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空的木頭匣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一篇文章講透夢想的本質、命運的一切。

2021年4月10號,我好像突然頓悟了成功之道,或者說巨人之路,並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條公式:

巨人之路=企圖心(意願)× 生態位(戰略)× 知識樹(能力)

其中企圖心是前提,對應我們經常所說的意願,一個人首先要有做某件事的強烈意願,接下來一切才會開始。我們常常所說的努力、堅持、激情等,也都包含在裏面。

其次是生態位。光有企圖心還不夠,有多少人在北上廣努力著、奮鬥著,他們是最想改變命運的一群人,然而現實很殘酷,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都無法在北上廣擁有自己的一套房。

究其本質是因為,努力並不等於成功,只有在正確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選擇比努力重要。

一個人的未來如何,努力本身最多只占50%,在我眼裏,努力和辛苦是廉價的。在一線城市的寫字樓裏,誰不加班?誰不努力?誰不辛苦?關鍵看你的選擇,有沒有活在趨勢裏,有沒有在正確的賽道上,有沒有在風口上努力。——《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最後是知識樹。有了想改變的意願,有了正確的生態位,仍然還不夠,我們還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和認知。而知識樹,就是通往這一切的鑰匙。

如此,企圖心+生態位+知識樹,就完成了一個優美的閉環。這就是成功之道,或者說巨人之路。

其實我在大學那陣也感悟了類似的公式,當時的想法是:成功=努力×方向×能力。

努力就是我們所說企圖心,不過企圖心遠不止努力,還包括堅持,還包括激情,還包括很多東西;方向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位,不過那陣還不懂什麼是生態位,否則我會比現在厲害得多;能力對應的就是今天的知識樹,不過我那時也沒感悟知識樹,否則我也會比現在厲害得多。

生態位我已經寫過了,《成為第一》《深耕細作》《與眾不同》《生態位》那幾篇文章就是講生態位的;《知識樹》我也寫過了,而且我們每一期“知識樹訓練營”已經把我對知識樹的所有感悟都分享出來了;就剩最後一個沒寫了——《企圖心》。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把這個公式的最後一個要點補全,助你成為巨人。

為什麼

當我寫下“為什麼”這三個字的時候,好多往事浮上心頭,我的經歷可以說就是企圖心最好的例子。

一、企圖心能帶來你所需要的一切

企圖心就像一支畫筆,有了它,一切的東西都可以長出來。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這話我不完全否認,但我想說,命運總有漏網之魚,只要你擁有一顆強烈的企圖心,一顆遠超他人的企圖心,一顆永不熄滅的企圖心。

跟你講講我的故事吧。

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6歲,當其他孩子都在享受美好童年的時候,我母親生了一場大病,並從此一直癱瘓不起。為了給母親治病,花掉了父親前半生辛辛苦苦積攢的所有積蓄。

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這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如果你是農村人就會知道,農村人根本不敢生病,基本上一場大病就會奪走這個家裏的一切。

所以,我幾乎是在6歲就開始就體會到了人世間的一切辛酸苦辣。有的人是18歲以後才成年的,而我的成年禮在6歲那年就完成了。

鄰居會欺負你,他們會經常找你茬,找各種理由罵出各種難以啟齒的話;他們還會發動周圍所有鄰居組成一個“聯盟”,一個類似農村精英階級的聯盟,他們聚在一起,通過欺負老實人獲得成就感;他們還會杜絕自己的子女跟你做朋友,我曾經的朋友們,因為經常偷偷跑出來跟我玩,最後被他們父母打怕了,也都開始疏遠我……

這僅僅是我童年的冰山一角。我知道很多人通過各種文學書籍,了解到農村人的善良淳樸,但我所見的一切告訴我,事實並非如此。

有文化的人才會更善良,越是沒文化的人越原始,他們的確會“善良”,但僅僅只對比自己強的人善良,他會想盡一切諂媚你、巴結你;但如果你比他弱的話,你就會看到他們的醜惡嘴臉。

而很不幸,因為我母親那場病,我們從一個鄰裏間最強的家庭,一夜之間變成了鄰裏之間最弱的家庭。

這就是我的童年。

如果你在我6歲的時候遇見我,你會相信,一個出生貧寒,父母也沒念過書的人,將來會變得很厲害嗎?

如果你在我高中的時候遇見我,你會相信,一個無論怎麼努力都考不進班上前五,最後還差7分才能夠到一本線的人,將來會變得很厲害嗎?

如果你在我復讀的時候遇見我,你會相信,當時我和宇環站在學校的天臺上,天真的說,將來有一天我們要去改變世界,你會相信今天我們真的在接近那個夢想嗎?

如果你在我大一的時候遇見我,你會相信,一個看似普通,沒有任何特長的男生,將來他寫的文章會被上市公司打印出來發給員工閱讀嗎?

……

你不會相信,也想象不出來,就連我自己當時也不知道我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但是我一直有一個珍貴的東西——企圖心。雖然我不知道我將來會做什麼,會變成什麼樣,但是我知道,我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我會改變世界,我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就是這個東西,讓我從一張白紙,逐漸變成了一張風景畫;讓我從一個零認知的人,不斷閱讀、思考、實踐,最終變成一個有極高認知的人。

很神奇,企圖心似乎知道我要什麼。我喜歡創業,於是它讓我感悟了知識樹,讓我具備快速學習任何知識的能力;光有努力和能力還不夠,選擇大於努力,於是它讓我感悟了生態位,讓我剛大學畢業就找到人生的方向。

這就是企圖心的重要性,即使你現在什麼也沒有,但只要你心中有一顆強烈的企圖心,你就能慢慢長出你所需要的一切。

二、企圖心是一切改變的前提

有句話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其實這句話不夠準確,準確來說應該叫做「你永遠叫不醒一個沒有企圖心的人」。

以前我總是想幫助身邊每一個朋友,想告訴他們閱讀的重要性,想告訴他們生態位的重要性,想把我的知識樹分享給他們。

但後來逐漸發現,根本就做不到。

因為他們對此沒有企圖心,他們並沒有那麼想要改變。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妹妹的成績不是很理想,問我有什麼辦法沒有。我是研究學習方法的,很想給她妹妹推薦知識樹高中版。但我最後沒有那麼做,因為她妹妹對學習方法沒有強烈的企圖心。

同樣,我身邊很多好朋友,有厲害的,也有不厲害的,他們想改變現狀,想具備跟我一樣的認知,可是當我給他們推薦書籍、推薦知識樹的時候,他們卻將我的建議拒之門外。

我就知道了,其實他們所謂的想改變,並不是那麼的想。

所以我現在不再好為人師,因為我開始意識到,企圖心是一切改變的前提,如果他對此毫無企圖心,那麼不管你再怎麼想幫助他,他的內心都是毫無波瀾。

三、企圖心是一切平庸的根源

最近突然感受到了一種更大的無奈。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沒有企圖心,最終這個人將徹底被擊潰,淹沒在殘酷的現實和洶湧的人潮中。

很多人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一兩年後,很快就會意識到一件事情“這個社會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現實,像我這樣的人,一沒背景,二沒能力,三沒機緣,註定這一生大概也就是這樣了。算了,就這樣吧,努力工作,爭取找個好老婆/好老公,將來買個房子(首付),買個車子(首付)”。

如果你去觀察他們,你會發現,他們已經沒了激情和目標。生活中除了無聊和郁悶,似乎再也沒有別的色彩了。看著別人的成功也覺得無所謂了,麻木了。

雖然幾年前還有那麼一絲艷羨,還有個崇拜的偶像,但現在什麼感覺都沒有了。每天的生活就是麻木地工作、閑聊、發呆、看無聊的電視或沈迷於網絡。

心酸嗎?心酸。這就是大多數人最後的歸宿。

其實我心酸還不是他們最後的歸宿,我心酸的,是他們早早地就向命運妥協了,對這個世界不再抱有任何的企圖心。

就像馬戲團的大象,小的時候因為被馴獸師用鎖鏈拴住,從來沒有掙脫過,等他們長大,即使換上細繩,也不再試圖逃跑了。

這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認命了”。

用更準確的話來表述就是“不再對這個世界抱有任何的企圖心了”。

這是一個人跟現實交手之後,發出的最後宣告,宣告完之後他的人生就被判上了死刑。

是什麼

那什麼是企圖心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做成某件事情的意願”。

這裏面有兩個關鍵詞“某件事情”和“意願”,它們分別對應著企圖心的大小和強弱。

如果這件事比較小或比較容易,比如“我要減肥”,我們把這種企圖心叫做願望;如果這件事比較大或者不容易實現,比如“我要改變世界”,我們把這種企圖心叫做野心。

如果這個意願比較微弱,比如“我要是能瘦下來就好了”,我們把這種企圖心叫做想法;如果這個意願比較強烈,比如“我一定會瘦下來的”,我們把這種企圖心叫做渴望。

這是比較專業的解釋。

但是我更喜歡另外兩個解釋,一個叫做“吸引力法則”,一個叫做“天命”。它們分別來自兩本書,一本叫做《秘密》,一本叫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玄學的角度去看待《秘密》以及裏面提到的“吸引力法則”,好多人因此誤入歧途,覺得只要我向宇宙下訂單,宇宙就會帶給我想要的一切。

像極了我一個信教的鄰居。她經常跟我們說,只要煮飯前禱告一遍,米飯就會增多。

我尋思,這玩意兒還能違背能量守恒定律?

其實這也不怪她,很多人看完《秘密》之後也是這樣想的。我無意批評這種行為,但我想提供給你另一種看待“吸引力法則”的角度。

其實吸引力法則不是向宇宙下訂單,那是忽悠人的雞湯,你不是塊磁鐵,想啥就能吸引來啥。吸引力法則講的是,你要時刻保持強烈的企圖心,也就是對做成某件事保持強烈的意願。

當你對某件事有了強烈的企圖心,你就會一直朝著它前進,你會充滿動力和熱情,你會堅持很久。

這個過程中,你成功的概率會逐漸增大,並因為你在這件事情上的投入,會吸引來很多人……最終,你會有很大概率做成這件事。

類似稻盛和夫所說的「心不喚物,則物不至」。如果你連想都沒有想過,那肯定不會成功;但如果你開始想了,那麼會有一定的概率成功,並且隨著你的行動、成長,成功的概率會逐漸增大。

但並不是100%會成功,比如我高中的時候想考廈門大學,這個意願強烈到我會在我一切能寫字的地方,都刻上了“廈門大學”這四個字,但我最終並沒有考上廈門大學。

因為意願(企圖心)只是前提,後面還有方向(生態位),還有能力(認知、技能……)。有能力並且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這就是《秘密》這本書對企圖心的理解,他們把它叫做“吸引力法則”。另外還有一個解釋我也很喜歡,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裏提出來的,他們把企圖心叫做“天命”。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屬於自己的天命。有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天命,不敢追逐自己的天命;有的人後來拋棄了自己的天命,忘記了自己的天命。

這就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哲理。

在書的開篇,聖地亞哥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埃及金字塔下面埋著一個寶藏。解夢的老婦人告訴他那是真的,並建議聖地亞哥應該立馬啟程去尋找那個寶藏。

但聖地亞哥並沒有相信老婦人的話,正如我們不敢相信我們曾經一閃而過的夢想一樣。

幸運的是,聖地亞哥又遇到了一個老人,老人告訴他,很多人以為自己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這是最大的謊言,人應該勇敢去追尋自己的天命。

聖地亞哥好奇地問:“什麼是天命?”

老人告訴他:

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人一旦步入青年時期,就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天命了。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一切都那麼明朗,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人們敢於夢想,期待完成他們一生中喜歡做的一切事情。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一股神秘的力量開始企圖證明,根本不可能實現天命。

並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萬物皆為一物,當你想要某個東西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合力助你實現願望」。

聽完老人的話,聖地亞哥決定啟程尋找自己的天命——去埃及金字塔。

路途中遇到了很多挫折與誘惑,幾次差點放棄。但男孩最終堅持了下去,並找到了自己的天命。

這個過程中,作者把我們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的東西,通過故事一一道來,比如挫折、運氣、預兆、行動、誘惑、知識……

這就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想告訴我們的,要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天命。我曾經一直用它來幫我做重大的決策,後來事實證明,幾乎每次都是正確的。

但我一直沒有太懂這背後的機制是什麼。直到最近我好像突然有所頓悟,所謂天命,就是那些曾經在我們腦海裏一閃而過的夢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企圖心。

當這些一閃而過的夢想出現時,大多數人都把它否定掉了,只有少部分人選擇相信,並為之付諸行動。

這就是書中所說的“相信天命,尊重預兆,付諸行動”。

其實它跟《秘密》那本書所說的東西是一樣,都是在講要相信自己的夢想,並立馬付諸行動,只不過《秘密》這本書講了很多玄學的東西在裏面。

以上就是企圖心的各種解釋,它有很多名字,比如意願、願望、渴望、夢想、野心、天命……不同名字對應的企圖心大小不一樣,強弱不一樣。

怎麼做

那麼懂了企圖心,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如何去改變我們的命運呢?

一、建立企圖心

前面我們說,企圖心就是“一個人對做成某件事情的意願”。

企圖心有大小之分,有強弱之分。所以一個好的企圖心,一定是一個很大、很強的企圖心。

正如星雲大師在他的《自在:人生哲學》中講道「做人要有做好人、做大人、做偉人、做專家學者的企圖心;要有希聖希賢、成佛做祖的企圖心,如此才不會空到人間走一遭」。

那麼如何體現企圖心的大小呢?我認為它需要一個參考指標,也就是現實。

比如一個億,對王健林來說就是一個小目標,而對普通人來說就是野心。所以企圖心一定是跟你當下的現實掛鉤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公式:意願-現實=企圖心的大小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已經不再對生活抱有希望,年紀輕輕就已經變得很佛系,所以很難建立一個大的企圖心。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一個人想要改變的意願,取決於“他想要的”跟“他的現實之間”的差距,所以重點在於,如何刺激這個差距。

我總結出來一共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內在的刺激。這種刺激比較難,需要他找到自己的天命,然後這個天命會驅動著他去前進

比如我的天命就是,讓更多人用知識樹學習,幫中國解決應試教育的困局,為中國培養10000+巨人,為時代開啟知識革命。

一種是外在的刺激。比如一個男生原來並不註重自己的身材,突然有一天他的世界闖入了一個女生,看著對方那麼優秀,而自己這麼挫,意願與現實的差距就出現了。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它比較簡單。只要你不宅,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見見優秀的人,你就會產生企圖心。

但壞處也比較明顯,它不夠持久。除非你能不斷地接觸優秀的人,不斷地看到更大的世界,否則就會容易三分鐘熱情。

所以我建議,前期可以通過外界來刺激自己,但最終你要找到自己的天命,你要發自內心的渴望某件事,而且這件事一定要遠遠超出你的現實,如此才能不斷的激勵你前行。

正如孔子所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劉邦、項羽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得益於他們從小就有著極大的抱負。一個小小的亭長,居然有著一統天下,號令群雄的野心;一個小屁孩看到秦始皇出遊的盛大場面,居然會口出狂言“彼可取而代之”。

當然,企圖心也不總是一開始就要立誌遠大,它也是會成長、調整的。

比如曹操,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原本是打算為朝廷賣命,做個大臣,後來因為刺殺董卓失敗,加之一系列事情,使他看到了號令群雄的可能性,才誕生了極大的企圖心。

但不論哪種,我都希望大家是一個永遠對美好事物有企圖心的人。如果哪天,你不再對這個世界抱有企圖心,就是你徹底對這個世界妥協的時候。

二、強化企圖心

企圖心除了有大小之分,也有強弱之分。

比如同樣的兩個窮人,他們都想出人頭地,其中一個人願望很強烈,另一個人可能就要佛系很多;比如同樣在一個公司,有的員工就很有進取心,有的員工則要佛系很多。

造成這種現象的,就是各自的企圖心強弱不同。強弱的不同,最後會導致各自的努力程度、做事的熱情都會有所不同。

那麼如何加強我們的企圖心呢?

1、企圖心要足夠明確

很多人的企圖心是模糊的,這會降低企圖心的強度。

望梅止渴這個故事應該都聽過:

曹操在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了後,嘴裏的口水都流了出來,曹操利用這個辦法促使部隊盡快趕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在這個故事中,水就是模糊的企圖心,梅林就是明確的企圖心。

模糊的企圖心會讓人逐漸失去信心和耐心,明確的企圖心會人堅定不移、充滿動力。

大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只知道,自己想得到更多的東西。你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家很大的郵購公司。如果你給一家郵購公司寫信說’請給我寄一些好東西來’,你肯定什麼都得不到。我們的願望也是一樣。我們必須確切地知道自己心裏渴望的是什麼才行。——《小狗錢錢》

盡可能地把你的企圖心具體化,這能立馬加強你的企圖心。

2、企圖心要視覺化

第二種方法是,把你的企圖心視覺化。

《小狗錢錢》《秘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書中都提到了同樣的東西“想象它已經是你的了,把它視覺化,去感受你已經擁有它時的感覺,你甚至可以把它打印出來,這樣每天都能看到它、強化它”。

我曾經把喬布斯的海報掛在我的書桌對面,這樣每次我學習的時候都能強化自己的企圖心。事實證明這是有用的,它能激勵你不斷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假裝它已經為你所有。——《秘密》

視覺化是成功的大秘密。每天閉上眼睛幾分鐘,去視覺化你已經擁有你想要的事物,並去感受“已經擁有它”的感覺。——《秘密》

建議你拿一本相冊作為你的夢想相冊。收集一些與自己的願望有關的照片,把它們貼在相冊裏,然後每天看幾遍。我們要通過圖片來思考。人們把這種行為稱作’視覺化’。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夢想著自己成功的那一天,不停地想象著自己實現了理想時的情形。——《小狗錢錢》

這就是視覺化的魅力,它能極大的幫你加強你的企圖心。

三、立馬行動

企圖心不是阿拉丁神燈,你想要的東西它不會自己走到你身邊。

這個道理雖然淺顯,但是真正懂得它真諦的人卻是不多。

正如我們好多人學完知識樹,就一直在幻想著自己擁有極高認知的樣子,卻從來不去實操。這怎麼可能成為厲害的人呢?

不要原諒自己,看到好的時機就一定要去做,我心裏想的跟行為是一致的。我們這樣坐著一定沒有什麼好運會來的啦。——蔡誌忠

宇宙喜歡快速行動。不要拖延、不要猜測、不要遲疑,當有機會、有衝動、有內在靈感推動的時候,行動吧。——《秘密》

煉金術士回答說,“你需要學會的一切,這次旅行都教給你了。只缺少一樣,那就是行動。”——《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但行動真的是很難,畢竟人生來懶惰;或者,有時候我們容易猶疑不決,不知道該不該行動,比如要不要跳槽?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答案就是:遵循預兆,相信直覺。

直覺的強大要遠遠超乎你的想象,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潛意識大約占了90%以上,它就像一個隱形的超級處理器。而我們的直覺,就是這種超級處理器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

雖然它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只有一個經過復雜運算後的結果,但它的準確性卻是極高的。很多時候,我們依據直覺做出的決策,事後證明都是正確的決策。

而預兆,就是直覺在提醒你,可以行動了。

相信你的直覺。那是宇宙在啟發你,那是宇宙以接收的頻率在與你溝通。當你產生了本能或直覺,就跟隨它,你將會發現宇宙正如磁鐵般,把你引領到你想要的事物那兒去。——《秘密》

上帝在我前進道路上布下預兆,男孩想,並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吃驚。在這之前,他一直把預兆視作凡間的事情,就好像吃飯或睡覺之類的事情,他從未想過,這是上帝給他指點迷津的方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我很難說這種預兆的本質是什麼,我只能說我經常照此行事,它可能是一種直覺,人的直覺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

四、永不妥協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企圖心,我們把它叫做夢想。

小的時候,老師問“你將來長大想做什麼?”我們會回答“科學家、宇航員……”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我們不再相信夢想,覺得那幼稚、荒唐、可笑。

我們把那些遙遠而不可及的夢,用匣子鎖了起來,並用鐵鏈包裹著,沈到了深不見底的海裏。只是在偶爾午夜夢回的時候,會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曾經我也有過夢想。

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開篇所寫道的:

男孩看出父親也想雲遊四方,這個願望一直存在,盡管幾十年來他一直將這個願望深埋心底,為吃喝而操勞,夜夜在同一個地方睡覺。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跟朋友討論過。為什麼有的人走著走著,就不再有夢想了?

最後我們發現,夢想並不是一夜之間就突然消失的。它是在我們與現實交手的過程中,被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磨滅的。

被磨滅的原因,是因為他從中無數次感到了挫敗,最終絕望、妥協了。

正如馬戲團裏的大象,小的時候被鎖鏈拴住,掙紮過很多次,但沒有一次成功過,後來也就不逃了,被同化了。

關於此,我想告訴你一個哲理:沒有人可以打敗你,除非你同意。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海明威,在他的《老人與海》中所要闡釋的哲理。原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你就是打不敗他」。

海明威所要闡釋的關於“敗”的定義,跟軍事戰略家魯登道夫所闡釋的“敗”的定義完全如出一轍。

魯登道夫在他的《總體戰》這本書中對戰爭有一句定義,我認為點出了戰爭的本質「戰爭以一方失去戰鬥意誌為結束」。

翻譯一下就是,真正的失敗是意誌上的失敗。

不論你遇到過多少挫折,此刻正在經歷怎樣的磨難,那都不叫失敗。只有當你放棄掙紮,徹底向現實妥協那一刻,你才真正失敗。

否則,沒有人可以打敗你,即使是死亡。

推薦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當幸福來敲門》《馬戲之王》

推薦書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小狗錢錢》《褚時健傳》《老人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