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活這一世,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這一生就算成功。——王小波

從《黃金時代》的國罵到生殖崇拜(四),本節接上節,從石、玉到五行——關於五行學說的幾個問題,五行起源諸學說批判(五行新說:石、木、水、火、土)(下)

《尚書·洪範》起始部分三段:(1)武王勝殷,殺受(紂),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2)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彜倫攸敘。(3)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彜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彜倫攸敘。”

行文及語言風格而言,本節引文同目前我們所見青銅銘文有一比,而自“初一曰五行……”後面揚揚灑灑一大篇,則比較接近《詩》體,非常象後世的發揮,所以筆者判斷前面部分內容可能為遠古遺作,後面一大部分是儒家根據需要所加。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蔔辭中的古代社會》第一章有言:“凡《商書》以前的《堯典》、《臯陶謨》、《禹貢》都是孔門做的歷史小說,在商代以前絕對不能有那樣完備的文字,這由蔔辭的發現已成為一個鐵案了。”“《商書》以前……”雲雲,是否含《商書》呢?沒說清楚,要打一個問號。目前發現最長的商代青銅銘文,為商末四祀邲其卣銘文,全文共四十二字,邲其三卣容酒器銘文三篇合計已經有七十八字之多。我方鼎銘文字數也較多,共三十五字。郭老說法雖存在一定道理,但筆者認為所論是否站得住腳,還在兩可之間。

商代四十二字四祀邲其卣銘文

獸骨、龜甲、青銅器,事實上“囿於篇幅”,也不可能出現長篇大論,這就好比我們現代為亡者或烈士立碑,簡單記述一下生平事跡,千年以後被發現,不能說這時連長篇紀實文學都還沒有。拿銘文及占蔔文字推求彼時不存在篇幅可觀的文字,就顯得太過勉強和尷尬。

文字可以骨刻、金鐫、石刻,為什麼不可以用鮮血寫於獸皮、或刻木板樹皮上、或者刻在容易書寫的沙石上?這樣內容會相應增加不少。古代拉丁人就用樹皮寫字,法國德勒斯登一圖書館藏有一本人皮的墨西哥歷書,《舊約》古代就寫在皮卷上。獸皮、木板、樹皮易腐,沙石易風化,這些都不能輕易保存下來,但並不能就此否認它的存在。魯迅《華蓋集續集·紀念劉和珍君》有句話:“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願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這話完全可以拿來表述文化的積累,那就是——文化的積累,“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所以今日我們所見甲骨、青銅銘文,以及它們背後的文化底蘊,不過是當時文化很小的一部分,怎麼好就此認定那時“不能有那樣完備的文字”呢?

就拿《易經》來說,絕不可能是孔子及諸子什麼人的托偽,成書年代應該很早,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連山》、《歸藏》、《周易》三易的說法,即便單就《周易》來說,也未必全然是周代的文化集成,極大可能傳承於商代的占蔔文化,因為文化本身就具有承續性,至於孔子作《易》的說法,就錯得沒譜了,這裏不作討論。所以筆者對郭老所謂“鐵案”,持懷疑態度,至少這種懷疑不是毫無道理的。

允執厥中、牝雞無晨、德懋懋官……什麼意思?不清楚——查一下詞典;昨晚兒做了個夢,一只狗熊攆著你跑,你跑啊跑,累醒了,什麼預示?不清楚——查一下《周公解夢》。筆者看來,《易經》也是如此,龜甲食墨,燒之龜裂,是吉是兇?如何解釋、做何判斷?巫師不是一個,信口開河、各執一詞嗎?不行,要統一囗徑,這便有了《易》。所以筆者說《易經》是一部蔔筮說明書、占蔔參考書,或者占蔔詞典。有些事物,不要把它看得太過晦澀,一切事物或現象的出現盡可能從需要這個角度去理解,這樣許多問題便會迎刃而解。《普通心理學》就曾講到馬斯洛需要五層次學說,這些基本內容應作為常識加以普及。

筆者反對大部分論者做一刀切、將《尚書》作品盡歸戰國偽作的說法,期待未來出土文物可資佐證。筆者註意到,至少百分之九十的論者引證《洪範》、《甘誓》的五行作論據,如果《尚書》真系後世偽托,這一論據意義何在?豈不成了偽證?無異於謀高樓大廈於沙丘,安能不塌。筆者並不是反對五行學說起源較早說法,只是對該論據提出置疑,若要證明,必須另辟蹊徑。如此看來,《周禮》系戰國期間的禮記匯總,《國語》又不象左丘明作,表述五行較早的著作也只有《左傳》了。左丘明活動於約公元前556——前451年,基本與孔子(前551——前479年,但海昏侯墓相關文字記載為前566年)同時,而子思是孔子之孫,生卒年代約前483年——前402年,孟子更晚,約前372年——前289年,由此可見,左氏所處春秋時代五行、五材學說已較流行,思、孟僅是推而廣之,更談不上創立了。

五行學說並非思、孟所創,還有一條重要線索,就是荀子指斥儒家張揚五行學說的那句話。荀子約前313年——前238年,孟子離世時荀子已有二十幾歲。諸儒演繹五行,荀子批評思、孟,郭沫若《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曾提到一句:“篇中也強調著五行,和《荀子》非難子思、孟軻'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的相合。”可惜再無下文,荀子這話沒能引起郭沫若重視。

荀子碑刻拓像

《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猶材劇誌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 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 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 之,以為仲尼子弓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譯為按照舊時的學說造就自己的學說,稱為五行。這段話,信息含量還是比較高的。(1)思、孟的仁義禮智聖五行學說,是根據其他古老學說締造的。(2)舊學說的概念沒有確定下來,可能叫五材、五才或者五行,自思、孟確定為五行。(3)舊學說所指也不完全確定,一般認為是金木水火土,也可能稍有變化(鄭玄註《周禮·考工記》五材,謂金木皮玉土。)(4)思、孟五行為仁義禮智聖,舊說所指也可能是指五常或五典。(5)金木水火土多數情況下稱五材,少數情況下稱五行,思、孟仁義禮智聖稱五行,五行學說張揚後,五材並入五行。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到,以金木水火土為內容、或稍有變化的五行或五材學說,春秋時期甚至更早些時候就已出現,這並不是以真偽尚難確定的古籍為依據的。其演化邏輯是:數字起源——尚五習慣——金屬應用。五材為什麼如此重要?幾乎大千世界的所有都可與之配伍?

五行配伍

《左傳·襄公二七年》:“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國語·魯語》:“地之五行,所以生殖。”《尚書大傳》的解釋:“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其實古人說得已經非常客觀、非常清楚明白,材,明顯就是材料,所指乃是先民長期以來使用的幾種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是關系到切身利益、關系到生存和發展的關鍵物質。

生產力的低下直接導致生活質量的低下。若逢太平盛世,古人平均壽命能達到50——60歲,一般年景40——50歲,若逢天災人禍則只有30——40歲。這樣的考量當然不算未成年夭折的人囗,古時沒疫苗,新生兒活過百天就算命大,如果夭折者計算在內,則三代先秦平均壽命僅20歲上下,秦漢以降至明清民國也僅25——30幾歲。

為什麼先民比較早地發明了釜、鼎、甑、鬲等炊具?因為這些炊具主要功能是蒸煮,加工起來方便筒單,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民間至今流行的佐餐小菜“煮毛豆”,都是古人極簡生活的真實寫照。不要被電視劇畫面騙到了,沒那麼多小炒、煎炸,普通人家誰家有油?《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事實上哪有那麼多牛肉佐餐?秦漢唐宋明清幾朝都是禁殺健康牛,秦漢明清只有老、病、死之牛可屠售,而唐宋則只能屠售死牛。《水滸傳》動輒幾斤牛肉上桌,為的是展現綠林人物豪爽性格,作者需要塑造一個不同於現實生活的藝術世界來吸引受眾,進爾完成藝術理想、實現自我,這等同於現代俗文學領域的武俠小說,塑造一個遠離現實的成人童話世界,將受眾帶入角色,展現一個自由、任性、灑脫的我,用以緩解現實生活的精神壓抑。

中國古代為什麼發生那麼多農民起義?一個字:餓。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六》:“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可見生存下去、能夠吃上熱烀飯、能夠吃飽,在舊中國是一種奢望。

筆者二十幾歲的時候,既好高騖遠又自不量力,因為收藏了近百種財神圖像,便想寫點東西,於是動筆寫了部書稿,取名《財神與中國年文化》,對年文化的發生發展作過一點探討。年文化是農業文明的產物,《說文》:“年,谷熟也。”《谷梁傳·恒公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谷梁傳·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為大有年。”筆者昔時在家鄉,每逢新年,父親都會提毛筆為鄰裏寫春聯,還要用正方形紅紙單寫一“有”字,貼於倉房或糧囤(北方稱苞米樓子),可見這一習俗之歷史是何等久遠。我們再看甲骨文年字:

年,攝自《甲骨文字典》

下面一人字,上面一禾字,禾在人上,表示人在背負,背負什麼呢?禾,泛措五谷、農作物,所以,年——一個人背著五谷的果實滿載而歸。可見過年的原初含義就是慶豐收、祈豐收。新年伊始,路遇熟鄰舊友互道“過年好”,潛臺詞不過是:願您新的一年豐收。為什麼要慶豐收、祈豐收?吃飽穿暖是古人一生努力的目標,正因為有所短缺才要去慶、才會去祈,這就好比那個不寬裕的年代有一家包了頓餃子,小孩會興奮地大喊:“今天吃餃子嘍!”因為缺少、不常吃,所以才興奮,現在只要想吃隨時可做,便沒了昔時的那種興奮。慶年、祈年也是如呲,折射的不過是先民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匱乏。

前些時候,筆者曾輔導女兒寫過一篇獲全國二等獎的作文,寫中秋內容的。八月十五也並非完全是一個表團圓的節日,這個時節,瓜果梨桃所有作物生長周期結束,果實已經飽滿,同滿月的意象相近,因此還是一個慶豐收的節日。這篇作文同樣引用了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六》那段話,用以表述古人生活維艱。

以上內容,旨在說明人類最初文化的產生,無不是圍繞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展開的,既一切從現實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分析事物、思考文化,也必須遵循這一基本邏輯。回頭看五行源於五星說法,非常地不可靠。我現在茹毛飲血、衣不蔽體,有上頓沒下頓,您叫我去觀天象,哪有那個心情呢?首先出現崇五、尚五習慣,最基本的五材或五行產生,這些是綱是領,然後提綱挈領,取象比類拎出五星、五方、五德……一大串,這是一個認知邏輯。

原始五材(五行)的可能性(筆者繪制)

舊石器時代末期,金屬沒被發現之前,筆者現在提出一個大膽想法,那個時期也許是四材,或者五材所指可能是石木水火土,亦或者玉木水火土。這五材、五行恰恰是人類童年最基本的生產生活物資,鄭玄註《周禮》謂五材為金木皮玉土,該線索沒能引起後世重視,難道是信手拈來、信口開河嗎?定然有其出處。皮,當指衣物,玉的加入,同筆者的思路剛好遙相呼應。甲骨文中,石木火水土五字都已存在,金字最早僅見於金文,人類渡過金石並用時代,金屬在生產生活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石能生金,這才確立了五行所屬。

不要認為筆者所言系臆測,從第五進化樹講到石、講到火、講到陶、講到玉,筆者思想是一以貫之的,是一套初步完善的認知系統,考量的是先民的生存邏輯,立論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之上。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論才能站得住腳,而筆者得出的結論,契合的正是古人關於五行的看法——“所以生殖”、“民並用之”、“是為人用”。

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金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末期,金沒被發現前,因金藏石中,筆者提出這一構想:五行的原始序列可能是石(玉)、木、水、火、土。這揭示的是什麼?自然界的五種基本物質,是原始人類賴以生存和打交道的東西,它們伴隨了人類百萬甚至千萬年,沈澱在人類記憶深處,世代相隨、生死守望。先民的五行學說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勞動實踐,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由上可知,金(石、玉)、木、水、火、土五材(五行),必定大幅領先於思、孟仁、義、禮、智、聖五行,思、孟五行僅是前者的取象比類而已。筆者強調,那種認為中國思想史上存在兩種五行並存的格局的說法,是不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和事佬式、折中主義說法,其思想是混沌的。

回頭再看女媧補天神話。火生土,故為陶器,土又生石,石又生金,所以火生土又可理解為火生石。自然界這五種物質,水火不相容,木能生火,燒沒了,火又克金,火多金滅,女媧補天沒東西可煉,只有煉土、煉石,這樣看來,女媧雖不一定是制陶業、冶金業始祖,煉石補天神話一定程度反映了先民冶金作業的生產生活場景,反映了五材或五行石(玉、金)、木、水、火、土,在先民生產生活當中占據著無比重要的地位。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一件青銅刀,號稱中華第一刀,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青銅器,距今5000年左右,這是火、石相戀的傑作,自金屬被發現,人類的創造思維得以進一步拓展,人類文明邁向一個新臺階。

中華第一刀

(文字所有權歸三百六十吳李路、歸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