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把糧食賣掉來還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深度解讀】

作者:王偉濱(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

英語中有個說法,“Alliswellthatendswell”(結局好,就都挺好)。中國熱播電視劇《都挺好》(英文片名正是AllIsWell)不久前全部播完,劇中蘇家人在經歷了一場天翻地覆之後,終於以“和解”收場,也算是真的“都挺好”了。劇雖終,但人不散,觀眾對於這部劇的討論仍然熱烈進行,而且,隨著時間流逝,當初對蘇家男人的“恨”,為蘇家“瑣事兒”的“鬧心”,逐漸變成更為冷靜、客觀的思考。

繪畫作品《李爾王的三個女兒》資料圖片

“家庭”這件事,東西方皆然,總像一團扯不清的亂麻。然而,也正因為“扯不清”,才產生那麼多有趣的故事。

筆者曾接觸過一對美國大學教授夫婦,二人結婚數年,父母卻並不知他們已經結婚。更有意思的是,父母其實是重組家庭,且正是夫婦二人各自的父與母。後來,教授夫婦生了小孩兒,老人來看望孩子,這才“真相大白”。當初的尷尬變成了如今茶余飯後的笑談。當然,像這種情況即便在西方也屬罕見。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至少是物理距離,的確拉得越來越遠了。大家庭共居一處的情況已不多見,父母與成年孩子也往往是聚少離多。

有部美國影片叫《天倫之旅》(EverybodyIsFine,直譯為《家人都好》),講的是一個老人,在妻子去世後過著獨居生活。一次,老人花費很大的精力準備迎接四個孩子歸來的家庭聚會。但聚會日子臨近,孩子們卻一一打電話告知無法成行。無奈的老人決定,既然孩子們沒時間來看他,那他就去看孩子們。老人一路經歷千辛萬苦,見到每一個孩子他總要問,“你過得開心不?”孩子也總是回答,“開心呀”。然而,“開心呀”的虛假外表,掩蓋的卻是“不開心”的真相:畫家大衛染上了嚴重的毒癮且多次入獄,最終因吸毒過量死去。“金領”艾米早已離異,獨自帶孩子生活。“指揮家”羅伯特其實只是在交響樂團裏打鼓。“著名女演員”羅西,也是勉強糊口,並且借住在別人家裏。

勃朗特三姐妹像,由他們的弟弟布蘭維爾繪制資料圖片

孩子們之所以找出種種理由不願意去見父親,就是因為害怕面對:他們都想成為令父母驕傲的那個人;但面對父親,他們知道自己永遠“不夠好”。影片結尾,老人心心念念的家人大聚會終於實現,雖然大衛不在了,雖然孩子們還是各自揣著心事,但至少一家人得以聚在一起,這不是“挺好”嗎?

美國法律規定,成年子女對於“貧困”父母有經濟支援的義務,這裏的重點在於“貧困”。在《天倫之旅》中,父親有自己舒適的房屋,有夠用的收入。在英美文化中,兒女不照顧甚至不去看望父親,也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我不太適合照顧人”這種話,許多成年子女也能“理所當然”地說出口。而在中國文化中,如若說出這種話,恐怕要被痛罵“不孝”了。在中國文化中,“孝”是個核心概念。“善事父母者”謂之“孝”,且“孝”與“順”並行。“順”老人心意,才是“孝道”。《都挺好》中的蘇大強,既有退休金,又有存款,可謂頗具經濟實力的老人,而且兒女經常探望和陪伴他。但他依然種種“作妖”,又是“喝手磨咖啡”,又是“要買房”,顯然是老蘇濫用“孝”字挾持兒女了。

《老友記》中的六位老友,左二為莫尼卡,右一為羅斯資料圖片

說到“孝”,在西方文化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要數《聖經·路得記》中的路得了吧。她在丈夫死後,毅然決定隨婆婆前往她從沒去過的夫家的故鄉,並且肩負起照顧婆婆的重任。路得若不如此做而是讓婆婆孤身返回故土,那婆婆一定會因既無生活來源又無人照顧而流落街頭。

當然在西方也不乏雖“流落街頭”卻“窮並快樂著”的父母。在珍妮特·沃爾斯的自傳《玻璃城堡》開篇中,已經成年而且過上舒適生活的女兒在街上見到母親在翻撿垃圾桶,感到非常難堪。但母親卻覺得女兒是太被社會上的種種“規矩”束縛了。珍妮特父母“瀟灑”慣了,在他們看來,兒女的照顧反倒是幹涉他們的生活自由。

在英美文化中,贍養父母並沒有作為一種“責任”而被社會強加給個人。不過,大部分子女還是如中國人一樣認真贍養父母的。辭去原本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跑到小鎮上與年邁父母一起居住的也大有人在。可見中西文化中,“家庭”並沒有多麼不同。若說不同,倒是今天西方年邁的父母正是“嬰兒潮”的一代,他們中大多更為“獨立”,不願意與兒女住在一起,而更願意享受自由的生活。

導致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系親近或疏遠的,還有重要的一點——“父母的偏心”。美劇《老友記》中整日嘻嘻哈哈的一對兄妹莫妮卡和羅斯,最大的分歧就是父母的“偏心”——哥哥羅斯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高才生,而妹妹莫妮卡則被看作是個滿身毛病、一事無成的傻姑娘。《都挺好》中,父母賣房供明哲出國讀書,又百般接濟明成,對女兒明玉卻連好臉色都懶得給,這“心”真是偏到腋下去了。而這些,若和歷史上那些著名事件相比,則要算小巫見大巫了。

春秋時期的鄭莊公,因為出生時母親難產,而一直遭母親記恨,這一點與明玉很像。日後母親偏愛莊公弟弟共叔段,並與共叔段聯合造反。平滅叛亂之後,莊公非常惱怒,對母親發下狠話,“不到黃泉,不相見”。還好,莊公很快悔悟,於是才上演了一出“掘地認母”的悲喜劇。

在西方文學中,從《聖經》開始,有許多因父母的偏心而造成兄弟之間激烈矛盾的故事:從該隱殺死弟弟亞伯,到雅各與兄長以掃爭奪長子繼承權,再到亞瑟的故事。雅各因為寵愛拉結而愛母及子,在一眾兒女中最寵愛小兒子約瑟,最終導致約瑟恃寵而驕,不把一眾兄弟姐妹放在眼裏。他甚至認為,連父母也要向他低頭才對。忍無可忍的兄弟把約瑟捆綁起來賣給了人販子。不過,被輾轉賣到埃及的約瑟倒是因禍得福,因為能替法老解夢竟然官至極品。多年之後,因故鄉遭遇饑荒,雅各派兒子們去埃及買糧,約瑟對兄長們小小戲弄一番之後,還是和兄弟父親相認,從此,雅各一家便幸福地在埃及安頓下來。這也算是“結局好,就都挺好”的一個例子吧。

在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中,結局就不那麼好了。年邁的李爾王要把國家分給三個女兒,而且誰“最愛他”便可多分。兩個年長的女兒花言巧語哄老人開心,到了小女兒這裏,卻講了一番真話。她說會按本分愛父親,但不可能“全心”,因為自己還要嫁人,自然要分一部分的愛給自己新組建的家庭。一番話氣得李爾王昏了頭,於是把國家全部分給了兩個年長的女兒,小女兒沒有得到分文。日後,兩個女兒露出了真面目,把老父親趕出家門,在荒野中流浪的老王神誌模糊,幾乎瘋癲。此時,小女兒帶領援軍來救助父親,並與兩個姐姐開戰,可惜,小女兒身受重傷,最後死在老父親的懷中……

李爾王疼愛的孝女其實是毒婦,家人眼中的天才也常常變成“廢柴”,就像《都挺好》中媽媽的寶貝蘇明成一樣。這裏還有個有趣的例子。英國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夏洛特寫出《簡·愛》,艾米麗寫出《呼嘯山莊》,小妹妹安妮也有《女房客》等作品存世。但是,家中真正的“驕傲”卻是弟弟布蘭維爾(Branwell),父母和姐妹們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弟弟都呵護備至,但他卻沒有取得什麼成就:時不時畫幾幅肖像畫,四處找些短工做做,還染上了毒癮、酒癮,後來竟與一位有夫之婦糾纏在一起。最終,他年僅31歲便離家人而去。

父母偏心的一個重要方面,便是在經濟上的厚此薄彼。家庭關系當然並非金錢所能理清,但不得不說,在家庭中金錢占著頗重的分量。

《都挺好》中蘇大強為每個孩子設立賬本的做法的確過分,但至少為明玉討要公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據筆者一位年逾70的美國朋友凱西說,她讀大學時學費是家裏出的,大學畢業工作伊始,父親便要她連本帶利償還大學學費,她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便努力還上了這筆錢。數年後,母親得知此事並且得知父親並沒有讓家裏其他子女償還大學學費後很是生氣,便逼著父親把當初所還錢款又退給了女兒。

在《都挺好》中,觀眾的同情心大都放在女兒蘇明玉身上:自小被母親嫌棄,自己心目中的大學連去考一考的權利都沒有,自從大一開始,就被家裏斷了經濟來源,雖說一時氣憤,和家人簽了斷絕關系的“合同”,卻還要從經濟、感情、體力各方面去支持這個令她傷透了心的家庭。其實與明玉相比,現實生活中更有比她的經歷還要悲慘得多的情況存在。

2018年的一本暢銷自傳《教育》講述了一對父母和七個孩子的故事。孩子們長大後,家庭分裂為兩個陣營,4個在父母的“家族企業”——廢鐵場和精油煉制中心——討生活,3個讀到了博士去他鄉謀生。作者塔拉·韋斯托弗在17歲前從沒去過學校,只是每日在父親的廢鐵場上幹活兒,因為父親認為上學對於女孩子來說不亞於與魔鬼打交道。迷信而偏執的父母根本不把孩子的生死放在心上。鐵棒穿腿、烈火燒身、液壓機“咬人”等種種險情,對於這家的孩子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大哥肖恩還有著嚴重的暴力傾向,對兄弟姐妹動輒拳腳相加甚至拔刀相向。塔拉再也不能忍受這個“家庭”……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和韌勁,塔拉不僅考上了大學,而且一路讀到了博士。只是,那個家她再也回不去了,因為她已經被父母“宣判”為投靠“敵人陣營”的叛徒。

“都挺好”,這是一句掩蓋了多少紛繁復雜的面子話。據說,原著小說的結局,蘇家人該恨的,還在恨,該怨的,還在怨。不過,“結局好,就都挺好”。家庭這本經,本就沒有個標準的念法,能放下,甚至能明白血濃於水這個道理,哪怕只為了給一部讓觀眾揪心了個把月的劇一個大團圓結尾,也算是“挺好”吧。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8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