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吃桃吃出蟲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你們的菜都是辣的嗎?”

“你們的鍋是不是辣味的?”

“四川人不懂美食,只會吃辣!”

NO NO NO!許多人對四川美食的誤解太大了,以至於一開口,就是一個個惹怒四川人的小技巧。在四川美食的多樣復合味道裏,“甜”也占據了非常大的分量,在四川小吃中尤為明顯。

紅糖沁潤下的三大炮。

攝影/七公xm, 圖/圖蟲·創意

麻辣火鍋翻雲覆雨的熱辣過後,冰粉、涼糕、醪糟可以給你的口腔做做按摩;川娃的放學路上,買一塊蛋烘糕、蒸蒸糕、桂花糕、紅糖糕、綠豆糕……來解解饞;至於紅糖糍粑、賴湯圓、甜水面和三大炮,那是川人心尖尖上的甜美家鄉味。

小吃是川味美食的一片“甜”地!

紅糖醪糟小湯圓。

攝影/一個過路的太婆, 圖/圖蟲·創意

沒了紅糖,四川小吃就少了“半壁江山”

你要是喜好四川小吃這一口“甜”,你會發現紅糖簡直無處不在。

紅糖冰粉,是緩解火鍋辣度的“神器”。

攝影/老天使, 圖/圖蟲·創意

與火辣辣的火鍋長情相伴的,左邊是那碗冰涼透心的紅糖冰粉,右邊就是軟糯糯又甜到心裏的紅糖糍粑。但不論是誰,缺了紅糖水,都缺了直擊靈魂的味道。

如今,大眾常吃的紅糖糍粑都是長條狀,炸的外焦裏嫩,沾著黃豆粉,澆著紅糖。還有一種不常見的糍粑,小販推著保溫桶沿街叫賣,現買現切,同樣少不了紅糖的調味。

紅糖糍粑,吃火鍋必點小吃之一。

圖/視覺中國

成都人“趕花會”的時候,把舂好的半成品糍粑,用力的往案板上“砰、砰、砰”摔一摔,澆上紅糖、撒上芝麻,不僅有了好彩頭,也誕生了糍粑的變種美食“三大炮”。

樂山人更是把簡單的紅糖冰粉吃出了高級感,香蕉、葡萄幹、紅豆、醪糟、糍粑,各種材料能鋪滿一大碗,越看越讓人歡喜,像丈母娘看女婿一樣,故喚作“丈母娘冰粉”。

只有手工搓出來的冰粉才有這種細密的氣泡。

上圖攝影/境索相館,下圖攝影/陽光z,圖/圖蟲·創意

相較於冰粉的復雜,涼糕、涼蝦顯得純粹很多,也更顯那一勺紅糖水的重要性。

涼蝦呈小蝦狀,涼糕呈圓月或半月狀,它們都是米做的小甜品。宜賓雙河涼糕在四川是YYDS的存在,據說還和諸葛亮有那麼點關系。早在清光緒年間,雙河鎮百姓用葡萄井水制作的涼糕就遠近聞名。《輿地紀勝》上說:“來此避暑納涼者甚多,名小吃涼糕嫩涼馳名”。

上圖紅糖涼蝦,下圖紅糖涼糕。

上圖攝影/曇華碎夢, 圖/圖蟲·創意;下圖攝影/尹建

好的涼糕有著淡淡的白色,像一輪臥在紅糖水中的月亮,吃上一口,清清涼涼,除了糧食的香氣和紅糖的甜蜜,沒有半點其他味道。

在四川尤其是成都,鍋盔滿街可見,除了鮮香的肉餡外,紅糖鍋盔也是一霸。咬上一口,甜蜜濃稠的紅糖就流出來了,但你千萬要慢慢吃,不然嘴上要被熱滾滾的紅糖留下個泡。

紅糖鍋盔,吃上一口甜到心裏。

攝影/圖瑞, 圖/圖蟲·創意

比鍋盔更輕量級的成都街頭小吃糖油果子,光看名字就是“糖油混合物”實錘。

沒錯!炸的油鍋中就直接放入紅糖,再將糯米粉球放紅糖油中炸制後,裹上芝麻,再用竹簽穿起來,紅亮亮的外表生怕你不知道:“我”——糖油果子就是紅糖美食中最“亮”的仔。

糖油果子,看起來像大大的幫糖葫蘆。

攝影/似水年華dream, 圖/圖蟲·創意

更為家常、人們常吃的紅糖小吃是紅糖饅頭,普普通通的饅頭因為紅糖的加入,從簡單的主食升級為小吃行列,紅糖就是頭號功臣。

至於發的更喧騰的紅糖方糕,軟乎乎、香噴噴,相比紅糖饅頭,每一口下去負擔減輕,但甜蜜依舊。

紅糖饅頭,既是主食,也是小吃。

攝影/跨界大叔, 圖/圖蟲·創意

紅糖之外,糕糕粑粑也甜到心裏

在四川,小吃裏的甜自然不是紅糖獨有,也有紅油中的甜。

成都面條界的門臉——甜水面,那種若隱若現的甜和時有時無的麻,紅油、復制醬油、芝麻醬、花椒碎、花生碎組合的恰到好處。別看“甜水面”這名字嬌滴滴的,但面條口感卻硬朗十足,一上嘴就能感覺它的力度。

比筷子粗的甜水面條,很有力道。

攝影/CCCCCC大調, 圖/圖蟲·創意

餃子、湯圓作為南北方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成都人說“我都要”。

賴湯圓就是成都乃至四川地道湯圓的代表,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小甜水”;至於說鐘水餃,妙在調味,油香、醬香、辣香合一,最主要的還有一絲絲的甜。

甜甜的鐘水餃,和北方的水餃有很大差別。

攝影/CCCCCC大調, 圖/圖蟲·創意

更大的甜蜜家族就在各種糕糕和粑粑之中。

在四川,問起早餐吃什麼,除了豆花、肥腸粉面,當地人還會推薦一種叫做“da hong gao”的傳統美味。“蛋烘糕”,是用雞蛋、砂糖、面粉做成的面糊,在特制的平底鍋中“烘”熟,趁著軟和的時候加入“夾心”。

蛋烘糕,可鹹可甜的街頭小吃。

上圖攝影/胡文凱,下圖/圖蟲·創意

夾心可能是火腿青椒、鹹菜絲,也可以是白糖、果醬,眾多口味任您挑選,真真做到“可鹽可甜”。當然如果你想要甜鹹雙拼,老板也一定會答應!

瀘州白糕比蛋烘糕成名要早很多,1920年就開始在“三義園”白糕店售賣,也常做早點食用。剛出籠的白糕,潔白滋潤,香氣襲人,吃上一口嫩甜嫩甜的。而馬蹄形的蒸蒸糕,味道糯香甜酥,內裏還有紅豆、糖芝麻等各種餡料。

制作過程中的“三不沾”葉兒粑。

攝影/胡文凱

各種用糯米捶打出來的粑粑,在四川也超級多,葉兒粑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清明節、春節等節慶必備食物。不同地區,葉兒粑也有自己的本土名字,比如自貢、宜賓、瀘州一帶叫它豬兒粑,崇州叫它艾饃,新都會有人叫它朱兒饃饃。

傳統的豬兒粑為元寶狀或豆角狀,

近年來創新地開發了花朵狀、小豬狀等新樣式。

攝影/馮大偉

四川小吃為什麼這麼“甜”?

根據《容齋隨筆》記載,宋代時中國有五大蔗糖產區,其中廣漢產區和遂寧產區皆地處四川。近來,內江也是四川出了名的“甜城”。“清清沱江彎又彎,高高甘蔗綠兩岸”,內江到處種滿了高高的甘蔗,內江糖廠的制糖規模曾一度達到西南地區第一、亞洲第三。也因此,川渝各地有著充足的紅糖、白糖來源,甜食眾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川渝各地有不少制作古法紅糖的作坊。

攝影/江津米花糖驛站,圖/圖蟲·創意

麻辣,是大多數人對於四川美食的第一印象,而對於四川人來說,則苦麻辣“刻板印象”久已。藏在四川人街頭巷尾中的眾多甜味小吃,守護著“無辣不歡”之外的一片“甜”地。

四川是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地。

攝影/李誌勇

文 | 堅果

文章首圖 | 圖蟲·創意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