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井水幹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

文|單建林

2021年9月23日,是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自2018年起,每年秋分日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因為時代的變革,並沒有成為一名真正的農民,而是創業成為了一名企業家。時光荏苒多少年過去了,對那片養我育我、讓我留下汗水的土地滋生越來越深的眷戀,對豐收節也有著更深刻的感受和喜悅。

農村生活因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色。我對鄉村的記憶和回憶,基本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初,而記憶中最深刻的景象是中國的兩個節氣——芒種、秋分。

(一)芒種:收麥子

“芒種芒種,忙收忙種”。忙收是收割小麥,忙種是指播種夏玉米和其他農作物。

芒種,是小麥成熟收割的時節,農村最為繁忙和緊張的日子。

碾場。先用鋤頭把自家的場院犁松,用鐵耙子把松軟的土地整平。第二天早起床,肩挑水桶就近取水把整平的土地一點點潑水打濕。早起的目的就是減少水分蒸發,盡可能減少勞動量。取來陳年的麥穰(碾壓過的麥稈)均勻的鋪灑在濕地上,肩拉碌碡開始一圈又一圈的旋轉,更多的麥穰被碾壓在泥土裏。清早起床到日近中午,沒有人問你轉過了多少圈,沒有人問你累不累,只看場地是否平整、堅實,有沒有浮土,能否保證每一粒糧食顆粒歸倉。

割麥。“芒種三日見麥茬”,古老的諺語就是最好的動員令。小麥收割過早麥粒不成熟影響產量,收割太遲麥穗落地影響收成,如果不能及時置換土地也會影響夏糧播種,芒種前後割麥必須迅速展開。“三秋不如一麥(收割季)忙,三麥不如一秋長”,沒有從事農村勞動的人很難理解這句話,簡單的解讀就是時間緊任務重,限時完成攻堅戰。

淩晨4-5點鐘,在走往田間的路上,馬車、牛車、人拉板車、小推車,隊伍浩浩蕩蕩巍巍壯觀。面對豐收在望的麥田,眼裏是滿滿的喜悅,一路嬉鬧,歡樂的笑聲如同麥浪此起彼伏。

農民幹活不惜力,汗珠子落地摔八瓣。割麥是力氣活,更是技術和耐力的比拼,什麼是高手?鐮刀鋒利、精神抖擻,腰間掛一大捆草繩,弓步穩當、節奏有序,俯身如虎,成片的小麥瞬間倒伏。割麥的第一要領是會“抓”,第一鐮刀割下去,麥稈在手,第二鐮刀割下去麥稈還在手,抓的越多越有水平,當張開的大手不能再繼續抓麥的時候,直起身板從腰間抽出一根草繩和麥桿一起悠然放在地上。抓的越多,起身的次數就越少,相對效率就高。不會割麥的人,割一鐮刀放一把麥,累死跟不上速度。割麥的第二要領是鐮刀放低把麥茬割短,麥稈的根部粗壯,手勁把握不好,麥茬就會割高,這是農家大忌。留下高麥茬,會影響夏糧的播種質量和施肥。割麥的第三要領是不遺漏麥穗,做到能收盡收。割麥組合一般是三到四人,腰間掛草繩的人衝鋒在前,其他人緊隨其後,把麥穗放在一起,最後面的一個人順手把成堆的麥穗打成捆,防止大風吹亂。一個真正的農民是什麼樣子?在以後的日子裏腳步不亂、身型不變、揮鐮如風、不知疲倦,大有舍我其誰的英雄豪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自小受父輩的言傳身教和環境影響,農家子弟對農活都會輕易上手。但是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達到農民的基本素質。我參加多年的割麥,因麥茬太高、麥穗遺漏不知被父親訓斥多少次,特別是體力不支更是被大家奚落的對象。第一天還能勉強支撐,也有誌氣奮力追趕,不至於落下太多。第二天太陽高照的時候早已汗流浹背,豆大的汗水順臉頰滾落,看看手上磨出的水泡早已喪失了鬥誌。第三天感覺天氣更加悶熱,灼熱的大地要烤幹自己,直起身子活動一下酸痛的腰桿,看看無盡的麥田,再看看手上的水泡,鐮刀把放在腰間用雙臂挎住,心中升起無限悲涼:如何逃避?何時不再割麥?不良企圖油然而生。腰桿開始酸痛的時候,直立身體會有短暫的恢復,然而酸痛久了身體會出現想直身不能直,想彎腰不能彎的疼痛折磨。之後的日子裏更是狼狽至極難言其苦。

忙碌了一天要把割倒的麥子運回來,裝大車載小車,各家有各家的辦法。成熟的麥稈比較光滑,車型越大越難裝載,要掌握麥捆的排列和系繩索的技巧,各有各的門道。夜幕下,滿載而歸的車子悄悄走在回家的路上,疲憊的身體已經沒有多余的氣力說笑了。

梳麥稈。吃過晚飯,男女老少齊上陣殺奔場院,挑燈夜戰梳麥稈。把鐵耙子固定在桌椅板凳上,各自選好位置圍在燈光下。成捆的麥稈打開,雙手合十把麥穗握在掌心,用力在鐵耙子上抽打麥稈。孩子們不懂大人火上房般的焦慮,依然嬉笑打鬧,追逐在麥垛之間捉迷藏。場院選在村外,每家的場院都連接一起,燈光照亮了夜空,仿佛整個村子都被燈火包圍。枯黃的葉子被打掉,糾纏在一起的麥稈分離。然後用鐮刀割掉麥穗放在場地晾曬,稭稈捆好運回家存放。現在看到農村的房子都是大瓦房,以前農村房頂用的是麥稈,麥稈是家家必備的建房、修房材料。靜靜的月光下,一家人忙碌的不僅是今年的收成,還寄托著來年蓋房、修房的美好願望。

打場。麥穗晾曬幾日就要打場脫粒,看似簡單的事情,彰顯勞動人民的智慧。用黑色的布蒙住馬、驢等牲口的眼睛,讓它按照人們的意願轉圈。利用杠桿原理,選5米左右的竹竿或是細長的樹幹,一頭固定在碌碡支架上,牲口的拉繩綁在竹竿3米左右位置,竹竿的另一頭放在人的胸前。以人為圓心,牲口轉小圈,碌碡轉大圈。在原始作業條件下,人力、畜力達到完美結合,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方式了。炙熱的陽光下,頭戴草帽,一手握竹竿保持平衡,一手執鞭驅使著牲口,碌碡在麥場上悠悠的轉起了,吆喝聲、鞭聲、碌碡的吱吱聲接連不斷...

收場。麥穗被木杈無數次的翻起,被碌碡無數次的碾壓,在確信所有麥粒脫落的時候收場開始了。先用木杈把較長的稭稈輕輕挑走,不能夾帶麥粒,再用摟穰耙把更短的稭稈分離出來,這是個技術活沒有十年八年的經驗積累是不敢輕易上手的,做的不好很容易把麥粒帶到麥穰裏,眾目睽睽之下犯錯是受責罵的。麥穰收拾的差不多了,再用推耙、掃帚、木掀等農具將麥粒打堆成圓。

揚場。成堆的麥粒夾帶太多的細碎麥穰和雜草,要進一步清理。一般情況下,一人負責用木掀輸送麥粒,一人負責用簸箕側風向把麥粒拋在空中,一人用掃帚清掃麥粒中的雜物。老農看好風向,簸箕在手站好身形,手持木掀之人相隨身後。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簸箕前高後低。身體後傾右腿變弓步,簸箕隨身後移,木掀迅速到位呈上麥粒。右腿蹬直,左腿變弓步,身體重心前移腰身發力順勢把麥粒高高拋在空中,動作嫻熟一氣呵成。兩人配合也是默契,木掀跟簸箕走,一掀一簸箕,節奏不亂步調一致。揚場的技術重點一是借助風力和風向吹跑雜物,風力小效果差,風力大不好控制麥粒落地,風向選擇不正確效果也不理想。二是麥粒在空中要均勻散開,充分利用風力。三是要控制麥粒的落地,必須落在設想的範圍內便於收拾。幾百斤或是幾千斤的麥粒就是用這古老的方法,在烈日下一掀一簸箕清理幹凈。

“杈耙掃帚揚場掀,碌碡簸箕使牛鞭”。一個打麥場像是一個戰場,地道的莊稼漢像是將軍,十八般兵器在手樣樣拿得起,樣樣舞的風生水起。

曬場。剛打下的麥子水分太高不能直接存放,還要晾曬幾日。由於麥場小,還要在院落或是路邊攤曬。陽光越足、氣溫越高越是曬場的好天氣,特別是烈日炎炎的中午更是不容錯過的時間,要守候在曬場不停的翻曬。以前勞動效率低下,整個麥季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不知不覺進入夏季多雨的季節,曬場的日子也是最為提心吊膽的日子。曬場時怕下雨淋濕麥粒,苫蓋好麥粒又怕連陰天,麥粒不能及時曬幹會發黴、會發芽,喊天不靈、呼地不應的無奈讓多少家庭留下辛酸淚水。以前農民為了搶時間在公路曬小麥,非是他們不懂法、不懼危險,實是無奈之舉。

一個月的時間裏,每一天都有計劃,每一天都有分工,披星戴月加班加點,流過多少汗水?說過多少怨言?受了幾次傷?暴曬了幾層皮?都不記得了。在這一個月裏,信念支撐疲憊的身軀,希望點燃內心的豪情。老農的臉曬得更亮,稚嫩的肩膀逐漸強壯。

(二)芒種:種玉米

芒種到入夏是玉米的播種時間,期間如能下一場雨就是及時雨,對老百姓而言就是預示著夏糧豐收有希望,雖然還沒有從麥收的疲憊中恢復過來,或是還沒有完全從麥收戰鬥中脫離出來,也要迅速進入下一場戰役。

老百姓靠天吃飯,曬場的時間裏怕下雨,播種的日子卻要天天祈禱下雨。幹涸的土地不能直接播種,只有被充足的雨水浸濕後才能保證種子發芽,於是就盼啊、盼啊,時近夏至也沒有下雨。“春爭日,夏爭時,莊稼宜早不宜遲”。過了夏至就預示著夏糧無望或是欠收。“莊稼不收年年種,總有一年好光景”,不能坐以待斃,不能荒了土地。老百姓靠天吃飯,敬天畏地是對大自然規律的虔誠尊重,戰天鬥地是改造自然的豪邁氣概。不屈的性格、堅強的意誌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挑水澆地種玉米,男女老幼全民皆兵的戰役打響了。順麥壟規劃好行距和株距,用鐵鍁刨出一個一個土窩窩,挑來的水澆濕、澆透,種子放在土窩窩用濕土封蓋。

挑水是最為艱巨的任務,從就近的水塘肩挑取水,沒有水塘也要創造條件,從幹涸的河溝挖水坑取水。農村人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挑水,挑起的水桶剛剛離地,從挑半桶水或是更少的水開始。雙手用力托住扁擔保持平衡,走起路來前仰後合、踉踉蹌蹌。身體長高了、長壯了,挑水也就變得輕松了。可是要澆濕一壟壟土地的時候,挑著水桶走在溝溝坎坎不平小路的時候,當紅腫的肩膀起泡、破皮的時候,挑起的水桶似有千金之重,似乎鐵打的肩膀也要磨平,鐵鑄的腰板也要壓彎。

彎腰撒種、墩身封土是基本動作要領,這樣做移動速度快、播種效率高。每天早出晚歸重復著彎腰、墩身,扭曲的動作很快透支身體的極限,許多人只能艱難的爬在田野裏。有多少雙手被蒺藜一次一次刺痛,有多少雙手被土坷垃一次一次磨出血跡。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永遠不要低估農民對土地的期待,永遠不要低估農民對豐收的渴望,永遠不要低估農民倔強不屈的強大意誌。終於如願種下了玉米,看著破土而出的一顆顆嫩苗隨風搖擺,心中的喜悅瞬間掛在眉梢,曾經的辛苦瞬間隨風而去。

芒種,一收一種,一年之中最緊張、勞累的日子終於過去了。之後的時間裏要松土除草、施肥滅蟲。農民遵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古訓,每天勞作在田間陪伴著莊稼的成長、成熟,難得有空閑時間。

然後就等來了豐收節:秋收。

(三)秋分:秋收

在農村,秋分時節有“三秋”之說,是指秋收、秋種、秋耕。

秋收。白露前後,玉米到了收獲的日子。收玉米的第一項工作是掰棒子,每個人手提麻袋或是編織袋穿行在玉米叢中,一個一個用手掰下來。掰棒子不是重體力活,老少都可以參與期中,但是工作環境苦不堪言。玉米高過頭頂密不透風,悶熱的空氣讓人窒息;蚊蟲群飛亂舞,時不時的出來騷擾、叮咬;枯黃的玉米花灑落在身上、玉米穗粘在臉上、脖頸、胳膊上,讓人奇癢無比。玉米黑莓也很討厭,有時會隨風吹開,弄得手臉皆黑;幹幹凈凈的臉走進玉米地,出來時早已面目全非像是黑臉的包公;掰下的棒子一袋一袋運回家剝皮去衣,於是房前、墻頭、樹杈掛滿了玉米,陽光下金光閃閃,透露著豐收的喜慶。收玉米的第二項工作是收稭桿,這是費時費力的重體力活。一只手抓住稭桿,一只手掄圓了钁子,撅著屁股用力往根部砍,钁子入土淺玉米根會在犁地時變成大坷垃,給平整土地造成困難。钁子入土深效率低下體力不支。巧勁是玉米桿放到,犁地時不形成坷垃。一顆一顆種子親手種下去,一棵一棵稭稈親手放到,其中的艱辛刻在老農的皺褶裏。

秋耕。經過兩季作物的生長、勞作,土地變得異常板結。“犁地深一寸,等於上層糞”,根據古訓只有深耕才能保證來年豐收。履帶式的拖拉機應用較早,但是機少地多,大量的土地仍然采用畜力耕作,沒有牲口的人家只好請工代耕。把田間雜草、枯葉收拾幹凈,人們驅趕著牲口開始犁地,一片片的土地在犁頭翻卷。大地仿佛是一部書,犁頭翻開新的希望,曾經的汗水掩埋在地下,農民立於天地之間重復著四季輪回,書寫著不一樣的故事。秋高氣爽人們精神倍足,為了節約時間很多人家送飯到田間,一天三頓飯吃在田間是常有的事情。藍天白雲下大家席地而坐,相鄰的人家湊過來,分享一點食物,共飲一壺熱水。當家人說說今年的收成、聊聊當下的想法。年輕人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繁忙下那難得的輕松與快樂,多少年回想起來依然親切甜美。“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犁過的土地高低不平,用夯榔頭敲碎每一塊土坷拉,填平每一寸墑溝,然後用鐵耙(pa)子、土耙(ba)子來回作業把地整平、整實,仿佛汗水流幹了,土地整理平實了,自己的內心才對得起腳下這邊土地。

秋種。那些年用土耬播種,農村叫耩地。長地塊牲畜拉耬,短地塊人力拉耬。六人一支耬,一人(有經驗的老農)扶耬掌握播種深淺和種子的疏密,一人居中負責耬行直線,保持每一耬間距相當,其他四人左右分開共同用力。人當牛馬,肩背拉繩、蹬腿發力、弓腰前行。一天下來,腰酸背痛、雙肩紅腫、四肢乏力。“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播種前要先耩曬幹的大糞,每一畝土地相當於播種兩次。農民為什麼能吃苦,生存環境鍛煉了強壯身體,頑強意誌造就了不屈精神,美好生活的渴望激發了無窮力量。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平整好土地又要盼下雨了,既要遵守古訓也要靈活應對,只要下雨無論早晚都要及時播種。

秋分播種最為理想,但天氣變化無常,有誰知道哪一片雲彩有雨,有誰知道哪一天下雨?等啊!盼啊!時近寒露老天竟然沒有下過一滴雨,聽天由命嗎?絕不妥協!不服輸的鬥誌再一次被激發,一場非常規的攻堅戰又打響了。

小麥是一壟一壟入地,需要的水量更大,挑水是不現實的的。“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手動壓水機搬到了田間。好在那些年地下水位高,4-5米的鐵管用力插入地下拔出,一個簡易的壓水井就完成了。秋後的大地上,勤勞的人民顛覆著傳統的勞作,堅強的毅力與命運抗爭。夜幕降臨,曠野之上星星點燈,黑夜之中的農民依然為明天的希望而忙碌著。

老家的土地多是鹽堿地,雨水豐沛時糧食產量尚可,如遇幹旱天氣就會欠收。如今持續的幹旱讓老百姓苦不堪言,巨大的付出換來透心的冰涼。命不可以改,運可以轉,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癡迷祖訓的鄉親們開始大膽的嘗試。

種棉花。“棗芽發,種棉花”,棉花耐幹旱,適宜鹽堿地種植,說幹就幹。一個土窩窩澆水濕透,一粒粒種子落地蓋土,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地溫催生種子發芽還要覆蓋薄膜。持續的幹旱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池塘幹枯,壓水井失去作用。村裏集體打機井,畜力車裝上膠皮水袋,小推車裝上鐵皮水桶,大車小輛滿載井水送到田間。小推車載重500多斤,如在堅硬路面行走不算什麼困難,要爬溝過坎,要走在松軟的田間,腿力、腰力、臂力、腕力全身發力才能推動車輪。體力弱或是體力不支時,需要兩個人組合,一人推車一人拉車。幹裂的嘴唇喘著粗氣,堅韌的目光註視著前方,老黃牛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由於棉花的生長周期長、病蟲害多等特點,付出的勞動量更大,也最為辛苦。“鋤頭底下有水,鋤頭底下有火”,天氣幹旱時鋤地可以保墑(減少水分蒸發),雨過天晴,鋤地可以滅草,農民鋤地像是女人梳頭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等到棉花長高了,鋤頭無法落地方才作罷。噴灑農藥,雙肩挎背負式手動噴霧器,一桶藥水30斤左右,一手按動加壓桿不斷加壓,一手持噴霧桿圍繞棉花旋轉。從苗期開始殺蟲、滅菌、滅毒,直到吐絮前結束,主要勞動力難得有喘息。滿身刺鼻的藥味,口幹舌燥頭暈目眩更是司空見慣。打頭,控制高度,控制坐果數量,打叉子,打掉沒有坐果的枝杈,保障坐果發育。一株一株的打,上下左右看仔細,即不要漏掉枝杈也不要誤打枝杈,像是照看嬰兒一樣細心。

拾棉花。歷經4個多月的辛勤勞作,終於看到一朵朵棉花盛開。大包袱系在腰間及時出現在地頭,一朵一朵親手采下來。如采摘不及時,花開過大容易落地粘草造成采摘困難,在采摘季既有豐收的喜悅,也有人手不及的擔憂。在花開旺季棉花會隨風而開,前邊剛剛采摘後邊又傲放枝頭了,家家戶戶都不敢大意,一刻也不敢放松,全家人一天到晚忙碌著。晾曬好的棉花可以出售了,收購點內的棉花堆積如山,收購點外人聲鼎沸車流如織,人們著急的排隊取樣、化驗定價、過秤計重。當手裏清點一張一張鈔票的時候,無人知道當家人是喜悅或是憂傷。

農忙時節,誰家沒求過人,困難之時受人相助,報恩之情銘記於心。誰家沒幫過人,只要力所能及絕不吝嗇自己的汗水和時間。勤勞、誠實是他們修身正己的基本素質,與人為善、守望相助是他們立世為人的基本信念,是質樸的情懷讓他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我敬佩父老鄉親們的精神,也常常感嘆他們的命運。是土地承包責任制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是政策導向引領他們敢於挑戰,是時代的發展讓他們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後來,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等機械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效率,解放了勞動力,很多的農民開始外出務工,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現在,農民享受更多的惠農政策,土地集中承包管理,無人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等先進設備的普遍使用,讓更多的人、更多的時間外出務工,農民的日子一天天富起來。

今天的農民,不僅用新的方式續寫著中國關於糧食和農耕的傳奇,而且活躍在更廣闊的天地。在城市街道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在建設工地有他們辛勤的汗水,在生產車間有他們閃光的智慧.....

農民,經濟發展的建設者,社會變革的推動者。農民,平凡的人生,偉大的群體。

慶幸我們見證一個偉大的時代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命運。

謹以此文獻給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作者單建林,系山東匯東集團總經理)

本文來自【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