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魚塘的魚跑了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你生命中是否出現過這樣一個人:

他或許聲名並不顯赫,但恰如一束光照亮了你的生命;

可能你與他交往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對你的影響足以改變你的一生。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馬修老師就是這樣的存在。

馬修原本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可惜在當時的法國鄉下,他的才能根本得不到重視。

於是,馬修來到了一座名為“池塘底”的少年教養院做學監。

這座與世隔絕的教養院裏,聚集著一群“問題少年”。他們要麼是孤兒,要麼幾乎被父母放棄。

在一般人眼中,這群孩子頑劣不堪,品行堪憂,無可救藥。

可是馬修依舊對他們傾註了愛和心血。在這裏,他繼續著自己的夢想,最終讓一群看似最卑劣的孩子,唱出了最凈化人心的詩歌。

愛比懲罰更有力量

“在所有的領域裏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後,我確信自己人生的最低谷來到了。”

這是馬修剛來到“池塘底”這座教養院時,寫在日記上的話。

來教養院的第一天,馬修就見識到了這群孩子有多麼無法無天——學校的神父因為拆穿了一個孩子的騙局而遭到報復,被戳傷了眼眶。

校長用高壓手段管理學校——在找出傷害神父的肇事者之前,學校取消一切娛樂活動,學生們還要輪流關禁閉。

當然,學生們之間可以相互揭發。

看著一個大聲申訴自己無辜的孩子被關進了禁閉室,馬修心情無比復雜。

他不忍心孩子們被這種“連坐”的懲罰措施連累,更擔心孩子們會互相誣陷。

所幸,上一位老師在離開之前,告訴馬修:傷害神父的人,是一個叫樂格克的孩子。

馬修本來想把樂格克交由校長處置,但是聽到校長聲嘶力竭地訓斥犯錯誤的學生,他猶豫了。

比起粗暴地用懲罰解決問題,馬修更想用愛來感化心靈。

他向樂格克提出條件:馬修不讓校長插手處理這件事,但樂格克必須去醫務室照顧神父。

不知情的神父欣慰不已,一個勁兒地誇贊懂事的樂格克主動來照顧自己;而樂格克在一旁羞愧不已,面有悔色。

馬修對孩子們的包容,體現在方方面面。

考試時,校長面無表情地提問學生問題,馬修在校長身後使勁提示;

有一個學生在禁閉期間母親來探視,馬修怕母親擔心孩子惹是生非,於是謊稱這個學生去醫院拔牙了。

馬修這些舉動,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們。孩子們逐漸接受了他,都認為“馬修是個好人”,甚至願意把自己的秘密分享給他。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面對一群從小缺失愛,也讓人愛不起來的孩子們,馬修對他們展示出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寬容。

孩子們終止了一系列“惡行”,並非因為害怕受到嚴厲的懲罰,而是因為馬修對他們的愛,讓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安全感。

他們相信:自己不需要做出出格的舉動來吸引別人的關註,因為馬修總是會給他們足夠的關愛;

他們不需要用激烈的反抗去維護自己的尊嚴,因為馬修會平等地對待他們。

愛比懲罰更有力量。

正是馬修無差別的愛,才使得這群孩子心裏的堅冰得以融化,能夠敞開胸懷接納身邊的人。

塵埃中開出的夢想之花

來到教養院之前,馬修曾經發誓,絕對不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

發現教養院竟然沒有音樂課之後,馬修萌生了大膽的想法——組建一支合唱團,用音樂打開孩子們的心。

盡管校長並不看好這個主意,馬修還是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他致力於讓班裏的每一個孩子都加入到合唱團中來。有的孩子五音不全,一唱歌就跑調,馬修就讓他做譜架;

孤兒佩皮諾不會唱歌,馬修讓他做自己的助理。每次合唱團排練時,馬修都把佩皮諾抱到講桌上聽大家唱歌。

就這樣,馬修白天教孩子們唱歌,晚上為孩子們寫歌。而學生中的歌唱奇才,也很快被這位伯樂發現了。

莫翰奇原本是個問題兒童,被上一任老師評價為“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靈”。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卻生就一副天籟之音的好嗓子。

馬修讓莫翰奇擔任合唱團的主唱。他無數次被莫翰奇的嗓音打動,也驚訝於這個孩子驚人的音樂天賦。他還向莫翰奇的母親建議,應該把莫翰奇送去音樂學校。

但是,當馬修發現莫翰奇逐漸驕傲起來時,他毫不猶豫地取消了莫翰奇的獨唱部分。

“你的嗓子不錯,不過這裏不是缺了誰就不行,沒有你的獨唱也沒問題。”

此時,“池塘底”合唱團已經聲名日顯,公爵夫人都想來身臨其境地聽一聽孩子們的歌聲。

為公爵夫人演出那天,整個合唱團都正裝出席,只有莫翰奇尷尬地站在旁邊。

演出進行得非常順利,到了莫翰奇的獨唱部分時,馬修出人意料地向場外的莫翰奇發出了邀請。

受寵若驚的莫翰奇立刻調整姿勢,參與到合唱中來。註視著馬修,莫翰奇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回想起莫翰奇的笑容,馬修在日記中寫道:

“在莫翰奇的眼神裏,我突然讀到了很多東西。自豪,和被諒解後的快樂。而且,對於他來說,這是第一次懂得感激。”

數十年過去,莫翰奇成了名滿天下的大音樂家;而馬修也早就離開了“池塘底”教養院,繼續做一名默默無聞的鄉間教師。

馬修創作的每一個音符,都流淌進了孩子們的心裏。“池塘底”這片荒蕪的土地,在他的澆灌之下,竟然也成了一道明媚的色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盡管馬修從來不想揚名立萬,但他的夢想,早就在塵埃中發芽成長,最終盛放。

再黑暗的地方,也有光亮

馬修任課期間,“池塘底”接收過一個叫蒙東的轉校生。

由於家庭原因,蒙東性格暴戾,說謊成癖。即便如此,馬修還是讓蒙東加入了合唱團。

不巧的是,就在蒙東來到“池塘底”後不久,校長丟了一筆錢。

盡管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蒙東偷了錢,校長依然打了蒙東一頓,還把他送去了警察局。因為在校長看來,以蒙東性格和經歷,只有他會做出這件事。

被扭送上警車之前,蒙東回頭對馬修笑了。

這一笑,是一個渾身貼滿了“壞蛋”標簽的孩子,對唯一一個承認他的人,所流露的感激和肯定。

在馬修的指導下,“池塘底”合唱團越來越好。可是卑鄙的校長占了一切功勞,他也因此獲得了升遷的機會。

就在校長喜滋滋地離開學校去找公爵夫人邀功時,回來復仇的蒙東一把火燒了“池塘底”。而馬修和孩子們卻因為去學校後面的森林捉迷藏,恰好躲過了這場災難。

有人說,蒙東是看準了馬修和孩子們都不在學校才放火的。他從來沒有真正想傷害任何人,他想要報復的,只有殘忍獨斷的校長。

而校長翹首以盼的升遷,也正因為這場大火徹底泡湯了。

校長怒不可遏,卻把一筆爛賬都算在了馬修頭上。

他辭退了馬修,還不允許孩子們為馬修送行。

馬修拎著自己的行李箱,走出了“池塘底”。他本以為自己就這樣默默離開了,可是走到學生宿舍樓下時,他發現了孩子們別有新意的告別。

地上落滿了紙飛機,上面寫著每個孩子對他的感激。一雙雙手努力從宿舍裏伸出窗外,向恩師作別。

“在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每一寸肌膚,都透出了愉悅和樂觀。我想向全世界吶喊,可誰又會聽到呢?沒人知道我的存在。”

馬修認為自己不過是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一個失業的學監。

但是,他曾經是照亮“池塘底”的一束微光,而正是這微光,喚醒了每個孩子心中的善意,點燃了他們生命的燭火。

如今,這片燭火已經交相輝映。他們對馬修的愛和不舍,就是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孩子生下來就是惡魔,也沒有孩子無可救藥。

再黑暗的地方,也有光亮;再卑劣的生命,也會被喚醒人性的光。

在《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的評論區,很多觀眾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大多數人都想起了自己的恩師,感慨老師是如何言傳身教,改變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能被善待,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如果能得到正確的引導,“放牛班”也有春天。

沒有卑劣的靈魂,只有卑劣的方式。選擇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還是溫和耐心地感化心靈,只在一念之間,結果卻可能天差地別。

希望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能被這樣平凡卻無比溫暖的光芒照耀,也希望在這涼薄的世界中,有人能與你溫暖相待。

作者 | 靈均:重度的中二病,小信的傳道人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