塔城市有一座手風琴博物館,匯聚世界各地的手風琴,展館內收藏著中國、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烏克蘭等10個國家1000多架不同品牌的手風琴,不同展區,可體驗不同國度的手風琴文化。每年都有不少的遊客前來參觀。

2016年,塔城市1500多位手風琴演奏者合奏《美麗的塔爾巴哈臺》,演奏者有17個民族,各行各業,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只有7歲,成功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

手風琴現在已經成為塔城市一張亮麗的名片,也被譽為“手風琴之都”。對我們而言,手風琴是最熟悉與親近不過的,它是陪伴我們成長的樂器,我們都是聽著手風琴聲長大的。朋友相聚、新人婚禮,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在手風琴的伴奏下邊唱邊跳,享受手風琴帶來的快樂。

如今,手風琴走進了學校、走進了課堂。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手風琴的魅力、了解手風琴的歷史,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以開辦融情課堂的方式,把音樂課搬到手風琴博物館、搬到手風琴傳承人家裏,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學習手風琴,把演奏手風琴的快樂傳承下去。

美西方反華勢力對新疆的人權事業發展進步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在從未到訪過新疆、也不了解真實新疆的情況下,以所謂“侵犯人權”當做借口,汙蔑新疆“文化滅絕”“種族滅絕”,肆無忌憚地給新疆潑臟水,實質上就是打著人權的幌子,披著人權的面紗,自認為可以破壞新疆穩定大局,這完全是徒勞無功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主持人:謝謝魯紅的講述。塔城地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加強各民族非物質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出臺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為科學、系統地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制度保障。下面,請塔城市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文化站站長郭梅講述她的故事。

12月2日,郭梅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郭梅:大家好,我叫郭梅,達斡爾族,來自塔城市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我們一家三口,有一個女兒,現在上高中。

我從事基層文化宣傳工作已經20多年了,現在是鄉文化站站長。我父親叫甲孜,他多才多藝,一生創作了四十余首歌曲,有《彩雲之鄉》《紀念碑之歌》《瓜爾本社我生長的地方》等等,其中《彩雲之鄉》成為了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的鄉歌。我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聲樂、歌舞,學習達斡爾族文化和習俗。在他的影響下,我從小立誌也要像父親那樣,做一個“文化人”。

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是新疆唯一一個達斡爾民族鄉,1998年建成了達斡爾民俗風情園,成為老百姓開展節慶活動的重要場所。園內有達斡爾族群眾自發集資籌建的“達斡爾戍邊紀念碑”,用來紀念當時從東北出發,達斡爾族官兵克服漫長時間和艱苦環境為國戍邊的英勇事跡。不遠萬裏為國戍邊的歷史,體現出達斡爾族和各民族團結一致的深厚情誼和愛國情懷。2013年4月,經過重新布置和改造,民俗展館占地400平方米,內設4個展廳,展出照片、實物180余件。每年接待各地遊客7000余人次。

為了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向遊客介紹達斡爾族的歷史,我查閱了很多資料、采訪了許多位達斡爾族老人,了解達斡爾族的各種手工技藝和歌舞等。

2019年,我受邀前往北京參加第二屆全國達斡爾民間歌舞比賽,現場演唱的由父親創作達斡爾歌曲《彩雲之鄉》,深深打動了在場的專家評委,榮獲了一等獎的好成績,這也更加堅定了我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的決心。

達斡爾族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沃其貝節。每年6月8日,大家早早起床將院落收拾整潔,穿上傳統服飾到斡包前舉行祭祀活動,大家會把散落的石頭撿起來擺放在斡包上,將柳條插在斡包中央,把彩色的絲帶系在上面,表示祈福祝願。

達斡爾族還有一些極具特色的美食,比如索倫餅、血腸、雪水涼面等。雪水涼面就是用春天剛剛融化的雪水把煮熟的面拔涼,吃起來非常筋道入味。我們除夕的時候也會包餃子,包魚形的餃子,因為以前達斡爾族生活在嫩江流域,包魚形餃子寄托思念家鄉的情感。達斡爾族婦女非常擅長刺繡,在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工藝後,新疆的達斡爾族形成極具特色的刺繡風格。

美西方反華勢力汙蔑新疆少數民族被“文化滅絕”“限制言論自由”,少數民族被“強制”“壓迫”“歧視”,我感到很氣憤!我們各民族生活在一起過得很舒適,很開心,就像一家人一樣。他們就是在嫉妒我們!

主持人:感謝郭梅的講述。近期,美西方反華勢力憑空捏造新疆存在“強制絕育”的謬論,妄圖用謊言挑撥新疆民族關系。事實是,新疆孕產婦保健水平明顯提高,截至2020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達到98.53%,住院分娩率達到99.82%。各族群眾是否采取避孕措施、采取何種方式避孕,均由個人自主自願決定。下面,請額敏縣額敏鎮橋南村村民德木拉提·尼加提講述他的故事。

12月2日,德木拉提·尼加提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德木拉提·尼加提:我叫德木拉提·尼加提,哈薩克族,是土生土長的額敏縣人,我的妻子木娜瓦爾·艾尼是維吾爾族,在額敏縣創辦了一家服裝設計工作室。我與妻子有兩個女兒,一個8歲,一個7歲,都在額敏縣第二小學上學。現在,我的妻子又懷了一個寶寶,已經6個月了,我們一家都很期待新寶寶的到來。

我的妻子大學畢業時,在額敏縣擔任過一段時間教師,後來因為愛好服裝設計、制作,就辭職自己開了一家服裝設計工作室。她現在銷售的所有服裝都是自己設計、制作的,原創的民族特色女性服裝,款式新穎,質量也好,單件價格在300元至3000元,生意好得根本停不下來,月收入能達到3萬元以上,比我一個月的工資高很多呢!顧客都非常喜歡她的服裝,看她們變得更美,我的妻子也非常開心。妻子還招了兩名學徒,打算把手藝教給其他人,讓他們也改善生活條件,和我們一樣過上好日子。

兩個女兒從出生到現在都不需要我們太操心,備孕的時候,縣婦幼保健院會提供免費的葉酸,孩子出生後,婦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員會上門來檢查孩子和我妻子的健康狀況,寶寶也享受到了定期免費接種疫苗的福利。孩子自己也有醫療保險,萬一生病住院,費用也都可以報銷。孩子們上學了,學費、餐費,都不用我們交,她們上學都是免費的。孩子們也喜歡上學,天天回家了就跟我們講在學校吃了什麼好吃的,老師教她們玩了什麼遊戲,和誰成了好朋友。現在上小學了,孩子們會和同學結伴一起上下學,上學的路都是寬敞筆直的柏油路,老師和交警會在上下學的路邊維持秩序,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我們真的很放心。孩子們也都很爭氣,成績很好,喜歡唱歌、跳舞、繪畫,性格也開朗活潑,很招人喜歡。

現在我妻子又懷了第三個孩子,懷孕期間,我妻子再次享受到了國家各項優惠生育政策,每個月按時去婦幼保健院進行體檢,做B超、胎心監測,那裏的醫護人員都非常細心、非常耐心,總是笑著溫柔地詢問我妻子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也經常詢問我妻子的健康狀況,提醒我要照顧好妻子,出行活動要註意交通安全,有需要就聯系他們。我的女兒們都說要等不及見到弟弟或是妹妹了呢。

現在,我和妻子最大的心願就是把第三個孩子平平安安地生下來,將他們三個撫養長大,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像我和他們的媽媽一樣,認真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的家是普通的少數民族家庭,是新疆千千萬萬幸福家庭中的一個。美西方反華勢力汙蔑新疆存在所謂的“種族滅絕”“強制絕育”,這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接受著良好的教育、享受著各種優惠政策。我們要用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告訴他們,我們的生育是自由的,那些抹黑造謠我們的人是在歪曲事實,是會受到懲罰的!

主持人:謝謝德木拉提·尼加提的講述。

新疆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積極推進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引進植保無人機、無人駕駛拖拉機等智能化農業設備,促進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今,平地整地、精量播種、無人機打藥、高效節水滴灌、采棉機采收,全程是機械化、智能化作業,不僅解放了生產力,而且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

下面,請烏蘇市皇宮鎮老莊子村村民努爾蘭·烏魯孜哈力講述他和棉花的故事。

12月2日,努爾蘭·烏魯孜哈力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努爾蘭·烏魯孜哈力:大家好,我叫努爾蘭·烏魯孜哈力,哈薩克族,我的家鄉在塔城地區烏蘇市皇宮鎮老莊子村,我在村裏一直種地,已經種了20多年,親眼見證了我們新疆棉花生產的發展,在這裏我要將我們新疆棉花生產快速發展的情況告訴全世界的人民。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從1998年開始跟著父母學習種地,我的種植水平不斷提高,這幾年棉花種植全部由我管理,父母在家安享晚年,這二十多年來,我見證了新疆棉花生產的不斷發展。

1998年剛跟著父母種地時,家裏種有30多畝地,從種到收,一家人從3月份直到11月份都又忙又累。那時候家裏沒有播種機,找人播種,150型的拖拉機播的棉田歪歪扭扭,每畝地的播種量都有七八公斤。由於播種量大,棉苗太多,棉苗出來後,還要人工扒苗、間苗、定苗、封土、打藥。以前打藥都是手壓式噴霧器,一天也就只打20多畝。以前棉田澆水都是大水漫灌,由於地不平,要在棉田裏不停地打埂子,晚上還要開著手電灌水,很辛苦。

2010年後,棉花產量和價格都比以前高一些,家裏經濟條件有所好轉,我的棉花種植水平也不斷提高,又承包了100畝地種植棉花。從那個時候開始,棉花生產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

近年來,隨著新疆棉花種植機械化的不斷發展,新疆棉花生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感到目前是個好機遇,就和兩個朋友一起合夥種了1300畝的棉花,都是我們3個人管理,家裏人完全不需要參與。現在棉花種植簡單多了,播種有北鬥導航精量無人播種機,一播全苗,一穴一苗,再也不需要人工間苗、定苗、封土。中耕有中耕松土機,打藥有大型植保噴藥機械,還有無人機飛防、直升機飛防,1300畝地幾個小時就可以打完。澆水施肥全部是節水滴灌,打開閥門就可以完成。收棉花現在最方便,我們烏蘇就有采棉機生產廠家,很多采棉機都是找上門幫你采棉花,我們的1300畝地3天就可以采收完,完全不需人工采摘。

我們家有4口人,靠著辛勤勞動種植棉花,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我在市裏買了樓房,購買了最新的家電和家具,配了小轎車,是種植棉花讓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近來,美西方反華勢力汙蔑新疆種植棉花存在“強迫勞動”,我想大聲告訴大家:這就是造謠汙蔑、胡說八道!我們都是自願種植棉花,現在種植棉花從種到收基本全部都是機械化,很多時候都用不到人工,哪來的“強迫勞動”!我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創造美好的生活有錯嗎?請你們閉嘴吧!

主持人:謝謝努爾蘭·烏魯孜哈力的講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多種文化包容互鑒、交融貫通,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新疆,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下面,請沙灣市博爾通古鄉肯阿根村牧民加依娜·葉爾肯講述他的故事。

12月2日,加依娜·葉爾肯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加依娜·葉爾肯:大家好,我叫加依娜·葉爾肯,哈薩克族,今年25歲,是沙灣市博爾通古鄉肯阿根村村民,我家有5口人,丈夫和我,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還有婆婆,我們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的家鄉沙灣市博爾通古鄉,這裏有得天獨厚的天山雪水、豐茂草場,特別適合畜牧養殖和旅遊。我在這美麗的地方出生、長大,我喜歡這裏的每一處高山和每一寸草地。哈薩克族以養殖為主要生活來源,主要養殖牛羊、馬、駱駝等,這些動物也是我從小到大的夥伴。7歲的時候,我就會騎馬了,夏天,我們騎著馬兒在草地上馳騁,冬天,我們在溫暖的氈房裏跳舞歌唱。

結婚後,我和丈夫也養殖了馬、牛、羊等,夏天牲畜們在草場吃草,冬天在暖圈越冬。我們不僅可以賣馬奶、牛奶、羊奶等,還可以賣熏馬肉、牛羊肉等……這樣,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作為青年牧民,我們知道科學養殖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常常通過鄉裏畜牧技術員的指導,通過網絡、書本學習現代養殖技術,不斷改進牛羊的品種,提高品質,每年都能增加收入。

最初,我們只有幾十只羊、十幾頭牛,現在,我家養了300多只山羊、40余頭牛、20余匹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這首《我愛北京天安門》,是我小的時候就耳熟能詳的歌曲,直到現在,我還常常唱給我的孩子們聽。

2021年,我和丈夫有了騎馬去北京看看天安門升國旗的想法。

在得到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後,我們在自家的馬中選了兩匹體格健碩的馬,騎著馬向從塔城地區沙灣市向著首都北京出發。途中,我們經過了郁郁蔥蔥的良田、一望無垠的戈壁、萬裏無雲的大草原……歷時74天,我們於7月27日到達了北京,8月1日那天,我們在天安門看了讓人激動萬分的升國旗。

此次旅途中,我們花費了12萬元左右,這些錢都是我們通過辛勤的勞動賺來的。對我們來說,此次的北京之行,是我們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一路上,我們路過無人區、感受到了40℃的高溫酷暑,經受了大自然的考驗,也感受到了各族群眾帶給我們的溫暖,途中有哈薩克族朋友送來的噴香的奶茶,有蒙古族朋友送的蔬菜、食品、藥品,有漢族朋友的熱情接待……最重要的是,我們實現了我們的夢想,看到了莊嚴的天安門升國旗,那一刻,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們大聲唱起了國歌。

在北京呆了9天,我們於8月4日,開始返回新疆。返回時,我們是乘坐著物資保障車回來的,99天後,我們回到了家鄉,受到了親朋好友、父老鄉親的熱烈歡迎和贊美!長輩們直誇我們有勇氣!我們夫妻倆也把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祖國的巨大變化講給鄉親們和家人聽!大家都感嘆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和現在的美好生活!

是啊!我從小在山區長大,現如今的好生活,讓我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在我的家鄉,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水、電、網絡等也是家家都通了。農民再也不為看不起病而發愁。我的兩個孩子自上幼兒園起就享受了免費教育,上學還有夥食補助、住宿補助等。

那些造謠新疆限制言論自由、限制行動自由的人,你們的這些謬論是從何而來的?新疆的發展變化你們知道多少?我們通過自己的勤勞努力,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新疆的各族群眾一定會通過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主持人:謝謝加依娜·葉爾肯的講述。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族群眾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盛傳不衰。它不僅是一種藝術表演,也是一種智慧和才華的競技,是草原遊牧民族勇氣、意誌、好勝心、搏擊力的張揚和展示。托裏縣哈孜紮·托海希望更多人學習哈薩克族阿依特斯,讓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下面,請托裏縣阿肯哈孜紮·托海講述她的故事。

12月2日,哈孜紮·托海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哈孜紮·托海:大家好!我叫哈孜紮·托海,哈薩克族,托裏縣人,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和托裏縣的民間文藝文聯會會員。

我從小就特別熱愛哈薩克族阿依特斯和民間文藝工作,從1995年開始參加國際、國內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比賽近百場,獲得了很多獎項和榮譽。

我們哈薩克族非常尊敬阿肯,因為阿肯歌頌的是人們的幸福生活,指導人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是一種即興表演,不用死記硬背。阿肯們在阿依特斯過程中時而玩笑時而嚴肅,鬥誌鬥學,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考驗阿肯的機智和才學,是智慧的對決,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接下來我為大家即興表演一段,希望大家喜歡。

在中國,哈薩克族阿依特斯走出了一條寬廣的道路,阿肯彈唱藝術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和傳承。

我從30歲開始收徒,至今已培養出了20多名優秀的年輕阿肯。讓我欣慰的是在我培養的這些阿肯當中,有些參加了自治區級阿肯阿依特斯比賽,並獲得了優異的成績,為此我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

2006年,哈薩克族阿依特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繼續發揚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新疆多地每年都會舉辦相關比賽。奎屯教育學院等高校還專門開設了哈薩克族阿依特斯藝術班,我經常受邀去學校講課,所以,我從沒擔心過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會失傳。這是對我的認可,作為傳承者,我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傳承者,將我們的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文化發揚光大。

最近,美西方反華勢力說我們新疆存在“文化滅絕”,這簡直是在胡說八道。我在研究學習阿肯藝術的過程中,與許多的民間藝人有過交流,大家都受到了國家的扶持和幫助。將來,我還會把畢生的精力獻給我們的文藝事業,獻給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文化,教出更多的徒弟將其發揚光大。

主持人:謝謝哈孜紮·托海的講述和表演。新疆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實現更高水平普及、更高質量發展,教育總體水平處於歷史最好、最快發展階段。阿依古力·馬義爾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每天帶著孩子們享受著快樂生活。下面,請裕民縣第一幼兒園教師阿依古力·馬義爾講述她的故事。

12月2日,阿依古力·馬義爾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阿依古力·馬義爾:大家好!我叫阿依古麗·馬義爾,維吾爾族,是裕民縣第一幼兒園的教師,家裏有四口人,我和老公,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裕民縣第二小學讀書,小兒子在裕民縣第一幼兒園上中班。

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沒有文化的普通農民,所以我爺爺特別希望我父親能有文化。在父親小時候一次過生日的時候,爺爺送給我的父親這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一本《新華字典》。通過不懈努力,父親自學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大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父親從自身自學成才成功的實踐中明白了,學好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所以他特別註重對子女的教育,在他的言傳身教下,現在我和兄弟姐妹也都成了對社會有用的人。

幼兒園是我人生軌跡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我懂事的時候,我們家搬到了幼兒園附近,經常看到小朋友在幼兒園裏面無憂無慮地生活。我小時候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時候,總是主動要求扮演老師的角色,我的夢就是成為一名幼兒老師。在國家教育普惠政策的幫助下,我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幼兒老師。

近年來,國家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不僅配強了師資力量,更加大了對教學環境改善的投入,新建的教學樓寬敞明亮,設備齊全,幼兒活動場地寬敞,教室中設置“建構區”“圖書角”“美工區”“生活體驗區”等區域,鼓勵各族幼兒開闊思維,鍛煉動手能力。隨著教育優惠政策逐步加大,幼兒保教費、教材費全部減免、對幼兒的“三餐一點”都有補助。

我從事的就是教育行業,我看到新疆各民族兒童都享受著同等的教育資源,家長也都放心地將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特別是我們裕民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來自牧區,因為居住的地方遠,孩子上學不方便,為了解決牧民父母的後顧之憂,國家投入很多資金,在縣城和鄉鎮設立寄宿制學校,不僅解決了牧民的孩子上學離家遠的問題,還為農牧民和外出務工家庭的孩子提供寄宿服務,孩子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學習在學校,星期六星期天回到家裏和父母團聚,而且國家還給住宿生發放生活補助,既減輕了住宿生家庭的生活壓力,又為住宿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近期,我在網上看到美西方反華勢力造謠,說我們少數民族的語言被滅絕,孩子被“代際隔離”,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從我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孩子的受教育情況看,學過多種語言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就業渠道比較寬,有的在疆外工作,甚至還有的去了國外工作。我所知道的孩子不管是哪個民族的,都在享受著優越的教育資源,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著自己美好的生活。

主持人:謝謝阿依古力·馬義爾的講述。

新疆高度重視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與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各民族文化現代化。下面,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江格爾藝術團副團長道爾吉·尼瑪講述他和《江格爾》的故事。

12月2日,道爾吉·尼瑪發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道爾吉·尼瑪:大家好!我叫道爾吉·尼瑪,蒙古族,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江格爾”的自治區級傳承人,今天很高興給大家講一講我和江格爾的故事。

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江格爾》史詩是以英雄江格爾命名的,主要以口傳方式流傳。《江格爾》史詩主要講述了江格爾帶領十二名勇士,戰勝侵犯他們家鄉的妖魔鬼怪,建立一個沒有戰爭、沒有饑餓、沒有衰老,人人永葆青春,一個富強、和諧、誠信的寶木巴樂園的故事。

我的家鄉是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是《江格爾》史詩發源地,擁有“江格爾故鄉”的美譽。在這裏,從七歲小孩到七十歲的老人都喜歡聽江格爾的故事,專門演唱江格爾的民間藝人叫做江格爾齊。

我爺爺加·朱乃出生於江格爾齊世家,是第三代江格爾齊傳承人。國家級江格爾文化傳承人,也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江格爾齊。爺爺能把長篇的《江格爾》記下來,還把這些內容都記錄了下來。他所傳唱的《江格爾》以口傳和手抄兩種形式記載著。能演唱《江格爾》45章、24萬行,並培養了多名弟子。他演唱時聲音洪亮,唱詞清楚,節奏分明。他演唱的各部分內容完整,語言精練,詩歌優美動聽,深受國內外研究者的稱贊,也一直深受著大家喜愛和敬仰。

我從小跟爺爺一起生活,主要娛樂就是聽爺爺給我們唱《江格爾》,我很喜歡聽《江格爾》,於是七歲時開始跟爺爺學唱《江格爾》,在十三歲時,自己已經能獨立說唱一整章江格爾了,我邊上學邊學唱江格爾,目前已經學會了十章。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江格爾文化,我在家鄉開設了江格爾說唱班,近幾年培養了100余名小江格爾齊。

和布克賽爾縣高度重視江格爾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一直以來積極打造江格爾文化品牌,開展各類江格爾文化活動。至今已舉辦了17屆江格爾文化旅遊節暨那達慕大會。如果說我們的文化遭受滅絕,怎麼會有這樣的成果呢?

作為一名江格爾傳承人,我有責任和義務做好民族藝術的傳承和保護,江格爾傳承就是我的生命和血脈,我要用我的一輩子去傳承和弘揚江格爾文化,用我的生命彈唱江格爾。

現在我給大家彈唱一段江格爾(江格爾贊)。

最近,我在網絡上看到美西方反華勢力造謠說我們新疆存在“文化滅絕”,這簡直是胡說八道。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作為一名江格爾文化的傳承人,我最有發言權!我想說,我們的江格爾文化正在被精心保護和發展壯大,事實就是事實。

主持人:謝謝道爾吉·尼瑪的講述和精彩表演。剛才,塔城地區行署專員阿依丁·托留汗為我們介紹了塔城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況,10名基層幹部和群眾分享了他們的幸福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和諧、開放、自信、幸福的塔城。塔城地區的發展變化和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是新疆各地高質量發展、各族群眾生活改善的一個縮影。歡迎大家都來新疆走一走、看一看,體會新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感受新疆的多元文化、見證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發言人和媒體朋友們!

責任編輯:劉豪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