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社火表演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弘揚傳統文化 講好河津故事 ——河津十大文化名片簡介 任羅樂 一、位置境域

河津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呂梁山南端,汾河、黃河兩條母親河交匯的金三角,表裏山河,地理優越,歷史悠久,人文積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現轄5鄉(小梁、柴家、趙家莊、下化、陽村)、2鎮(樊村、僧樓)、2個街道(城區、清澗),148個村委會,218個自然村,總面積593平方公裏,總人口40萬人。

二、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河津有皮氏部落(皮氏發明鞣皮制衣,解決了禦寒、奉禮需要,與鉆木取火、築巢而居同期,與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齊名),歷唐(堯)、虞(舜)、夏(禹)皆為甸服(郊區),先後有4個方國:皮氏、冀、耿、韓。

商、周建耿國,戰國為皮氏邑;秦置皮氏縣;王莽新朝天鳳元年(14年)改延平縣,東漢復為皮氏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龍門縣;太和十一年(487年)為高涼郡治,轄高涼、龍門二縣;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年)為龍門郡治,領西太平、汾陽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龍門縣為泰州治;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置萬春縣,貞觀十七年(643年)並萬春入龍門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河津縣;1958年11月並入稷山縣,1961年12月恢復河津縣;1994年1月12日改河津市。

明朝大移民時,河津部分先民被遷徙到北平(今北京)落戶,為不忘故裏,先民時稱河津營。今北京有兩個河津營村,一個是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鎮河津營村,一個是北京市大興區長子營鎮河津營村,這兩個河津營村都是600年前從河津遷徙的先民第二故鄉。

1971年,原河津縣的通化公社、裏望公社劃歸萬榮縣,原鄉寧縣的下化公社劃歸河津縣。通化公社通化村是隋大儒文中子王通、唐代詩人王績、王勃的故裏,裏望公社平原村是明代清廉宰相薛瑄的故裏。

三、歷史文化

河津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運城是古中國的中心,河津是古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戰略要地,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搖籃之一。

清代河津貢生張汾宿撰寫的明倫堂聯,高度概括了河津的厚重人文,上聯曰:

莫謂人弗傑:周蔔子,漢馬遷,隋傳仲淹,明表敬軒,

那幾家碩士高賢,洵足接千秋道統;

下聯曰:

漫言地不靈:東虎岡,西龍門,南來飛鳳,北迎臥麟,

這一帶山清水秀,亦堪壯三晉觀瞻。

上聯頌揚河津“人傑”,下聯頌揚河津“地靈”。

河津歷史名人還有:

六朝八宰(六個朝代八位好宰相):

春秋晉國道德宰相郤缺、武勇宰相郤克,唐朝將門宰相薛訥,五代後蜀布衣宰相毋昭裔,宋朝賢良宰相王曙,金朝忠烈宰相李華、創業李復亨,明朝清廉宰相薛瑄。

三王二薛:王通、王績、王勃;薛仁貴、薛瑄。

河津名勝古跡還有:

大夏禹王廟(即河津東禹廟)(漢代創建,全國七祠八廟之首)。

龍門五橋並架於一河之上,蔚為世界奇觀(鐵索橋、雙曲拱橋、鋼桁鐵路橋、高層小半徑引橋、懸索公路橋)。

四大八景:河津八景、龍門八景、麟島八景、午芹八景。

三塔:鎮風塔、射雁塔、汾陰塔。

九廟:高禖廟、真武廟、玄帝廟、臺頭廟、古垛後土廟、

呂仙廟、江山廟、玉泉寺、龍門大禹廟。

四處國寶:古垛後土廟、樊村玄帝廟、臺頭廟、山王西周墓地。

這些都印證:河津歷史悠久,人文積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龍門五橋並架

四、十大文化名片

河津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篩選,至少有十大文化名片,在全區、全省、全國甚至在全世界都很有影響。

十大文化名片是:

禹鑿龍門的偉大創舉;鯉魚跳龍門的美好傳說;

歷史悠久的古耿名都;相敬如賓的傳統美德;

先賢蔔子夏西河設教;中華史聖司馬遷故裏;

大唐虓將薛仁貴故裏;愛國名將董其武故裏;

神奇靈秀的高禖廟; 風趣幽默的幹板腔。

(一)禹鑿龍門的偉大創舉(詳見《禹鑿龍門——最具“古中國”標識的文化遺跡》一文)

據地質專家考證,龍門形成於第三紀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200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那時,自然形成的河道十分狹窄,浩蕩的黃河水下流不暢,泛濫成災。於是在4100年前,大禹率領先民經過四年的苦戰,將狹窄的山口開鑿成現在的龍門,從此,河水暢通無阻,流向大海。大禹當年鑿開的“龍門”,就在禹門口的鐵橋下,橋長144米,橋下龍門最窄處95米,兩岸巖石上鐫鑿的遺跡至今猶存。

禹鑿龍門,一舉打開龍門文化新紀元。後人為紀念大禹功德,尊稱龍門為“禹門”,由於禹門是秦晉交通要衝的古渡口,因而也稱其為“禹門口”。全國有12處以龍門命名,只有河津龍門是大禹所鑿,有“龍門”“禹門”雙重稱謂,是正宗龍門。

中國十佳魅力城市運城頒獎詞:第一句是“舜耕歷山”,第二句就是“禹鑿龍門”。運城是古中國的中心,堯舜禹三代帝都,河津在堯舜禹時皆為甸服,即郊區,是古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戰略要地。

與龍門相連的古跡標識還有禹門口禹王洞、鴿子庵和大禹治水遺跡—錯開河。禹王洞是大禹當年的治水指揮所和民工棲身地,傳說此洞能容千人之眾,禹鑿龍門後,工具盡置於此洞。禹門口東禹廟後“有石龕窿然若大屋”,俗稱鴿子庵,庵內有懸泉,為古龍門八景之一“鳴泉漱玉”。這個石龕也是大禹當年開鑿龍門時民工的居住地,1938年12月,禹門抗戰烈士曾守衛在這個山麓巖洞裏,打退了日寇的瘋狂進攻,阻止了日寇西侵入陜,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詩篇。從龍門向北五公裏處有石門,石門是萬裏黃河最窄的峽谷,兩峰對峙,形勢險峻,最窄處僅38米。再往北直達孟門、壺口,龍門、石門、孟門合稱晉陜大峽谷“三門”。石門西側有一條通往陜西黃龍的峽谷,傳說大禹最初在這裏向西疏鑿河道,後來發現方向錯誤,便及時改道,後人因稱為“錯開河”。禹鑿龍門的偉大創舉,開辟了“古中國”歷史新紀元,這些確鑿的古跡標識和厚重的原始文化積澱向世人昭示:龍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淵源,河津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禹鑿龍門的偉大創舉,既給河津先民創造了優越的生存條件,更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大禹精神。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鑿開龍門,導引天下之水歸於大海,他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百折不撓、任勞任怨的非凡品質,堅韌不拔的卓越意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龍門文化的基因。

“禹鑿龍門”是河津的第一張文化名片,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打造龍門景區。

1907年河津大夏禹王廟

1938年古龍門全圖(右為河津大夏禹王廟)

橋下即大禹鑿開的龍門,橋長144米,最窄處95米。

(二)鯉魚跳龍門的美好傳說

禹鑿龍門的偉大創舉,成就了鯉魚跳龍門的美好傳說。龍門初開,落差很大(與壺口一樣),大江大海的鯉魚聞訊逆流而上,爭相跳躍龍門,跳過的化而為龍,到達理想境界;跳不過的,養精蓄銳,來年再跳。鯉魚在爭跳龍門中,先驅以自己的脊背作跳板、作平臺、作階梯,讓後來者借力一躍而跨越龍門,這是什麼精神?這是拼搏精神、爭先精神、人梯精神、團隊精神、犧牲精神、奉獻精神,也就是以奮勇爭先為特征的“魚躍龍門”精神。河津是龍的故鄉,河津人是大禹傳人。“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大禹精神和魚躍龍門精神孕育了“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河津精神,千百年來這種精神一直是河津人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動力。

2008年8月國家郵政總局發行小鯉魚跳龍門郵票,在河津召開發行會;2009年5月“大禹治水傳說”和“魚躍龍門傳說”均入選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小鯉魚跳龍門》郵票

(三)歷史悠久的古耿名都

198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來河津視察時,親筆題詞:“古耿龍門”。古耿和龍門都是河津的代稱。

元代王思誠《河津縣總圖記》開篇即稱“河津本耿鄉城”;明嘉靖版《龍門誌·沿革》開篇也稱“龍門山本古耿國”;康熙版、乾隆版、嘉慶版、同治版、光緒版《河津縣誌·沿革》,均稱“河津古耿地”。七個版本都稱河津是“古耿”。

耿國——包括兩個時期:商時期的嬴(子)姓耿國和西周時期的姬姓耿國。商祖乙遷至邢後,封其弟祖丙於耿地,公元前1524年祖丙在今河津市山王一帶建立耿國,是為贏(子)姓耿國。周朝建立後,周室封同姓人於耿,再次建立耿國,是為姬姓耿國,春秋時(公元前661 年)被晉獻公所滅,封給趙夙為采邑。古耿國延續了863年,古耿文化的優秀基因代代相傳。公元前824年,商耿國第32代國君太乙棄國存族,使700年商耿文化得以傳承,現在海內外130萬耿氏後裔正在光大耿氏文化。

用史學界和考古學界提出的“文獻與發掘材料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加以考證,西周時期的姬姓耿國既有文獻記載,又發掘出西周珍貴文物,驗證了西周耿都遺址就在河津山王村一帶。

2007 年山王村出土三件文物——銅鼎、銅盤、銅壺蓋,經專家鑒定,這三件青銅器為西周中晚期器物組合,是近年來運城市範圍首次出土準確屬於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青銅鼎和青銅盤為國家一級文物,銅器上的銘文證明,青銅鼎制作時間當在西周共王時期,距今已有2900 余年的歷史。

文獻記載與發掘的文物,都證明山王村一帶確屬西周耿都遺址,2013年6月山王墓地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耿名都”城門樓是山王村標誌性建築,系西周耿國都城的南大門。

“祖丙商耿”的確認:

2017年1月15日,世界耿氏文化傳承研究會會長、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副秘書長耿獻會,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耿氏族人精英代表20余人來河津市,在柴家鄉山王村尋根問祖,共商發展大計。

之後,鞠振書記和趙建喜市長會見了前來我市尋根的世界耿氏文化傳承研究會會長、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副秘書長耿獻會一行。雙方就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商談。

2018年5月,在我市召開了首屆耿文化研討會,正式確定:海內外130萬耿氏後裔的始祖是商朝第14位帝王祖乙的弟弟祖丙。3500多年前,商朝國君祖乙的弟弟祖丙在河津建立耿國(小方國),山王一帶為祖丙耿國都城,已達成共識。耿氏精英為祖丙“商耿”提供了可信的證據,填補了商耿700年歷史文化空白。

耿氏家族歷史悠久,英才輩出。耿氏精英計劃在山王建設古耿文化園,弘揚和傳承博大精深的耿氏文化,5月份已與市政府簽約,這一盛舉將進一步弘揚和傳承河津優秀傳統文化,有力推進河津文化旅遊建設,造福河津人民。

古耿名都

(四)相敬如賓的傳統美德

春秋時期晉國宰相郤缺夫婦“相敬如賓”典故的發祥地就在河津。郤缺是一位德行很好的宰相,他以“文可興邦,武可定國”的雄才大略,為振興晉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歷代修身、齊家、治國的楷模。特別是他與妻子在郤氏封地冀地“相敬如賓”的傳統美德,流傳萬代,家喻戶曉。

郤缺與妻子每天吃飯前,妻子先給丈夫行拜禮,郤缺又給妻子還以揖禮;然後妻子給丈夫敬遞飯碗,讓丈夫先用飯,郤缺恭敬地推讓妻子先用,夫妻相互敬重,像對待貴賓一樣。有一天郤缺在田間鋤草,妻子照例去送飯,夫妻二人依然相敬如賓。這一幕被大臣臼季發現後,將有德行的郤缺推薦給晉文公,從此郤缺為振興晉國建立功勛,由此產生了相敬如賓的典故。

後人把郤缺鋤田之處稱為“聚德田”(今清澗一帶),把冀地稱為“如賓鄉”。千百年來,“如賓鄉”即是河津的代稱,河津人一直引以為榮。當地鄉民為紀念郤缺,在聚德田建了冀亭,亭柱上題有楹聯:“世世生生耕田而食;夫夫婦婦相敬如賓”。

郤缺夫婦相敬如賓的美德,凝結著厚樸的民族精神和進步的傳統文化,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激勵龍門兒女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自覺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崇德向善的模範家庭、恩愛夫妻、道德楷模。

冀亭圖

(五)先賢蔔子夏西河設教

蔔子夏(前507—前420),姓蔔,名商,字子夏,公元前507 年生於春秋末晉國溫邑(今河南溫縣),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堪稱一代宗師。

蔔子夏出身窮苦,15歲時步行數百裏拜孔子為師,是孔子學生中的文學科高材生。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逝世,子夏與同學在孔墓虔誠地守孝三年。公元前476 年,32歲的蔔子夏受晉國魏地卿大夫魏駒(桓子)及其孫魏斯的邀請,來到晉地,在龍門西河(今山西河津一帶)設教講學,長達55 年。

蔔子夏

蔔子夏第一個將儒學文化傳播到黃河流域,其突出貢獻有:

1、參與創立儒家學說,整理《六經》,主編《論語》。

2、發明章句,創立傳統經學。由他分段、標點並加註的經書,成為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文化知識課本,被稱為“萬世教科書”。子夏發明章句、標點和註釋文義,對於社會文明與進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3、創立學堂,打造西河教風。蔔子夏首開西河地區私人辦學的先河,在長達55年的教學活動中,倡導“有教無類”,鼓勵學生“博學而篤誌”,提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教育弟子學以致其道,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學習各種有利於治國安邦的技藝和知識,形成了獨特的“西河教風”。

4、培養弟子,造就治世英才。蔔子夏除了做魏斯(魏文侯)的私人老師外,還廣招從學弟子三百余人,培養了一大批治世人才,諸如改革家李悝、軍事家吳起、政治家田子方、段幹木,史學家公羊高、谷梁赤、禽滑(gu)厘等,這些具有雄才大略的治世賢才都是子夏的高足。

5、竭誠傳播儒學文化,首開“儒法兼容”先河。蔔子夏在竭誠傳播儒學文化的同時,首開“儒法兼容”先河,推動了“百家爭鳴”的發展,促進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進步。

蔔子夏西河設教所創立的民間辦學之風,千百年來在河津發揚光大,形成了捐資興教民間辦學的獨特“子夏文化現象”。

在蔔子夏西河設教遺風的激勵和熏陶下,隋大儒、思想家、教育家王通講學“龍門書院”和“文中子洞”,教誨弟子近千人,為大唐“貞觀之治”培養了魏征、李靖、房玄齡、杜如晦、陳叔達等十多位股肱將相。金代宰相李復亨在家鄉光德設帳授徒,培養了八百弟子。明代理學大師薛瑄在河津老城南街興辦“南書院”,授徒講學,教衍河汾。明清以來,全縣義學興起,民間捐資辦學典範層出不窮。

改革開放使子夏西河設教精神更加發揚光大,河津全市興學育人、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永民中學、俊傑學校等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譽滿河東。1984 年以後,全市平均每年有一千多萬元的社會捐資集資款用於興學育人。河津第二高中,是市委、市政府光大西河設教遺風、落實民生指標的民心工程,總投資近億元,僅社會捐資即達4000 萬之多。

公元前420年,這位87歲高齡的偉大先哲在西河逝世。蔔子夏逝世後葬於其準故裏——河津市東辛封村,後人為紀念他,又在村中興建了子夏祠堂。今東辛封村東南存有蔔子夏墓,墓前獻亭磚柱上曾鐫刻青石聯一副:

二千年教澤長流,莽莽神州,道統固應在東魯;

七十子門墻並列,彬彬文學,師承今尚說西河。

蔔子夏被譽為世界第二位人民教師,(第一位是孔子)。他的名言“四海之內皆兄弟”,被聯合國選為主題語布於其總部,成為世界和平團結的象征語,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迎賓詞。上海復旦大學的校訓,就是蔔子夏的名言:“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蔔子夏的宏論“日知其所亡(wu),月無忘其所能,是為好學也已矣”,懸掛在美國芝加哥文化中心。

近期,子夏後裔計劃以河津為核心,打造“西河論壇”,成立“西河流派”,舉辦“蔔子文化節”,將河津打造成“西河聖城”,形成“東有曲阜,西有河津,中國聖城雙子星”。

蔔子夏墓地

(六)中華史聖司馬遷故裏

司馬遷(前145—前86),姓司馬,名遷,字子長, 司馬談之子,漢代皮氏縣龍門(今河津市西辛封村)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他出身史誌世家,幼年在家鄉龍門耕種放牧。10歲時誦習古文。

20歲開始漫遊,飽覽名山大川,後任郎中官。司馬遷36歲時出使歸來前往周南去看望父親,父親在彌留之際,握著司馬遷的手,哭泣著囑咐他一定要繼承父誌,光大祖業,寫出一部完整的史書。司馬遷也流著眼淚表示,一定完成父親的未竟事業。

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38歲時繼父職,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他與唐都等共訂《太初歷》,對歷法進行改革。之後,便開始編寫《史記》。

武帝天漢三年(前98),司馬遷48歲時因給李陵辯解獲罪下獄,翌年被處宮刑。武帝太始元年(前96),司馬遷50歲時被赦出獄,任中書令。遭受宮刑,對司馬遷是一種奇恥大辱,為此他曾痛不欲生。但為了死得重於泰山,為了完成父親的重托,他摒棄了輕生念頭,把編著《史記》當成終生奮鬥的歷史使命,從此發憤著書,用畢生精力完成了歷史巨著《史記》,從而馳名中外。

《史記》完稿後,一式兩份,一份托女兒保管,一份藏之“名山”,實際就是國家檔案館。此時司馬遷已是十分疲憊憔悴,於是帶一名隨從葉落歸根,返回故裏。當行至韓城芝川時,就是現在韓城的司馬遷祠附近,司馬遷遙望故鄉龍門,屈辱湧心,悲憤交加,不幸與世長辭,時年60歲。家人聞訊後,將他的靈柩運回,葬於他當年耕牧的河山之陽——今西辛封村西黃沙嶺。司馬家族祖塋地在沙樊頭、康家莊附近龍背地,因司馬遷受了宮刑,按照封建禮教卒後不能入祖塋,因而葬於黃沙嶺。

司馬遷用畢生心血鑄成的《史記》,是我國歷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史記》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及傳記文學體例,奠定了中國正史的基礎,對後世史學影響極其深遠,為此司馬遷被國人譽為“中華史聖”。《史記》為世界史學史增添了光輝的篇章,1957年,司馬遷被聯合國命名為“世界歷史之父”。

司馬遷以深厚的文學修養和高妙的藝術手段,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魯迅先生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是說其歷史學成就,“無韻之《離騷》”是說其文學成就。《史記》是文學的歷史,也是歷史的文學,是文學與史學的高度統一。

對於司馬遷的研究,不僅要弘揚他的偉大貢獻,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成功背後的辛酸與磨難,研究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思想境界及人格魅力,研究他發憤著書的敬業精神及其著作的深邃內涵,並從中得到啟示和借鑒。向司馬遷學什麼?

一是學習他不懼權貴,直言敢諫,秉筆直書的浩然正氣;

二是學習他為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甘受淩辱,在個人名節與歷史重任之間舍生取義的偉大人格;

三是學習他含辛茹苦,發憤著書,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

四是學習他以身作則,公正無私、淡泊名利的道德典範。

司馬遷故裏考證(詳見《司馬遷是河津人——證據確鑿》一文)

1、司馬遷自報家門,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明確表述:“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河即黃河,山即龍門山,河之北、河之東為陽,山之南為陽,河津正處於河、山之陽。

2、元代監察禦史王思誠在《河津縣總圖記》中明確記述:“司馬遷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為之建石室,立碑樹垣。”這說明河津在晉代就有司馬遷墓和廟。

3、2006年發掘的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固鎮村創修上生院石碑記載:“河津,古龍門縣,大禹疏鑿經之地,如司馬遷弘文巨筆者,往往間出。”碑文雄辯地證明,在元代全社會就公認司馬遷是河津人。

4、明代文學家李贄在紀傳體《藏書》卷四十“儒臣傳·史學儒臣司馬談、司馬遷”一節中,明確記述:“司馬談,絳州龍門人,談為太史公,……有子曰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

河津屬絳州,而韓城屬通州。

5、明代理學家薛瑄寫有《河汾五賢詠·太史公》詩,載於明、清《河津縣誌》,在《秋日家山雜詠》詩中有:“龍門獻策文中子,麟趾成書太史公。”“子安詩在名猶盛,太史書成誌已勞”之名句。

6、明嘉靖十四年(1535)《龍門誌·人物》載:“漢太師史令司馬談,論家要旨(其詳出《漢書》)。劉向、揚雄稱其有良史才。太史令司馬遷,十歲能文,太初中為太史令。修《史記》,傳於世。向、雄亦稱其有良史才。”這本尚存的明代河津縣誌,與元代《河津縣總圖記》一脈相承,都如實記錄了“司馬遷是河津人”的歷史。

7、明代河津知縣雍焯創建三賢祠。明代陜西人雍焯,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河津知縣,翌年他在河津縣治東創建了三賢祠,“祀蔔子夏、司馬太史、王文中子”,為司馬遷樹了碑立了傳。

8、明隆慶四年至萬歷元年(1570—1573),河津縣令陜西籍人張汝乾創修《河津縣誌》,把司馬遷作為河津籍人大加贊揚。清嘉慶十九年(1814)河津縣令浙江籍人沈千鑒在重修《河津縣誌》序中所說:“龍門勝地,代有名儒,如司馬太史公、王文中子、薛文清公者,後先相映,卓越千秋。”事實上,在明清兩代,就已經確立了司馬遷是河津人的歷史定論,不僅河津籍人引為自豪,陜西籍人也同樣認可並對司馬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明代衛生《重修蔔子夏祠堂碑記》明確記載:“河津縣西北五裏許,有辛封村,西隅負崗南向有子夏祠。創自弘治三年(1490年)……。蔔子在聖門,為文學首稱,風澤沾濡人心最久,在隋有王文中,漢有司馬子長,我朝有薛文清,皆聞風而興起焉者……。”明代碑記明確記述河津“漢有司馬子長”。

10、清代著名學者《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等編纂的清康熙版《平陽府誌》,卷之二十三“人物”載:“司馬談,龍門人,建元中為太史令。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湣學者不達其意,乃論六家要指,明其同異。司馬遷,字子長。十歲誦古文,弱冠遊江、淮、浮沅、湘,涉汶、泗,過梁、楚以歸。太初中,為太史令,因論李陵得罪,幽而發憤,修《史記》。劉向、楊雄皆稱其有良史才。”《平陽府誌》卷之三十一“陵墓”載:“河津縣:漢太史公墓,縣西十五裏。《水經註》曰:“司馬子長墓,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垣,太史公自敘曰:遷生龍門,是其墳墟所在矣。”

11、日本學者在河津拍攝的《司馬遷故裏碑》照片可作物證。抗戰時期,一名愛好文物古跡的日本學者曾來河津,實地拍攝了不少照片,其中包括:“司馬遷故裏碑”、“蔔子夏祠堂”、“蔔子夏墓”、“覺城寺塔”等照片。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決不是虛構的,它們是河津歷史文化的真實寫照。照片中的司馬遷故裏碑,鑲嵌在古式磚砌碑樓裏,它與古《河津縣誌》中的記載是完全吻合的。

12、1938年出版、1970年由臺灣山西同鄉會重刊的《山西名賢輯要》一書,在《司馬遷傳》中明確寫道:“司馬遷,字子長,父諱談,......生遷於山西龍門地方。”

13、龍門是史聖司馬遷的故裏,現在,河津市西辛封村,還居住著20余戶百余眾司馬談、司馬遷後裔。西辛封村司馬談63代孫司馬會澤還保存著祖宗傳下來的布牌神符和太史公司馬遷的笏板。布牌上面有始祖司馬談夫婦的畫像和上祖司馬遷及其子司馬觀、司馬臨以下十一代子孫的爵名。現在,布牌上排列的家譜已到63代了,族中最小的已排到了65代。

正中為始遷祖司馬談夫婦畫像,下一排有司馬遷姓名。

14、河津古縣誌記載:“漢太史公祠在縣西”、“漢太史公墓在縣西”。司馬家族祖塋原在康家莊、沙樊頭村附近龍背地,因司馬遷受過宮刑,按封建禮教規定,卒後不能葬於祖塋,於是後人就將這位驕子葬於他當年耕種放牧的黃河東岸黃沙嶺。後因黃河泛濫,司馬遷墓被埋沒。此後,人們又在其故鄉西辛封村東樹起“漢太史公司馬遷故裏”碑,以作永久的紀念。

幾點釋疑

1、有人以韓城建有太史祠和司馬遷墓,就認為司馬遷是韓城人,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一個人的籍貫應以出生地或祖居地為準,不能以墓葬地來確定。韓城的司馬遷祠建於公元1064年,原名望祖祠,比河津的司馬遷廟晚700余年。韓城的司馬遷墓屬元代建築,墓中空空,沒有真衣真冠。

2、有人說陜西徐村“同”“馮”兩姓是司馬遷後裔,這不符合史實。史實是:“東晉末年,宋王劉裕篡位,改國號為宋,經歷155年的晉朝滅亡,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司馬氏末代皇帝被毒酒毒死,家族子弟逃回家鄉隱居,隱姓埋名。有的在司字前面加一豎,改姓同。有的在馬字前面加兩點,改姓馮,隱居的地方取名徐村。”司馬遷受宮刑,並沒有株連九族。

3、有人說郭沫若的贊司馬遷詩把司馬遷劃歸韓城,這也不符合事實。著名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於1958年遊覽韓城的太史祠時,曾作過一首五言律詩:“龍門有靈秀,鐘毓人中龍。學殖空前富,文章曠代雄。憐才膺斧鉞,吐氣作霓虹。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郭沫若的詩,沒有一句說司馬遷是韓城人,只是承認“龍門”“鐘毓人中龍”,但他並沒有說龍門就是指韓城,他也是以“遷生龍門”為依據的。河津古稱龍門,稱龍門縣達674年之久。

綜上所述,人證、物證、碑證、文獻都證明:司馬遷是河津人。司馬遷秉筆直書的浩然正氣與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觀融為一體,

是我們世代傳承的文化基因。

當前,市委、市政府正加大宣傳和開發力度,逐步恢復和開發司馬遷廟、司馬遷墓、司馬遷故裏等旅遊、文物景點,並創造條件,在黃沙嶺一帶探尋司馬遷墓。要通過司馬遷故裏的研究,弘揚司馬遷文化,探尋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人文支撐和精神動力,為全面實現開放智慧綠色文明幸福的新河津做出新貢獻。

(七)大唐虓將薛仁貴故裏

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

三歲孩童千兩價,保主跨海去征東。

這是唐太宗應夢賢臣的藏名詩,徐茂公解夢說:這位應夢賢臣叫薛仁貴,龍門人。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唐絳州龍門縣大黃村(今河津市黃村、修村一帶)人。隋大業十年(614)農歷十月十八日出生於平民家庭,早年與妻柳英環貧居寒窯,貞觀十八年(644)應募從軍,隨唐太宗東征。薛仁貴戎馬一生,戰功卓著,官至右威衛大將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自唐代以來,薛仁貴的英名與當年貧居的寒窯,伴隨著他的赫赫戰功,遠播海內外,他“愛國親民,忠勇善戰”的高尚精神和叱咤風雲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更是遐邇聞名,光耀千秋。史書評價“仁貴驍悍壯勇,為一時之傑,至忠大略,勃然有立。”永淳二年(683)農歷二月二十一日薛仁貴病逝,享年七十歲,唐高宗追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並令官府為其打造靈輿,護喪還歸故裏。

龍朔元年(661),九姓突厥起兵犯境,唐高宗任命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為副大總管,共赴天山討伐來犯之敵。當時,九姓突厥擁兵十萬,憑借天山地利,派出數十位驍勇騎士前來挑戰。薛仁貴在陣中連發三箭,射死敵將三人,其余敵寇懾於薛仁貴神威,均下馬投降。接著,薛仁貴又率兵征討磧北殘敵,俘虜敵首領葉護兄弟三人,凱旋而歸。當時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從此以後,九姓突厥衰敗,不再成為唐朝邊患。

乾封元年(666),薛仁貴降伏高句麗後,被授為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檢校安東都護。在擔任安東軍政長官期間,他帶領當地軍民,立即恢復生產,醫治戰爭創傷,使得安東士民安居樂業。薛仁貴的事跡,在安東一帶流傳很廣,至今,那裏還有薛禮廟和薛仁貴當年征戰的遺跡。

開耀元年(681),突厥不斷侵擾唐朝北境,唐高宗思念薛仁貴以往功勞,再次召見,封薛仁貴為瓜州長史,不久又授予右領軍衛將軍兼代州都督,前往雲州出擊犯邊突厥。突厥將士在陣前問:“來者唐將是誰?”答:“薛仁貴”。突厥人又問:“聽說薛將軍流放象州,已經去世,怎麼會復活呢?”薛仁貴當下脫了自己的頭盔,讓突厥人看,突厥將士看清後,相顧失色,慌忙下馬行禮,並趕緊逃跑。仁貴恐敵有詐,就率軍追擊,大獲全勝。

薛仁貴自幼在家學奠定了深厚的文學功底,身經百戰而筆墨兼顧,堪稱文武雙全。他對《周易》情有獨鐘,編撰《周易新本註義》十四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在安東主政期間,他親筆撰寫《致新羅文武王金法敏書》,洋洋1300余字,是唐代致君王書之經典。薛氏族譜中記載的《薛仁貴家訓》,內涵深邃,文采飛揚,諸如“從軍報國,責無旁貸,為將為帥,精於謀算,兵勝在義,敗歸民怨”,等等,字裏行間閃爍著薛仁貴的文韜武略。

薛仁貴自從走上投軍報國的道路後,用鮮血和汗水捍衛了大唐江山,也為子孫後代奠定了堅實的根基。從薛仁貴開始,至其傳衍的十二代四十七名後裔盡是忠君愛國之士,特別是從薛仁貴起,薛家五代十四將,用戰功和政績樹立了民族英雄團體“薛家將”的光輝典範,享有“將門世家”之譽。

薛仁貴是世人敬仰的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他從平民到將軍的傳奇經歷,“愛國親民,忠勇善戰”的高尚精神,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後人為紀念薛仁貴,在他的故裏整修了薛仁貴夫婦當年貧居的寒窯,並創建了白袍洞和射雁塔。

薛仁貴故裏景區

薛仁貴寒窯

白袍洞薛仁貴夫婦塑像

薛仁貴寒窯位於河津市城區街道辦修村村東的土崗上。相傳,薛仁貴年輕時家境貧寒,到一家姓柳的員外家扛長工。柳員外的女兒柳英環看中薛仁貴忠厚善良,是個人才,又同情他的處境,於是私贈衣服,有了往來,建立了感情。員外得知後大怒,棒打鴛鴦,驅趕薛仁貴,但柳英環對愛情堅貞不二,跟隨薛仁貴一起離家住進這個破窯洞相依為命。此後,柳英環勸夫從軍,為國效力,自己苦守寒窯一十八年,誌節堅貞,艱辛度日,精心撫養兒子長大成人。寒窯南側有一窯洞,名曰“白袍洞”,建於清乾隆六年,洞中仁貴夫婦塑像高大挺立,栩栩如生,洞口對聯“三箭定天山,將軍威名千秋重;一戟安社稷,英雄氣概萬古傳”盡顯薛仁貴之威儀。寒窯西南方有白虎塔也稱射雁塔,位於河津市城區街道修村村南300米。塔高7米,八層八面形實心磚塔,宋代建造,是薛氏後裔為紀念薛仁貴汾河灘打雁而建。

薛仁貴寒窯文化凝結著薛仁貴、柳英環夫婦的愛國情懷、忠貞愛情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傳統美德與高風亮節,史學家評價說:諸葛亮茅廬,杜甫草堂、薛仁貴寒窯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三寒歷史文化。薛仁貴精神與寒窯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激勵一代又一代愛國誌士勵精圖治,報國為民,奮勇爭先,振興中華。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打造高規格的薛仁貴故裏景區。

(八)愛國名將董其武故裏

董其武 (1899-1989),樊村鎮固鎮村人。 1919年,董其武徒步八百裏到太原,以第一名成績考入斌業中學。1923年董其武中學畢業,懷著“富國強 兵”之誌,毅然投筆從戎。

1928年董其武到天津傅作義部,先後任上尉、少校參謀、幹部政治訓練所隊長、陸軍第三十八師八十九團中校副團長,陸軍第二十八師上校團長。

"九一八"事變後,率部參加長城、綏遠抗戰,後任國民黨陸軍第六十八師二一八旅少將旅長,曾被譽為"抗日民族英雄"。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會戰,後歷任陸軍第一O一師中將師長,陸軍第三十五軍中將軍長,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綏遠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董其武指揮紅格爾圖戰役,以奇襲搗毀了日軍及匪首指揮部,並擊落敵機一架。當時,毛澤東派南漢宸攜其親筆賀信及繡有“為國禦侮”的錦旗表示慰問,稱綏遠抗戰為“全國抗戰之先聲”。董其武參加忻口作戰被日軍炮彈炸傷臂部,他怕影響軍心不許身邊的人聲張,只簡單包紮了一下仍堅持在火線指揮。

1949年9月19日毅然率部起義,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綏遠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綏遠省人民政府主席,綏遠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二十三兵團司令員,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九軍軍長。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1983年當選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勝利功勛榮譽章。

1989年3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

董其武將軍一生踐行傳統美德,廉潔自律,從嚴治家,堪稱儒將風範,道德楷模。黨和人民評價他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士”、“一生為國為人民”、“生為民族精英,死而風範長存”。

董其武從平民到將軍,是薛仁貴式的民族精英,是河津人“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楷模,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愛國將領、忠誠黨員。

他身為高官,一生不進賭場、煙館、妓院,不納妾,將部隊積攢的2900兩黃金全部繳公,將自己的房契繳公、稿費繳公,堪稱廉潔榜樣。

他與夫人姚勤修結發60年,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為老伴洗身、餵飯、餵藥、接大小便,堪稱模範丈夫。

他言傳身教,代兒子向炊事員賠禮,不用公車接兒女,不讓兒子打麻將,鼓勵兒女經受勞動鍛煉、吃家常飯、節約水電,只留家風和日記給兒女,堪稱英雄父親。

董其武是河津人的驕傲,市、鎮正全力打造愛國名將董其武故裏名片,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揚“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河津精神,培育千萬個董其武式的廉潔榜樣、忠誠黨員。

(九)神奇靈秀的高禖廟

河津高禖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一座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為內涵的道教建築群。據1976年發現的“樂樓柱子祀”記載,高禖廟創建於夏啟之子仲康執政時的丙寅(前2022)年前,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歷史。

高禖廟蘊涵著中華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聯系全球華人的歷史紐帶,是華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譜系依據。臺灣道教地母至君團曾5次來河津高禖廟廟尋根祭祖,並捐資修繕。

高禖有以下4種含義:

1、高禖是活動。高禖是我國歷時悠久的祭祀活動之一,源起上古,下及近世,它既是莊重肅穆的宮廷禮儀,又是萬民狂歡的民間風俗。商代舉行此祭的祠廟設在都城的郊外,原名“郊禖”,“高”乃“郊”之借字,故“高禖”或“郊禖”的本義,就是“郊祭”,是活動,活動的地方叫高禖祭場。

2、高禖是先祖。高禖即先祖崇拜,夏人的高禖祀其先妣女媧、先祖大禹,商人的高禖祀其先妣簡狄、先祖契,周人的高禖祀其先妣姜嫄、先祖後稷。

3、高禖是職司。高禖是古代帝王為求子所祀的禖神,“禖”即“媒”,“高禖”即“高媒”,媒神之意。媒神既是婚配之神,也是求子之神,女媧娘娘是華夏第一媒神,高禖是所有媒神的職司。

4、高禖是偶象。高禖即人之先,高禖所祭的石頭稱為“石主”、“石祖”,即男女生殖器形象,為“人之根”、“人之祖”,也就是人類始祖之意,高禖即人類根祖的偶象崇拜。

正殿女媧娘娘塑像

河津高禖文化融根祖文化、婚育文化、和諧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內涵深邃,博大精深。特別是特殊的民俗——迎神走親戚,場面格外新鮮。據說,姜嫄的娘家、舅家、老舅家都在連伯村,所以每年廟會前兩天,即農歷三月十六日,連伯鄉親都要組成百人迎神隊伍,鼓樂喧天,儀仗工整,威武莊嚴地把姜嫄娘娘從正殿迎出,用八擡大轎擡著神像在全村遊行散花。舊時,將娘娘神像供於村南另一個大廟內祭拜一天,次日又敲鑼打鼓,鳴鞭放炮,送娘娘回宮享受人間香火。這樣一年走一家,三家依次輪流,稱之為迎神“走親戚”。這一親切感人的風俗,體現了當地鄉民的傳統美德,是河津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亮點,是我們今天敬老尊親、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德孝文化的重要源泉和文化基因。

(十)風趣幽默的河津幹板腔

河津幹板腔俗名“撂幹嘴”,源於汾北沿山一帶。它是河津的特色文化品牌,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於1973年被正式列為山西省曲種,2013年入選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津幹板腔歷史悠久,大體經歷了五個時期:宋元為萌芽時期,明清至民國為發展時期,解放後至文革前為繁盛時期,文革期間為低潮時期,改革開放至今為振興時期。河津幹板腔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是社火的壓軸節目,是廣大群眾喜愛的優秀傳統文化。2007 年,河津市幹板腔協會成立,當年河津電視臺專門開設《幹板腔欄目》,10年來已播出200多期1000多個幹板腔節目,有600多名幹板腔骨幹登上大雅之堂。

河津幹板腔的源頭:

一是先民們上山背炭撂幹嘴;

二是先民們在生產生活中,用河津方言土語即興編成的順口溜,比如童謠——噢,噢,娃悄悄,十八會上買包包。又如:丁丁腳,傲傲腳,平陽府,海蒲羅。蒲羅南,蒲羅北,老爺(ya 指神)後頭撒蜂蜜。這些童謠已帶有幹板腔韻味。

三是通俗韻文,如《快嘴李翠蓮》《三字經》都是幹板腔的源泉。《雜字經》是地地道道的幹板腔,如:雜字多,寫不遍,先將要緊仔細看。念書人,讀經傳,使的紙墨和筆硯。說一番,莊稼漢,篩子攬筐(cuo)在牛院。賢惠女,名蓋縣,歪歹婆娘氣死漢。其內容風趣幽默,讀起來瑯瑯上口。

河津幹板腔與詩歌、快板、快書以及運城、臨猗等地的幹板腔不同,有自己獨特的格律:合拍、押韻、方言、幽默。特別是上下兩句句腳押韻,要求“同韻同聲”,而且要以河津方言表說,這是河津幹板腔的顯著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河津幹板腔進入振興時期。廣大幹板腔工作者開拓創新,自編自演演自己,使廣大群眾在開心的笑聲中受到啟迪,受到教育,得到藝術享受,它作為河津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樣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和文化基因。它將由文化資源發展為文化產業、文化品牌,並走出河津,走出河東,走向全省,走向全國。

博大精深的龍門文化

龍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講,龍門文化是河津文化的形象表述,是古今河津人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講,龍門文化是河津的特色文化,它的深邃內涵就是由大禹創立培育、歷代河津人傳承升華的“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河津精神和“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河津人品德。

龍門文化的內容相當豐富,概括講,有14大系列:

1、水文化。 2、龍文化。 3、農耕文化。

4、青銅文化。 5、企業文化。 6、建築文化。

7、民俗文化。 8、儒學文化。 9、文學。

10、藝術。 11、旅遊文化。12、德孝文化。

13、耿文化。 14、大禹文化。

以上十大文化名片則是龍門文化十四大系列中的精華。

燦爛的龍門文化,打造了一個物華天寶的河津,一個政通人和的河津。在這塊鐘靈毓秀的土地上,英才輩出,名揚華夏,他們都為龍門文化增光添彩,使龍門文化成為三晉文化、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特別是“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大禹精神、“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河津精神,形成了河津的傳統人文精神。

河津先民五千多年的狩獵農耕、謀生立業,特別是禹鑿龍門以來戰勝災害、自立自強的艱苦奮鬥,造就了具有河津特色的地域文化。這些優秀文化和歷史文脈,植根於河津先民的思想觀念、舉止行為之中,五千多年來經過口口相傳,代代傳承,逐漸升華為具有古中國精神標識的河津人文精神,概括講,就是:耿直秉義、好勝爭先、重文習武、和諧奉獻。

耿直秉義。河津人性格直爽,行俠仗義,為國家、為民族、為貧民、為朋友,敢於慷慨解囊,兩肋插刀。元代王思誠在《河津縣總圖記》中評價說“其民質直好義”,明代創修的《河津縣誌》稱“縣境水深土厚,俗尚勤樸”。自夏朝以來,無論是躬耕故裏還是遷徙他鄉,河津先民賑災濟荒、扶危解困、急公秉義之舉不勝枚舉。

好勝爭先。河津人歷來“爭強好勝勇為人先”。河津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其生動事例俯拾皆是。由平民到將軍的大唐虓將薛仁貴,戎馬一生,身經百戰,為大唐社稷建立赫赫功勛;效法薛仁貴文韜武略,從平民到將軍的抗日民族英雄董其武,愛國親民,義炳雲天。他們是古今“爭強好勝勇為人先”河津人的典型代表。改革開放以來,河津人創先爭優,英傑輩出,特別是民營企業異軍突起,興企辦廠風起雲湧,優秀企業家人才濟濟。河津經濟最好時占到運城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並曾榮膺三晉首富、跨入全國經濟百強縣市之列。近年來,河津人民正在按照“工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土地規模化、城鄉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爭當運城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重文習武。河津文脈旺盛,源遠流長。古有蔔子夏西河設教、王通白牛溪設教、李復亨北坡設教、薛瑄南書院設教,湧現出郤缺、郤克“父子宰相”,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太史”,王通、王績、王勃祖孫三代文豪,李華、李復亨“叔侄宰相”,趙三聘、趙用光與龐尚廉、龐褆“父子進士”。近年來,河津人傳承歷史文脈,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實施教育資源整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狠抓教育質量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顯著提高,尊師重教已在古耿大地蔚然成風。

和諧奉獻。河津先民歷來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並且以團結友善、奉獻社會、奉獻祖國、奉獻家鄉為榮。河津人在繼承先民這種高尚精神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註入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得“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心地牢固紮根,從而矗起了高昂的時代精神標識。

當前,河津人正在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並結合時代精神,繼承弘揚創新,讓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傾力打造“兩河強市、中原名城、華夏鋁都、開放高地”,全面建設開放智慧綠色文明幸福的新河津!

(作者:任羅樂,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原任山西省河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為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河津市史誌文化研究會會長。)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