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醬豆生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滿族先人做醬歷史悠久,據出版於清乾隆年間的《滿洲源流考》記載:“女真人耐寒忍饑,不憚辛苦,能食生物……以糜釀酒,以豆為醬。”

在漫長的歲月中,由於生活所必需,滿族的制醬技藝和習俗得以代代傳承,又被後來移居這裏生活的漢族、朝鮮族等民族所接受,形成了關東地區民俗文化和鄉土文化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吉林缸窯的大缸用船運往外地(攝於上世紀三十年代)

關東大地盛產大豆,粒大色黃,富含油脂,是釀造豆醬的上好原料,這以豆為原料釀造的醬統稱之為大醬。由於地域、民族、口味等差異,制醬工藝有所不同,但擇其要者,大體可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挑豆子

首先,要對做豆醬所用原料黃豆粒做挑選。過去挑黃豆用的土辦法,小兒稱之為“打出溜坡”。

即,把飯桌放在炕上,墊高一端,使其有一定坡度,坡度的大小足以讓豆粒從上端滾落下來為宜。桌子兩側各擋一木板條,目的是限制豆粒往兩側亂滾。

挑豆粒的人一邊用手順勢往桌子下邊的盛器裏一點一點地扒拉黃豆,一邊把滯留在桌面上的小土坷垃、小石粒、草棍等雜質揀出,同時,對豆子中混入的青豆子、有蟲眼的豆子和沒長開的癟豆子等也要清理幹凈。

第二步:烀豆子

烀豆子須把握好水和火兩個環節:將清洗幹凈的黃豆放入大鍋,再填入適量的水。水多了黃豆烀稀了,醬坯子(也叫醬塊子)難以成型;水少了黃豆太散,醬坯子也難以成型。

烀豆子要用慢火,約至熟時要撤火,用竈坑的余火繼續加溫。鍋蓋的四周要用抹布堵嚴,或蒙上一個麻袋,以保持鍋裏的溫度。經過一整夜的焐溫,第二天早晨開鍋,豆子呈赭紅色就烀好了。

第三步:做豆泥

做豆泥就是把烀好的豆子加工成黏糊糊的泥狀,做豆泥的方式多種多樣。

小戶人家豆子烀的少,就在烀豆的鍋裏用豆杵子(一種木制的捶醬工具)直接搗,沒有豆杵子工具的就用其他工具碾軋成泥狀。

大戶人家烀的豆子多,就將烀熟的豆子上石磨磨碎成泥狀。

磨醬豆子是一件勞動強度很大的活計。黏糊糊的豆子不往下走,須用搟面杖不斷地往磨眼裏杵豆。

為了加大磨的重量,常常在磨盤上坐一個小孩,一手拿勺子往磨眼裏填豆,一手拿搟面杖往下杵豆。這推磨的人和磨上的小孩被轉得頭昏眼花,一停下來就迷迷瞪瞪,直跌跟頭。這活計筆者小時也曾幹過。

第四步:做醬坯子

做醬坯子就是把豆泥做成便於保管的固體狀。做豆坯子一般也稱搋醬塊子。就是把豆泥盛到盆裏用手不停地把豆泥往一起搋,搋到能成形時,就挪到面案上或摔或拍,做成方型、長方形或圓形的結結實實的大醬塊子。

醬坯子做好後,還要擱置一段時間,直至涼透為止。

第五步:隔醬坯子

就是為使醬坯子發酵而采取的方法和過程。這個方法和過程滿族人稱之為“隔”。醬坯子做好後,為了日後便於清潔幹凈,需要將其包裹。

早先,包裹釆用的材料是完整的豆稈。近代釆用的一般是牛皮紙或報紙,外面再加裹一層稻草,將其捆紮結實,並放置好,讓其慢慢發酵。所隔的醬坯子必須放置在陰涼通風之處,太熱,醬坯子就會變幹,太涼就不會發酵。

在農村,一般都放在外屋(廚房)棚頂搭的木板上,存放時底下要墊稭稈或木條,並有一定的間隔。有的則懸掛在廚房的梁檁上,這樣可以防止醬坯子內心腐爛生蛆。

第六步:下醬

下醬是做醬的最後一個環節。農家一般烀醬豆的時間在農歷二月初,下醬的時間為農歷四月中下旬,經過近三個月的隔醬過程,醬坯子已經初步發酵,天氣已經暖和,下醬正當其時。

此時的醬坯子表面變得堅硬,有粗細不同的裂紋,上面還長了一層或紅或綠或白的毛毛。下醬前,需要把這些汙穢之物刷洗幹凈,然後將醬坯子掰碎、晾幹投入缸中,再投入適量的鹽和水,下醬就完成了。

也有人家在做醬時摻入己隔過的炒苞米面,俗稱“醬引子”,可增加醬香,並使發缸(發酵)後所熬制的清醬掛上色。

用於制醬的缸是吉林缸窯重要產品之一

自滿族先民“以豆為醬”以來,其醬風醬俗不僅富含鮮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其一,烀豆、下醬要選好日子。

按慣例,民間烀醬豆選在農歷二月初二,認為二月二為土地神生日,土地神生殖五谷,這天烀醬豆會得到土地神的護佑,烀豆不糊鍋,拉磨不迷糊。

究其原委,二月二已進入驚蟄時節,陽氣上升,氣候漸暖,此時烀醬豆,正適宜發酵。下醬則必在農歷四月十八或二十八,認為錯過這兩天下的醬走味、不香,甚至腐臭、生蛆。

其實,道理在於此期間正值春暖花開,草木葳蕤,大地的光照、溫度和濕度均適宜大醬“發缸”,這一時間下醬,對保障醬的品質是有利的。

其二,醬缸要有好位置。

醬缸不能隨便放。一是要註意放置在房前有陽光的地方,便於受熱,有利於發缸和殺滅醬中細菌;二是便於瞭望的地方,說是為防止不宜之人私自盛醬;三是醬缸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必須用磚石墊起,以防止地面潮濕而影響大醬的口味。

其三,缸口要蒙醬布子。

“醬布子”即白紗布。大醬下缸後,缸口要蒙上一層醬布子,四周用繩紮緊,或四個角綴以重物,以防止灰塵和小蟲子進缸。

醬主人或在醬布子四角,或在醬耙子底端拴上紅繩或紅布條。這條繩或布條如同滿族婦女坐月子在門外拴紅一樣,可起到警示作用,用以防止孕婦和來要醬之人接近醬缸。

多項民俗中亦認為,紅顏色具有表吉祥、能驅邪的作用,而下大醬掛紅,可保護大醬不長毛,不生蛆,不變質。

其四,打耙次數有“規定”。

大醬下缸三天後開始打耙,用醬耙上下攪動大醬,早、晚各一次,每次200下。醬耙要向一個方向攪動,其道理是使缸裏的醬上下受熱均勻,有利於發酵。下醬後一個月左右就發缸了,這時就可以用豆腐包布將醬中的水淋出,再用鍋把淋出的醬水熬制成清醬,這也是關東早期的醬油。

其五,醬缸要戴醬帽子。

大醬缸必須配置醬缸蓋,民間將其稱為“醬帽子”。醬帽子一般為圓錐形,也有三角形的,過去多用秫稈或蘆葦、糜子編制。

醬帽子要求有縫隙,透氣、遮陽並進光。醬帽子的主要作用是防雨,醬缸裏不能進雨水,否則就會生蛆。如今,會篾匠的手藝人漸少,醬帽子已改用鐵皮、木板或塑料布了。

其六,守護大醬有禁忌。

民間將大醬視為聖潔之物,不得輕蔑褻瀆,規定了許多個不許。如,下醬和打醬耙子時不許四眼人(懷孕婦女)觀看和參與;外人來家要大醬,不許自己動手,必須主人親自盛取;外人要大醬,不許主人親送,須自己來取;大醬不滿月,不許送給外人等等。

尤其是不能在農歷五月間下醬,民諺有“五月下大醬,病人不起炕”的說法,最被人忌諱。

如今,這些習俗禁忌有的還在民間延續傳承。

長期以來,滿族大醬一直是關東人家不可或缺的佐餐食品。

“上桌沒有大醬,不饑不飽不香”“小蔥蘸醬,越吃越胖”等民諺,折射出人們對大醬的青睞。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大醬不僅擺上了“農家樂”的餐桌,列入了“吉菜”譜系的榜單,而且登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大雅之堂,其香味浸潤了五湖四海之人,陶醉了異國他鄉之賓,透視出滿族大醬的無限魅力。

回眸關東餐桌上以大醬為主料或佐料美食的種種吃法和道道佳肴,就可以領略其中的奧妙。

大醬的食法豐富多彩,千差萬別,如歸結起來可分為“生吃法”和“熟吃法”兩大類別,在其種屬下,又花樣翻新,美不勝收。

“生吃法”中有吃生醬、蘸醬菜和卷醬菜三種。吃生醬,即將缸裏的醬盛在碗中,吃飯時,用筷子夾著吃,與飯及其他生熟菜肴並用;

蘸醬菜,即釆摘各種山菜(如小根蒜、婆婆丁等)或菜園子裏的蔬菜(如生菜、小蔥等)直接蘸醬吃,或將山菜(如刺嫩芽、猴腿兒等)用開水焯熟蘸醬吃;

卷醬菜,就是將食物卷上大醬,佐以小辣椒、香菜等蔬菜大口咬著吃,如“大尖餅卷大蔥”“幹豆腐卷大醬”等。

“熟吃法”可分為炸醬、醬燉菜和大醬湯三種。炸醬就是將大醬做熟了吃,可以炸成雞蛋醬、肉沫醬、蘑菇醬、小河魚醬等等,還可以將大醬與雞蛋攪拌做蒸醬;

醬燉菜,就是以大醬為主要佐料做的燉菜(如醬燉蛤蟆、醬燉茄子等),或者燉菜以醬為爆鍋調料做的燉菜(如鯰魚燉茄子、豬肉燉粉條子等),此種做法以蛟河“慶嶺活魚”最為典型;

大醬湯,就是以大醬為主要佐料,加配不同主料以形成不同口味的湯菜(如大醬豆腐湯、大醬狗皮豆芽湯等),朝鮮族所做的大醬湯最負盛名。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李蔭棠

編輯: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