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爐竈生火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編者按】前不久剛剛結束的清明小長假送走了第一波旅遊熱潮後,“史上最熱的五一黃金周”已經到來。

據支付寶開放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出遊需求或迎來強勁復蘇,節前出遊相關服務的搜索熱度攀升,“酒店預訂”、“景區門票”相關搜索量相比去年分別暴漲8倍和15倍。攜程旅行網也發布預測報告顯示,機票、門票、酒店等預訂量已顯著超過2019年同期,全國客流量將達2.5億人次。

“五一”小長假來臨,“去哪兒旅行”自然是令人頭疼的話題,而如何避開人潮洶湧的客流,獨享一片清凈和閑淡,更是讓人傷透了腦筋。

為此,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以“山”、“海”、“古鎮”為主題,為讀者朋友們制作了三份目的地清單。不想“人從眾”,那麼不妨去看看這些人少景美的寶藏目的地吧!

江蘇·甪直古鎮

盡管與同在蘇州的周莊、同裏,以及浙江的烏鎮、西塘和南潯,被並列稱為“江南六大古鎮”,甪直這個名字於許多人而言卻仍然顯得陌生。

為什麼叫做“甪直”?這是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都會提出的問題。甪直原名為“甫裏”,因鎮西有“甫裏塘”而得名,後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酷如“甪”字,故又更名為“甪直”。

因水流形酷如“甪”字,故又更名為“甪直”。 視覺中國 圖

甪直素以古橋眾多而聞名,歷來就有“七十二座半”的說法。中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曾盛贊其為“中國橋梁歷史博物館”,至今甪直仍然完好保存著自宋至明清的古橋近40座。因此到這裏遊玩,一定要欣賞一下這些造型各異的古橋。

甪直素以古橋眾多而聞名,歷來就有“七十二座半”的說法。 視覺中國 圖

蘇州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也在甪直留下眾多遺跡。鎮內的保聖寺建於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唐會昌五年(845年)因唐武宗滅佛而被毀,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寺內有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羅漢,雖歷經千年蒼桑,卻仍保存完好。

晚唐著名文學家陸龜蒙曾隱居於甪直,保聖寺之西至今仍存有陸龜蒙的衣冠冢,墓前立有“唐賢甫裏先生之墓”的碑石。另外,從1917年春,葉聖陶在甪直生活了四年,這裏還有葉聖陶紀念館,展廳用資料和照片詳實記錄了葉老生平事跡,收藏了葉老部分遺物,還有葉聖陶墓。

保聖寺建於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距今有1500余年的歷史。 視覺中國 圖

浙江·皤灘古鎮

皤灘古鎮位於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自唐以來這裏便是著名的鹽商之埠。海鹽曬成之後,通過浩浩蕩蕩的商船逆流而上,直抵皤灘,然後改成身背肩扛,由蒼嶺古道運往浙西以及內陸省份。久而久之,皤灘遂成浙南重鎮。如今雖然已難覓往昔的繁華盛景,但千年歷史的沈澱卻讓皤灘古鎮變得更加迷人。

皤灘古鎮自唐以來這裏便是著名的鹽商之埠。 視覺中國 圖

古鎮主街是一條“龍”形古街,用鵝卵石鋪成,自西向東,曲曲折折蜿蜒數裏,龍頭所對的地方正是重要的水路通道的匯合之處。據說這樣的設計是求陰陽調和、人財兩旺的意思。

“龍”形古街兩旁保存了自唐宋以至明清和近代以來的眾多古建,既有普通民宅、商鋪,還有賭場、春花院。從這些精美的古代建築中,可以依稀想象當年的商業之盛。

古鎮主街是一條“龍”形古街,用鵝卵石鋪成,據說這樣的設計是求陰陽調和、人財兩旺的意思。 視覺中國 圖

距皤灘古街不遠,還有一處始建於南宋時期的學府——桐江書院。南宋大儒朱熹曾為書院題名,並遣子就學,使之名冠江南,號稱“江南第一書院”。

書院前還有朱熹當年手植的兩棵苦櫧樹,據說植苦櫧樹於書院前,暗含《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寓意。

桐江書院。 資料圖

皤灘無骨花燈是當地一大特色,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起源於唐代的花燈沒有骨架,全由用繡花針剌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制作精美,古樸典雅。

試想一下,在暮春時節的夜晚,漫步於花燈點亮的鵝卵石古街之上,是不是十分浪漫呢?

皤灘無骨花燈。 視覺中國 圖

浙江·廿八都古鎮

廿八都古鎮位於浙西江山市,北宋年間在浙南地區設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二十八”,故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余年歷史。

廿八都古鎮

別看古鎮藏在深山裏,如此低調,這裏過去曾是歷代屯兵紮營之所,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從此地西行不遠即入江西,向南不遠則又入福建,所以當地人常常形容這裏是“一腳踏三省”。

到了清代,這裏逐漸成為商旅要道,溯錢塘江而上的船只裝載著來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貨到江山碼頭,然後轉陸路運往閩、贛。從閩、贛來的土特產也要從這裏輸送到金衢滬杭各地。

廿八都作為交通樞紐,鼎盛時期,商行店鋪、飯館客棧林立,熱鬧了數百年之久。

這裏過去曾是歷代屯兵紮營之所,兵家必爭之地。 資料圖

廿八都保存有一條長約2公裏的明清古街,有36幢古民居建築,以及孔廟、大王廟、文昌閣、萬壽宮、真武宙、忠義祠、觀音閣、老衙門、新興社等11幢古代公共建築。古建築不僅數量多,保存還完好,建築風格更是融入了浙式、閩式、贛式,甚至還有西洋式風格。

在眾多的寺、廟、宮、殿中,以大王廟規模最大,孔廟最雄偉壯觀。這座建於清末宣統年間的孔廟占地1500余平方米,共計三進三天井,正殿為兩層重檐歇山頂樓閣,四面飛檐出挑,十分高大雄偉。

明清時期古建築 視覺中國 圖

文昌廟 視覺中國 圖

廿八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裏民俗風情奇異獨特,至今仍保留著“聯刀肉”、“挑擔禮”、“風爐仔”等獨特的民俗禮儀。另外,廿八都還有“方言王國”和“百姓古鎮”之稱,鎮上有9種方言和130余種姓氏。

(延伸閱讀:蒲松齡筆下的妖怪肆虐之城,圍棋頂尖高手也前來朝拜)

安徽·查濟古村

皖南宣城的查濟古村始建於唐初,興於宋元,至明清而達鼎盛,繁榮時期人口號稱十萬。如今,這裏依然保存著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築270余座,是我國目前為止保存規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

查濟古村。 視覺中國 圖

“德公廳屋”是查濟唯一殘存的元代建築,位於村中水郎巷,因歷代均有損毀,現僅存100平方米,屋內最為珍貴的是16根非常少見的楠木柱,粗矮渾圓,顯示了當時所有者——查氏家族的財富和地位。民居的外形大多是青磚黑瓦,但古雕、磚雕、木雕也隨處可見,花鳥、禽獸、人物,無一不栩栩如生。

青磚黑瓦白墻。 視覺中國 圖

“德公廳屋”是查濟唯一殘存的元代建築。 資料圖

據了解,查姓家族人才輩出,明清兩朝,七品以上的官宦就達一百二十九人,更不乏富商巨賈。當代武俠小說家金庸(查良鏞)就是這裏查氏家族的後人。

跟許多江南古鎮一樣,查濟古村也具有“推窗見河,開門走橋”的獨特風情。據說,村裏原有108座橋,雖然現在風采不復從前,卻仍存有15座小石橋。其中一座名為“紅樓橋”的拱形石橋,據說在明代時,橋上曾建有三層小紅樓,文人雅士常常在此飲酒、品茶。如今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也吸引著許多美院學生前來拜訪。

據說,村裏原有108座橋,雖然現在風采不復從前,卻仍存有15座小石橋。 視覺中國 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離查濟十幾裏路程的桃花潭。天寶十四年,李白遊歷此處,留下了那首流膾炙人口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絕唱。因此來查濟,不防乘一葉扁舟,追尋一下詩仙的足跡。

(延伸閱讀:循著李白的足跡遊宣城)

江西·瑤裏古鎮

說起“瓷都”景德鎮,很多人不會陌生。但是如果說起制作瓷器的“高嶺土”來源於何處,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這種讓中國瓷器大放異彩的礦土實際上就來自於距離景德鎮不遠的一個古鎮——瑤裏,因最早在瑤裏的高嶺村發現而得名。

瑤裏古鎮。 視覺中國 圖

瑤裏古鎮位於景德鎮市浮梁縣東部,古名“窯裏”,遠在唐代中葉這裏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作坊,因瓷窯出名而得名。直到本世紀初,瓷窯外遷,“窯裏”才改名為瑤裏。

歷經宋元明清,一座座古窯建在山青水秀的河岸邊,熊熊的窯火曾映紅過山間的夜色。如今雖然瑤裏已經不再制瓷,但是古窯址猶存,使人依稀想見當年陶瓷藝人所創造的燦爛文化。

古鎮內還保存著古窯址。 視覺中國 圖

如今這裏還保存著相對完好的古村落,數百幢明清古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瑤河兩岸,一律的徽派建築風格,馬頭高翹,粉墻黛瓦,古色古香。其中有一座清代建築,後來還成為了陳毅故居——據說1937年、1938年,陳毅兩次到瑤裏指揮紅軍遊擊隊改編事宜時,就工作生活在這裏,後來還在此成立了新四軍駐瑤裏留守處。

目前,故居中陳列著一些革命遺物,古鎮上保存有其他紅色遺跡。

梅嶺紅軍橋。 視覺中國 圖

福建·塔下村

網絡上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的衛星在中國福建地區發現有大量類似於“導彈發射井”的建築,因此大為緊張。後來美國人才搞清楚,原來這些奇特的圓形建築其實只是福建特有的一種民居——土樓。

塔下村 視覺中國 圖

土樓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如果你想要看正宗的土樓,那就一定要到漳州的南靖,而到了南靖就一定要到塔下村。

塔下村構築於“兩山夾水、鐵扇關門”山川形勝中,溪流呈“S”形從山間穿過,土樓建築沿溪流兩岸分布,形態豐富、結合溪流形似太極,有著“太極水鄉”的美譽。

塔下村形態各異的土樓建築視覺中國 圖

塔下村現在保存有四十多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建築,有常見的方形、圓形土樓,更有圍裙形、曲尺形土樓,還有外地水鄉常見的吊角樓,高低不一,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流兩岸。在眾多土樓中,猶以有著“東倒西歪樓”之稱的裕昌樓最值得一看。

裕昌樓始建於元末明初,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大的圓樓,它最大的看點就是部分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甚至達到15度,似乎是只要一陣風吹過來,它們就會轟然倒下。但是歷經700年的風雨,裕昌樓至今仍安然屹立。

有著“東倒西歪樓”之稱的裕昌樓。 視覺中國 圖

除了土樓,塔下村另一種讓人稱奇的景觀是在張氏家廟德遠堂前豎立的24座石旗桿,這是塔下村的地標。石旗桿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築形式,用以旌表族中考取功名的人,並激勵後世子弟。

石旗桿 視覺中國 圖

廣東·赤坎古鎮

姜文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已成經典,也讓其取景地廣東開平的赤坎古鎮為人知曉。

赤坎是一座具有350年歷史的古鎮,珠江的支流潭江橫貫全鎮,是典型的嶺南水鄉。與其他地方的古鎮建築不同的是,赤坎現存的街道建築大多由20世紀初華僑出資興建,600多座騎樓依水而建,中西風格混合,僑味十足,被譽為“嶺南建築奇葩”。

赤坎古鎮

最能彰顯赤坎這種建築特色的當屬古鎮堤西路的“歐陸風情街”。早年旅美、歐的本地華僑將國外建築圖紙帶回家鄉,在羅馬柱、圓拱形窗、浮雕等西式建築特征中,融合了本地傳統建築風格,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樓房。這些沿路建築充滿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味道。

歐陸風情街 視覺中國 圖

開平以碉樓著稱,而赤坎古鎮則有著開平建造年代最早的碉樓——迎龍樓。這座碉樓由赤坎兩大家族之一的關氏家族興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樓頂為傳統硬山頂式,風格拙樸,造型簡潔,因沒有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保存完好。

開平建造年代最早的碉樓——迎龍樓。 資料圖

除此之外,赤坎域內還有加拿大村、司徒美堂故居、南樓抗日遺址、鄧一飛故居等建築,相信在這裏你能夠體驗到一種獨一無二的古鎮風情。

(延伸閱讀:去大陸最南端的廣東湛江尋找《隱秘的角落》)

貴州·岜沙苗寨

傳說4000多年前,苗族的祖先蚩尤在逐鹿中原戰敗後,部落的一個分支便率部從黃河下遊向西輾轉遷徙,最後來到貴州大山深處的岜沙(在苗語中是“草木繁多茂盛”之意)定居,世代以狩獵和農耕為生。岜沙苗寨共有4000余戶,僅十來戶漢人,其余均為苗族,以“滾”為大姓。

岜沙苗寨 視覺中國 圖

岜沙男人以尚武為榮,平日裏,獵槍從不離身,極擅長爬山打獵,至今仍保留著佩帶火槍(岜沙持槍獲得公安機關特別批準)、鐮刀剃頭、祭拜古樹等古老的生活習俗。因此岜沙苗寨也被譽為“陽光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至今仍保留著佩帶火槍。 視覺中國 圖

寨子裏的蘆笙堂(其實就是寨子邊山腰的一個平坦之處)是岜沙的神聖之地,大凡寨上有重大祭祀活動都在這裏舉行,也是每年最重要的節日“蘆笙節”的活動場地。那一天,岜沙的男女老少都會著盛裝來此聚會,吹笙跳舞,慶祝豐收。

蘆笙舞 視覺中國 圖

自從縣裏幫助岜沙開發旅遊後,如今寨子組織了兩支表演隊,作為當地重要的創收項目,每日固定表演三場,向遊客表演驚險刺激的“鐮刀剃頭” 、“打槍”和蘆笙舞等內容。除此之外,遊客還可以在這裏品嘗到苗族特色飲食,酸湯魚、烤香豬、羊癟、牛癟、香茅草烤魚、涼拌羊(豬)血、油茶……體驗舌尖上的苗族生活。

(延伸閱讀:最後的槍手部落,樹神信仰和守堖坡的夜)

四川·丹巴藏寨

“甜野男孩”丁真的走紅,帶火了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甘孜還有一處絕美的世外桃源——丹巴。

丹巴位於甘孜東部,大渡河自北向南縱貫丹巴全境,境內峰巒疊嶂、峽谷幽深,全縣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5820米。在冰川雪線之下,散布著諸多藏族村寨,諸如中路、蒲角頂、大寨、甲居、巴底等。成百上千的傳統藏式民居從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兩千米以上的山區,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在雲端。

成百上千的傳統藏式民居從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兩千米以上的山區,層層疊疊。 視覺中國 圖

在眾多藏寨中,尤其以甲居藏寨和中路藏寨最為著名。甲居藏寨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之一,是丹巴最具代表性的藏寨。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疊疊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

甲居藏寨風景 視覺中國 圖

丹巴素有“千碉之國”,在各個藏寨中的散落著大量形態各異的古碉樓,構成了一幅獨特的村落景觀。石碉樓均為木石結構建築,現存的石碉樓最早建於漢代。其中位於丹巴縣城東南約5公裏的梭坡又有著整個丹巴規模最大的古碉群,當黃昏時分金色的霞光灑在山間矗立的數十座碉樓之上,那種氣勢恢宏的景色一定會讓你驚嘆不已。

各個藏寨中散落著大量形態各異的古碉樓。 視覺中國 圖

四川·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羌語稱作“契子”,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雜谷腦河畔,距離理縣城區40公裏。整座羌寨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築群,至今仍有98戶人家居住。

桃坪羌寨 視覺中國 圖

寨子坐落在高山上,是由碉樓和民居合二為一的建築群,遠遠望去,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陡峭的山勢逐坡上壘,十分壯觀,其間碉堡林立,雄渾挺拔。

兩座碉樓均為9層,高約30米,呈四角形堡壘造型,逐漸向上收縮,其材料為片石和黃泥,據說修建時不繪圖、不吊線、不用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把握,但建築無比牢固,屹立兩千多年依然不倒。

碉樓和民居合二為一。 視覺中國 圖

桃坪羌寨內還擁有錯綜復雜的甬道,連接著8個放射狀的出口,每戶人家的相連相通,本寨人進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宮,具有很強的防禦外敵的效果。

別看這座古寨如此偏遠、封閉,地下還有完善的水網系統,據說流水來自遠方雪山上的積雪,四季不斷,永不幹涸。

穿著傳統服飾的村民。視覺中國 圖

北京·爨底下村

從北京城區向西90公裏,在門頭溝齋堂鎮的群山環抱之間,隱藏著這樣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視覺中國 圖

“爨”字略顯生僻,讀作“cuàn”,原是爐竈或生火做飯之意。而爨底村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為去該村西北約一公裏處,有一處險峻的山口,遠望似竈,人稱“爨頭”。明代曾在此處的長城設置一座關隘,名叫“爨裏口”(又稱爨裏安口)。爨底下村在此關隘下方,便因此得名。

“爨”字略顯生僻,讀作“cuàn”,原是爐竈或生火做飯之意。 視覺中國 圖

爨底下村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古村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呈扇面形展開,從對面山上看恰似一個金元寶。村中保存著500多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所有的院落都是雕梁畫柱,但有趣的是,每一戶的門廊造型色彩、門釘個數以及門前臺階數都不相同,過去是以此來顯示門第的高低。

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 視覺中國 圖

爨底下村海拔650米,四面環山,周圍蒼松翠柏,綠樹成蔭,猶如“世外桃源”。暮春之際,放下繁忙的工作,遠離城市的塵囂,爨底村的景色一定能讓你陶然忘返。

山西·磧口古鎮

山西磧口古鎮位於晉陜峽谷中部,東依呂梁山,西濱黃河。磧,本意為高於水面的成片砂石。磧口過去原是臨縣的一個古渡口,湫水河與黃河在此交匯,因黃河水道猛縮導致大量泥沙積澱,無法通航,來往客商只能在磧口停泊轉走陸路。

明清至民國年間,憑借黃河水運,磧口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美譽。後來隨著多條鐵路線的開通,磧口逐漸衰落並被人遺忘,而這卻意外保存了這座古鎮的風貌。

西濱黃河,磧口過去原是臨縣的一個古渡口。 視覺中國 圖

在古鎮上,主街現存不到3公裏,由古老的黃河卵石鋪成,老店鋪、老房子上保留著明清風格的磚雕、木雕、石刻,古色古香。這些建築完全依地形而建,主街道時曲時折。更有趣的是,古鎮後街只有200余米,卻轉了十八道彎。

據說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磧口還是華北通往延安的主要運輸口岸。當時鎮內建有軍工廠、軍衣廠,為繁榮邊區經濟和解決八路軍、解放軍的物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東渡黃河夜宿於磧口,後轉到西柏坡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現鎮內保存有毛澤東東渡黃河紀念碑和路居處等遺址。

毛澤東東渡黃河紀念碑 資料圖

漫步在這裏,仿佛穿越了一個時空隧道,一下走進了歷史。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