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秧苗出谷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9月5日,德陽市中江縣輯慶鎮鐘樓村告別連綿陰雨,迎來晴好天氣,連片的水稻泛著金黃。

當天,受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委托,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相關專家,對雜交水稻新品種“川康優絲苗”百畝示範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3塊田經實割測產,平均畝產達849.73公斤,其中最高驗收田塊畝產達910.61公斤。”測產現場,專家組給予其高度評價,“川康優絲苗”是一個優質綠色高效的突破性雜交水稻新品種,堪稱“全能冠軍”,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水稻界的“全能冠軍”是如何選育出來的?高產背後,藏著哪些秘密?記者走進田間地頭,探尋背後的故事。

看品種綠色優質高產還好吃

當天上午,川、渝、貴三地農業農村部門和科研院所的專家,來到鐘樓村的田間地頭,對165畝水稻測產驗收。仔細觀察一圈後,重慶農業科學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副所長李經勇評價道:“田間長勢平衡,青稈黃熟,基本無病蟲危害,豐產性好。”

要獲得這樣的認可,並不容易。“川康優絲苗”是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與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培育的新品種,歷時近十年科研攻關,於2019年通過國家審定,並在四川省第六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中榮獲特等獎。

“這是一個綠色、優質、高產的新品種。”選育團隊負責人、四川省農科院副院長任光俊介紹,該品種具有抗病性強、株葉型好、抗倒伏、適應性廣等優勢,大米品質主要指標達到農業農村部的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所有指標達到部頒二級優質米標準,“這意味著該品種不僅高產,而且米質優,口感好。”

任光俊說,“川康優絲苗”的母本是在“川優6203”的母本基礎上改良而成,實現“株型更矮、抗倒伏更強、米粒加工性更好”。

“川優6203”米粒細長,香味濃郁,米飯滋潤可口,被譽為“中國式泰米”,但在整精米率和制種產量方面存在短板。“‘川優 6203’的整精米率為52%-55%,而‘川康優絲苗’的整精米率達61%-63%。”任光俊說,在制種方面 ,“ 川 優 6203”的 制 種 產 量 為100-150公斤/畝,而“川康優絲苗”的種子發芽率高達90%以上,制種產量可達200公斤/畝左右。

“現在不光要高產,還要實現高產和優質相結合,才是好品種。”任光俊說,下一步,“川康優絲苗”將申請超級稻認定。

談高產良種還需良法來配套

選育出好品種是實現水稻優質高產的前提。早在2010年,任光俊團隊就開始“川康優絲苗”的品種選育工作。近十年來,他們每年多次往返於海南、成都兩地,奔忙在田間地頭和實驗室內,篩選了上萬余份水稻材料。

通過多年來的田間觀測,他們發現,“植株中葉片下部比較短,與莖稈夾角比較小的株型,通風透光性更強,這意味著單位面積容穗量更大,結的穗子更多,更容易獲得高產。”任光俊說,株型上的改良,奠定了“川康優絲苗”高產的基礎。

良種是高產的核心,但要實現高產,還需良法來配套。

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李旭毅長期在田間從事水稻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在他看來,要通過高效的種植管理技術,挖掘優質品種的產量潛能。

“‘川康優絲苗’的株葉形態十分好,挖掘這個品種的產量潛力,首要的是育出好秧,‘苗好一半谷’。”李旭毅說,插秧的時候,苗如果優良,能提高谷子一半的產量。此外,秧苗移栽後,要註意田間水肥管理,加強水稻中後期的光合生產能力。

此次德陽的高產示範片,正是在李旭毅等專家的田間指導和管理下完成。“把秧苗育好,水肥管理到位,普通農戶種植這個品種,也可達到畝產700公斤以上的產量。”李旭毅說。

說推廣好品種受企業農戶追捧

“這是這麼多年來種過的最好品種。”在測產驗收現場,德陽市綿竹市孝德鎮種植戶洪棋金感嘆道,這個品種比過去種的品種增產10%左右,而且米質優,稻谷每公斤價格比普通品種高0.2元以上。

當天下午,省作物學會也組織專家對孝德鎮金星村的百畝“川康優絲苗”進行測產驗收,其中洪棋金種植的一個田塊畝產達到862.9公斤,這是他種水稻10多年來產量最高的一次。

看到喜人的產量,該村種植大戶黃偉躍躍欲試,“明年我也要試試這個品種。”

好品種也受到種子企業的追捧。2019年,四川荃銀種業有限公司示範推廣該品種。“與目前市場主推的雜交三系秈稻品種相比,該品種增產幅度可達5%-8%。”該公司董事長徐誌靈說。

我省是我國雜交水稻種子主要繁育基地,川種曾長時間獨領風騷。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由於川米品質不優等原因,四川水稻品種逐漸式微。

近年,我省科研單位加大育種攻關,水稻品種換代升級,一批水稻新品種引領四川水稻向優質、高抗、高產的方向發展。

“從近年的試驗示範情況來看,‘川康優絲苗’在四川、雲南、貴州、陜西,包括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都可示範推廣。”任光俊說,此外要加強品種創新,在現有優質的基礎上,實現產量新突破,重金屬鎘的低積累,從而實現水稻綠色生產,“這是我們奮鬥的方向。”

同步播報

今年我省審定優質稻品種占比超八成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史曉露)近日,記者從省種子站獲悉,“十三五”以來,我省審定的農作物優質品種的占比大幅提高。今年,我省審定水稻品種125個,其中優質稻品種109個,占比達87.2%。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糧食作物和口糧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2800萬畝左右,居全國第七,是長江上遊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我省也是全國三大育制種基地之一,我省雜交水稻常年制種面積28萬畝左右,產種量約5500萬公斤,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十三五”期間,我省水稻育種攻關取得突破性成效。強化種質資源收集利

用。通過收集、鑒定和評價世界多個地區的1萬余份水稻種質資源,我省篩選鑒定出廣譜抗病材料和調控因子,揭示了水稻廣譜抗病新機制。

強化育種材料和方法創新。通過開展育種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研究,創制了抗飛虱水稻、鎘低積累雜交水稻等各類突破性育種新材料。

強化新品種選育。通過雜種優勢利用、染色體工程等技術,開展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水稻國審品種“旌優華珍”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2020年度全國11個超級稻品種之一,“川康優絲苗”將優質、高產、抗性等優良性狀整合到較高水平,引領長江上遊品種的升級換代。

強化配套技術研發。開展新品種標準化和規模化高效種植技術、規模化良種生產與繁殖技術等研究,實現良種良法配套。

來源: 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