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飛到南極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科幻小說家經常會想象人類定居月球後的生活——在月球上建造巨大的玻璃穹頂,穹頂內的環境跟地球上一樣,人類在月球上過上與地球相類似的高品質生活。但是,科學記者克裏斯托弗·萬傑克重新審視了許多科幻作家對月球的想象——在《太空居民》中,他為讀者勾勒出人類探月計劃的未來,並為讀者辨析,哪些想象是可行的,哪些想象是不可行的。

萬傑克認為,月球的確有巨大的礦產資源和旅遊業資源值得開發,但人類不太可能在月球上長期地定居下來。那麼,未來人類在月球上將會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太空居民》,略有刪減。

《太空居民》,[美]克裏斯托弗·萬傑克著,李平譯,方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原作者 | [美]克裏斯托弗·萬傑克

摘編 | 徐悅東

科幻作家幻想的玻璃穹頂城市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月球上的科學基地和營地一開始會很簡陋,與南極的類似,只能容納4~8人。我們需要進口所有維持生命的資源:空氣、水、食物和溫暖。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公司對月球房地產感興趣,這些基地將不斷擴大,按照國別相對聚居。庇護所絕大多數都在地下,有點像核潛艇——的確,在太陽能變得可靠之前,用核燃料供電的可能性非常大。就像南極一樣,旅遊業也將緊隨其後。

雖然月球確實提供了一定的重力,但月球上的生活仍然充滿了在軌生活才會有的危險。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庇護所。科幻作家經常幻想巨大的玻璃穹頂城市。的確,從那些穹頂散發出來的溫暖的黃色光芒確實有家一樣的溫馨,就像是天上的夜光。但這種結構不切實際,而且不太可能實現,原因有二。

其一,月球受到來自太陽及其他地方的致命輻射。大多數情況下,那些讓光進來的東西也能讓輻射進來。在地球上,高科技制造業使用金屬和先進的過濾材料可能會生產出一種玻璃,它可以過濾掉有害輻射,同時讓光穿透進來。但你如何在月球上制造這樣的玻璃?

其二,即使你有這種玻璃,而且它也足夠堅固,能夠承受經常像雨一樣降落在月球上的微流星體的衝擊,但支撐這樣的結構需要巨大的工程。地球上最大的玻璃結構跨度不超過幾十米。雖然低重力可以讓你在月球上建造更大的建築,但僅僅可行性就把世界一流設計給幹掉了。所謂可行性,指的是勞動力成本、建築材料、工作場所風險,比如-50℃的低溫加上沒有空氣或氣壓。建築作為一種藝術首次亮相月球之前,可能需要花上幾十年時間掌握月球上的建築經驗。

我無意冒犯太空插畫師,但以下是所有太空定居點的基本原則:先是冰屋和蒙古包,然後是更寬敞、魅力適中的宿舍,再然後,只有當高級藝術得到建築結構和基本物理原則的支持,並具備了宏偉設計的理由時,才是泰姬陵。

關於月球上這些巨大的穹頂城市:它們為誰建造?誰會住在月球上?月球人口規模的大小將由月球重力決定。如果0.16G 的重力不足以讓人們正常懷孕,隨後也不能讓嬰兒和幼兒正常發育,就沒有人能在月球上繁育家庭。到此為止。定居結束。月球將僅限於成為工業園區和科學樂園,再加上部分旅遊元素,也許還有部分養老元素。這反過來又決定了這些短期的月球居民將采用樸素的建築。

藝術家想象的的月球基地,圖片由出版社提供

定居月球,一開始人類可能只能當穴居人

第一個月球基地或營地類似於南極營地,很巧合,也位於月球的兩極,那裏的溫度與地球冬季兩極的溫度幾乎相同。嚴酷的條件——溫度和輻射,意味著工人們每24 小時只能在戶外待上幾小時,而且要住在狹小的圓頂棲息地裏。在他們的小屋裏,生活很像現在的南極,只是空間更小……或者像ISS(國際空間站)一樣,但是要比空間站大一些。他們需要保持嚴格的鍛煉機制,來對抗16%地球重力的影響。當然他們也有非常忙碌的日子,一天到晚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或科學實驗。其中一個好處是可以看到地球的奇妙景色,它的大小是滿月的6倍。麻煩的是有毒的月塵,因為靜電電荷的作用,它們會粘在任何東西上。

如果歷史可以作為參考,月球上的勞動力可能主要是男性。今天偏遠地區的礦區和科研地點就是這種情況。1970年以前很少有女性冒險前往南極;到1980年,男女性別比例約為20︰1;但到了2015年,探險隊中女性的比例約占1/4。考慮到人們來去匆匆,這只能算是一個粗略的估計。如今,性別平等在一些科學領域得到了體現,但在采礦和資源開發行業卻沒有那麼明顯,而正是這些行業可能會轉移到月球。月球會不會像北達科他州的巴肯地區那樣,成為一個無法無天的新興城市?2006~2012年,大量湧入巴肯地區的男性工人帶來了犯罪、暴力、酗酒、不正當性行為和其他令人討厭的行為。這只是一種推測,但南極的活動並不像各個基地周圍的冰那麼純凈。

我並不是要把潛在的月球居民描繪成一群穴居人,但隨著數量的增加,他們很可能像我們十幾萬年前的一些祖先那樣生活在洞穴裏。更準確地說,這些洞穴應該叫作熔巖洞,是數十億年前在月球早期形成過程中被熔巖侵蝕而成的地下洞群。在我們想去的地方,也就是接近水或其他有價值資源的地方找到熔巖洞的機會非常渺茫,尤其是在我們重返月球後的第一個十年。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需要的是簡單的基地和人造地下連接系統。但就容納數百甚至數千名工人而言,熔巖洞可能是一個選擇。

和地球上的洞穴一樣,熔巖洞可以很方便地變得又寬又平,有些估計有幾百米寬。它們幾乎是現成的庇護所,可以躲避輻射、流星體,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隔絕溫度。熔巖洞的溫度可能只有-20℃(-5℉)。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密封並且加壓,讓人們享受正常的,盡管是地下的生活。我們需要依靠人工照明,但這些熔巖洞確實有天然的天窗。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航天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已經拍攝到數百個洞,這些洞看起來像是進入地下洞穴的天窗。日本的“月球女神號”(SELENE)月球探測器在月球北半球風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的馬利厄斯丘陵(Marius Hills)地區發現了一處地下結構,它看起來像是一個5萬米長、100米寬的洞穴。

一些天然洞穴加上一個穹頂,就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加壓的庇護所。離阿波羅11號著陸點幾百千米遠的靜海洞(Mare Tranquillitatis Hole),是在月球上安營紮寨甚至是建造月球旅館的可選之地。它長寬大約90米、深107米,有點像體育場。這個洞的底部似乎足夠深,不受直接太陽輻射和大多數宇宙射線的威脅,在兩周的太陰日期間可以用鏡子將太陽光反射到地下區域。底部的晝夜溫度範圍似乎非常適合居住,為-20℃~30℃(-5 ℉~85 ℉)。

不要忘了我們還需要呼吸。雖然月球上沒有空氣,但月球土壤富含氧。氧在質量中的占比高達45%,只不過都被鎖在諸如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鈦(TiO2)、氧化鋁(Al2O3)、氧化鐵(FeO)和氧化鎂(MgO)等礦物質中。開采這些礦物將釋放氧氣供人呼吸。除采礦外,NASA正在試驗就地資源利用(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ISRU)產生氧氣的方法。一種方法是將水(H2O)分解成氫(H)和氧(O),前提是有充足的水。另一種方法是利用溫室植物進行二氧化碳/氧氣循環,下文將進一步說明。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土壤加熱到900℃左右,然後與(進口的)氫氣混合,生成水,再得到氧氣。其中一個項目是先驅者月球本地制氧試驗臺(Precursor In-situ Lunar Oxygen Testbed,PILOT)。該試驗臺於2008年建成,其生產率相當於每年生產1000千克氧氣,以支持月球前哨站。

在月球旅行,我們能玩什麼項目?

現在該來找點樂子了。旅遊業肯定是月球的未來。

人們很容易將兩周的月球之旅想象成150年前的非洲狩獵之旅。最初是為富人準備的,帶有一絲危險,但肯定不是為孩子們準備的,至少一開始不是。有幾家公司已經在計劃各種可能性。一種類型的旅行是飛越。這可能很快就會實現,就在2 世紀20年代初,近地軌道旅遊業建立之後。因為飛到月球但不著陸,並不比發射到離地球幾百英裏的軌道上困難多少或昂貴多少。2018年,SpaceX宣布,該公司第一位為這種旅行付費的客戶是前澤友作,一位日本的億萬富翁,靠在線服裝銷售發家致富。前澤友作計劃帶上至少5名藝術家,實施一項叫作“親愛的月球”(Dear Moon)的計劃。這趟為期5天的太空之旅將搭乘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BFR,很可能在2023年進行,目前BFR正處在研發階段。

不過,讓我們快進一點,想象一下到21世紀中葉,真正的旅遊業會是什麼樣子。

總有一天,到月球旅行會變得足夠安全、足夠舒適、足以負擔——這裏指的都是相對的——對於那些到阿斯彭滑雪的人、達沃斯年會與會者以及諸如此類的富人,將有能力登上月球參觀。這一直都是酒店經營者的目標。1967年,康拉德(Conrad)的兒子巴倫·希爾頓(Barron Hilton )在美國航天學會(American Astronautical Society,AAS)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月球希爾頓的概念,比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行走還早了兩年。他設計了一把模擬的房間鑰匙,甚至還設計了一張預約卡,但顯然沒有想到有一天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預訂(鑰匙是什麼)。現在討論酒店概念是否像半個世紀前討論它一樣愚蠢?我會大膽地說不,因為技術最終會使這一切成為現實。

如前所述,為酒店建造一個大型穹頂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月球工程壯舉。一個更合理的方法是建造一個大小適中的地下旅館,裏面留有幾個觀賞圓頂,你可以每次在圓頂裏待上幾小時,暴露在少量的輻射中。窗戶必須有,這一點我同意。對遊客來說,從月球上看風景是它的三大基本魅力之一。另外兩個魅力是低重力和歷史遺跡。但排在第一的,肯定是景觀。

“無比壯麗的荒涼”,而且“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荒涼”。這就是布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曾經對著月球說過的話。這聽起來可能不像是一個賣點,但在美國的惡地國家公園或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荒涼的景色確實有它的美麗。唯一不同的是,整個月球都是這種荒涼的景色,籠罩在黑色的天空之下。月球的地貌主要由月海、高地、環形山構成。之所以叫月海,是因為從地球上看,它們就像海洋一樣,是古代火山噴發形成的巨大幹燥的平原。月球高地,或者叫“臺地”,是比月海海拔更高的沒什麼特色的平原。環形山是很久以前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形成的。站在一座巨大的月球環形山的邊緣,想象造成它的撞擊,肯定會令人驚嘆不已。

但是,月球上真正美麗的可能是地球。它呈一個巨大的球體出現在天空中,大小是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或月球的6倍。從月球上看,地球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會有盈虧變化,從酒店的觀景臺上可以看到漩渦狀的雲團和大風暴。這種景色令人驚嘆,很難限制自己待在玻璃下的時間。無論白天黑夜,地球都是可見的。與過去或未來的任何“殖民地”相比,這裏的景色獨一無二——如果你在月球的正面,就能永遠直接看到故國土地的景象。

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星星就不會閃爍或變形。它們看起來會比從地球上看到的稍微大一些,顏色也更多一些。此外,由於光汙染極小,你可以用肉眼看到更多的星星——這一景象或許可以與電力時代之前大多數人所看到的景象相媲美。地球從太陽前面經過時,也會出現可預測的日食,這是人類還沒有見過的奇觀。

由於低重力,各種活動令人大開眼界。在安全的加壓旅館裏,你可以通過拍打人工翅膀飛行。這需要一些力量和練習,但理論上肯定是可能的,只要手臂能夠產生足夠的撲力,就可以在0.16G的環境中保持在空中。你可以跳10英尺高。但這並不危險,因為你落到月球表面的速度也會更慢。你還可以舉起至少是地球上6倍的重量。你可以用一只胳膊把你的同伴舉起來扔出去。月球上的一個樂趣就是玩一些反常的運動。低重力再加上蹦床,你可以達到驚人的高度。不過,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是,所有東西的移動速度都變得更慢了。在低重力情況下,你會以地球上1/6的速度滾下斜坡。雜技會更容易些。

哈裏森·施密特猜想,人們在月球上滑雪可以滑得相當好。他采用越野滑雪者的動作在陶拉斯·利特羅谷(Taurus-Littrow valley)前行。他選擇了這種技術動作而不是著名的月球兔子跳。他甚至對他的搭檔尤金·塞爾南喊道:“真糟糕,我沒帶滑雪板!”然後開始做滑雪的動作並發出滑雪的聲音。施密特想象著越野滑雪板在這種地形上高效滑行的場景,以及滑雪板沿著暴露在陽光下的環形山滑下去的場景。在這些環形山裏,天氣不會太冷。撞到樹上的可能性為零。

既然我們在戶外玩兒(外面存在各種危險,肯定不是一個健康的環境),那我要提醒你,你可能跑得過或滑得過日落。因為太陽落山很慢,如果你在赤道上以16 千米/ 小時以上的速度向西移動,你就能走到黑暗的前面。當然,你永遠不可能長時間保持這個速度,但在地球上,你需要坐飛機才能跑得比太陽快。也許你可以用這個事實來打動你在月球滑雪小屋的朋友。

從繞月球飛行的阿波羅8號上看到的地球升起,圖片由出版社提供

最初的遊客可能住在月球極地營地。對這裏的旅遊業來說,一個明顯的不利之處是,幾乎永遠有光照,妨礙人們看星星,而且遠離歷史古跡,也就是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宇航員到訪過的6個地點。在阿波羅11號著陸點附近的靜海洞建造一家名為“靜海基地”(Tranquility Base )的酒店該是多麼誘人啊。那裏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東西: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跡;不會飄動的美國國旗;以及“鷹”登月艙的下降級上掛著的一塊銘牌,上面寫著:“來自地球的人類首次踏上月球。1969年7月。我們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而來。”第一次登月留下了總計約100件物品,大部分是紀念品、工具和裝備。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月球遺產項目(Lunar Legacy Project)保存了所有已知的詳盡清單,還有一張地圖——所有這些都位於月球黃金地帶,其所有權將挑戰《外層空間條約》。

另外五個阿波羅計劃著陸點對美國遊客也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那三輛月球車還待在原來停著的地方。毫無疑問,來自俄羅斯、日本、歐洲、中國和印度的無人探測器著陸點(有時是故意墜毀的)將成為這些國家公民參觀的地點。阿波羅12號的著陸點——知海(Mare Cognitum),位於廣闊的風暴洋地區,將會是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據說月球博物館就在那裏。所謂的月球博物館是一個一英寸大小的陶瓷片,六位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大衛·諾沃斯(David Novros )、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 )、克拉斯·奧爾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福雷斯特·邁爾斯(Forrest Myers )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每人在上面雕刻了一幅簡單的圖畫。沃霍爾畫的是陰莖或者說是火箭船。據說,這塊瓷片被包裹在月球著陸器的一條腿上。瓷片確有其事,當然,它落入了一位未透露姓名的NASA 簽約工程師的手中。問題是,工程師是否真的把藝術品放在了著陸器上。他告訴首席藝術家邁爾斯,他真這麼幹了。

月球上的交通會是怎麼樣的?

在月球上經營旅館絕非易事,主要是因為對工人和物資的需求。這些工作人員可能一次在月球上生活一兩年,就像在南極一樣,駐留時間取決於低重力對健康影響的嚴重程度。工作人員可以帶領旅行團。或者,帶你到月球的小團隊可能會兼任導遊。在月球上從一個歷史性的著陸點前往另一個著陸點,或者在熔巖洞、庇護所以及村莊之間往返,都需要先進的基礎設施。飛機不能在沒有空氣的月球上飛行。噴氣背包並不是不可能的,但它們要消耗大量燃料。月球車或四輪車的移動速度類似於高爾夫球車,除非你有足夠的時間、食物和保護措施,否則不適合用它們穿越數百英裏的沙質丘陵地帶。磁懸浮列車是理想的選擇。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它們的速度可以像飛機一樣快。火車車廂將會加壓,非常舒適。鐵軌可以用月球上的鐵鍛造而成。但考慮到惡劣環境下鍛造和鋪設鐵軌所要付出的勞動,這項工作將耗費數年時間。

月球運輸將從簡單的帶輪子的加壓月球車開始。阿波羅時代的四輪車——確切稱呼為月球車(Lunar Roving Vehicles,LRV)——最高時速為16千米/小時。由於在0.16G環境下的牽引力減小,再加上月塵會飛進車子的輪轂和底盤裏,所以想大幅提高速度可能比較困難。你可不想在相距數百英裏的兩個月球基地之間拋錨。那就等於死亡,因為供給已經耗盡,白天的炎熱或夜晚的寒冷即將來臨。行進緩慢但穩定的大輪漫遊車比較合適,可以裝載足夠兩周用的補給,但需要從地球運送過來。將這些車輛運送到月球花費巨大。可以想象,在頭10年左右的時間裏,市場上的需求巨大,但可提供的數量有限。

一種可行且相對簡單的交通方式是懸索系統(Suspended Cable System),類似滑雪場使用的那種。纜車的優點是遠離有毒月塵的高度。它們也可以移動得相當快,因為沒有空氣阻力或側風。不像道路需要混凝土(還需要珍貴的水來制造混凝土),或者綿延數英裏的鐵軌,懸索系統只需要在月球表面設置一些關鍵支撐點。一個更超前的想法是月球跳跳車,但很難對其進行描述,因為它們目前還不存在。這個想法是給車輛裝上四條有彈性的腿,這些腿一下能把車輛推出很遠的距離,就像跳蚤跳一樣。低重力意味著車輛可以很容易地彈起並且輕輕落下。

在交通基礎設施到位之前,月球工人將局限在基地周圍幾十公裏半徑範圍內,用月球車、噴氣背包或簡單的設施可以在幾小時內到達。這種交通狀況會嚴重阻礙旅遊業的發展,更不用說讓人們在那裏舒適地生活一段時間的宏偉計劃了。簡而言之,你將被限制在基地,就像在南極越冬的那些人一樣。

月塵——在月球生活無處不在的危險

如前所述,在月球上生活將面臨許多嚴重的健康風險。許多風險可以通過適當的庇護所降低。然而,低重力很可能成為月球文明發展的絆腳石。長時間處於低重力狀態下,到訪月球的人有可能面臨再也無法回到地球重力環境的風險。也許存在一個無法回頭的臨界點,但是,目前科學界還不知道。也許在月球上生活10年後,你的身體就可能再也無法適應地球上的生活。回來的時候,你的骨頭可能會粉碎。我們對不完全地球重力的長期影響一無所知。絕對一無所知。

在軌城市比月球住所有更多的優勢,因為在太空住所你可以管控重力。你可以旋轉整個軌道裝置來模擬地球重力。然而,一旦你到了月球表面,建造一個旋轉的世界就會變得過於復雜而不切實際。你需要建造一個室內購物中心大小的摩天輪,旋轉的角速度要讓乘客——也就是月球上的居民——能感受到腳下的離心力,但又不會把他們壓在墻上動彈不得。這樣的計劃已經存在,目前只在科幻片中看起來是可行的。

再來一次。全是關於“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要一輩子生活在月球上,那裏沒有空氣,沒有水,也沒有鮮艷的色彩,還要撫養孩子,而且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有限,難道就是為了待在一個地下旋轉輪裏嗎?它的吸引力在哪兒?參觀,沒錯。但這種新奇感很快就會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數十萬或數百萬人吸引到月球上居住?地球上的極端貧困是一種悲慘的存在,但至少你有重力和空氣。

除了低重力問題,我們將很難保護自己不受有毒月塵的侵害。實際上,用“塵埃”來形容這種物質並不恰當,塵埃是指某種蓬松且易於擦拭的東西。月塵就像石棉一樣,鋒利且粗糙。月塵之所以這樣,是由於微流星體和輻射的持續撞擊將月球土壤鑿成了微型武器,就像早期人類把巖石砸成尖矛一樣。月球上缺少液態水,從而導致月球土壤永遠不會被侵蝕成光滑的形態。

科學家發現,月塵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後會穿透並殺死肺細胞,或者造成無法修復的DNA損傷,如果我能造一個術語的話,就將之稱作“月球土壤作用”(lunar regolithosis )。盡管阿波羅計劃的科學家在月球表面停留的時間非常短,但他們還是受到了月塵的影響。哈裏森·施密特不小心吸入了一些,就出現了整整一天的花粉過敏癥狀。月塵很難避免,因為它帶靜電,容易附著在所有東西上,而且在低重力環境下受到擾動時沈降緩慢。更糟糕的是,在離地面幾英尺的地方似乎存在月塵噴泉或溪流,這是靜電懸浮現象造成的結果。所以,即使你不在月塵中玩耍,只要走到外面,你的宇航服上就會沾滿灰塵。然後你又把它帶進了棲息地。

尤金·塞爾南是最後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他在1973年阿波羅17號的技術報告中註意到了月塵問題的嚴重性:“我認為月塵可能是我們在月球上進行常規作業的最大障礙之一。我認為我們能夠克服其他生理、物理或機械問題,但月塵不行。”月塵甚至堵塞了宇航服的拉鏈,危及宇航服的完整性。如果他和施密特在月球上待的時間再長一點,那麼他們的宇航服和設備都有可能出現故障。

由於這是在最長也是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之後才被記錄下來的,NASA還不知道需要什麼級別的保護才能確保宇航員安全,更不用說保護長期居住在月球上的居民了。這與我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太陽和宇宙射線的危害形成了鮮明對比。防止月塵可能需要一個類似於清除石棉的凈化和排氣系統。這就是所有人在月球上的生活。

月球的地球化是無法想象的

住在其他衛星和行星上,總是會有被困在酒店裏的感覺,最好也不過是困在了室內購物中心。你永遠不會體驗到在外面的感覺。即使你在外面,那也不是外面,因為你被限制在需要空氣、壓力或輻射保護的宇航服裏。沒有風吹過你的頭發,永遠不會有。也許你可以用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吹過你的頭發,但永遠不會有真正的風……或真正的雨……除非我們把這個地方改造成地球。

對月球進行地球化改造——也就是說,讓它成為一個迷你地球,這樣你就可以在沒有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在月球表面行走。但即使一切進展順利,那也是未來幾個世紀的計劃。月球地球化的整個前景是傑出工程和拙劣邏輯的結合。至少,我們必須制造大氣。最主要的方法是故意讓50~100 顆彗星轟炸月球。(以某種方式)從太陽系邊緣得到這些彗星。這可以同時增加與海洋水量相當的水和大量氮,同時將土壤中的氧氣釋放到空氣中,並將月球自轉速度提高到每天24 小時。但這樣精心策劃的破壞需要將月球居民疏散一個世紀左右,因為你要讓它自我修復;然後,每隔幾千年還要重復一次這個過程,因為月球沒有磁場,無法阻擋太陽風在較短時間內吹走大氣的主要成分。

月球溫室模型,圖片由出版社提供

但如果有技術能做到這一切,我們反而更加可能去建造大量的在軌城市,因為在那裏我們可以控制重力水平。需要明確的是,改造月球仍然不能解決重力問題。火星地球化,沒有這個問題。這很好,花上幾個世紀的時間就能實現。月球地球化?很愚蠢,除非有一種我們今天無法想象的技術,能讓我們在不破壞現有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快速將月球改造成地球,否則根本不應該討論這個問題。

我所看到的方向是,工業化的月球上有短期駐留的工人,他們依靠地球提供食物和其他供給。好飯不怕晚。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以前去過月球,就直接跳到月球上開始。在人類重返月球之前,最明智的做法是準備好基礎設施,比如月球通信衛星,讓宇航員能夠跨越月球地平線,實現遠距離交流。電信公司正在競相為月球建立4G 蜂窩數據網絡,前提是要有市場證明其投資的合理性。

一系列繞月在軌基地也可以為補給和疏散提供寶貴的安全保障。我們在南極的基地現在非常穩固,因為這樣的基礎設施已經到位,使這些基地能夠發揮作用,而不需要額外的高昂維護費用。第一批探險者踏足這片冰雪大陸約50 年後,基地才得以建立;又過了50 年,往返南極才成為很平常的事情。同樣,在阿波羅計劃50 年後,我們正處在永久重返月球的道路上。

原作者 | [美]克裏斯托弗·萬傑克

摘編 | 徐悅東

編輯 | 張進

導語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