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自己拉肚子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袁隆平院士的故事,我們想講給所有孩子聽!

2021年5月22日,真是個黑色的日子。

除了袁隆平先生,還收到了三位老先生離開的消息,他們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中國眼科醫學界泰鬥夏德昭,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文博專家楊伯達。

借用一句不能更俗的表達:一個時代在漸漸遠去。

此前,同事一直期待能邀請袁隆平院士來果殼承辦的“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做一場演講。

今天起,沒有機會了。

但我們一直都覺得,袁隆平院士的故事,應該要講給每一個中國孩子聽。“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

袁隆平做過兩個夢。

一個是真實的,叫“禾下乘涼夢”。這個夢的名字,是他特意命名的。細節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描述是:我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裏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後來他把這寫進了《我有一個夢》歌詞:“我有著一個夢,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著我最親愛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涼。”

一個是期許的,叫“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讓增產的糧食至少多養活四五億人。

他在很多場合下講過這兩個夢。

2013年在武漢大學講過。聽聞他來,原本只能坐300人的禮堂來了2000多人,最後演講挪到了操場,袁隆平拿著擴音喇叭做了這次演講。

袁隆平在武漢大學演講丨鳳凰網

2010年,他在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講過。他說,希望雜交水稻能夠走向全世界,希望自己90歲時爭取雜交水稻畝產能夠達到1000公斤。

2013年4月28日,面對習近平總書記,他再次講起了這兩個夢。“在我有生之年,畝產1000公斤我也不滿足。我還要向選育第五期、第六期超級雜交稻進軍,直到實現‘禾下乘涼夢’。”

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南縣,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當年7月份,已經測得早稻的平均畝產是619.06公斤。

這意味著,袁隆平團隊的雙季稻畝產突破了1500公斤。

直播畫面中,袁隆平連聲說“好”。心情如何?“More than excited!”

開心得像個90歲的孩子。

袁隆平的頭銜太多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下子很難分清究竟哪個更厲害。

沒關系,你只要記住這句就好了:他為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以及,他開發出的水稻雜交系統,經過千千萬萬育種工作者的努力,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畝產——也就減少了我們對農田面積的需求。他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環保英雄。

在《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一書中,農業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評價:“袁隆平為中國解決貧困與饑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降低了人口增長率。

他在農業科學上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他還給極少數人上了難能可貴的一課,東方農業科學的成就已經超越它的發源地西方各國。”

1986年,在長沙舉辦的世界首屆雜交水稻國際研討會上,袁隆平作了題為《雜交水稻研究與發展現狀》的學術報告,提出今後雜交水稻發展的戰略構想: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再向“一系法”發展,這樣育種程序由繁到簡,能節省更多時間和種質資源,加快育種年限。

1991年,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曾去袁隆平實驗室參觀,在顯微鏡下觀察了一張水稻無融合生殖材料的胚胎切片材料,說,“只看到一個點。”袁隆平解釋,這是一項超前研究,我們希望用水稻無融合生殖材料來固定雜種優勢,這樣雜交水稻就不需要年年制種了,這就是一系法雜交稻。

其實,即使最開始的“三系”研究,也不容易。

1966年2月,《科學通報》發表了袁隆平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在這篇論文中,他將水稻的不育性分為三類:無花粉型、花粉敗育型和部分雄性不育型。並做了預測: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找到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勢成為可能,將給水稻帶來大幅度的增產。

這篇文章衝擊了“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首開雜交水稻研究先河。

這篇論文發布後不久,《科學通報》停刊。

袁隆平表示:真是萬幸,趕上了末班車。如果不是趕在停刊前發布,雜交水稻的成功或許會滯後若幹年。

2017年,袁隆平在英文報告開場自嘲“I speak broken English(我英語說得很不好)”,但觀眾的反饋是:流暢,全程幾乎未見停頓或錯誤。

有網友說:“原來他還會說英語?對不起,沒有不敬的意思,可我一直以為,他只是一位農民伯伯……”

袁隆平英文很好。這一點,他歸功於母親的影響。小時候,母親就經常把孩子們圍在身邊,教他們說英文、給他們講童話故事。

80歲生日晚會上,他說,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人是母親:

無法想象,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麼能夠用英語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

無法想象,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著和鼓勵,我怎麼能夠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翺翔的膽識?

無法想象,沒有您在我的搖籃前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著生命力、意誌力的偉大哲人,我怎麼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饑餓?

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英文很好的袁隆平曾調侃太太鄧哲“英文不好”,說帶太太去倫敦開會,怕她走丟,就給她個寫有旅館地址和電話的牌子,又教她兩句英文,一句是,Excuse me sir,一句是 can you help me?

鄧哲曾上過袁隆平的遺傳育種課,1963年,兩人再次相逢時,她在縣農業局做技術員。兩人閃婚,從此相伴一生。

她一直是他堅定的支持者。“三系雜交水稻”的設想,曾遭到不少懷疑。但鄧哲相信這一定會實現,她和袁隆平一起在稻田尋找適合的樣本,幫他整理和分析數據。

特殊年代,袁隆平告訴鄧哲,要做好分手的準備。她的回復是:大不了跟你一起種田當農民,你照樣搞你的雜交水稻。

袁隆平喜歡拉小提琴。2000年2月15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科學在中國》文藝晚會上,他演奏了李四光創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難》。

1953年,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剛畢業的袁隆平服從分配,來到湖南安江農校當教師。當地偏僻落後,母親擔心他吃苦。袁隆平安慰她:按照沈從文的說法,那個地方風景和環境都不錯,何況我還會拉小提琴。拿到第一個月工資,他去買了把小提琴。

第一年,分配給袁隆平的教學任務不是教農學,而是教俄語。當年的學生回憶:袁老師不那麼講究,有時黑板寫滿了,他把手一縮,抓起袖子當黑板刷。第二年,他才幹回本行,調到遺傳育種教研組。

這些學生是幸運的。他們這位好玩的老師,差一點去當了飛行員。

在西南農學院讀大學時,袁隆平有兩個遺憾:參加遊泳選拔賽,因為腹瀉影響了發揮,只拿了第四,只差一名沒能入選;想當飛行員,體檢都合格了,形勢和政策變了:國家需要經濟建設,大學生飛行員一律回學校繼續讀書。

後來袁隆平調侃自己:只好去搞農業科研了。

199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了小行星通報第35490號,將1996年中科院河北興隆觀測站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袁隆平星”。國際小行星中心給它的永久編號是8117。

在此之前,這顆星的暫定編號是1996 SD1,SD恰好是漢語水稻的縮寫,故此命名為“袁隆平星”(8117 Yuanlongping)。

有天文臺請袁隆平去看那顆小行星,他沒去。“小行星麻煩呀,會闖禍的,如果直徑1公裏的小行星撞地球,比幾億噸級的氫彈還厲害。但我的那顆星是循規蹈矩的,不會做出格的事。”

“出格”的事,其實他也做過不少。

他總是發現和別人不一樣的角度。老師在課堂上講故事,說牛頓為了家裏的貓進出方便,為大貓打了大洞,為小貓打了小洞。同學們覺得,牛頓做了蠢事,打一個大洞就夠了——但袁隆平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因為不排除兩只貓會同時要鉆同一個洞,就會打架。

他喜歡提問,愛琢磨“為什麼”。數學課上,老師講到“負負得正”。袁隆平問,為什麼會負負得正?老師被問得楞住:你記住這麼運算就行了。很多年後,袁隆平見到數學家吳文俊,還提到這件事,說,數學才是科學之母,我初中時問老師為什麼負負得正,直到現在也沒弄清楚。

年幼時就更不循規蹈矩了。

3歲的時候,他看到祖母抽水煙袋,發出咕嚕咕嚕的水泡聲,就偷偷拿過來抽,被辛辣的煙水嗆得難受,慌亂間摔壞了煙袋,被祖母發現,挨了打;看見鐵匠經常將鐵釘含在嘴裏,也學著銜個鐵釘,翻跟鬥時不小心把釘子吞進了肚子。

這個調皮的袁家次子,1930年9月7日(庚午年農歷七月初九)出生於北平(現北京)協和醫院。中文系出身的父親,依照袁家的輩分,結合出生地“北平”,給他起名“隆平”,小名“二毛”。

袁老好像神秘得不得了,難得一見。求見者自是很多,有位人大代表,在長沙住了一個星期,想見袁隆平。袁隆平說,我和他好像沒什麼關系嘛。

但若是和水稻、和農業有關的人來求見,容易。山西農業從業者潘西洋曾見過他很多次,在袁隆平的辦公室,或者袁家。助手叮囑潘,談話控制在10分鐘內啊。只是一說起肥料、土壤改良、水稻倒伏、食品安全這些話題,袁隆平的談興收不住,最後聊了半個多小時。

他又好像無所不在,在科學家這個群體中,屬於少有的“出圈者”。他的出生證明顯示接生者是“林巧稚”——都足以引發一個熱搜。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著很多充滿善意調侃的“袁隆平梗圖”。比如,曾有一個廣泛傳播的梗:“你管我,我吃你家大米啦?”有個“神最右”回復,放出了袁隆平的照片:“還真是吃過他家大米。”

他曾說,現在找我簽名、照相的都是大學生、年輕人,說明社會對科學工作者越來越尊重。我感到與過去不同的是:科學家與藝術家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尊重,崇拜科學家和藝術家,這是好現象。

袁隆平先生千古。

- END -

文章來源丨果殼

作者丨麥芽楊,科學松鼠會成員

編輯丨odette

參考文獻丨

[1]《袁隆平傳》 姚昆侖 著

[2]《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唐·帕爾伯格 著

[3]https://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70714/30966156_all.html

[4]https://www.163.com/dy/article/G9CVVLTU0543QWEF.html

[5]https://edu.qq.com/a/20110617/00002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