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天上雷震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作為打響推翻商朝第一槍的扛把子、演繹了伏羲八卦的傳奇人物、周朝的聖人+明君,周文王的身上有著太多耀眼的光環!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們也不遑多讓。姬發重用賢能,開伐紂大業;周公攝政開疆拓土,制定禮樂制度;即使最不濟的管叔鮮也不甘示弱,挾持武庚發動了“三監之亂”……

然而讓人懵逼的是,除了姬發,周文王的其他兒子看似跟他都不是一個姓?這些兒子們個個能力出眾,怎麼沒爆發類似“九子奪嫡”的慘劇?

時間軸上的周朝是“華夏”一詞的創造者

100子傳聞是假,生子專業戶是真!

如果古代也有類似微博的八卦版,那小說《封神演義》絕對是狼人級別!它不僅YY了各路神仙妖魔,連周文王的家長裏短也沒放過。

在書中,作者有鼻子有眼地說,周文王姬昌有一百個兒子。原本只有99個兒子的他,在路邊撿到雷震子並收為義子後,剛好滿百。雷震子也對外號稱:“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姬昌除了是聖人外,還有一個隱藏身份——生兒子專業戶。他生下的全是兒子,沒有一個女兒。根據目前的文獻統計,雖然不像小說中有一百子那麼誇張,卻也生了足足18個!

他十三歲就有了長子伯邑考;十五歲時,又有了次子周武王(《大戴禮》)。然後就開始了仿佛小品《生產遊擊隊》裏不斷生生生的歷程……

周文王神奇的基因,讓他生了18個兒子,沒有一個女兒

他和正妻太姒一共生了10個兒子,分別是:伯邑考、姬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冉季載;和其他姬妾又生下了郜叔、雍叔、毛叔鄭、滕錯叔、畢公高、原叔、酆叔、郇叔等8個兒子。

奇怪的是,這些兒子看似姓氏完全不同,給人一種姬昌喜當爹的既視感。實際上,這只是名字叫法不同惹的禍。

姓名二字看似普通,卻深藏著老祖宗們的智慧。姓者,可以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看一個人的姓氏就知道他祖先是誰,是哪一支族群的後裔。姓的起源能追溯到原始的母系氏族時期,那時的很多古姓都用女字旁或底,比如上古著名的八大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這些姓主要來自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作為區分氏族的特殊標誌。

姬字的不同寫法

“姬”姓的來源就非常高大上!遠古時期,皇帝住姬水之濱,於是就以姬為姓,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嚳(kù)、堯、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後稷等,都是黃帝的後代。但只有後稷承繼姬姓,姬昌就是他的後裔。

周文王姓“姬”,他的兒子當然也都姓“姬”。比如長子伯邑考,姓姬,名考,也叫姬考。伯代表他在家中按長幼順序(伯(孟)、仲、叔、季)排行老大,邑代表他被封的官名,最末的考才是他的真名,所以他被稱為伯邑考。不直呼其姓,也有一層尊敬的意思。

如此,文王其他兒子的姓名也能以此類推,比如周公旦,姓姬名旦,管叔鮮,姓姬名鮮……他們的姓名中看似有不同的姓,其實都姓“姬”。

周朝BOYS,誰最會搞事?

周文王兒子雖多,但真要拼在歷史上的存在感,還是伯邑考、姬發、周公旦最強!這三人不僅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周朝的歷史走向,還演繹了或輝煌、或悲劇的人生。

1.最慘伯邑考——被剁成肉醬的“伯式悲劇”

姬昌的兒子中,要評誰的地位最尊貴,伯邑考絕對是NO.1。他是西伯侯的嫡長子,母親是正妻太姒,地位不可謂不高。在文學和影視中,也多以敦厚仁愛的孝子形象出現,但就是這樣一位貴公子,竟被殘忍地砍去四肢,剁成肉醬!

傳說伯邑考為了解救父親曾向紂王獻寶

在老爸被紂王囚禁後,伯邑考也被迫到殷商做人質。紂王為了試探姬昌,喪心病狂地將他烹殺做成肉羹。姬昌沒有中計,裝傻吃了幾口。紂王看後哈哈大笑:“誰說西伯侯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的肉尚且不自知!”

伯邑考簡直是男默女淚的人間悲劇。傳說西伯侯逃回封地後吐出了肉羹,伯邑考的三魂還化作兔子不願離去。姜子牙念其忠孝之心,代玉虛元始天尊將其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之神,命為尊貴之神。

2.最猛姬發——建立西周父恨兄仇一起報

無論是皇室,還是平頭百姓,家中的老二都是最憋屈的,但姬發完全沒有這樣的待遇。作為西伯侯的嫡次子,哥哥伯邑考的早逝使他成了眾望所歸的繼承者,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繼承老爸的伐紂大業。

姬發主導的牧野之戰成功推翻了商朝

囚父殺兄之仇是壓在他肩膀上的一塊大石。文王去世,姬發繼位號稱武王,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人,周國日益強盛。時機成熟後,約公元前1046年,他聯合庸、蜀、羌、髳盧、彭等部族,討伐暴君紂王。殷商大敗,姬發成功建立了周朝。

3.最神周公旦——超強助攻,攝政平亂制定禮樂

比起微博上花式吹捧愛豆的粉絲,幾千年前的孔子才是真正的“周吹”。不僅逢人就安利周公的禮制仁政,還在所創的儒家學派,把周公倡導的仁政視為最高理想……能讓孔聖人秒變小粉絲,完全是因為周公旦實在太優秀了!

周公像

父親周文王在時,他仁愛孝順;周武王繼位後,他留在王朝輔佐,安定社會、建立制度;年幼的成王登基,他攝政當國,平三監之亂,建東都洛邑(今洛陽市),制定禮樂。漢代名士賈誼也大贊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因為周公太神,後人借他之名還作了一本《周公解夢》,成為風靡民間的解夢之書。

陰謀論or確有其事,周朝也有兄弟相爭

古人講究多子多福,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周文王兒子眾多,分封他們為諸侯,能統領一方鎮守邊境,還有利於開疆拓土;但如果兒子們個個有能力,各自又不服氣,問題就來了……

文王難道通過算卦推出姬發稱王?

眾所周知,按照史書記載,姬發是在其哥哥死後,成了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但後世學者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太子朱標死後,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太子,這完全合乎封建王朝的繼承法,那為啥伯邑考死後,不立伯邑考之子,非要立姬發?

一些史籍認為,文王是先廢了伯邑考的太子之位,才有姬發的上位,其中有不少貓膩(《史記·管蔡世家》《尚書中侯》)。而王國維先生認為,文王之所以舍棄伯邑考及其子,主要還是遵循殷禮的緣故,臭名昭著的紂王就不是嫡長子。

然而,如果說伯邑考與姬發的太子之爭還只是捕風捉影,那西周初年爆發的“三監之亂”,就可謂是兄弟多了皆禍害的典型了。

檸檬精的殺傷力——管叔叛亂

俗話說,龍生九子,九子不同。周文王的兒子大多都是賢能之才,偏偏管叔鮮就是個天生反骨+檸檬精。他自出生後心裏就始終憋著一口氣,論重視,他比不上大哥伯邑考;論魄力,拼不贏二哥姬發;論才能,也不如弟弟周公旦……雖然都是太姒所生,排行老三,資質平平,自然落不到什麼好。

父親、哥哥在時,他被封於管地,建立管國,與弟弟蔡叔度、霍叔處協助、監督商紂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遺民,還算得上安分守己。但等到年幼的成王繼位,由周公旦攝政後,他就超級不爽了:論資排輩我年紀最長,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誰比我更有資格攝政?他認為,絕對是這個弟弟在背後搞事,篡改了武王的遺命,又制定禮制嚴格限制他們諸侯的勢力!於是越想越不服氣的他,幹脆聯合同樣看周公旦不爽的兩個同母弟弟,攛掇著紂王的遺子武庚作亂。

周公攝政掌權是三監之亂的導火索

這場叛亂聲勢浩大,持續了整整3年,最後周公旦不得不親自東征,殺掉武庚和管叔,又把另外兩個弟弟廢為庶民,才算徹底平息。其他弟弟們也安分了,周初的局勢重歸平穩。

即便如此,作為文王眾多兒子之一,周公仍然沒能逃脫篡位的嫌疑。很多人認為:周公兢兢業業執政六年後,竟然心甘情願讓位於成王,這太不符合人性了!究竟他是真的散發人性大寫的光輝,大公無私,兼濟天下,還是耍盡手段篡位未果,權衡利弊下的無奈選擇?恐怕只有更多的文物出土才能解開謎底了……

Allhistory:基於AI知識圖譜,展現不同角度的歷史世界。歡迎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