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搖籃車在門外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黃曉玫

創新高校治理,關鍵是著眼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更深層次改革、更高質量創新

敢闖會闖是未來技術學院培養人才最顯著的標簽,導師團隊全是不同學科領域的大咖,在培養環節上實行“探索和猜想計劃”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下稱地大)——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的北京地質學院,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的地質系(科)合並而成。

首屆開學典禮上,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說道: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航天學院是驚天,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上世紀60年代,地大人被譽為“建設時期的遊擊隊、偵察兵、先鋒隊,社會主義建設的開路先鋒”。

69年砥礪奮進,地大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與中國自然資源行業同發展共榮辱,建起了新中國最早的地質高等教育體系,培養出我國早期大批地質專業人才,奠定了新中國地質學科發展的堅實基礎,是我國地質領域人才培養的夢想搖籃,建校以來已培養41名兩院院士,約每1000名地學畢業生裏就有1位院士。

進入新時代,地大彰顯“上天、入地、下海、登極”的豪邁氣概,積極推進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建設,努力培養自然資源行業領軍人才。

近日,地大公布“十四五”規劃,也迎來69歲生日。地大黨委書記黃曉玫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她表示,地大將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把人才培養作為規劃實施的主線、作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致力於培養“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創新人才,為服務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持。

打造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共同體

《瞭望》:在“兩個大局”背景下,地質類高校發展環境發生了怎樣的深刻變化?地大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有什麼戰略謀劃?

黃曉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中國,呼喚更有質量的地質類高等教育。

我國地質類高校必須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支撐。

建校近70年來,地大堅持把學校置於行業轉型升級和高等教育發展兩個向度去思考和謀劃自身改革發展。

一方面,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國家層面提出以系統思維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自然資源行業正在跨界整合,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方法體系不斷革新,我們必須加快推動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更加註重把價值塑造融入專業教育。

另一方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催生了教育形態革命,我們必須跟上時代步伐,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與時俱進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更加貼近學生,加快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我們希望通過十年努力,到2030年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教育卓越、學術卓越、文化卓越、管理卓越的大學,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其中卓越的最核心體現,就是要打造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共同體,持續推動教育創新,著力培養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拔尖創新和領軍人才。

創新學校治理體系

《瞭望》: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地大如何促進學校治理創新?

黃曉玫:大學的最大優勢、本質特征、核心任務就是培養人才。

我們堅持把更好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治理創新的著眼點。2020年花了大半年,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辦學思想大討論,形成了“更高水平開放、更深層次改革、更高質量創新”的辦學共識。

更高水平開放,強調放大格局,謀求校內外辦學資源全方位互動。在思維方式上強調把“開門辦學”轉變為同時在門裏門外做好開放這篇文章,倡導跨界整合、交叉融合、開放發展;在體制機制上暢通人才、資本和科技成果等資源要素的流動渠道,吸納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行業各方面力量參與辦學治校。

更深層次改革,更加凸顯人才培養根本任務要求。根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實現校內辦學力量全要素聯動。

更高質量創新,要求有效集合地大已形成的學科優勢、人才團隊優勢,堅持“四個面向”,有組織地實現創新要素全面引領高質量發展,矢誌成為世界地球科學教育變革的推動力量,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深度融入國家、區域和行業創新變革進程。

圍繞這些共識,今年5月,學校黨委發布了關於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具體圍繞“三個優化”開展工作。

一是優化結構布局,主要包含學科專業和組織機構,實施人才培養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是優化運行機制,在管理服務機構適當“瘦身”、進一步優化校院兩級管理、轉換工作職能定位的背景下,打破部門之間、學院之間、學科之間的邊界壁壘,在整體完善育人環境、切實激發辦學活力上有所突破。

三是優化保障體系,關鍵任務是建強資源保障體系,實現人員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型,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關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公共平臺,提升資源使用效益和整體工作效能。

《瞭望》:圍繞優化學校治理體系,地大規劃了哪些改革舉措?

黃曉玫:一年來,我們瞄準當前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形成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化學科專業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強化治理能力建設、深化資源管理改革、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等六大改革任務。

改革需要在掌握全局中做好頂層設計。學校黨委實施了管理與服務機構改革方案,組建本科生院、重建研究生院、成立高等研究院,進一步貫通了關鍵育人鏈條,進一步融合了學生思政、教師思政、科研育人和管理服務育人。我們推進了信息化建設,今年4月發布了中國地質大學課程教學平臺。我們還將繼續通過信息化手段服務教學、管理工作,紮實推動智慧教育。

檢驗學校治理創新成效的核心標準要看是否更好實現了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我們將深化改革與地大“十四五”規劃有機銜接,強化管理服務機構和各個崗位的育人職責,進一步強化學院辦學主體地位,高效打通育人的“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

培養引領創造未來的人才

《瞭望》:面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新要求,地大在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有什麼舉措?

黃曉玫:面向未來,我們要從培養適應現有崗位要求的人才轉變到培養引領創造未來的人才。

培養創造性人才必須有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在王焰新校長帶領下,地大內外整合力量,豐富育人資源,逐步形成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實施李四光計劃,探索了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培養模式。與中國科學院等9個科研院所合作成立C2科教戰略聯盟,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立聯合研究生院,牽頭與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等12所大學成立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推進科教融合協同育人。成立長江創客學院、發起成立“地質+”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聯盟。通過“三融合”培養,給地大學生烙上了“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印記。

今年學校成立了未來技術學院,著力建設智能+地球科學交叉學科方向,推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地球科學的深度融合。未來技術學院采取不同於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最顯著的標簽是敢闖會闖,導師團隊全是不同學科領域的大咖。打破專業設置的壁壘,在培養環節上實行“探索和猜想計劃”。目前,已選拔60位本科生進入未來技術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供圖

黨建思政與學校事業雙融雙促

《瞭望》:地大在推動黨建思政與業務工作一體發展、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方面有什麼改革實招?

黃曉玫:長期以來,不少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黨建思政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這裏面既有思想觀念和認識問題,也有治理能力和水平問題。

伴隨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們把深入推進黨建思政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雙融雙促作為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快構建全程貫通、空間聯通、隊伍互通、內容打通、評價融通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全程貫通。我們將繼續在學生成長全周期上下功夫。持續優化本碩博貫通培養,推動招生-培養-就業聯動工作機制;嚴格學業標準,從黨建、思政、科研、雙創等多個維度,完善學生成長榮譽體系,引導學生自主勾勒成長畫像。

空間聯通。建設“一站式”學生社區,是構建“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思政工作體系的一著妙棋。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推動下,全國已有30多家高校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我們將圍繞學校黨委“一竿子到底”、隊伍入駐“一條龍服務”、學生參與“一攬子提效”、保障支持“一盤棋統籌”加強頂層設計,讓學生社區成為學生思政的重要陣地。

隊伍互通。教師是思政工作的主力軍,我們要全面完善本科生導師制,推進導學思政,引導廣大導師加強學生全過程、全方位的行為指導和評價。我們要遴選一批優秀年輕幹部教師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充實思政隊伍力量。我們還將推出學生骨幹崗位成長計劃,充分發揮朋輩引領效應。

內容打通。我們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制定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區建設方案、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政課建設給予政策傾斜。打造“美麗中國宜居地球”課程思政品牌,用好黨史校史、科技報國、防疫抗疫、脫貧攻堅等鮮活素材,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傳承好地大五育並舉的特色和優勢,把思想引領與科教融合、產教融合、野外科研、就業見習、國際交流等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評價融通。切實用好評價指揮棒,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評價和育人作用發揮作為“雙一流”建設、學科專業質量評價、人才項目評審、教學科研成果評比的重要指標。開展立德樹人工作績效評估,最大程度釋放育人活力。

通過推行五位一體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我們最終是要把促進學生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學校辦學治校全過程,建立健全系統化育人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