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風雨交加的泥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15年,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失孤》上映。影片沒有驚艷震撼的特效,沒有靚麗奪目的小鮮肉,有的僅是劉德華飾演的老父親雷澤寬,在尋子路上遭遇車禍被扇耳光、被逼乞討跪求、睡橋洞風餐露宿等酸苦情節。就這麼一個樸素的故事,卻看哭無數觀眾,成為網上熱議話題。

《失孤》主角雷澤寬的原型叫郭剛堂,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比電影更為辛酸,短短1個半小時,說不盡他24年的艱苦與絕望。

只有在路上,才覺得對得起兒子

1997年9月21日,時值入秋之季,冷風蕭瑟,一起突如其來的噩耗撕裂了郭剛堂一家的美好生活。

郭剛堂幹完工作開著拖拉機趕回家,心想孩子會如同以往一樣,聽到轟隆的馬達聲後,屁顛屁顛跑出家門,滿心歡喜的迎接自己。現實卻與想象相反,兒子沒見著,反倒看見自家房子前擠滿了人,吵鬧聲不絕耳。

郭剛堂走近後,一位堂叔立即抓著他急促說道:小六(郭振小名)出事了,被人販子偷走了。那一刻,郭剛堂的天空崩塌了,兩眼發黑久久回不過神,稍微冷靜下來後,連忙乞求鄉親們去找找孩子。

村裏都是自家親戚,又怎會冷眼相待,幾十號人集體出動,問遍附近的城鎮村落,走遍車站集市,結果別說找著孩子,就連一點蛛絲馬跡也沒有,孩子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巨大的精神打擊讓夫妻倆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愧疚中,郭剛堂瘦了50多斤,27歲竟生出滿頭白發,妻子天天抱著孩子衣服以淚洗面,喃喃自語:都怪我、都怪我……

曾經幸福圓滿的三口之家,一下成了村裏不幸的代名詞。

找到孩子,成了支撐郭剛堂活著的信念。1997年年底,在冰冷的冬天裏他打包好行李,將兒子的照片印成旗子插在後尾座,騎上摩托車毅然離開村裏,踏上漫漫尋子路。

但在沒有線索,信息不暢、交通不便的90年代,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茫茫13億人中找到2歲大的孩子,難如登天,也註定了一路上將布滿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有一次郭剛堂長途跋涉,連跨數省,盤纏耗盡,連續兩天沒吃飯餓得都快虛脫了,經過一家面館,在饑餓的驅使下他像乞丐一樣哀求老板賞碗面條吃,話音落下,淚水湧出。誰曾想到堂堂男子漢,在村子中經濟條件上好的他,竟會為兩塊錢的面條舍棄尊嚴。

還有一次郭剛堂在大別山上與死神擦肩而過,那天風雨交加,暴烈狂風肆虐下摩托車根本沒法行駛,郭剛堂推著摩托車沿著泥路緩慢前進,身旁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忽然間一陣猛風刮過把他吹向懸崖邊,幸虧死死抓住地面上的野草,才避免掉下深淵。

有人問郭剛堂,明明希望渺茫,多年來不見一絲成果,為什麼你不願意放棄?郭剛堂回答“只有在路上,才覺得對得起兒子”。他的勇敢無畏和堅持不懈,只因父愛如山。

每天騎行8小時以上,橫跨大半個中國,足跡遍布大大小小每一個城市,裏程50萬公裏,報廢10輛摩托車,堅持24年,這是郭剛堂作為一名父親的努力。

在尋找自己孩子的二十多年裏,郭剛堂靠著發傳單與得來的信息,陸陸續續幫助別的家庭找回了100多個被拐孩子,修復了10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後來互聯網流行起來,郭剛堂創立了天涯尋親網,借助互聯網與誌願者的力量,讓上千人找到回家的路,在2020年被評為“中國公益人物”。

或許是好人有好報的古話應驗,2021年6月公安部在打拐DNA系統比對時發現,河南某小夥高度符合郭振的特征。後續經過DNA匹配,確認這個26歲的小夥就是郭剛堂丟失24年的孩子郭振。

7月11日,郭剛堂帶著妻子和年邁的父母一起趕到聊城派出所,在眾人見證下與孩子相認。見面那一刻,彼此激動得無法控制,緊緊擁抱在一起泣不成聲,在場所有人和網絡上看過新聞視頻的無不動容眼紅。

滴滴淚水化作筆墨,為長達24年的尋子之旅畫上句號,郭剛堂的家庭終於圓滿了。

仍有無數“郭剛堂”待拯救

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郭剛堂用一大段人生找回愛子,讓人欣喜,但像他這麼幸運的人很少,仍有許多父母處在失孩的悲痛中,等待希望的降臨。

新京報發布的《1930年到2017年的失蹤兒童》顯示,平均每個月有100多個孩子失蹤。當然,在公安部打拐辦的努力下,數據正呈下降趨勢。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以及騰訊公益等平臺的助力下,被拐孩子被尋回的概率也大大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家庭支離破碎、親人失散的不幸現實。

在國內最大的尋親網站“寶貝回家”上,仍能看到許許多多未回家的孩子的照片,有大量“失孤”父母亟待幫助。

莫要因為活在陽光裏太久,便忘記了隱蔽處的黑暗。

此時此刻,在我們不曾留意的角落裏,可能就有無辜的孩子正在承受著與親人失散、遭受欺淩的痛苦,這些孩子本該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這些父母本該過著合家歡樂的日子。

為了拯救這群被拐的孩子,2016年《幫被拐孩子回家》項目成立,並組建專職尋人團隊,成員包括“反拐宣傳大使”郭剛堂,穿街過巷,尋人問跡,支援那些陷入困境的被拐失散家庭,用團隊的力量救助更多人。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幫助全國20000多個失散家庭實現團聚,個人力量單薄無力,集體力量卻能締造奇跡。

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在打拐中的作用越發明顯,例如替郭剛堂完成畢生心願的公安部打拐DNA系統,近些年通過采集父母的DNA信息進行大數據比對的方式,成功救助千名被拐兒童。

騰訊也曾推出 “QQ全城助力項目”,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和社交關系鏈,提升尋人的效率,至今幫助290個走失老人和兒童回家。類似的科技+打拐案例多不勝數,伴隨技術的高速疊代升級,相信未來找回被拐兒童概率將持續攀升,更多失散的家庭有望重新團聚。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些什麼

今年一年一度的騰訊公益“99公益日”已經開啟。統計數據顯示,過去6年有超過1.5億人次的用戶通過“99公益日”捐贈62億元善款,幫助4萬多個公益項目,極大助力我國的公益事業發展。

在這樣的時刻,羅超頻道今年加入了騰訊公益發起的第二屆 “ 99 公益日自媒體合夥人計劃 ” ,認領《幫被拐孩子回家》公益項目, 發起“ 阿超的朋友們戰隊 ”, 期望通過這一方式,給被拐孩子回家貢獻一點小小的力量。

在去年的首屆“99公益日自媒體合夥人計劃”中,已有150家由自媒體&讀者組成的專屬公益戰隊,切實幫助到了100+公益項目。

拯救被拐孩子,幫助家庭尋親,不能只靠一腔熱血,只有靠專職專人,用專業的手段來做才能做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可持續。

《幫被拐孩子回家》項目啟動以來,致力於助力離散家庭實現團圓夢,在打拐和尋親上已成為明星公益項目。項目自成立以來,共收到超70萬條報名信息,助力實現了近3萬個團圓夢。

這是一個靠譜的公益項目,期望你願意和我一起做這件事情,讓我們一起加入“99公益日自媒體合夥人計劃”,給《幫被拐孩子回家》公益項目捐款,不論金額大小,我們都可能幫助到一些人,可能拯救到被拐兒童,幫助他們回到溫馨的家,與家人團聚。

願意助力的小夥伴可以掃描下圖加入“阿超的朋友們”戰隊,“你的一次關註,改變TA的人生”,讓我們一起給幫助被拐孩子回家。

當然,獻愛心的方式不一定要捐款,你的參與與關註同樣是一種力量。如果可以,阿超懇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動動手點個在看或轉發,發我們的文章或戰隊海報、項目鏈接,讓更多人知道並參與進來,讓愛心傳遞得更遠。拜托了!

即使再微小的援助,對於深陷絕境中的孩子,都是耀眼的希望。你的每一分錢,都會凝聚成奇跡的力量幫助到更多人;你的每一個在看或轉發,都是讓一個家庭不再悲傷的機會。

2014年,阿超剛做“羅超頻道”沒多久,互聯網行業就掀起了關註“漸凍人”的冰桶挑戰,當時我前同事余長江身患漸凍癥,我呼籲身邊的自媒體朋友們給他捐款,最終我們一起募集了一點資金轉交給他的家人。遺憾的是,余長江後來未能敵過病魔,但這件事,卻讓我深刻感受到互聯網公益的價值。

公益路上,羅超頻道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