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店裏的門沒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老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反應了一個人的白天所想,許多人都希望通過夢境來獲知現實中的一些事。

古希臘人認為,夢是上帝給予的啟示,它能預言未來。在我國古代,也有“周公解夢”一類流傳很廣的民間占蔔書籍。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都不太靠譜。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就曾做過研究,他將夢境作為一種獨特的心理治療方式,並通過“做夢”治療了許多心理頑疾。並形成逐漸形成了以“夢是潛意識欲望的一種滿足形勢”為中心的理論。

該怎麼解釋這個理論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夢的來源一共有3種:

1、感覺刺激

人在睡覺的時候,外部環境會給我們的夢境帶來影響。

比如,如果你晚上睡覺沒關空調,溫度又調得特別低的話,我們的身體就會感覺非常地冷。在夢境中,這種體現便是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冰窟之中。

2、白天的思維

夢境很受白天思維的影響,如果我們整個白天都在擔心某一件事的發生,或者是某個人物的出現,那麼在夢境中,這個人或這件事就很可能發生,這便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體現。

3、本我衝動

這種本我衝動便是弗洛伊德提出理論的核心,當人在清醒時,欲望得不到滿足,在夢境中就會無限地放大,將這種欲望以排解壓力的形式給釋放出來!

雖然弗洛伊德是近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但部分學者依然認為他說得過於玄學,不靠譜。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做夢其實就是一種生理反應,當人的身體進入睡眠階段後,大腦因為睡眠不夠徹底,部分腦細胞仍處在活躍中,這就會讓人做夢。

其實,人類之所以會做夢,往往是睡眠質量不太好,通過夢境才能舒緩我們的疲勞。當然,除了緩解疲勞之外,做夢還有以下3點好處!

1、舒緩情緒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睡前的那一天越是緊張,晚上就越容易做夢。記得小律在高考前的那個夜晚,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滿腦子想的都是明天的考試,心理極度緊張。大概到了淩晨3點才入眠。

不出意外,小律也做了一個關於高考的夢,醒來後反而感覺渾身上下都輕松了不少。其實,做夢也是調節心理狀態的一大法寶。如果我們在睡前很緊張的話,只要做一個好夢,心情立馬就會變好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做夢就是一種人類對欲望的發泄和滿足。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東西,往往就會通過夢境來實現,緩解自己內心的欲望與焦慮,消除負面情緒,從而達到調整心情,自我療傷的效果。

2、鞏固記憶

科學家研究發現,做夢能夠促進人類的記憶力的提高。當我們做夢的時候,大腦額葉的低頻θ波將會十分活躍。此時,人類大腦的記憶細胞就會反復地充電放電,過濾一遍自己的記憶信息,並且將一部分處於神經末梢的記憶再次鞏固。

許多人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在夢境中出現的一些人和事,往往和現實中有所不同,但是這些事我們的確在現實中經歷過,只是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暫時抹去。夢境還起到一個恢復記憶的效果,通過夢境,我們便能回憶起以前所遺忘的一些事。

3、讓大腦更加健康

有人視夢為洪水猛獸,認為做夢就一定不是好事。的確,如果一個人的思維不太活躍,那麼他將很少做夢。但是,一個人如果做夢做得很少,也不利於腦部的健康。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人在做夢的時候,大腦內部的化學物質反應非常劇烈,這段時間,腦部的神經元異常興奮和活躍,腦蛋白的合成也處於最高峰。而在合成腦蛋白的過程中,血液也會為腦部提供更多的氧氣和養料,同時將腦部的廢物給帶走,由此可見,做夢對大腦健康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