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一車麥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這樣一個熱詞:過年式破產。

本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美好佳節,卻因過度消費而少了幾絲歡快氣氛。

車票機票年貨、吃飯聚會禮金……

短短幾天假期,很多人就因各種開銷,荷包幹癟,兩手空空。

一位網友忍不住感慨:“過年花錢一時爽,年後還款淚兩行。”

老話說得好:

“凡事當有度,不及難成,過之易折。”

與其因為開銷過度,導致入不敷出,何妨學會“摳門”一點,讓過年變得更輕松從容。

過年,不必假裝大方

曾看過一句話:

“春節,其實是春劫;過年,其實是花錢。”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忙碌一年,到了年底,每個人都想為它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尤其是春節,購買年貨,四處囤貨,喜慶的氛圍,讓大家好像看到什麼都想要,提到什麼都想買。

這樣的結果,年過好了,錢包卻也空了。

其實,過年也只是一個節日,我們可以適當放縱,但卻不必太過浪費。

適當的放縱是慶賀,倘若不懂節制,只會變成墮落。

《紅樓夢》中,對於賈府過年場景的描述,極其奢華。

盡管此時的賈府早已“今時不同往日”,但仍然大肆鋪張浪費。

僅是一張年貨清單,便讓人瞠目結舌: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麅子五十只……

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禦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幹菜一車,外賣粱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

酒席絡繹不絕,戲班夜夜笙歌,為了維持所謂的“面子”,賈府仍然在假裝大方。

而這一假裝,就是一個半月。

生活中,很多人也如這賈府一般。

明明是普通人,卻為了虛榮,今天吃大餐,明天坐豪車……

花錢項目層出不窮,整天活在“入不敷出”的日子裏。

心理學上,有一個適度消費原則。

即人們的消費欲望和消費水準,要與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

在自身承受範圍內,可以適度合理消費,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但倘若超出了承受能力,超前消費、盲目消費,既不符合“理性經濟人”的選擇,還會造成鋪張浪費,甚至導致負債累累。

更何況,回家過年其實是進入了“熟人社會”,彼此知根知底。

費盡心機假裝大方,親朋好友也許面上領了情,背地裏卻是“看破不說破”,無非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成由勤儉敗由奢。

佳節祥和,貴在平安喜樂;粗茶淡飯,照樣可樂終身。

千萬別為了過年而“過年”,陷入過度消費的怪圈,讓年味“變味”。

理性消費,輕裝上陣,亦是花好月圓,人間值得。

過年,不必打腫臉充胖子

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

從金額來看,最高的竟然達到了12000元,而最低的卻僅需花費50元。

如此巨大的金額差異,難怪讓不少網友直呼:別讓“壓歲”成“壓力”。

過年派發紅包,本是一項傳統習俗。

魯迅先生筆下,就曾記錄過拿到紅包時的歡欣雀躍:

“辭歲之後,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意使用。

睡在枕上,看著紅包,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刀槍,泥人,糖菩薩……”

民間認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寓意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飽含美好祝願。

不知從何時開始,紅包不再簡簡單單是傳遞心意的表達,而成為衡量感情的標尺。

紅包給不給、給多少,處處充滿較勁和攀比。

仿佛紅包不夠厚,感情就不夠深。

也因此,很多人不惜打腫臉充胖子,讓原本歡歡喜喜的春節,變得百味雜陳。

一位來自杭州的網友在論壇爆料:

“我媽說她過年要發毛40個小孩紅包,現在都是兩個起步,最多的一戶親戚兒子女兒小孩加起來5個……”

而她自己,適逢結婚第一年,也要四處拜訪親戚。

想到各種節禮采買開銷不菲,本就收入一般的她,頓感仿佛有一座大山壓在身上,倍感無奈和沈重。

“要麼丟面子,要麼丟票子。”

在攀比心理作用下,一些普通上班族雖不堪其苦,卻“敢怒不敢言”。

曾聽過一個“邊際效用遞減”原則。

是說在一定時期內,即便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供給再多,消費者從中獲得的效用卻會遞減。

運用到紅包領域,雖則一開始獲得紅包會感到興奮和快樂,但越往後,這種興奮和快樂就會逐漸消減。

簡言之,單靠金錢來維系的感情,也許效果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

正如作家席慕蓉所言:

“金錢是一種有用的東西,但是,只有在你覺得知足的時候,它才會帶給你快樂。

否則的話,它除了給你煩惱和妒忌之外,毫無任何積極的意義。”

與其費盡心機,為紅包大傷腦筋,不如多些關懷,多點真誠。

畢竟對於每個人來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過年,只給對的人花錢

自由媒體人艾小羊說:

“花錢很容易,會花錢卻是修行。

至少你要努力鉆研生活,知道什麼是美的、值得的,知道花錢去買哪些體驗,你才不後悔,並且留有余香。

前者關系到花錢時的心情,後者才是我們花錢的真正意義。”

能賺錢是本事,會花錢是學問。

尤其到了年關,各種花錢的地方很多。

到底把錢花在哪裏,哪些人值得花錢,真值得細細思量。

前幾天,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和先生帶了幾樣年貨,回鄉下去看望公婆。

本是休閑輕松的日子,可婆婆似乎沒有給她好臉色。

後來朋友問丈夫,才知道婆婆是在生悶氣。

原來,朋友去娘家時,帶了許多昂貴產品。

而回到婆家,林林總總的年貨加起來,卻比娘家少了很多。

婆婆知道後,覺得朋友厚此薄彼,因而心生不滿。

朋友苦笑著對我說:

“如果不是婆婆臉色難看。我壓根不知道這裏面還有這麼多門道,早知如此,我就對換一下了。”

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人,事事愛計較,萬事不肯吃虧。

倘或稍覺差異,就會心生怨懟。

遇到這樣的人,如若“針尖對麥芒”,與之計較,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讓自己陷入內耗。

過年,最重要的是開心。

有些事,看透就好;有些人,轉身就算。

別把精力放在不值得的事上,也別為不值得的人而浪費金錢。

讓身心得到修整,也才能有一個更好的狀態,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莫言先生在《故鄉過年》中寫到:

“我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往往是一跨進臘月,就開始掰著指頭數日子……

對於我們這種焦急的心態,大人們總是發出深沈的感嘆,好像他們不但不喜歡過年,而且還懼怕過年。”

成年人過年之所以害怕,怕的就是人情往來,就是捉襟見肘。

其實,年味不是用錢堆出來的,而是用心活出來的。

適度花銷,適當“摳門”。

因為年過得好不好,從來都與金錢無關。

該花的花,該用的用;不必過度,無需浪費。

願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摳門”的人,過一個幸福的虎年春節。

點亮在看,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