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查詢好多螺齒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文達雅山鳥瞰

阿旃陀石窟鳥瞰

阿旃陀石窟鳥瞰

阿旃陀第19窟窟門

阿旃陀石窟第19窟

阿旃陀第19窟窟室

阿旃陀石窟第20窟

肆 阿旃陀石窟壁畫總述

阿旃陀第1窟 摩訶賈納卡本生(局部)

阿旃陀第19窟 佛陀說法

阿旃陀第10窟列柱上的佛像

阿旃陀第1窟 波斯使者來朝

阿旃陀石窟第1窟 手持蓮花的菩薩

第1、2窟

第1窟禮堂入口處繪制了兩尊守護神像,左邊是持蓮花菩薩,右邊是持金剛菩薩。持蓮花菩薩身體呈優美的三屈式,右手輕撚一只蓮花,眼目低垂流露出悲天憫人的表情,展現出偉大的精神力量,這幅畫作為阿旃陀石窟的象征而聞名,也被視為印度繪畫藝術的代表。

阿旃陀第1窟 持蓮花菩薩

阿旃陀第1窟 手持金剛菩薩

《手持蓮花和金剛的菩薩》這兩幅壁畫來源於阿旃陀石窟中的第1號洞窟,它們正好左右相向而對。阿旃陀第1號窟是阿旃陀石窟群中開鑿的較晚的一個,內有大量精美的壁畫。此畫描繪了一位頭戴珠寶飾冠,身上綴滿華貴首飾,手持蓮花的菩薩像,菩薩全身構成了柔和優美、極富節奏感的“三屈彎式”,這是古印度菩薩像中常見的姿態法則。此畫是阿旃陀石窟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阿旃陀第1窟 持蓮花菩薩(局部)

阿旃陀石窟的左壁上畫的是一個右手持蓮花的菩薩,他低垂著頭,身子微微彎曲,頸、腰、臀三處各有一個折彎,身體表現出一種扭擺的平衡美。並且皮膚光嫩,赤裸著上身,有一種女性的嬌柔。他的頭上插滿了各種各樣的宗教裝飾品,頸上掛了一串念珠。表情虔誠、莊重,充滿了佛教中特有的寧靜與平和的內蘊。菩薩的左右兩側是金剛和天母等侍奉。與他相對的是手持金剛的菩薩,他的身子微微右傾,右手形成特有的佛教手印。頭上戴著插滿了各種裝飾品的艷麗而復雜的頭冠。他的眼睛沒有手持蓮花菩薩的謙和,帶有幾分冷傲和肅穆的世俗情味。他的身上有金玉米一樣的飾物,周圍是各種各樣的蓮花圖案和其他的佛教人物。

這處洞窟因為空間深度較大,光線進入很少,壁畫的顏色還十分鮮艷,是阿旃陀石窟中保存較好的四個洞窟之一。經研究,壁畫上的顏料除炭黑外都是礦物質成分,所用的青金石藍等顏料是特意從阿富汗輸入的,極為昂貴。調合顏料用的是水乳膠材料,所以畫面齊整艷麗,經歷了上千年之久,看上去色彩仍十分華麗醒目,熠熠生輝。在印度的藝術傳統中,對烘托整個人物內心情感的繪畫氛圍十分看重,構成了繪畫藝術的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被稱為“味畫”。

在繪畫中,佛教人物的面部都呈現出不同的表情,表現了平靜、悲憫、虔誠、莊重、兇狠、惱怒、暴戾等各種各樣的不同情緒,體現出了人物形象不同的內心世界。因而在印度的繪畫中,對人物的舉手投足,每一處微小的不同,都表達著極其微妙的人物內心情緒的不同或變化。比如畫中的這兩個菩薩,雖然都是菩薩的修行階次,但所表現出來的內心情緒是不同的,手持蓮花的顯然是極端謙恭和平靜的心緒,表現的是“悲憫”味,體現了皈依佛教後“同體大悲”的佛教情懷。而手持金剛的菩薩則有幾分世俗的冷艷和傲然的氣韻,表現了對世俗塵世的眷戀和懷念,是“艷情”味的表露。所以在觀察這兩幅畫時,會讓觀賞者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身心體會。印度人曾總結了八種不同“味”的審美情調,在阿旃陀石窟中,主要是“悲憫”味和“艷情”味這兩種基本的審美感情基調。阿旃陀石窟藝術是舉世矚目的畫廊瑰寶,對中亞和我國新疆的石窟壁畫都曾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此壁畫位於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第2窟大廳右壁。據佛傳記載,摩耶夫人夜夢白象入胎,凈飯王請來婆羅門相師阿私陀解夢。阿私陀預言此子將來若繼承王位,會成為統領天下的聖君,廣布善政;若修行求法。則為普度眾生的聖者。

圖中左側凈飯王和摩耶夫人並坐,三位侍女立於禦座兩邊,眾人皆顯出專心傾聽的神情。阿私陀跪於座前,正解說夢境含義。圖右側另一場景為摩耶夫人斜倚柱旁,低頭沈思,阿私陀蹲跪其前,其旁立一侍女,投之以關註的眼神。畫面偏向深色調,以倚柱的摩耶夫人形象最引人註目,其造型婀娜優雅,被譽為阿旃陀石窟最迷人的壁畫之一。

此蓮花紋圖位於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第2窟佛龕龕頂。 天花藻井為長方形,藻井主體圖案為圓形蓮花紋,最內為一朵盛開的蓮花,蓮心為紅色,中間顏色較淡,層層暈染,富有變化。花瓣由墨線勾勒而成,瓣瓣肥厚疏朗,其外為兩道弦紋。

中層為一圈帶狀花紋,綠葉枝蔓相連,有花朵點綴其間,富於節奏感,其外又為兩道弦紋。外層為一圈連續紋樣,由豎條隔成小格,其內為網紋、扇紋、四瓣花紋等,彼此間隔,其外為三道弦紋。

藻井角隅各畫一身飛天,身形較為壯碩,手持蓮花或托物,袒上身,下著短裙,手腳佩戴環釧。藻井彩繪用色不多,但是相互間搭配組合,變化豐富,各種紋樣布置合理,整體獲得簡潔大方的效果。

阿旃陀石窟第2窟兜率內院圖

位於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第2窟大廳右壁。據經典記載,兜 率天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有內外兩院,兜率內院為即將成佛者之居處。昔時釋迦牟尼佛為菩薩時,即從此天下生人間而成佛。圖中央之菩薩呈正面倚坐姿勢,為阿旃陀石窟壁畫中較罕見的造型。菩薩頂戴寶冠,身披瓔珞,作說法印,似正宣布即將下生至人間。兩側有天人,二侍立,四安坐,神情專註。畫面顏料雖有剝落,細部的描繪,如各人物的眼神、所佩戴的瓔珞、寶座的裝飾、左側侍女所持的拂塵等仍清晰可辨。

阿旃陀石窟第2窟佛說法像

位於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第2窟佛龕。佛體量高大,結跏趺坐,作說法印。帶圓形頭光,螺發肉髻。面相飽滿,肩臂豐實,手掌碩大,身軀渾厚,薄衣覆體,具典型阿旃陀佛像特征。其左腕已損,頭光、身體多處殘留薄塗石灰敷彩的痕跡。

佛兩側脅侍菩薩立像帶橢圓形頭光,頂戴化佛寶冠。身形稍苗條,披瓔珞,佩蓮花紋臂釧,右手執拂塵。右脅侍左手持凈瓶,內插蓮花。菩薩上方一身小飛天,手持花環,體態豐壯。臺座立面雕有象征佛成道之初說法的法輪,兩側相對雕雙鹿。從雕像僅存之彩繪及其後方殘余之壁畫,可見造像原以色彩作細部表現。

雕像的風格,呈現出一種崇高、完美的氣質,神情端莊,莊嚴典雅,表 達了古典主義的理想風格。人物的姿熊欠缺流動感,應是笈多王朝(約320~550)藝術前期的作品,也是前期古典藝術的特色。

第9、10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