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二維碼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當前正處於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

市民們對於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存在很多疑問和想法,

為了幫助市民解除心中疑惑

生活報·龍頭新聞聯手我省心理專家

幫市民解心疑

心理微課堂52

總做夢是心理壓力大?

最近總是做很多千奇百怪的夢,夢見自己在飛,夢見從高空墜落,夢見爬墻爬不上去,甚至夢見地震海嘯,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查周公解夢,這些夢都暗示壓力太大,遇到的困難阻力太多,真是這樣嗎?

生活報·龍頭新聞心理微課堂專家:楊秀賢

哈爾濱醫科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副主任,黑龍江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高校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成員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這離不開全體公民的共同努力。一個多月居家生活,我們日常的生活節奏被打破,生活空間變窄,活動範圍變小,加之疫情防控工作還需要我們全力配合,一些居民難免會出現了焦慮、恐懼、無聊、孤獨等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常常伴隨著睡眠、多夢等癥狀,“千奇百怪”的夢層出不窮,那麼“夢”究竟是怎麼回事?

1、夢是睡眠中生理現象。

每個人睡眠都會有夢出現,沒有不會做夢的人。但有的人能夠感受到夢,而有的人感受不到夢,主要是由於夢出現的睡眠階段不同。我們睡眠一般分為快動眼睡眠和慢動眼睡眠兩個階段,如果夢出現在慢動眼睡眠階段,一般常常就會被忘記,也就是說我們感受不到夢的存在;相反一般出現在快動眼睡眠階段,夢境就容易被我們感受到。

2、“多夢”與“夢境”有時需要被關註。

面對突發而來的疫情,我們出現“多夢”、“噩夢”,這些現象都是我們人類正常的應激反應,也是我們焦慮、恐懼的軀體表現形式。如果這些“夢”未影響到我們第二天的工作與生活,我們就不用過度關註。如果感覺到第二天精力不足,工作狀態不好,影響到正常生活了就需要我們放松心態,調整情緒。

3、關註疫情進展,相信防控能力。

連續多省“零增長”讓我們看到戰疫工作即將勝利,我們政府和人民完全有能力戰勝病毒,我們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政府充滿信心。多看疫情正面報道以及疫情取得的成效,夢境就會有所改善。同時要堅信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們安定、幸福的生活即將繼續。

4、恰當釋放緊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承認自己壓力與緊張情緒的存在,找到自己可利用的資源去緩解它。只要給情緒找到合適的出口宣泄出來,您的緊張情緒與壓力就會緩解。

心理微課堂53

為一線醫護減壓 試試這些方法

從1月24日除夕至今,很多一線醫護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甚至已經一個多月沒和家人團圓,在他們心裏充滿了焦慮、恐懼、乏力、失眠、敏感、多疑等諸多情緒,他們面臨的身心壓力和隔離在家的普通人相比,要大得多。

一位醫生說自己經手病區的患者走了好幾個,感覺自己很失敗。休息換班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胸悶氣短耳鳴等癥狀。一位護士打來電話,說自己過於在意身體情況,有時會反復確認自己有沒有發熱,總覺得特別疲勞,有時還呼吸困難等。每天測量體溫3-5次。由於很多醫護人員家屬也總會特別叮囑註意安全,註意自身防護,讓醫護人員過度關註自己的身體狀況。面臨巨大的身心壓力,連續作戰的白衣戰士們該如何為心靈減壓?

生活報·龍頭新聞心理微課堂專家:楊艷傑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組長,黑龍江省高校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組長。

針對這些情況,建議他們掌握“四個要點”、善用“兩種方法”,有助於放松、舒緩情緒。

四個要點:

第一、想盡辦法保證良好的睡眠,不過度關註睡眠,壓力下的失眠是正常反應;保持平和心態,睡前減少外界的精神和情緒刺激。

第二、調整認知。遠離不良信息,充耳不聞;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一個醫療活動,每一次救援,每一個動作都有價值。

第三、尋求社會支持。他們可以是家人、同事、朋友等,定期與家人視頻,尋找動力。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幫助。

第四、調整情緒。要樹立積極樂觀的態度,不要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可以通過“六出來”辦法調整情緒。“六出來”即說出來、唱出來、喊出來、哭出來、寫出來、呼出來。

兩種方法:

一、冥想放松訓練呼吸法。

具體方法:首先平臥或端坐,閉目閉口,緩慢均勻鼻孔吸氣,氣流進入口咽部—喉部—肺部—腹部,直至氣沈丹田(肚臍下二指處)6~8秒後呼氣,向上按順序返回(丹田—腹部—肺部—喉部—咽部—口腔呼出即可)。反復循環10次,用時約10分鐘,緩慢均勻進行即可。

二、著陸技術。

以舒服的姿勢坐著,不要交叉胳膊和腿。慢慢地深呼吸,看看你周圍,說出5個你能看到但不讓人難過的物體,如我看見了一把椅子。然後慢慢地深呼吸,說出5個你能聽到但不讓人悲傷的聲音,如我聽到電話鈴聲。再慢慢地深呼吸,說出5個你能感到不讓人悲傷的事情,如我能感到我手裏的毛毯。之後慢慢地深呼吸,說出你周圍的5種顏色,如你坐的地方的5種顏色。所有的訓練都是將你的註意力、認知,情緒轉移到當下,不再沈浸在負面的情境裏,這也是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激反應中"閃回"的有效訓練策略。讓我們一起運用這些方法,放松呼吸,改善自己的心態,共同渡過疫情難關。

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心理焦慮,從2月5日起,生活報·龍頭新聞聯手我省知名高校的10位心理專家,將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如果廣大市民對疫情的防控、心理情緒的排解存在困惑,都可以撥打熱線電話進行咨詢。如果您不願意電話與專家直接溝通,還可以通過生活報官方微信、龍頭新聞在互動調查問卷留言,把您的心理疑難寫出來,我們會把這些疑難逐一交給心理專家,持續關註生活報官方微信和龍頭新聞,心理專家會通過生活報官方微信、生活報官方微博、生活報頭條號、龍頭新聞等多平臺進行解答展現。

兩種參與方式

1、熱線電話:15546080012 15546010012(每天8時-20時)

註:電話咨詢時間原則上每次不超過30分鐘

2、點擊下方圖片鏈接或識別二維碼進入調查問卷

龍頭新聞 沈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