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房屋拆除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佛教正式傳入我國,在我國本土生根發芽。漢明帝為歡迎前來傳教的西域僧人,特地為其建立起“白馬寺”,即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魏晉南北朝時期,君王們利用信仰鞏固統治,倡導僧人大量翻譯佛經,並在全國各地修建寺廟,大力促進了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隋唐時期,佛教的發展達到巔峰狀態,統治者用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來緩解佛教與道教之間的矛盾,使佛、道、儒在國內三足鼎立,且能相互依存、互不幹擾。這一時期的佛教宗派延伸至法相宗、凈土宗在內的八宗之多。

晚唐以後,“會昌法難”期間實施的滅佛政策對佛教造成了空前嚴重的打擊,寺廟被大規模拆除,佛經典籍四處流失,僧人被迫還俗,佛教變得黯然失色。明清以後,佛教日益衰弱,隨著先進思想的廣泛傳播以及民眾意識的覺醒,極少人將虛無縹緲的佛教宗派作為自己的信仰。

不過自從佛教文化在我國普及後,我國修建的寺廟也越來越多。寺廟中聚集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佛教信徒,他們手持經書誦讀,企圖利用佛法來凈化心靈,消除塵世中的煩惱。不過,世人只知“寺廟”是一個詞語,代表著同一個概念。

其實“寺”和“廟”不是一回事,若將其拆開來看,“寺”與“廟”的意思截然不同,二者指的也是不同的場所。作為炎黃子孫要知道,切勿傻傻分不清,更不能拜錯。那麼,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何為“寺”

寺,從讀音上來看,通“侍”,作動詞,意為“侍奉”;作名詞,可組詞為“侍女”、“侍衛”等職位的名稱。從字形上來看,“寺”由“土”與“寸”兩字構成,意為“寸土之地”。據史料記載,西周時期便已經出現了“寺”,不過此時的“寺”通“持”或“誌”,代表著朝廷的權力與威信。

秦朝時期,“寺”指的是“三公九卿”中的“九卿”辦公的處所。例如,“九卿”之一的太仆是管理全國馬政的職位,朝廷專門為太仆建立太仆寺,以便其處理日常政務,而太仆寺也是當時全國馬政的最高行政機關。再如,少府寺掌管的是宮中的奇珍異寶、衣物飾品等飾物。

總之,九卿辦公的場所都被統稱為“寺”,只不過部分“寺”的名稱在歷朝歷代的稱呼都不同,大都經歷了整改。例如,北齊時期,廷尉的辦公場所“廷尉寺”被更名成“大理寺”,是古代最高的司法機關,主理刑獄之事。

再如,漢景帝時期,治粟內史的官署被整改為“大農令”,但漢武帝時期,它又被改名“大司農”,主要職責是掌管國家財政。由此可見,早期的“寺”與佛教的場所沒有任何聯系。直到公元67年,佛教正式傳入中國後,“寺”才逐漸成為佛事活動場所的別稱。

相傳,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夢見一個被光環籠罩的高人繞宮殿飛行,經解夢才知夢見了西方的佛。於是,漢明帝特派使者前往西域,將佛教引入中原。西域的僧人入境後,漢明帝將其安排在主理外務、朝會的鴻臚寺。

而後,為了彰顯對高僧以及佛法的尊重,漢明帝遣人修建了歷史上最早的佛教古剎——白馬寺。自此以後,“寺”不僅僅指官署,也指傳統的佛教建築。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寺”的作用與功能越來越豐富,寺裏常舉行專家講座,歡迎社會各階層的人前來學習。

何為“廟”

廟字,偏旁為廣字頭,說明其與建築有關。《說文解字》中曾記載:“廟,尊先祖皃也”。很顯然,“廟”指的是古人祭祀與供奉祖先的場所。“廟”字最早的版本是西周金文版,它始終與中國人所信奉的宗廟社稷以及祖先崇拜緊密相連。

此外,“廟”還指已逝祖先的居住所。根據西漢經學家鄭玄箋釋的內容“廟之言貌也”來看,“廟”還通“貌”,說明只要後世子孫懷著一顆赤誠之心祭祀祖先,便能廟宇中見到先祖的樣貌。《禮記》中曾記載:“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由此可見,廟是有等級之分的,不同階級的人所擁有的廟的規模也大相徑庭。君王可享有七座廟,而諸侯可修建五座廟。至於平民百姓,是不配擁有宗廟的。其中,帝王用來供奉先祖的祭祀場所稱為“太廟”,天子駕崩後入太廟,會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廟號,高祖、太宗、高宗等都是常見的廟號。

漢代以後,“廟”的作用開始延伸,平民百姓也能進廟參拜。並且,除了祭祀祖先外,人們還可以在廟中供奉與紀念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及神話傳說中的鬼神等,常見的有孔子廟、關公廟、土地廟等。

不過,此時的廟並不是佛教建築,唯一與佛教傳播所相關的是二者皆有祭祀的功能。直到佛教傳入中國並興盛後,廟才被賦予了宗教的內涵,以至於民間的許多佛教寺院也被稱為“廟”。不過,嚴格意義上來看,“廟”與佛教並無任何關系,不可被當作傳播佛教文化的寺院。

“寺”與“廟”的差異

現如今,人們習慣性地將“寺廟”二字連在一起表達,其實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且具體內涵也隨著時代的更疊而不斷變化。單獨研究“寺”與“廟”,便會發現兩者的起源都與佛教無關。

“寺”是古代官吏辦公的官署,而“廟”是上層階級祭祀先祖的場所。直到佛教傳入是國,“寺”與“廟”才被或多或少蒙上了一層宗教色彩。不過,相比於“廟”,“寺”與佛教的聯系更加緊密。

為著漢明帝修建白馬寺的緣故,國內的“寺”成了高僧聚集傳佛法的場所。然而“廟”從始至終指的都是古代先賢、傳說鬼神的祭祀處,只是被人誤傳為佛教建築。綜上,“寺”與“廟”的起源與內涵有著較大區別,不可混為一談。

結語:

二者之所以被融合在一起,是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混戰、戰亂頻發,動蕩不安,數以萬計的百姓在戰亂中死去,為了獲取在磨難中繼續生活的信仰,民間百姓廣泛信奉佛教,相信今生來世之說,渴望得到救贖。

後來,朝廷大力支持與推崇佛教,使其成為我國普及率極高的宗教,因此,“寺廟”就成了宗教文化的代名詞。總之,寺廟文化是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有責任了解和學習這些文化,將其傳承下去,切勿傻傻分不清,更不能拜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