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牛和自己帶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中,牛與我們的先輩同行。它們是古代主要的的勞動力,廣泛用於農耕與運輸,也在戰爭、文化等領域有重要一席,它們對我國古代社會的貢獻巨大。

農 業

牛,是“耕稼之本”,它的多少能夠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率、進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王朝的強弱興衰。唐代禦史張延珪曾這樣總結:君所恃在民, 民所恃在食, 食所資在耕, 耕所資在牛。牛廢則耕廢, 耕廢則食去, 食去則民亡, 民亡則何恃為君?

柳塘呼犢圖 宋 · 佚名

所以歷朝歷代為保證農業生產,都有頒發“耕牛保護法”,基本上都不許隨意殺牛——不按標準、不經審批就殺牛的,哪怕是牛的主人也不行,在有些朝代甚至可以判牛主人死刑呢。

清牧童吹笛騎牛銅擺件

運 輸

根據文獻及考古發掘,古代很早就已有牛拉車。但“古之貴者不乘牛車”,牛車的檔次不夠,一般只有窮人才使用。《史記》記載,範蠡的兒子出了事,他便把黃金藏在牛車裏,裝作窮人去贖人。

盤車圖 南宋 · 朱銳

後來,社會經濟起起伏伏,有時候即便皇帝也坐不到馬車,於是牛車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漢獻帝劉協、西晉晉惠帝司馬衷、梁武帝蕭衍等人都坐過牛車。甚至漢代評判家世財富的標準之一,就是有沒有“牛車千兩”。

此外,從《清明上河圖》等傳世畫作,以及《賣炭翁》等詩詞中可以看出,在很長的歲月裏,牛車都是重要的運輸工具。

《清明上河圖》中的牛車

戰 爭

牛和馬一樣,都是古代重要的戰略資源,大量軍需輜重需由牛車運送。成語“放牛歸馬”的意思為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牛皮、牛筋、牛角則是制造兵器的重要原料,“造作弓弩,必用牛筋”。南宋時的一份兵器制造清單裏寫著:“軍器所打造弓一萬張,計用牛筋六千七百四十五斤,角一萬一千只”。

有時候,牛還會登上正面戰場。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齊國被燕國打得只剩兩座孤城。在名將樂毅被撤換後,齊國將領田單放出火牛陣大破燕軍,反守為攻,失地也悉數收還。三國時期,曹操與馬超交兵時,校尉丁斐也曾用牛與馬混淆對方士兵視線,以掩護曹操渡河。

文 化

甲骨文,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它兼備占蔔與記事的功能。而在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文中,牛骨是數量最多的載體,這為推演遠古社會與風俗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牛骨甲骨文

因為力量和“任勞任怨”等品質,牛也贏得了各個階層的稱贊,形成了許多與牛有關的成語、詩詞和畫作。在神話故事裏,牛也屢有客串,它是太上老君的司機,是牛郎織女的媒人,還是美猴王相愛相殺的哥們兒。《山海經》等古書中記載的蜚、軨軨、諸懷、日及等怪獸,甚至傳統瑞獸麒麟身上,也都有著牛的影子。

水牛圖扇面 清 · 孫清士

三國“牛”事

蔣琬夢牛

蔣琬年輕時才華不顯,在做縣令時因不理政事而被劉備問罪免官。

有天夜裏,蔣琬夢到一頭牛,頭在門前,流血不止。解夢人說:看見牛血,說明事情清晰;看見牛角和牛鼻,這是個“公”字——你會官至三公。

許褚拽牛

許褚年輕時,附近賊寇四起,他便把宗族裏的年輕人聚集起來,共同抵禦賊寇。

後來糧食匱乏,他假裝用牛去和賊寇換糧食。對方來取牛時,許褚直接拉著牛尾巴倒行百余步。這一手可把對方嚇懵了,許褚的名聲也傳播開來,“聞皆畏憚之”。

牛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即便是耕種方式已大大改變的現代社會,牛仍不可或缺。知牛,懂牛,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千年裏我們仍會與牛同行。

祝各位朋友在牛年裏“牛”運亨通,體健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