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馬和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瑞應麒麟圖》(明)(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孔子雲:“小子何莫學夫《詩》?……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說的是借助對鳥獸草木等自然事物的認知,讓受教育者因物思義,觸物起情。錢穆引申說:“對天地間鳥獸草木之名能多熟識,此小言之也。若大言之,則俯仰之間,萬物一體,鳶飛魚躍,道無不在,可以漸躋於化境……孔子教人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廣大其心,導達甚仁……不徒務於多識也。”(《論語新解》)由此可知,錢穆也認為孔子提出的“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是為了讓受教育者親近自然,從中獲益感發,開廣胸懷,臻於仁德之境,強調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性。近日,中華書局出版《漢字裏的動物世界》,旨在帶領讀者走進漢字中的動物大觀園。

1.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在人一生的早期學習中,為什麼“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這與中國文字的特點和文化傳統有著密切關系。文字的產生離不開人類的生產勞動,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為方便相互之間交流,便產生語言。而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語言逐漸適應不了社會變革的新形勢,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此就催生了文字的創造。正是在“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許慎《說文解字敘》)的過程中,先民們才最終創造出了文字。而漢字中的“鳥獸草木之名”,也正是先民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對鳥獸草木等動植物的長期、仔細觀察,逐漸掌握了它們的生活習性,並以鮮活的形象簡明扼要地勾畫出來,慢慢形成與動物緊密相關的文字。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就收錄了466個蟲、魚、鳥、獸、畜類動物名。而這些鮮活、生動的“鳥獸草木之名”,正適合兒童識字啟蒙教育,符合這一年齡階段的生理和認知特點。《大戴禮記·保傅》雲:“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周禮·地官司徒·保氏》補充說:“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乃教之六儀,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可見,周代的兒童教育包括了道德修養和知識、技能修養兩個方面的內容。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得更明確:“《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國子就是“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南宋朱熹《大學章句》)。而“保氏”主要負責對君主、天子的規諫,“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漢書·藝文誌》)。可見,古代兒童啟蒙教育內容與漢字學習之間有密切關系。事實上,打開中國傳統的字書,我們即刻可以看到古人眼中的動物世界,以及他們對大自然的各種想象,比起今天的動物王國更為耐人尋味。

2.不可思議的幼仔與傳說中的神獸

古代漢字中,動物詞匯豐富,且雌雄有別,大小有異。古代對同一種動物的小時候是怎麼稱呼的呢?如與鹿相關的哺乳類動物,在《爾雅·釋獸》中有“麋”“鹿”“麕”三種,“麋”即今之所謂“麋鹿”,其幼仔稱為“?”。在今天動物界裏是哺乳綱偶蹄目鹿科的科名,麋、鹿與麕皆隸屬其中,鹿的幼仔稱為“麛”。“麕”,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獐子,“麕”與“麇”音義俱同,獐的幼仔稱為“麆”。“?”作為麋的幼仔,出現在很多先秦兩漢典籍裏。麋俗稱“四不像”,曾經廣布於亞洲東部地區,但在20世紀,麋在野外已基本滅絕,也難怪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世上有“?”了!狼的幼仔,《爾雅·釋獸》稱“獥”。《詩經·齊風·還》“並驅從兩狼兮”句,《正義》引舍人曰:“狼,牡名貛,牝名狼,其子名獥,絕有力者名迅。”幼兔,《說文》作“婏”,《爾雅·釋獸》稱“嬔”。幼兔為什麼被稱為“婏”呢?清代學者郝懿行說:“兔生子極易,恒疾而速。”眾所周知,兔子的生育能力非常強,一胎可誕下7—13只小兔子,而且一年可以生產7次。因此,兔子的快速又表現在其生育能力和過程上,所以“婏”還可以解釋為快速之意。熊的幼仔,《爾雅·釋獸》中又稱“狗”,不可思議吧。如果稱小熊為“狗”,那麼小狗又叫什麼呢?甲骨文中沒有“狗”字,只有狗的象形字“犬”。在古漢語中,狗稱為“犬”,“狗”是後起的形聲字,《爾雅·釋畜》雲:“未成毫,狗。”即小狗之意,因此小“犬”稱為“狗”。但熊與狗在現代生物分類法裏屬於不同的科,熊在哺乳綱食肉目熊科,而狗在食肉目犬科。但由於“狗”又有小的意思,故稱小熊為“狗”,又是可以理解的。“牛”的幼仔《爾雅·釋畜》稱“犢”,與現代無異。自古即有“初生之犢不畏虎”之語,用來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敢說敢做、無所畏懼。又有“舐犢情深”,《後漢書·楊彪傳》謂“猶懷老牛舐犢之愛”,用以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情。

漢字中的動物是古人探索、認識自然的產物,烙印著農耕社會的氣息,蘊含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龜、羊等。部分動物名依舊常見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但一些已經成為歷史遺跡。龜是長壽動物,龜頭與蛇頭類似,故《說文解字·龜部》雲:“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蛇),龜頭與它(蛇)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為雄。”龜又與麟、鳳、龍並稱為“四靈”,即《禮記·禮運》中所言“麟、鳳、龍、龜,謂之四靈”。但龍、鳳都是傳說之物,龜、麟則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說文·龍部》雲:“龍,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一種神異瑞獸,人們常視龍為身份尊貴的象征。

羊是一種本性馴順的動物,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正面的羊頭形狀。羊部動物名共17個,如“羔,羊子也”。羔即剛出生的羊。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載:“羔取其執之不鳴,殺之不號,乳必跪而受之,類死義知禮者也。”意思是,羔被抓時不叫,被殺時不哀號,吃奶時跪下來,古人由此認為羔知禮儀、有教養。《說文》雲:“羊,祥也。”因此秦漢金石多以羊為“祥”,“吉祥”也寫作“吉羊”。許慎又說:“美,甘也。從羊、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說文·鹿部》又雲:“麙,山羊而大者細角。”麙,《山海經》作“羬”,雲狀如羊而馬尾。明人費信《星槎勝覽》雲:“阿丹國羚羊,自胸中至尾,垂九塊,名九尾羊。”“羚羊似羊,而青色毛粗,兩角短小;羱羊似吳羊,兩角長大”。羞,《說文》曰:“進獻也。從羊,羊所進也。”漢字中“羊”為部首,羊字族的姜、羯、詳、祥、羞、佯、徉、翔、鮮、羌、庠、羨、羲、鯗、蛘、羧、善、咩、羚、恙等漢字,都與羊有關。

3.鳳凰來儀與麒麟呈瑞

《說文解字》中鳥類動物名共151個,雲:“鳥,長尾禽總名也。”傳說中的神鳥共6個。如鳳,初為象形字,殷墟甲骨文的“鳳”字就像高冠、豐羽之孔雀類鳥形。《說文》雲:“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像也,麐前鹿後,蛇頸魚尾,龍文龜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翺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集眾多動物特征於一身,是一種吉祥鳥。《說文》中與獸類動物有關的部首達14個,獸類動物名共76個。其中“鹿”,《說文·鹿部》雲:“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鹿分公母,公鹿俗稱“馬鹿”,母鹿俗稱“麀鹿”,在許慎看來,鹿特指頭上有角的馬鹿。《詩經·小雅·鹿鳴》曰:“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古人把鹿與以禮待客聯系在一起,賦予鹿求賢若渴的文化內涵。鹿部動物名25個,如“麒麟,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傳說麒是主太平的瑞獸,在漢畫像中,麒的樣子是獨角,拖著長尾巴。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符瑞誌中》雲:“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含仁而戴義……明王動靜有儀則見。”麒的外部形狀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於一體。古人認為,麒麟出沒,必有祥瑞。有時,“麒麟”又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這種數千年傳說中的動物,到了明朝竟然變成了事實。明成祖永樂年間,鄭和第三、第四次下西洋時,竟分別帶回了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和麻林國(一說今肯尼亞的馬林地)進貢的麒麟,舉國為之喧騰。從明代畫家沈度的《瑞應麒麟圖》所畫麒麟形狀看,原來長期以來作為中國人心目中聖物的麒麟竟然就是長頸鹿,不禁讓人茅塞頓開。實際上,在鄭和船隊曾經到達過的今索馬裏的語匯裏,長頸鹿Giri的音譯便是“麒麟”。時至今日,日語及韓語中,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

4.為貓頭鷹正名

鸮、梟等鸮形目鳥類統稱為貓頭鷹,但這幾個字意思又不盡相同,《說文·木部》雲:“梟,不孝鳥也。故日至捕梟磔之。”據《說文》之意,梟是一種不孝的鳥,因此到了夏至,捕捉梟鳥並處以磔刑。梟為什麼會不孝呢?傳說它在羽翼長成後,會食母而飛。如北朝齊劉晝《新論》卷九《貪愛》雲:“炎州有鳥,其名曰梟。傴伏其子,百日而長。羽翼既成,食母而飛。”明張自烈《正字通·木部》也說:“梟鳥生炎州,母傴子百日,羽翼長,從母索食,食母而飛。關西名流離。又土梟,鷹身貓面,穴土而居。”我們知道,貓頭鷹以包括昆蟲、蚯蚓、蛙、蜥蜴、小型鳥類和哺乳動物等為食。鳥類有時也會出現一胎數只兄弟互相殘殺的情況,但“食母而飛”實屬不可思議。畢竟雛鳥需要母親照顧,貓頭鷹從孵化後約一年,即可成長達到性成熟,便可生育繁殖了。然而,一些較大的物種,可能要到第二年或第三年,才開始繁殖。所以百日便將母鳥吃掉,自不可能。幼鳥依靠母鳥餵哺,如果貓頭鷹在百日之大即吃掉母鳥,雖然解決了一頓饑餓問題,但會引起更多的麻煩,未免稍微脫離事實。中國人長期視梟、鸮為惡鳥,但也有例外,如《嶺表錄異》載:“北方梟鳴,人以為怪,共惡之。南中晝夜飛鳴,與鳥鵲無異。桂林人羅取,生鬻之,家家養,使捕鼠,以為勝貍。”此乃南北文化不同所致。至於西方文化,更與中國迥異。在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史前文明時代,“owl”(貓頭鷹)是死亡與再生女神。在古希臘與羅馬神話裏,貓頭鷹搖身一變又成了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聖鳥,站在她的肩膀上,也是她的象征。在《伊索寓言》與《格林童話》裏,貓頭鷹又充滿了智慧。在《哈利·波特》裏,貓頭鷹是連接魔法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重要樞紐,擔負著傳遞信件、包裹甚至是“魔法飛天帚光輪2000”等重要物品的任務。總之,貓頭鷹在西方文化裏代表了智慧,更可以成為人類的好夥伴。這反映出中西文化意涵之別。

5.受寵愛的馬和被冤枉的狗

《說文》中與家畜類動物有關的部首有馬、犬、牛、羊、豕、?、彑、豚、犛等,動物名共145個。馬是被人類較早馴化的家畜之一,在古代是生產、交通運輸和戰爭的工具。《說文·馬部》曰:“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認為馬是雄壯、勇武的動物。馬部動物名共48個,如“驥,千裏馬也,孫陽所相者”。孫陽即伯樂,傳說是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韓愈《馬說》曰:“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古人騎馬講究規格,社會上不同地位的人,坐騎亦異。東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曰:“天子馬曰龍,高七尺以上;諸侯曰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駒,高五尺以上。”規定從天子到士人,要騎身高不同的馬。我國古代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攻城野戰,總與名馬結下不解之緣。如楚漢相爭時,項羽的坐騎名為“烏騅”,此騎所向披靡,助項羽奮勇殺敵。再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過程中先後騎過的拳毛?、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六匹駿馬,後被刻成浮雕立於太宗昭陵北司馬門內,稱“昭陵六駿”。今天,我們的生活中依然有馬的身影,但遠不如古人世界中的馬勝義紛呈。所以,僅就《說文解字》而言,它已不再單單是小學字書,從中我們更可窺探古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犬是家畜之一,指懸空蹄子類似狗的動物。《說文》犬部動物名37個,如“犬,狗之有縣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獒,犬如人心可使者”。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這不單是現代人的說法,兩千多年前的許慎亦然。狗的種類繁多,從外形上分,如《禮記·曲禮上》曰:“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為犬,小者為狗。”從應用上分,如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十釋狗雲:“狗類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喙善守;食犬,體肥供饌。”在中國古代,狗還有許多別稱。如明代《事物異名》中就記載有善噬、烏龍、鵠蒼、神獒、護兒、地羊、白龍、地厭、輕足、尨、赤虎儀同、韓廬、宋?、豺舅等名目。狗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看家護院、看管羊群、狩獵幫手、祭祖貢品、烹飪佳肴、玩賞寵物、信使挽車等。在早期漢文化裏,狗是神聖的圖騰,傳說中的盤古就是狗首人身。狗還是一種祥獸,能夠驅除邪魔,故古人把人、狗合埋,後演變成殺狗的祭祀即“伏祭”。因此,對人忠誠的狗是人類的朋友,自古至今一直受到寵愛。也正因為狗對主人忠誠,所以也使其背上了搖尾乞憐、卑賤低下的壞名聲。同時中國人講究氣節,如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狗在古人心目中茍且偷生、趨炎附勢的小人形象,就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格格不入,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對狗鄙視、貶損的詞語,如狗膽包天、狗仗人勢、雞鳴狗盜、狗眼看人低、狗急跳墻亂咬人、狗嘴裏吐不出象牙、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哈巴狗戴眼鏡——六親不認等。

由上可見,自然界的動物,進入古人漢字王國,被賦予了太多的文化內涵。透過這些與動物相關在漢字,可管窺中華民族文明的演繹與發展,而其中有更多的細節有待探索和研究。

(文中引用潘銘基《漢字裏的動物世界》[中華書局2021年6月版]部分資料,致謝!)

(作者:余康,系信陽師範學院副教授;陳虎,系中華書局編審)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