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女人夢見針連著白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貴州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落腳點,確保高質量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不斷兜牢底線、為民惠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搬遷婦女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 覃淋 攝

“我住得舒心,過得安心,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徹底打消了搬走的念頭。”家住獨山縣教師新村小區居民廖亞昌看著小區環境大變樣,心裏樂開了花。

教師新村小區是一個有2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一共有8棟樓,92戶居民。以前電線縱橫交錯,“空中蜘蛛網”特別嚴重,配套設施不完善,停車也是個大難題。2021年3月,小區開始籌劃改造。墻體被重新粉飾,瀝青澆築出的嶄新路面幹凈整潔,白線劃分出整齊、寬敞的停車位,提升了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經過改造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路面硬化了,弱電全部下地,還建了專門的停車場,感覺就像住上了新房子,特別感謝政府為我們幹的這件大實事、大好事!”廖亞昌豎起大拇指。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2021年,貴州計劃改造761個小區,實際開工766個小區,累計完成投資約23億元,惠及17.04萬戶居民。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貴州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落腳點,確保高質量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不斷兜牢底線、為民惠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面對嚴峻復雜的就業形勢,貴州穩住就業基本盤,不斷豐富和完善就業政策,促進重點人群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2021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4.75萬人,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6%和10.4%。

貴陽市南明區四喜巷小學開展“舒緩樂園”社團活動。(南明區教育局供圖)

教育是民生之基。2021年,貴州新增公辦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學位分別為4.4萬個和6.2萬個,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措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天4元提高到5元。完成擴容建設普通高中學校60所。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啟動省部共建“技能貴州”。加強一流學科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個。

醫療健康為幸福“加碼”。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為核心目標,貴州啟動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納入國家規劃,規劃布局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新增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35家,全面完成40家縣級醫療機構提質擴能。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域醫共體加快建設,開展群眾就醫排長隊專項整治。

民生保障持續加強。2021年,全省民生類重點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0%。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實施。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到655元/月和4569元/年。“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正在加快解決。

這是一份初心的堅守,人民至上銘刻於心,民生福祉溫暖厚實。

黎平縣26個鄉鎮(街道)建立“扶貧車間”247家,為群眾提供就地就近就業8000余個崗位,每年長期解決就業人數達5600人;黔南州全面推行“一站式、一單清”服務,拓展延伸基層服務功能,減輕個人參保繳費負擔3.5億元;六盤水累計建成能提供全日制托養生活服務的養老機構90家(其中敬老院7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日間照料中心104家,農村幸福院371家。

這是一場接力的奔跑,民生底線越兜越牢,砥礪奮進步履鏗鏘。

畢節市人民政府與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簽約。(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0萬人次,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4萬人,高職院校“訂單班”畢業就業1.5萬人;努力解決群眾入園入學煩心事,新建、改擴建100所公辦幼兒園……著眼於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有質量、更加美好,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藍圖已定,貴州盡心盡力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貴州,交出了一份既有溫度又有質量的“民生答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覃淋

編輯 王小婷 何濤

編審 閔捷 楊韜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