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牛群的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這部電影,沒有愛情,沒有光鮮絢麗的畫面,甚至很多場戲都沒有對白,男主角沒怎麼換衣服,就演完全場…

卻在各種影展廣受好評,最近還登上了豆瓣口碑榜:《小農夫》

2016年,法國。

35歲的單身漢皮埃爾,生活在一個小鄉村裏。

他養了26頭奶牛,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奶牛們餵幹草、擠奶,帶它們出門溜達…

他長這麼大,幾乎沒離開過農村,也沒做過其他工作,奶牛就是他的全部。

皮埃爾愛他的牛,他總是輕輕的撫摸著這些奶牛,溫柔的對它們說:要做乖女孩哦!

別人笑他:母牛就母牛唄,還女孩…

他非但不理會,還認認真真的,給每一頭奶牛都起了名字。

因為他的悉心照顧,他的奶牛都很健康,產奶質量總是登上當地排行榜第一名。

這天晚上,一頭奶牛要生娃了。

皮埃爾一直守在母牛身邊,幫忙拖拽、鼓勁加油,折騰了一整晚,終於接生下一頭健康的小牛犢。

可是第二天,母牛就病了,站不起來,還發熱。接下來兩天,情況更嚴重:母牛背上出血,還尿血了…

皮埃爾抖抖索索的上網查資料,發現這癥狀,和最近傳入法國的FHD,十分相似。FHD是瘋牛病的一個分支,目前法國已經有800頭牛因為疑似染病被屠宰。

一個農場主在網上發布了視頻,說:開始有一頭不正常,站不起來,發燒,獸醫發現了一點點汙跡,第二天,他們把整個農場的牛都殺了。一切來得太快了,一天之內,我失去了一切。

皮埃爾不願意失去他的奶牛,他打算鋌而走險,隱瞞這件事。

這天夜裏,他向生病的母牛舉起了斧子…

他不知道,隱瞞一頭牛病死的真相,比他想象的難得多…

噩夢,才剛剛開始。

這部《小農夫》2017年在法國上映,豆瓣評分7.5,IMDb7.2。男主角斯萬·阿勞德,憑借此片斬獲了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這是法國80後導演於貝爾·夏魯爾的處女作。

電影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他的童年經歷:他出身於養牛農家,在他小時候,每當瘋牛病肆虐,他與父母天天睡不好覺,生怕厄運降臨,農場再也經營不下去了。

大概成了導演的童年陰影吧,多年之後首次執導,他決定把這種膽戰心驚的感受,搬上銀幕。

據說,這部電影就是在他自家的農場裏拍攝的,眾多家人也參與了表演。也正因如此,片中那些養牛的細節,才能做到這麼真實、專業。

有網友評論:質樸與寫實,並沒有多起伏的劇情,但是情感鋪墊和討論的話題卻真實動人。當毀滅真正降臨時,反而沒有撕心裂肺的憤怒,這就是人生。

自上世紀80年代末首次被發現,瘋牛病波及了世界多個國家,如英國、法國、愛爾蘭、加拿大、丹麥、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國,導致了多次人類食品安全的危機。

而到目前為止,對於瘋牛病的處理,還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療辦法,為了防範和控制病情蔓延,一旦發現有牛感染了瘋牛病,哪怕只是疑似感染,只能宰殺並進行焚化深埋處理。

雖然政府已經動用大量資金,用於收購被宰殺的牛、補貼牛農損失和檢測瘋牛病,但對農民來說,生活還是受到了很大影響。

有報道稱,近幾年,法國牛奶、牛肉價格暴跌,導致許多農民即便每周工作60小時甚至更多,仍無法收回成本。

對生活在中國的我們來說,瘋牛病似乎離我們非常遙遠,它只是一串數字,幾個概念,甚至是一些恐慌。

但因為有這樣一部電影,關照到了這場大事件中一個微小個體,一個法國農民的掙紮與絕望,也可以讓萬裏之外不同膚色的人,產生了情感共鳴。

電影中的皮埃爾,以養牛為生,卻沒有簡單的把奶牛當成賺錢的工具,他深愛著這些“女孩”。

他盡心盡力的照顧小牛犢,給她洗澡,甚至讓她睡在家裏的沙發上。

朋友早就用上機械化管理,下載個APP,就可以監管牛的狀態,可是皮埃爾卻堅持親力親為。

他堅信,機器是冷冰冰的,不能讓奶牛們開心,奶牛不開心,就產不了優質的奶。

為這些奶牛,他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

因為養牛,他沒心思談戀愛,晚上不敢喝酒,因為每天都要早起放牛,也不敢長時間離開農場,因為不放心把奶牛交給他人打理。

就連做夢,也是夢見在牛群中,廚房裏都是牛…

他與這些奶牛,已經結成了牢固的命運共同體。

為了保全全部奶牛,皮埃爾只能忍痛犧牲一頭母牛,舉起斧子的那個瞬間,他眼裏充滿了淚水,嘴裏念著:對不起。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這個農民慌了神,他太害怕失去這些牛,才選擇了一條極其不理性的路。

為了隱瞞真相,他向檢疫局謊報牛走失了,甚至企圖把所有的牛藏起來…

電影運用了大量如紀錄片般的鏡頭,表現皮埃爾的焦慮緊張:獨自殺牛、凝視牛的屍體、費力掩埋、衝刷地上的血跡、與朋友相處時沈默不語…

沒有歇斯底裏,沒有懟天懟地,但隔著屏幕,能夠感覺到他的絕望和無助。

我們都知道瘋牛病,但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想去了解,一個法國農民在瘋牛病肆虐時的心境…

我們總是很難去關註大事件背後,一個小人物的命運。

正如,我們不會去關註禽流感背後的一個養殖戶,不會關註水災過後的一戶受淹家庭,不會去關註重大車禍後的一名死者家屬…

但一部好電影,會讓我們與他們產生聯系,讓我們能與之同呼吸共命運。

個體感受,值得被尊重,個體的命運,值得被看見…

曾經,我們中國的電影,也喜歡關註普通人的故事。

比如《那山那人那狗》,講述一個大山裏的郵遞員的故事。

比如《馬背上的法庭》,講述雲南山區一個縣上法官的故事。

比如《鋼的琴》,講述一個鋼鐵廠下崗職工的故事。

《那山那人那狗》劇照

《馬背上的法庭》劇照

我一直認為,好萊塢的宏大敘事不一定適合我們,而這種描繪小人物的方式,卻可以成為國產電影的一條出路。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離這條路越來越遙遠了。

近幾年,我們的電影似乎越來越虛無縹緲,又或者,有些電影看起來要講老百姓的故事,可實際上完全不接地氣,情節不合邏輯,臺詞尷尬,完全是編劇閉門造車弄出來的…

但是,要拍老百姓的真實故事,這要求創作者能沈下心來,精心打磨,而這樣的片子,既沒有流量,又很有風險,還有可能虧錢…

這就是中國電影的困境,也是這個時代的困境...

玩具總動員4| 哪咤之魔童降世 | 蜘蛛俠 | 獅子王

手術兩百年|白色強人|切爾諾貝利|坡道上的家

烏鴉微信號:wuya-2 微博:烏鴉電影

烏鴉最新動態將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