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玉米面大菜包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記憶中的年味兒

文/林霞

過年的味道太豐富了!

而在我的記憶裏過年就是穿一件新衣服,到處看放鞭炮,聽鞭炮聲。然後吃一頓蘿蔔摻肉的大餃子!

小時候,每到快過年了,大人總要為孩子們準備一件新衣服,一般都是媽媽親手縫制的,我的媽媽是個巧手,她會自己琢磨著剪裁。

進入臘月的時候,她就和幾個嬸子大娘結伴兒去集上,臘月的鄉村老集市上,早早的就擺滿了好多好多的攤子,小商小販們,莊子裏的大爺大媽們,拿了自己家放了一年的土特產,早早的放在路邊上來賣。盡管臘月的鄉村很冷,人們還是早早的就來了,他們會花上一兩角錢要上一碗胡辣湯或者丸子湯,熱火朝天的喝著,再買上兩個水煎包,那是農村人最大的享受。湯鍋前冒著白煙,人來人往,看著就暖和!

太陽出來了,留著長長的冷冷的影子。人家院子裏,光禿禿的大樹上,喜鵲唧唧喳喳的叫著。早來的人們搓著手,跺著腳,融化了路邊的白霜,時不時和同伴聊著天。

集市上的人漸漸的多了,半上午的時候,冬日的暖陽高高的掛在天上,街上的人熙熙攘攘,非常熱鬧,吆喝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噪雜紛繁,熱火朝天。

這時候花花綠綠的布攤子前面會圍著一群群的婦女,她們頭上包著圍巾,穿著厚厚的,各種花色的棉襖外套,商量著扯上一小塊一小塊的布料子,為家人為孩子們做件過年的新衣服。這樣的事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平時是舍不得的!我的母親也是她們中的一員。

趕集回來,嬸子大娘們會在一塊兒商量著剪裁縫制,她們商商量量地量著尺寸,用手比劃著,有的還拿件舊衣服做樣子,然後在墻上摳一小塊硬質的土坷垃,做筆在布上畫線,然後拿起剪刀哢嚓哢嚓的剪起來,執剪子的往往是母親,她們都說她手巧,做的衣服可身。剪完以後,一打一打的收好,卷起來,各人拿回家去縫制,更多的時候是大家三三兩兩湊一起,說著閑話,還能相互商量著做衣服。這個時候就往往會分辨出誰最靈巧誰最笨了,有的女人做的衣服很好看,針腳很細密,很規整,而有的人卻做的針線粗粗劣劣,穿上也不太好看,孩子們是不懂的,只要花花綠綠的都高興的蹦蹦跳跳,而男人們細心的能看出來,或者有別的女人指出來,男人會不高興的,他們這時候可羨慕那家的巧媳婦兒了,可有什麼法子,人家命好唄!而這時候自己的女人啊,滿臉的歉意,不知說什麼好。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就是小年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開始正式準備過年,不論天有多冷,都要洗刷打掃,把一年來陳舊的汙垢清理幹凈,不要把它帶到下一年去。

這一天天剛亮,母親就收拾起來,把家裏的角角落落清掃幹凈,把一些家什拿到院子裏歸歸類,籃子簸萁,鍋蓋篦子,陳年的面缸面甕,瓦罐茶壺等等,通通拿出來,等到吃過飯了,弄一個大盆盛滿水,該洗的洗,該刷的刷,我也會幫著幹這幹那,忙的不亦樂乎!

二十三這天,家家要祭竈。母親拿了祭竈糖,放在老竈爺那裏,等到天黑了,一家人都在的時候,母親就燒香祭竈,如果有一個人不在家,媽媽說也不能祭竈,怕把人寄到外面了。過年團圓,是家家戶戶都盼望的!

臘月二十三以後的日子,差不多都在為過年做準備,年味兒越來越濃了!

首先就是蒸包子。大人們挖開秋末的時候埋在土裏的蘿蔔,有又青又大的辣蘿蔔,還有紅紅的胡蘿蔔,掃去泥土,切去頂部,放在水裏洗幹凈,剛出來的水有點溫,時間長了好涼,洗蘿蔔的手凍的紅紅的,但不停的忙著,還能忍。洗了一大堆蘿蔔之後,就開始用擦子擦碎了,然後放在鍋裏煮一下,撈出來,用抹布一裹,放在洗幹凈的石頭上,或者一個平板上擠出裏面的水,然後放在案子上剁碎,放著調包子餡!

除了蒸菜包子,我們家還要蒸甜餡的豆沙包,裏面往往用豆沙和紅薯,再加上紅棗,很好吃的!這個往往要做成玉米面的,也很好吃!

這樣包子餡子準備好之後,第二天,天不亮母親父親都早早起來,母親先燒了一大鍋開水,然後父親幫忙和上一大盆面,放在暖暖的被窩裏,那時候沒什麼取暖工具,被子都是老棉花套,可下面卻鋪著厚厚的麥子稭,也很暖和,大半晌的工夫就發好了,我們就開始蒸包子,蒸饃饃!

開始時,總要先蒸一個大花糕,到三十中午敬天地上供用的!如果面發的好,圓圓的大花糕,白白胖胖,水水靈靈,象征著來年會大豐收,日子也會過的富裕紅火!

我很早就開始學著蒸,爺爺蒸的東西很好看,他說年輕時家裏賣過饃饃,所以蒸起饅頭來水靈靈的,奶奶就不行,她年輕時在城市有錢人家裏長大,農村的活兒大都做不好,我就跟爺爺學,捏棗花,蒸花糕,饃饃,很快就會了,雖然做的不太好,可是他們總誇獎我,學的也挺快!

但是盡管我會做,他們還是總讓我燒火,一鍋一鍋的燒啊,累的我夠嗆,尤其一天燒到黑,還往往要燒幾天,夠的那個勁兒啊,現在想想那滋味還清楚!因為那時候蒸的饃饃包子還有其他的挺多,雖然現在看來不是什麼好東西,可那時候沒什麼好吃的,這點菜饃類的就是最好的過年用品了!

蒸了那麼多包子饃饃,放的面缸草筐裏都是,這就是主食了。還要炸些素肉丸子之類的,所謂素肉,一般裏面是沒有肉的,往往只是一塊長條面,上供要用的。難怪好多年我不理解母親炸的素肉到底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當時過年為什麼要做那麼多吃的,大人說過年的時候不興幹活,就吃飯玩樂,連做飯也都要做現成的熟食。所以那時候,從初一開始,就天天玩,到處串門走親戚,大半個正月都在悠哉悠哉的閑著。雖然生活清苦,可人們的心情還好,心態平和,生活充滿樂趣。那時環境也好,藍天白雲,纖陌交錯,路上從不見車輛,少有排放的汙染,少有交通的安全隱患。有時候有雪,踏雪賞景,堆雪人打雪仗,掃一片地兒,拿出井繩,大人孩子一塊兒跳大繩,踩高蹺,玩各種遊戲,玩的真個是痛快!不像現在,有的人常年打工在外,過年也不顧的回來,有的到了年三十才回,不過初五六就又離開了家,家雖清苦,可那是根,誰不願依在家裏多待幾天,和家人好好聚聚,享受享受天倫之樂!可是為了生活,不得不漂泊在外!現在人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壓力卻大了,整日裏奔忙,心態也不寧靜,到處都是競爭!

但無論平時多麼忙碌,總還能趁過年回家團圓,真要感謝我們傳統的節日——過年!

節日的開始,應該是從貼春聯開始的。二十八九的時候,家家戶戶貼春聯,那時候沒錢買,就買張紅紙,請村子裏有文化的人寫,然後貼在門上,就有了年味兒!有的嬸子大娘不認字,反著貼,到著貼的都有,我這個念過書的孩子也經常給她們幫忙的!只有紅紅的春聯貼上了大門,提前請來的花花綠綠的天爺竈爺也各就各位,年味兒就濃了!

三十正式開始過年。那天上午,家家戶戶上供,敬天敬地敬先人,把仙逝的老人請到家裏,有的入了族譜,有的敬在堂屋,上供時一起享用!這天,整個上午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不絕於耳,連綿不斷,直到過午之後就停了,下午就是除夕,什麼都不能幹了,好好為聚餐準備。那時候沒有電視,看不了春晚,就一家人團聚!而現在,聚集喝酒的,看春晚的,農村胡亂放炮的,自然是更熱烈了,可味道卻變了,變的有點說不出的滋味,我卻更懷念小時候的年味兒!

到了初一,要起五更的!

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夜,睡覺前,大人有很多事情要安排,什麼五更早起不能出動靜,只能用鞭炮聲把人叫醒。下餃子不能拉風箱,提前備好好用的幹柴火。不能往地上潑水,院子裏撒上芝麻桿,叫撒碎,也不知道是撒歲,總之等等有很多忌諱!而且拜年也要趁天不亮的時候!初一那天順,也就是一年的開始順,一年都順。除夕晚上,母親會在鍋臺上撒上五谷雜糧,叫壓鍋糧。預示著來年有個好收成!鍋裏還不能空著,要放上饅頭花卷等。總之大人們鄭重的不得了!

第二天,天還很黑,我在酣睡中被劈劈啪啪疏疏落落的鞭炮聲驚醒,很自覺的穿上珍放了好久的新衣服,跑到院子裏,院子中間的大棗樹上,高高的掛著紅燈籠,照著院子裏像朦朧的月光!父親和母親已經在忙活了,母親已經在各個神位那裏燒了香,正在廚房裏忙著做飯,昨晚抱的柴火在鍋底下燒的正旺,不拉風箱,不知道為什麼!很快,母親就指示父親放炮仗,下餃子。劈劈啪啪,一陣鞭炮聲把全家人都驚醒了。孩子們在睡夢中迷迷糊糊的找著各自的新衣服,都知道是過年,急急忙忙起床,這時母親已經喊大家吃餃子了!匆匆忙忙的,要不拜年的人來了就顧不上了!

好一陣忙碌之後,院子裏響起嘩啦嘩啦的踏碎聲,給爺爺奶奶拜年的人來了!於是和眾人一起去串門,給老人給長輩們拜年!家家的老人們都安詳的等待著,不一會兒,孩子們的口袋裏裝滿了紅棗核桃山楂糖果等好吃的!可是新穿的衣服卻跪滿了泥土,可孩子們卻高興的嘰嘰喳喳,笑聲不斷!

紅紅的新春聯,鮮艷的門神圖像,使黃土泥墻煥然一新,顛倒的春字,遍地的炮竹碎片和淩亂的芝麻桿使幹枯的疏枝和破舊的小院充滿節日的快樂!大家四處串門,相互問候拜年,老人們樂呵呵,孩子們歡天喜地,大家相互祝福!滿街都是新氣象,滿村子裏都是拜年的人!

忙活了一大早晨,太陽出來了,門串的也差不多了,人們就聚集在家廟裏看放炮仗,好大的一掛鞭炮,高高的掛在樹上,響了好久,鞭炮聲一停,孩子們飛一樣撲過去,撿那些沒響的,撥了皮,用火柴點著看煙花。

到了下午,折騰累了困了的人們,各自回家補覺去了!

一覺醒了,就是初二了,初二是年前結婚的新媳婦回門的日子,自然是熱鬧非凡的一天!隨後初三四等幾天,是大家走親訪友的日子,走完親戚,差不多年就過去了!

年真正過去,還要到十五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來初四初五,串門兒的越來越少,年味兒就越來越淡了!過來十五以後,開了春兒,土地解凍,人們陸續來到田間,年味兒漸漸的消失了!

作者簡介:林霞,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山東鄄城縣教師。詩書音畫愛好者,尤其喜歡古典文學和中國畫,多年來喜歡把中國古典文學當做精神食糧進行咀嚼研讀和品賞。平時也喜歡寫寫畫畫,有多首古典詩詞,現代詩,散文等,在多個平臺發表,得到一致好評!一直在努力學習中!

編輯:馬學民

壹點號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