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包包菜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中國的饅頭

在漫漫的旅遊途中,人們離不開衣食住行。尤其,當你一天風塵樸樸地一飽眼福地遊覽中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恰巧此時,你終會饑腸轆轆,哪怕有個饅頭充饑,也會解燃眉之急。當你吃上一口津津有味的饅頭,頓時精神煥發,心情舒暢,神采奕奕。然而,你知道饃頭的來歷嗎?這種用發酵的面粉蒸成的食品,一般上圓而下平,沒有餡兒,這叫饅頭。饅頭,在山西、陜西等地區則稱“蒸饃”或“饃饃”,然而,在江、浙一帶有餡無餡的統稱為“饅頭”。河北省中南部有些地區卻把饅頭稱作“波波”的。據《畿輔通誌》記載:“饅頭,畿輔(指京師地區)稱饃饃,順天(河北中部)稱波波”。因此,饅頭在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卻有各種各樣的稱呼和叫法,亦隨不同地區而各有異稱。

說起饃頭的來歷,據宋朝高承的《事物紀原》記載說:當時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與孟獲交兵打仗時,孟獲所在的少數民族地區有一種迷信風俗,在戰前,必須屆時以殺人頭向神靈禱告,不然就很難以獲勝。“殺人頭祭神,這是塗炭生靈,是傷天害理滅絕人性的作法”!當時,諸葛亮卻竭力反對這種荒唐而野蠻的風俗。“不殺人祭神,另有何法?而蠻夷人會恥笑和不答應的”!各位眾將相譏反問。諸葛亮一聽,但又要考慮到尊重當地風俗民情,出於無奈,只好陷於苦苦沈思中。當他踱步來到村口時,發現一個小孩用泥包著花草葉制作的上尖下平的園錐形泥塊玩耍,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他不由喃喃地點頭笑道:“有了!有了!”隨行眾將一聽驚問:“有了什麼”?諸葛亮笑而合掌說:“我們不如用面包上牛羊豬肉蒸熟的食物,以此象征和代替人頭來祭神,合風俗順民情,然後出兵作戰,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從將一聽,喜笑顏開,點頭稱妙:“此話極妙,不妨一試”!從此,每次出兵交戰時,他們就用面包上牛羊豬肉餡作的人頭去祭神,深受官兵和蠻夷人的稱贊和擁護,從此,回回征戰均獲勝。因為當時把西南雲貴一帶的少數民族叫做“蠻夷”,因此,人們便將這種代用品統稱為“蠻頭”。話隨時進,世風演變,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又改稱為饅頭,慢慢風行全國,悠悠流傳國外了。

據明朝人王三聘《古今事物考》記載:“饅頭謂之籠餅,出於漢魏之間”。西晉人束皙在《餅賦》中提到:“於是享宴則曼(饅)頭宜設”。這種種說法均和上述諸葛亮的時代的叫法亦好相符,像豬肉饅頭、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等許多品種。這種所謂饅頭,實則就是後世的包子。可見當時的饅頭已成為受歡迎的貴重主食之一,也一定是各種各樣的餡包子。明人吾丘瑞的雜劇《運甓記》中有句戲文說“晨起飽餐饅饅,夜來滿飲醍醐”。據此,大概到明清時饅頭和包子才區別稱呼。這種大眾皆可食之的“饃饃”,可能就相當於如今的饅頭了。如今,人們將不帶餡地稱為饅頭,而包子則成為帶餡面食的專稱,例如現在家家戶戶喜歡吃的糖餡饅頭,則稱呼為“糖包子”。然而,亦應以具軟、筋、白、香的可口饅頭,在中國和世界各國,則成為大眾必不可少的日常主要食品而著稱於世。

西安糖栲栳

西安傳統的回民小吃“糖栲栳”,是燒餅的一種,用“木模”制成。此小吃歷史悠久,唐代韋巨源《燒尾食單》中有“八方寒食餅(用木範)”的記載。木範即今天的木模,其狀如“栲栳”,故名。

糖栲栳,一般的燒餅比之它的特點是一種加入紅糖、核桃仁及菜籽油制成的餡餅,吃起來皮酥餡香、甘甜味美。

西安白吉饃

白吉饃雖屬於餅類,但不同於燒餅、胡麻(芝麻)餅,也不同於饦饦饃,而是一種蝸牛狀,兩面鼓起的烙餅。因在烘烤時上下受熱,中心空虛,故又名“兩張皮”。既可單吃,更多的是加入臘汁肉吃更為相宜。西安街頭的方便食品肉夾饃都是這種饃。

西安糖酥燒餅

西安糕餅歷史悠久。遠在唐代,長安城裏輔興坊出售的胡麻餅很有名氣。白居易在《寄胡餅與揚萬州》一詩中寫道:“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說明當時胡麻餅技藝精湛,質量優良。糖酥燒餅是由胡麻餅演化而來,加入了白糖、黃桂醬、青紅絲等輔料,味道更趨甜美,芳香誘人,老幼皆宜。

西安柿子面鍋盔

陜西農婦以新鮮柿子與面粉混合烙制而成的柿子面鍋盔,甜香可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因其大如戰場上的盔盾,樣如鍋形故名。

西安櫻桃之葡

櫻桃脯序是唐代衣冠家的名食。“衣冠”一詞固然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士大夫的通稱,但在唐代中葉以後,更成為科舉制中進士出身者的專稱。

特譽為唐人喜愛的小吃之一,系由西域傳入。當時除酒樓兼營外,還有許多專營的店。《西安城坊考》說,唐長安城內長興坊有饆饠店。據考證,饆饠既不是“抓飯”,也不是“八寶飯”,而是一種帶餡的面食,可鹹可甜。櫻桃咕梗是有櫻桃點綴的鹹鮮食品。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載:“韓約能作櫻桃螯輯,其色不變”,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食品。

20世紀80年代,西安市飲食業的廚師們參照歷史資料,結合現實情況,仿制成功櫻桃饆饠,使1000多年前的美點再現人間。

西安紅油餅

紅油餅以色澤金紅而得名,是西安及關中道上特有的早點食品。用燙面與酵面合制,放在油鍋裏煎炸而成,多與粥(稀飯)或豆漿配食。亦可卷上時令蔬菜佐食,具有清淡可口,利於消化的作用。

長安灰條煎餅

長安灰條煎餅是夏季莊稼人待客的美食,也是人們調換口味的小吃。夏季的灰條嫩而大,田野盡有,取之不盡,不妨一試。

做法:先把灰條切成碎末,跟白面混在一起,加水合成稀糊塗,用勺舀在鐵鏊上,用木旋板向外旋轉,下用柴火燒,烙成又軟又薄的餅子。吃的時候,將蒜搗成泥,連同辣椒一起,用滾油一燙,加進醋、鹽等調料,合成水汁,把煎餅卷起蘸著吃。

關中煎餅

在富饒美麗的八百裏秦川廣大農村裏,有一款傳統風味食品,叫作煎餅。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三日,是我國傳統的天穿節,關中民間一些家戶照例要烙個煎餅,用紅繩系之,置於屋上。據《拾遺記》、《堅瓠集》記載,均謂之“補天穿”。來源於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的故事。

女媧氏,中國傳說中的人類始祖。開天辟地以後,她用黃土造人,叫人類繁衍生息,幸福度日。

孰料有一年,共工和祝融打仗,共工失敗,怒觸不周山,折斷了天柱,西北的半邊天坍塌下來。天上露出了窟窿,地面破裂成深溝,山林中燃起烈火,大地上洪水滔天,狼蟲虎豹到處亂竄,人類無法生存下去。女媧氏看到她的子孫們遭到了災難,非常痛心,獨自勇敢地擔負起補天的重任。她先在江河湖海裏揀了很多五色石子,放在神爐裏,架起了大火,把石子熔煉成液體,再把液體註到神鍋裏攤成薄餅,然後用薄餅填補好了天上的大窟窿,遠看和原來的天一模一樣。從此,春夏秋冬,依次循環,莊稼樹木欣欣向榮;飛禽走獸,天真爛漫;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媧氏用“石子液烙餅補天”的薄餅,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食品,叫作煎餅,烙煎餅、攤煎餅,有的地方叫“軟脹脹”,還有的叫“踅子”,並一直沿襲至今。特別是到了夏天,關中人最愛吃煎餅。夏日天長,農村午飯習慣吃面食,吃畢後“歇晌”,也就是城裏人的午休。等到下午五六點鐘時再吃一頓餅,謂之“吃半後晌”,煎餅便是“吃半後晌”時的主食。

在關中東府農村夏天待客,特別是丈母娘招待女婿和遠方來的貴客,煎餅是必不可少的食品。攤煎餅時講究用麥稭火,最好是當年的新麥稭。炭火太硬,容易烤糊烤焦,而且不易平均分配火力,麥稭火正好可以避免這些缺陷,屬於微火,加之是就地取“柴”,用起來十分方便。

攤煎餅前先要和面糊,面糊選用上等白面,添入少許韭菜花、剁碎的鮮花椒葉、精鹽面、調和面,用涼水和成不稀不稠的面糊,盛在一個大盆裏待用。然後在臺階下、墻角裏選一三角地帶,支起三塊磚,架起直徑33厘米左右的凸心鏊,用菜籽油擦抹,待遇熱油熟,用鐵勺舀一勺面糊倒入鏊子中央,丈母娘盤腿坐在地上,然後用木制的半月形“踅子”把面糊均勻地攤勻拉平,再不斷加火,火候要掌握好,小了烙不熟,大了會燒焦。煙熏火燎,臉上汗珠滾,說不定還會抹上幾縷煙墨,但心中愛女兒、愛女婿,這點委屈也就不在話下了。待面糊經火烘烤凝固變成一張餅色呈金黃時,用鍋鏟翻個過,再烙另一面,約摸三五分鐘,一張黃澄澄、軟呼呼、薄溜溜,又筋又光,散發著荃香味的煎餅便攤成了,沿十字線一折,似三角形,放在盤子裏一張張沓起來,只待食用。

吃時攤開煎餅,卷上炒雞蛋、炒粉條或涼拌肉絲、涼拌黃瓜絲或涼拌綠豆芽、青筍等其他菜肴。或者簡單一些,蘸上油潑辣子蒜水,十分有味。有的人幹脆什麼也不要,拿起便吃,倒突出了煎餅的本來味道。

關中花花饃

過中秋烙花花饃是關中農村古有的習俗。一到那天。四鄰八鄉便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大人呼,娃娃叫,紅紅火,喧喧騰騰,給外甥送去一籠,給女家挎上一籃,沾親的,帶緣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都請來嘗個鮮,東家的小娃看了西家的好,張家的聞了李家的香。於是,哭了鬧了,跟著大人挨家討要,同時也挑了自家最得意的挨了人戶地顯誇。那一份張揚,那一份真誠,不難讓人體味出關中人的質樸和實在!

花花饃制作起來相當講究,首先是和面,水得適宜:不軟不硬,烙了酥脆,吃了筋道;其次有制餡,餡分兩類:鹹味和甜味,鹹味多為藥生、芝麻、萱麻籽。甜餡多以蜂蜜、紅糖、桂圓、青紅絲與澱粉相和。這一切置辦停當了,便請來村上的巧手老婦,或於院當間的青石板上,或於房前的濃陰樹下……一邊兒耍笑取樂,一邊兒眼不離手,手不停點兒地捏,不大功夫,便齊刷刷擺滿了千姿百態的花花饃。不外乎花、草、鳥、獸等。做好了饃形,便就是烘烙了。烘烙要把握住火候,火旺了糊,火小了又夾生。烙饃用麥稭稈之類的軟質柴火最宜,輕煨慢捂,不斷地翻倒。於是,大街小巷便彌漫起誘人的饃香。

關中燒燒饃

關中農家有燒燒饃的習慣。蒸饃時剩一點發面,摻進油鹽蔥花和花椒面,揉成圓蛋,擱到竈火旁燒烤。饃還沒熟哩,娃們就喊著要吃燒燒饃,揀一個熟的出來,吹去浮灰,黃色光亮,香氣撲鼻,咬一口,香酥可口,實在好吃。

關中荷葉餅

荷葉餅,又叫白薄餅、面薄餅、卷餅、烙餅、烙饃,有大小之分,大者直徑可超過25cm,小者只有巴掌大,是陜西城鄉各地民間喜食的傳統風味小吃,各賓館飯店均有供應,自助餐上也能見到。

荷葉餅是由秦漢時的“白餅”演變發展而來,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有“荷葉餅”的記載。據清代《調鼎集》記載:“薄餅:秦人制小錫罐,裝餅三十張,每客一罐餅,小如柑,罐有蓋,可以貯,餡用炒肉絲,其細如發,蔥亦如之,豬羊並用,號曰‘西餅’”。由此可見,陜西“秦人”制的薄餅,就是現在的荷葉餅。一般將中間抹上素油和餅坯,兩個疊放在一起上平鏊烙,一次就能烙兩張,這樣制作速度較快,烙出的荷葉餅更為柔軟,同時也減少了火色。從荷葉餅的卷菜看,也是豐富多彩,既可卷素,也可卷葷。素菜有氽、炒豆芽中的黃豆芽、綠豆芽、碗豆苗、土豆絲、油炒酸菜、泡菜、粉絲、韭黃、炸黃豆、攤蛋皮絲;葷菜有熟肚絲、雞絲、豬、牛、羊肉絲、肺條等,再加上一盤細嫩的鞭桿蔥和一盤甜面醬,如果再卷入片皮烤鴨,則更有滋味。

西安烤鴨店的荷葉鴨餅,還得過金獎呢。飲食攤點上的荷葉素餅,價格便宜,味道鮮美,吸引了眾多的食客。

臨潼斜口罐罐饃

臨潼縣的斜口鎮,坐落在驪山腳下,這裏的風味小吃,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其中聞名四方的罐罐蒸饃,一個個皮兒透亮,雪白鮮嫩,最為人稱道。

傳說在明朝末年,斜口鎮周圍的村子都賣饃,而離鎮二裏來路的西張村,做的饃最好!這個村窮家富戶都賣饃,有這兩句歌謠;“富家賣饃為發家,窮家賣饃為糊口”。有人要問,窮家都不能糊口,咋還賣白蒸饃?原來窮人買了糧,白面蒸了饃賣了,夠了本,剩下的黑面、麩皮,就夠家裏人糊口了。

西張村有個張老漢,老兩口無兒無女,家裏只有一畝薄田。這年鬧饑荒,想賣饃糊口,只是一時無錢買糧,老兩口急得沒辦法。就在這時,村裏一個地主死了,弟兄三個,老大老二搶光了家產,把十多歲的老三攆出門外。張三在外流浪,好心的張老漢看他可憐,便把他收留了。這張三兒可不像兩個哥哥,他幫張老漢搖耬種地,擔水掃院,真是親如一家。一天,他發現老漢愁眉不展,後來知道了原因,便把自己十幾年積贊的壓歲錢拿了出來,這樣,才做起了賣饃的生意。

有一天,張老漢把面剛搓好,突然聽見張三兒喊“大呀,媽媽昏過去了”!他扔下手裏的活,忙去照看餓昏了的老伴。等老伴清醒過來急忙去蒸饃,面已變得很硬,他無心加水,只是多揉了幾下,就胡裏馬大地蒸了。這次蒸的饃比往常高,他怕沒熟,拿了一個掰開和三兒同嘗,兩人齊聲說:“蠻好!又酥又香”。擔到集上去賣,吃了的都翹大拇指。

卻說有位縣官經過斜口,肚裏餓了,便命隨從買些吃食。那隨從見別的食品不好拿,心裏說“幹脆就買些蒸饃”。街上賣饃的很多,不知哪家的好吃?這時,從他身邊擠過幾個人,手裏拿著饃邊吃邊說:“張老漢的饃就是美”!“……人越吃越愛吃”。他忙拉住一個,請領他去尋張老漢。

不巧,張老漢的饃已賣完。隨從不依,硬要他回家去取,恰好家裏剛蒸出一鍋,就是面黑,不搭眼。張老漢忽然想起一買賣人的話,說用硫黃熏布,布就格外白,忙拿了些硫黃試著熏饃。結果熏出的饃皮兒特別的白,展展妥妥,還透著光亮,就像那剛剝了殼的雞蛋。他把饃獻給了縣官,縣官吃了連聲稱贊:

“美哉!美哉!不知它叫什麼名字”?

“這……”這可把老漢難住了,心想:“好吃就行了,不管啥名子”!正好這時,一個賣豆腐腦兒的從面前經過,他忽然想起蒸饃的樣子就像裝豆腐腦的瓦罐子,忙脫口而出說:“叫罐罐兒蒸饃”。

“好個罐罐兒蒸饃!有意思!有意思!”縣官非常高興,嘴裏品著味,手裏把玩著,贊不絕口“贈你紋銀十兩。以後按月給我送一次饃來”。

從此,張老漢的罐罐蒸饃,便在八裏秦川出名了。張老漢把手藝傳給了張三兒,不幾年,張三便成了當地的富戶。他為了叫當地窮哥們都過上富裕的日子,便把手藝傳給了大家,如今,斜口一帶人都會做罐罐蒸饃,成了臨潼的風味特產。

旬邑糜子面“窩窩”、“杠子”

旬邑農婦用糜子面制作的“甜食系列食品”看上去澄黃鮮亮,吃起來甘甜爽口,色味俱全,是一種獨具魅力的地方風味食品。

“糜面甜食系列食品”中首推制作工藝較為復雜的“甜幹糧”。“甜幹糧”的制作要有一個特制的木模,在長半尺、寬寸許的硬木上,鑿兩個茶杯口大小的圓窩窩,在裏邊刻有蜂、蝶、梅、菊,周圍刻上花邊,用時塗上清油,明光閃閃,壓出的甜幹糧上有花草魚鳥,栩栩如生,煞是好看。

糜子面做幹糧,雖然費事,但確實好吃。其做法是:生面先用開水燙成團,放在溫水鍋裏發酵變甜後再摻入少許生面,經細揉慢揪後壓入木模,出模後的“甜幹糧”樣子極像點心。先用熱鍋上火色後,再搭上蒸籠用文火蒸熟,出鍋後放進瓷盆,苫上濕毛巾,個把時辰後,上面呈現出一層濕漉漉、水汪汪的甜汁液。

糜子面還能做“窩窩”和“杠子”。“窩窩”比柿子略小,捏成中空而隆起,極像乳峰。“杠子”是把面搓成條狀,上捏一道窄梁,長的盈尺,短的寸許,切成薄片,吃起來極甜,這幾樣食品統稱為“糜面甜食系列產品”。

旬邑蕎面煎餅

蕎面既可做硬食亦可做軟食,壓饸饹,做涼粉,待客佐酒均為上等食品,但用其攤的煎餅卻別具風味。

攤煎餅首先是選料,取上好的蕎麥簸凈去皮,成蕎麥糝子,將蕎麥糝子用水滲透濕,然後在碾子或案板上擦爛成蕎面,再兌上水攪成不稀不稠的糊狀,用細籮過濾去渣,成蕎面糊漿。

攤煎餅絕就絕在所用鍋底並非平底,在凹底鍋上要攤成薄如紙一樣的煎餅,全憑農婦巧手藝了。她們先用勺子舀一勺蕎面糊漿,在鍋的半腰稍下處以鍋底為軸倒圓,再用鏟子迅速一攤,既薄而又無窟窿,她們那嫻熟的手藝、麻利的動作實在令人叫絕。由於火候掌握得好,攤出的煎餅白裏透亮,薄如白紙。看農婦攤煎餅就像欣賞藝術表演一樣過癮。

每年正月二十日旬邑山區家家生火熟鍋,戶戶攪面攤煎餅。民間傳說炎帝後裔共工,為反對黃帝後裔顓頊的殘暴統治,憤怒地碰倒了補天的女媧用來撐天的一只烏龜腳,天又有了個窟窿,人們為了重新補好天地,約定成俗,每年這天都攤煎餅,並且在崖背上房頂上擲一塊,向溝底擲一塊,以示補天補地,寄意盛世太平。

煎餅卷上事先做好的菜肴,蘸上香油辣子,吃起來清香爽口,滿嘴生津,余味繞口,回味無窮。熱吃是將餅切條泡在事先做好的湯裏,這樣吃,越嚼越香,另是一種風味。

清代美食家袁枚說過:“豆腐的味遠勝燕窩,海菜不佳不如蔬筍”。粗糧與細糧是相對的,粗糧如果制作得法,烹調得味,其食用價值遠遠超過細糧。旬邑婦女創造的經驗值得總結借鑒。

旬邑洋芋煎餅

旬邑山區的巧婦們,愛用洋芋攤煎餅,別看洋芋是個粗菜,攤成煎餅卻是黃燦燦,軟乎乎,咬一口筋而耐嚼,蘸上辣子蒜水吃,更是香的人流涎水。

說起洋芋煎餅也不難做。先把洋芋刮皮洗凈,剁成沫,加些粉面和水,攪成糊糊,然後再調些鹽、調和面、胡椒粉、味精、蔥花等,拌勻後攤在擦過油的熱鍋上用文火慢燒,勤翻勤轉,兩三分鐘就能烙一張。

旬邑“狗舌頭”饃

旬邑人待客除去“絲絲面”外,另一種主食要算當地人叫的“狗舌頭”饃了。狗舌頭饃比西安的罐罐饃個頭稍矮,直徑卻大,根本區別是狗舌頭饃裏含有少許鹽和椒葉,吃起來清香爽口,食欲大振,風味獨特。

做這種饃時,先用溫水把適量的堿和鹽化開,把椒葉切碎,跟面粉和在一起揉勻發酵,等發起後再加幹面粉充分揉拌,軟硬跟普通蒸饃面相同。再做成狗舌頭模樣,放在鍋裏用文火烙5分鐘,兩面烙成面包色一樣,取出再放在籠裏蒸就行。有的巧婦給饃頂上壓些紋,蒸熟後既好吃又好看。

因為這種饃裏有椒葉,椒葉能祛風、殺蟲、除濕、溫補,能去腥去膻、滅菌,所以老年人吃了可延年益壽,娃們吃了身體長得壯實精神,難怪這種傳統饃歷久不衰,人們愛吃。

旬邑禮饃

出自旬邑農婦之手的禮饃,做工細膩,造型美觀,是研究人類學、民俗學的“活化石”。它是幾千年來旬邑婦女群體智慧的結晶,是一代又一代母親在煙熏火燎的鍋臺邊,艱難地培養出來的一朵艷麗的玫瑰山花。

禮饃是旬邑特有的,屬面花的一種。當地俗稱“花饃”,是用普通面粉靠手捏制而成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以龍、虎、魚造型為主的旬邑禮饃,大的氣勢宏偉,重約10斤;小的精巧玲瓏,重約半兩幾錢,形如豆粒,細若遊絲,精致好看,令人嘆服。嬰兒滿月(出生30天)送的禮饃“囫圇”,分上中下三層,下層是龍的造型,逼真雄偉,美麗壯觀;中層是粘貼在龍身上的面塑鯉魚、蝦、螃蟹等水生動物,一個個逼真欲動,栩栩如生;最上層是一組浮花,用細竹棍插在主體面花之上,其中有“百鳥朝鳳”、“蓮生桂子”、“鰱鮎有余”(連年有余)、“荷花秋菊”等,看上去猶如浮雕動畫,真切感人。這種禮饃的意思是祝未成年的孩子猶如百花爭艷,茁壯成長,願孩子有著龍騰虎躍的人生。新婚女子結婚後在婆家過第一個元宵節,娘家人給其送去的禮饃造型中有一個叫“魚鬧蓮”,面做蓮臺,面捏魚,魚繞蓮臺,歡蹦活跳,情景交融,用意得體。因為她們把男性比喻為魚兒,把女性喻為蓮花,以此表示男女合歡,恩恩愛愛,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情趣。另外常送的禮饃圖案還有“猛虎撲狐”、“鳳凰單閃翅”、“雀探梅”、“鳳嬉牡丹”等。其中的“鳳凰單閃翅”含有深刻的哲理,因為人類社會初期婦女的社會地位較高,生活自由,可以自尋配偶,但到了封建社會,她們的人身自由完全受神權、族權和夫權的支配,愛情受到桎梏,靈魂受到扭曲,所以她們創作了“鳳凰單閃翅”這樣的禮饃,來寄托情思和表達對自由生活的希望。大凡這種類型的禮饃都是寄希望於男女平等,夫妻恩愛,自由幸福,白頭到老。一年中四時八節走親訪友攜帶的禮饃造型較多,有花、鳥、蟲、魚、人、馬、豬、狗、蜘蛛、青蛙……真是空中飛的,地上跑的,水中遊的無奇不有,無所不在。

一團沒有靈魂的面團經旬邑婦女手揪、刀切、剪鉸、梳(木梳)壓、錐紮、手捏後,那些花兒帶露的枝葉,鳥兒鮮活的雙翅,魚兒擺動的鰭尾,龍須鳳冠,兔耳鹿角便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她們用小面團切條壓片,捏成各種花樣,貼在主體面塑上,並根據各種動物的特性用不同的豆子點睛,羊眼用刀豆,那黑白分明的扁眼顯示出羊的溫順善良;兔子眼用紅豆,靈鮮活潑,逗人喜愛;豬眼用黑豆,顯得呆頭呆腦,憨態十足;老鼠眼用綠豆,顯示出其奸詐狡猾的本性,總之搭配的龍有龍勢,虎有虎威。

禮饃成形上籠蒸熟出鍋後,憨厚的旬邑婦女立即變成了手執畫筆的畫壇巨匠,她們專心致誌地給那些白生生活鮮鮮的生靈點紅著綠,穿裝打扮,那五顏六色、淡妝濃抹的色彩是旬邑婦女心靈深處流出的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旬邑禮饃在人生禮儀、親戚往來中的廣泛應用是女承母教,孫繼祖傳,代代沿襲,積習成俗,這是在數千年歷史變革中這種珍貴的禮饃能夠發展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古人達官貴人以金銀玉器為禮物,互相贈送,表達心願和向往。聰明的旬邑婦女用極普通的面粉創作出各種各樣的禮饃表達對親朋的祝願,寄托對亡親的哀思。金玉禮器雖貴重,但勞民傷財,只做擺設,而實用價值較小。古代旬邑婦女在一塊普通面團上施展才華,做成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的禮饃,這不正是中國婦女儉樸、善良的美德在她們身上的體現嗎?至於什麼樣的親戚送什麼樣的禮饃,什麼樣的節日送什麼樣的禮饃,收禮者的多少,返回多少,都有嚴格的講究。有些年輕人不懂,遇事就從鄰居請來老大娘指教,就這樣代代相傳,經久不衰,直至今天仍很盛行。

大荔“石子饃”

在美麗富饒的八百裏秦川的廣大農村,有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古老食品石子饃。由於有悠久的歷史和原始的制作方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

石子饃的歷史,可以遠溯到石器時代。據《禮記》記載:先民沒有宮室,冬居窟,夏棲巢;沒有火種,只好生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不知經過多少年代,“後聖有作”,才發現了火的用途。然後“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炙,以為醴酪”。到了周代,更進一步能夠“燔黍”,在供人食用的同時也祭祀鬼神。“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可見現代的石子饃是由古代的“燔黍”演變而來的。到了唐代,同州(今陜西省大荔縣)把石子饃稱為“石 餅”,作為對王朝的貢品。《資暇錄》裏還有一則饒有趣味的記載:“石 餅本曰喭餅”。因為“同州人好相喭”(喭yan音彥,粗魯、剛強。)每到口角相爭,相持不下的時候,就要投狀官府去打官司。雙方都怕官司打輸,坐牢挨餓,所以“必懷此餅而去,以備狴牢之糧”,故又稱“喭餅”。到了清代,隨著秦人官遊江南,石子饃也涉足金陵,曾得到袁子才的嘖嘖稱贊,稱為“天然餅”(《隨園食單》)。

石子饃,又稱幹饃、砂子饃,是用上白面粉,放入調料、油、鹽(糖),制成餅胚;把洗凈的小鵝卵石子,放在平鍋裏加熱,把制成的餅胚放在石子上,上面再鋪上一層石子,焙制而成。油酥鹹香,營養豐富,攜帶方便,經久耐貯。不僅可以饋贈親友、招待佳賓和產婦臨蓐後食用,也是旅遊者的理想食品。

大荔月牙燒餅

“走南京,到北京,同州府裏好燒餅。熱吃脆,冷吃酥,咬一口,是空空”。這是東府同州(今陜西省大荔縣)民間長期流傳的歌謠。這首歌謠說的是大荔傳統小吃月牙燒餅的風味特色。

燒餅,一般為圓形,實心,而月牙燒餅與其他燒餅不同,以狀如月牙而得名。外皮焦脆,內瓤酥松空軟,熱吃涼吃均可,既是風味小吃,又可作為旅遊食品。

渭南合分蒸餅

“合分蒸餅”薄如紙,輕如紗,色澤白嫩,略泛淡黃,卷菜食用時,醇香綿柔又好消化,是渭南人款待親朋的美味食品。

“合分蒸餅”不僅好吃,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民國初年,渭南故市鎮有個小夥叫黃禾,與母親相依為命苦度歲月。有位叫白芬的俊姑娘,愛上了黃禾並常幫助他母子紡紗織布。有一次,白芬親手做一個蒸餅給黃禾母子品嘗,那餅似圓柱,但在白芬的手裏,像變戲法似地成了一個薄如紙、輕如紗的圓形薄片,卷菜吃時,味美異常。後來這種食品就在渭南廣為流傳,人們取黃禾、白芬名字的諧音,把這種食品叫“禾(合)芬(分)蒸餅。

做法:先用開水把麥面燙成絮狀,再加半麥面,用冷水和好揉光,搓成長條,切成大小相等的若幹面團,用搟杖搟成大小相等的圓形薄片(大小與盤子相同,薄厚以不爛為佳),再在這些薄片上均勻地抹上層油,12張為一沓地重疊在一起,用手壓成圓柱形後放到鍋裏蒸熟,開鍋後趁熱用刀平拍,雙手從一邊小心揭撕,放到盤裏就可卷菜吃了。

渭南金線油餅

渭南深受人們喜愛的小吃叫金線油餅,顧名思義金線就是黃亮亮的面線團盤繞的餅,味醇油香,十分可口。

金線油餅有一段來歷。據說元朝初年有一個叫金線的紗女,跟其父親在城鎮開飯館。有個叫甄浩的官人,常在這家飯館就餐,父女倆以最拿手的油餅款待,並拒收飯錢。後來有一次,甄官人不辭而別,只在餐桌上留下金線一團,上插銀針一根。金線姑娘明白這是求婚之物,後來便與甄浩結為終身伴侶,那油餅便稱為金線油餅,傳了下來。

做法:先用開水把麥面燙成絮狀,然後再加一半麥面,用冷水和成揉光,搟成薄片,把大油和花椒粉、蔥絲、鹽等均勻地塗在面片上,再把面片卷起來,用手壓扁,切成細絲,用手上下一拉,盤成螺旋塔形,放到鍋裏蒸熟,開鍋後趁熱用手一拍,甩成線狀,放到碗盤裏就可以吃了。

合陽油酥角

油酥角系合陽縣傳統小吃,用水、油和面,摻入五香粉,成品為三角形,故名。其特點酥脆油香,誘人食欲,既耐久貯,又易攜帶,誠為饋贈親友佳點。

合陽喜糕

合陽喜糕用面粉蒸成,藝人們用刀、剪、梳、筷等簡單工具,與土豆泥、紅棗、雞蛋等食品,做成龍、鳳、虎、麒麟、喜鵲、娃娃等各種造型。每逢婚嫁喜事隨嫁奩禮品到親家,它即賦予人們向往幸福的美好含義,而且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藝術觀賞品。合陽喜糕經風幹後,可擺在家居精品櫃裏,或賓館廳堂藝術長廊裏,令人們賞心悅目,感受食品文化與傳統工藝的精華。

淳化甜幹糧

金秋十月的淳化農村,不論你走進誰家,好客的主人準會端上黃澄澄、甜津津地甜幹糧請你嘗鮮。

甜幹糧是用糜子面細做而成。做這種吃食要有個特制木模,在一塊長半尺、寬寸許的硬木上,刻出比碗口小點的兩個窩窩,模底有蜂有蝶,有菊有梅,周圍是花邊。同時塗上清油明光閃亮,壓出的甜幹糧上花草魚鳥,栩栩如生,煞是好看。

糜子面做幹糧,雖然費事麻煩,但確實好吃。生面先用開水燙成團,蒸熟後摻入少半生面,經揉勻後揪成小塊,壓入木模。出模後的甜幹糧樣兒極像點心。先用文火熳蒸,再有熱鍋上火色,烙熟放進瓷盆裏,沾上濕毛巾個把時辰後,上面呈現一層濕漉漉、水汪汪的甜汁液。

糜子面還能做“窩窩”和“杠子”。窩窩比柿子略小,捏成中空而隆起,極像乳峰。杠子是把面搡成條狀,上捏一道窄梁,長的盈尺,短的寸許,切成薄片,吃起來極甜。這三樣食品,在當地人稱“糜面系列產品”,人人愛吃,家家都做。

淳化燒饃

新麥登場,淳化有做燒饃“看忙”的習俗。忙罷看忙,親友相聚,說收成,話今昔,吃燒饃,既是龍口奪食後的洗塵,又是品嘗豐收果實的聚會。

燒饃是新麥磨的細面,先烙後蒸而成。

做法是:把剁成碎末的鮮花椒葉和少許食鹽,摻入發面後反復揉搓,再揪成小塊,或揉成圓狀,或捏成條狀,圓的像蒸饃,但略呈扁平樣;條狀的兩頭尖,中間大,像布機上的木梭。無論做哪一種,都要用細竹筒、頂針、木梳等輕壓出各種花紋。蒸前先需放在熱鍋裏上火色,但只能烙一面,待皮燙成黃褐色,取出蒸熟。

燒饃因有烙、蒸兩道工序,故兼有鍋盔、蒸饃雙重口味,吃起來軟硬適中,辛香微鹹,味道獨特。

興平雲雲饃

興平雲雲饃,因它像古典圖畫中的一朵雲彩而得名。看起來又像一副沒帶腿子的眼鏡,所以俗稱“眼鏡饃”。它造形美觀,顏色白中透黃,吃起來酥甜可口,久放不會變質。

很久以前,在興平縣城住著一個白老漢,他的老伴靠打饃為生。他們打的饃色白味香,人人愛吃。兩個老人膝下無兒,只有四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她們自小愛學針線活兒,都想變成媽媽給她們講的織女那樣的巧人,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乞巧活動它們最感興趣。當這一天來到的時候,她們除了在織女像面前擺上各種新鮮瓜果以外,還要擺上兩盤爸爸媽媽打的香饃,年年如此,從不間斷。她們的誠心感動了織女,有一天晚上白老漢夢見一個穿著五彩雲錦的美麗的女子來在他的身邊,深深施了一禮以後,開口說道:“老人家,每年七月七日,我都吃到了你親手打的饃饃,這種饃別的都不錯,就是樣子不太好看。說畢從袖中取出一方異香撲鼻的手帕,指著上邊的雲彩花紋說:老人家,你如果照這個樣子去打饃,一定好吃又好看,生意興隆”。白老漢正要用手去接那手帕時,女子忽然不見了,一翻身醒來,原是一夢。他正要叫醒老伴時,老伴自己也醒來了。白老漢將夢中的情景述說了一遍,誰知老伴哎呀一聲,說道:“怎麼,我和你夢的一模一樣”。兩人隨即起身按仙女指點的圖形燒鏊打饃。這次打出的饃來,確實好看好吃。老婆說:“你看給這饃起個啥名字好”?老漢說,“感謝仙女的指點,就叫雲雲饃吧”!老漢把饃挑到街上去賣,引動了四面八方趕集的客人,大家吃了贊不絕口,一會兒就賣光了。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知道興平有一種雲雲饃,連京城的官員都派人來買。後來白老漢慢慢富了起來,他的四個黃花閨女也都成了當地飛針走線的巧手,個個找到了如意郎君。

這種饃的做法是:選用一斤精粉,加菜油和白糖各二兩,水三兩半,把稱好的白面中間刨個坑,把白糖用開水化開,和油一起倒在面坑中,然後把面和成面絮,面要和硬些,用杠子壓好。等面回軟以後,一斤揪成20個左右的面塊,再把面塊搓成長條,中間壓扁兩頭圓,把兩頭一正一反卷成兩個圓圈形,放在鏊上烘烤一小時就成了。

興平乒乓幹饃

在楊貴妃墓所在地的陜西省興平縣,有一種歷史悠久、膾炙人口的傳統風味食品,叫作幹饃,也叫疙瘩饃。因其形狀宛似橢圓形的乒乓球,小巧玲瓏,逗人喜愛,故又稱之為乒乓幹饃。色、香、味、型俱佳,鄉土氣息濃郁,千年盛名不衰,堪稱小吃一絕。

相傳,興平幹饃始於唐代。因其幹酥荃香,耐嚼味長,便於攜帶,又耐久貯,原為各地往返京都長安(今西安市)遞送公文的差役,出外長途旅行者必帶的幹糧。唐代天寶年間,一個偶然的機會,由傳遞文書的差役帶入宮廷,皇帝、後妃們品嘗後,大加贊賞,稱作美味,特別是受到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的青睞,更使幹饃身價倍增,廣為流傳。

星換鬥移,歲月流逝。20世紀以來,幹饃一直是興平縣市肆飲食供應消費者的美點,城關地區設有專店經營。及至50年代,當地國營飲食部門制作銷售,職工幹部外出旅差時,多購買攜帶備作旅途食用。吃時不需加熱,不用菜肴佐餐,酥脆可口。外來旅客除爭先品嘗一飽口福外,還要帶一些回去饋贈親友。近年來,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幹饃重新煥發光采,躋入了接待外賓的大雅之堂。一位外國朋友在古城西安人民大廈品嘗後高興地說:“各國旅遊者都知道法國面包好吃,但這種既好看又好吃的乒乓幹饃遠遠超過了法國面包,這也是中國烹飪文化歷史悠久的標誌之一”。

禮泉柱頂石饃

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所在地的禮泉縣,有一種傳統風味食品,因其狀似柱頂石而稱之為柱頂石饃。此饃始於唐代,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選料講究,制作精細,色澤鮮美,醇香撲鼻,不佐菜肴吃亦美味可口;便於攜帶,又耐久貯,食者無不稱贊。清朝乾隆皇帝拜祭唐太宗昭陵時,品嘗了地方官員敬獻的柱頂石饃後,大加贊賞。

1981年8月,美國前總統卡特訪華。30日,他同夫人、女兒一行來陜,訪問了禮泉縣烽火大隊。中午,在一位農民家裏吃飯。主食有面條、餃子、柱頂石饃;菜有燒豆腐、拌豆芽、炒蛇豆、西紅柿炒雞蛋。卡特不熟練地用中國筷子夾著各種農家菜,邊吃邊翹起拇指誇獎:“真好吃!真好吃”!對柱頂石饃特別感興趣,贊不絕口,還詳細詢問了它的做法。當主人向他介紹了用料、制法和“皮薄瓤厚鼓鼓腔,底凹面平柱頂樣,酥脆爽口味道香,攜帶方便好存放”的特點後,卡特十分高興,即讓翻譯連同這天的菜譜,全部譯成英文,帶回美國去了。

蒲城椽頭蒸饃

蒸饃,又叫饅頭。這個名字始於三國時代。《誠齋雜記》載:“孔明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肉,以面包之,以象人頭。此為饅頭之始”。唐代把面食統統稱為餅。《事類統編》載:“入籠蒸者曰蒸餅,亦曰饅頭”。《嘉話錄》中曾有這樣一段記述:“劉仆射(射讀‘夷’,當時仆射即宰相)晏,五鼓入朝。時寒,中路見賣蒸餅(即饅頭)處熱氣騰騰,使人買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謂同僚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從這個小故事中,可見當時饅頭制作技藝之精湛。

蒸饃雖是陜西人的重要主食品,但蒲城椽頭蒸饃與其他蒸饃不同。它在三秦大地上已載譽200余年,因其狀如椽頭而得名。在制作方法上別具一格,蒸饃不使堿,發酵程度要求嚴格,面團要反復盤揉。講究盤到揉到,柔軟光潤。所以椽頭蒸饃內酥外光,含水分少,不佐菜蔬吃,則甘香滿口,且便於攜帶,又耐久貯,不愧為蒸饃中之佼佼者。1982年在渭南地區風味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傳統名優食品。

長期以來,椽頭蒸饃不僅是蒲城當地的傳統美點,而且被人們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饒有興味的是,祖籍蒲城的國民黨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不用說對家鄉的名特食品椽頭蒸饃富有感情。但他為官一貫廉潔奉公,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1932年秋,在他主持陜西省政府工作期間,一個曾當過蒲城縣警察局長的人求見,談話中來人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臨走時又拿出禮品,其中有4個椽頭蒸饃,一語雙關地說:“故鄉特產你吃了一定滿意”!“這蒸饃為啥這樣重”?楊將軍掰開一看,饃裏竟然包著黃澄澄的金條,還有紙條寫明:“如能委任×縣縣長,還當重禮相謝”。楊將軍不禁怒從心起,立即下令將此人禁閉。後來查知此人當警察局長時,不僅貪贓枉法,且曾以“通共嫌疑”逼死人命,楊將軍立令處以死刑。

韓城早麻糊饃

韓城是司馬遷的故鄉,號稱“文史之鄉”。民間蒸食非常豐富多彩,不僅有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的“餛飩饃”;有紀念給宋真宗治過病被封為“法王”的房寅的“法王饃”;更有紀念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早麻糊”饃。難怪日本友人看了贊嘆說:“文史之鄉的饃上也有文化”。

“早麻糊”饃是用優質的小麥面粉,起酵面蒸成。一定不用堿面發酵,而用老曲發酵。老曲發酵蒸的饃又大又虛,又軟又甜。一斤水面只蒸一個,這種饃,老年人最愛吃。

“早麻糊”饃圓圓的,大大的,像豐收的圓倉。“早麻糊”饃的上方,是面捏的白菊或白梅花,恰如後人獻給先烈的潔白素花。司馬遷故鄉人給這種饃起了“早麻糊”這個耐人深思的名字。

早,就是早早的,黎明時分;這裏人把天將黑的黃昏時候叫“天麻糊糊”了。起這個名字,是專為那時候秘密敬獻司馬遷的。

司馬遷被迫害致死後,朝廷一直不準夏陽人祭祀他。但“道德光天地,文章貫古今”的司馬遷以著《史記》而名垂千秋,夏陽人自然引以為榮,不僅同、馮兩姓的司馬遷後裔敬仰他,而且韓民都懷念他。逢年過節,鄉民們就朝著出生司馬遷的高門原,獻上蒸食,來寬慰司馬遷的在天之靈。後來這種祭祀活動被官府勒令禁止了。鄉民們悲憤萬分,紛紛向司馬遷後裔住的徐村老人請教。徐村老人說:早年聽逃回夏陽的司馬遷夫人柳倩娘說過,司馬遷下獄後,奸賊李廣利不讓家屬去送飯,多虧了一個好心的老看守讓司馬遷夫人或是早早,或是天麻糊糊的時候送饃來,由老看守趁獄吏不在時,轉送給司馬遷。

聽了徐村老人的講述,鄉民們從司馬夫人給獄中送饃的事受到啟發,於是就想出了能瞞過官家的巧妙辦法了。大夥不約而同,每逢年節,就在先一天的麻糊糊時,向司馬遷英靈獻上蒸食饃,第二天不等天明就收拾得不留一點兒痕跡。

自從采取這個巧妙方法以來,官府一直沒發現。為了叫後代牢牢記住獻饃的時間,鄉民們特意把這種敬獻司馬遷的蒸食饃叫“早麻糊”。獻過後,又由晚輩敬送給老輩人,以表孝敬之意。後來,鄉民們也用這種“早麻糊”來祭祀祖先。這種風俗習慣,今天仍在鄉間流行,並載入“韓城市誌”。

韓城芝麻燒餅

芝麻燒餅又稱油旋饃,是羊肉饸饹的配套食品。它是用富強粉、清油、白芝麻等作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掌握恰當的火候而制成的外鑲嵌芝麻,呈多層的燒餅。它具有外酥、內軟、色金黃、麻香可口的特點。在李自成東渡黃河時,韓城群眾做大量芝麻餅酬軍,使其更加名揚四方。

韓城黃燒餅

黃燒餅外形美觀,味道香純,外層的中間呈金黃色,外圈有似水波的花紋,猶如一輪明月入水中。吃起來純香,筋而不皮,喧而不粘、耐咀嚼、余味香等特點。當地群眾歷來在過年、上墳祭祖時拿它作供品,傳說古代曾作為皇室的供品,故又稱“皇上餅”。

韓城油酥角

油酥角是用富強粉、清油、糖經加工而成的一種三角形的小吃。它比點心、月餅色黃而香脆,呈三角形,故名油酥角。人們往往在飲食不佳時或年老者,吃幾個用油酥角來調換口味和充當食品,同時也是看望病人、走親時的禮品。

韓城莊裏合兒餅

莊裏合兒餅肉質柔軟透亮,柿霜厚,味道極甜。又由於包裝時往往兩個柿餅蒂與蒂相對合在一起,故稱為“合兒餅”,是馳名全國的名貴傳統食品。

富平縣盛產柿子,是全國有名的“柿子之鄉”,所產柿子品種多樣,質量優良。富平莊裏鎮一帶盛產尖柿,分為升底尖柿和辣角尖柿兩個品系。其果圓錐形,平均果重140克,大小均勻,果皮橙紅,果肉致密,漿液多,味道甜美,含糖率高達18%。再加之維管束與柿蒂相連緊密,不易脫落,有利於懸掛曬幹,是制做柿餅的優良柿種。

柿餅制作一般都要經過刮皮、脫澀、軟化曬餅、捏餅、出霜等多道工序。首先用特制的刮皮刀刮去柿皮,要求薄而凈;然後放置或懸掛於露天下,經過充分晾曬;再經過三次捏心,使果中水分向外滲透,果肉致密而柔軟,果肉硬塊消失,捏斷果心並且整形;最後是潮霜,使柿餅外表面產生白粉狀結晶—柿霜,柿餅即告成功。

澄城花饃

澄城花饃,面白顏色鮮,好看花樣多,是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走親訪友的禮物。

花饃是把顏色揉進面裏,捏成各種樣子,蒸熟就行。有牛蹄饃、老虎饃、五龍饃等,還有做成針線、剪刀、鞋和文房四寶的。花饃的樣子有一百多種,四時八節,東鄉西村各不相同,樣品繁多,既好看又好吃。

澄城、合陽三翻餅

三翻餅是關中東府澄城、合陽一帶的風味食品,又名三毛酥。以酥、脆、香、甜聞名,又耐久貯,雖存放月余,隨時取食,而色香味不變。此餅制作時需三翻三卷,故名“三翻餅”,既是群眾喜愛的精致小吃,也常作為筵席點心。

三原千層餅

三原的千層油餅,層多絲細,松綿不膩,是渭北的馳名小吃。相傳縣城椽家巷兩個人,在四川做生意,學了這個手藝。

做千層油餅,要白面和豬板油。先把面揉硬,再點水調軟,蓋好窩上幾分鐘後,搟成三分厚的面片,抹上豬板油和花椒粉、鹽,卷起來再切成長條條,一條一條搟成一分半厚的面片,切成細絲,卷成每個重九錢的圓油餅。上籠蒸時,先鋪上一層薄面片,油餅擺好再蓋一張薄面片。下籠後,油餅兩個一合,放在盤子裏,就著甜漿、泡菜吃,特別鮮香有味。

寶雞酥油鍋盔

陜西乾州鍋盔歷史悠久,據說可追溯到1000年前的唐朝。當時打仗軍情緊急,軍士為搶時間吃飯,將面壓在頭盔裏,放在火上烤,結果做成了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香味異常,吃了耐饑,久存不餿的餅子。寶雞酥油鍋盔是在乾州鍋盔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沒牙老漢咬得動,吃起酥而香。

做法:先把2500克面粉合成酵面,再把豬板油600克拌上1250克面粉,拌成酥面,用酵面包住酥面,加250克幹面粉、酌量食鹽、椒粉等調料,用木桿子反復壓制成型再放到鐵鍋時,用麥草火烙至黃色皮面微鼓時即熟。

岐山甜面糕

岐山甜面糕是當地愛做的一種吃食。搭眼看,黑糊糊的好像有點粘勁,其實吃起來沁甜,好像黑糖捏的一樣,一點也不粘。

它不用啥佐料,只有用芽麥面來做。做時用開水把面一燙,攪成攪團一樣,連盆子放在開水鍋裏煮一會兒,取出放在熱處發酵兩三個小時,然後用鍋鏟鏟一塊面,放在馬勺裏(裏邊撒上面粉),上下搖擺馬勺,讓面在裏面滾成雞蛋形,取出用手壓扁,放在鍋內燒得兩面有了花,再取出放在蒸籠裏蒸上半小時就成了。

鳳縣漿粑饃

在鳳縣、太白、留壩一帶,每年秋玉米灌漿籽粒硬頂時,農家常用嫩玉米做成漿粑饃。這種饃鮮美清香,很有營養。

做漿粑饃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硬頂玉米剝下後,加少量清水磨細,然後將磨細的糊狀漿粑攤在包包菜葉上,再把備好的核桃仁、辣椒、調料放在上面,卷成放在蒸籠裏,約半小時即成。另一種方法是將磨細的糊狀漿粑,放在鍋裏烙成薄餅子,吃時蘸蜂蜜,也可將餅子曬幹後切成小塊炒肉吃,味道更好。但不論用哪種方法做成的漿粑饃,吃起來都別有風味。

鳳縣卷花饃

卷花饃是鳳縣農民每年夏收忙畢,走親戚必備的食品。

年年麥子碾打完,各家內掌櫃的就張羅著磨新麥子,面白得賽過雪,卷花饃卷的是用清油拌好曬好的香草,白胖胖,層層薄,吃起來清香可口。十二個饃走一家親戚,你來我往,很是熱鬧。大家在一起,談談收成,拉拉家常,住上一日半天,走時你留我邀非常親熱。

麟遊核桃幹糧

麟遊縣盛產核桃,主要出產在縣西招賢、兩亭一帶,尤其是酒房鄉卞坡、良坡等地,產量多,果質優良,民間素有“想吃核桃,把親結在卞坡良坡”的民謠。每年11月中秋節前後,新核桃成熟,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用核桃作的“油厚旋饃”,招待至親厚友或家人外出,都烙核桃幹糧。

核桃幹糧的做法是:將核桃仁焙黃碾爛至出油,加上調料、蔥花,用薄面片摺疊包好,搟成餅,上鍋烙熟,層數繁多,酥軟,香氣撲鼻。走親戚用的核桃酥,比月餅大一倍多,以核桃仁為餡子,外包一層薄面皮,上鍋烙出,異常酥軟,男女老少均喜食。

千陽寇家河幹糧

千陽縣寇家河幹糧是一種燒餅,用水面、幹面、酵面三樣子和好烙熟的,一面有用細刀刻的面紋,一面有劃出來的菊花芯。和面要揉到,烙的時候用麥草擦鍋,麥草燒火。烙熟後又白又細又好看,帶著麥子的清香味。

武功鍋盔

人說:“武功有三怪”,其中“一怪”就是鍋盔像鍋蓋。武功鍋盔大如鍋蓋,厚度三寸,每個重達20多斤。兩面黃、幹、硬、脆,夾心白、綿、筋、甜,嚼在口裏香味醇正,滿嘴生津。越嚼越香,越覺有味道。行家吃鍋盔,幹吃不用菜,以品其味。

武功縣尚家坡村有一位老支部書記,解放戰爭中曾給徐向前元帥當過警衛員。60年代,他去北京看望老首長,用25斤面粉烙了一個大鍋盔,千裏迢迢帶到京都,送給老首長。徐帥一看,大開眼界,驚訝地問:“這麼厚,這麼大,是怎樣烙制成的”?隨之,徐帥讓人用刀將鍋盔切成條塊,轉贈他人分享,無不交口稱贊。西安、鹹陽、寶雞等到武功來的人,都要帶個大鍋盔回去饋贈親友。

鍋盔的制作很講究。要選優質小麥,因為它面粉白,有筋性,味醇正。和面時先放酵頭,分量要適中,多則饃易脹軟,少了面又發不起來。加水時,最忌猛一倒入,要以細水邊倒入邊和攪。面要和硬,放在案板上壓揉。案板裏邊墻上鉗著一塊四方木,中間有一孔,用一胳膊粗的木杠,一端插入孔內,人騎在杠上,來回挪動,壓揉面塊,一直揉到由硬變軟,然後做成鍋蓋形狀,放進大鐵鍋烙烤。烙鍋盔不能用煤炭和其他硬柴火,只用麥稭,而且要文火慢燒,火不能大,也不能斷,這樣約兩個小時後,大而厚的鍋盔就熟了。

扶風鹿糕饃

“岐山的掛面,鳳翔的酒,扶風的鹿糕京裏走”。這種說法在陜西省八百裏秦川流傳久遠。早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扶風的鹿糕饃就以色白亮、味甜香、煮不散(爛)、貯不黴而名揚秦川,流傳京都了。傳說縣衙裏的官差常吃鹿糕饃,有時,他們剛把饃煮下鍋,突然有了緊急公事,等辦完事再來吃,還覺得這饃煮得恰到好處。

“出東門,上東坡,東坡有個邱大哥,專給人做鹿糕饃”。這邱大哥家住城關鎮東寺村,距扶風縣城約有一裏多路。老漢揉面,老婆燒鍋,兒子跟著壓窩窩(壓蓋鹿圖案)。為什麼還要給饃的中心壓個鹿圖呢?原來,清朝末年,扶風縣城賣這種圓乾糧饃的人家逐漸多了起來,因而有了以假充真的現象,邱家怕敗壞本家聲譽。有一次,他在給縣衙老爺祝壽送禮饃時,發現縣老爺家中堂掛著一幅“鹿回頭”的吉祥圖,造型活潑,立體感強,構圖方正。加之來賓喧染恭維縣太歲,說鹿是一種性情馴良的動物,群鹿同行,其一鹿遇見食物便回首呦呦作鳴,以喚群鹿共食;此圖也表示吉祥如意,康健長壽。於是,老邱的祖師爺回家尋人雕刻“鹿回頭”的美麗圖案,以示吉祥如意、壽比南山,像商家字號一樣壓在乾糧饃的中心,名曰“鹿糕饃”,以別他家。當時,扶風縣是馳名全國的麥米菜子油之鄉,此地人出外做官、行商做生意的及下屬官吏上京進省,特別有意攜帶上些鹿糕饃做為禮品,以顯示地方食品特色,所以有“扶風鹿糕京裏走”之說。

扶風的鹿糕饃,制作辦法類似於制糕點和烤燒餅,但面要和得硬,烘烤火要小,時間要長。原來一鍋只烘烤10個,如今工藝不斷改進,一鍋可烘烤四五十個,一個人一天可用80至100斤上等面粉制作出400至500多個鹿糕饃了。

富平“太後餅”

陜西富平縣特產“太後餅”,具有外皮焦黃酥脆,內質層次分明,柔軟可口,油香不膩的特點,久為群眾所喜愛。近年來,成為接待國際友人的名點。

相傳漢文帝(公元前180年—157年)的外祖母靈文侯夫人,曾建園於懷德縣(今富平縣華朱公社懷陽城),文帝的母親薄太後常來此地省母,隨行禦廚將烤餅技術傳授於當地民間,故取名“太後餅”。兩千多年來,這一操作技術世代相傳。

“太後餅”以上白面粉十斤和豬板油四斤為主要原料。板油除去皮膜,切丁,用刀背排砸成油泥。排砸時將調料水(用八角、花椒、桂皮熬制)及精鹽分次加入,再排砸兩次。將和好的面團分成每個重二斤的面劑,用手拍平,在案上甩扯成二分厚的長形面片,在上面抹一層板油泥;然後從右向左卷成圓柱形,搓成長約二寸的條,用手壓扁,回疊成三折,再搓壓成一層五寸的條,揪成每個重約二兩的面劑;每個劑子豎起在手中旋轉五六轉後,用拇指壓住頂端,邊旋轉邊向下按,如此轉五六次,用手拍成直徑約二寸的圓餅,即成“餅胚”。

將餅胚上面抹上用水化開的蜂蜜,放入三扇鏊(ao)的底鏊(鏊要用菜籽油塗抹)烘烤至呈金黃色時即成。

乾縣鍋盔

“乾縣有三寶,鍋盔、叉酥、豆腐腦”。說起鍋盔饃來,還有段傳說哩。

相傳,唐朝時,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的陵址最初選中乾縣東北五十裏的五峰山。後因穴位風水不吉利,而改選在乾縣城北六裏的梁山上。梁山風景優美,松柏常青,是當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遊覽之所。位於長安西北八十公裏,屬於八卦“乾”位,故陵墓稱為“乾陵”。它與東鄰禮泉縣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東西對峙,遙遙相望。

傳說在修建乾陵時,唐王朝為炫宗耀祖,不惜人力物力,征用了全國數萬名匠工和民工。當時,有個叫東娃的小夥子,剛滿16歲,從小失去母親,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他生性聰明勤勞樸實,很受鄰居的稱贊。誰料後來父親臥病在床,年幼的小東娃每日除了上山打柴外,回來還要給父親炒菜做飯,這樣幹,天長日久,練就了一手烹調技術。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時,他不忍讓父親受此勞累,便替父做工。小東娃隨著眾民工餐風宿露,日夜辛勞,因活路繁重,不少民工累死、餓死在路上。年幼的小東娃更是被饑餓疲勞折磨得少氣無力,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饑得實在撐不住了,就躲過監工的耳目,悄悄地在路邊挖了一個窩窩,架上自己的頭盔,把面揉勻放在盔內,然後在盔下燒著柴禾。過了一陣,他從盔內取出烙饃一嘗,酥脆可口。他高興極了,就把這個辦法告訴給同伴,讓大家改用鐵鍋去烙。結果吃起酥,聞起香。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就形成了這種獨特的鍋盔饃。

自此後,築陵工地上香氣彌漫,總監嘗到這種其味異香的饃後,忙派專人送京。因此,後來唐朝廷每年就要乾縣進貢鍋盔饃。因為這是用盔和鍋烙制出來的饃,所以就叫盔鍋饃。後來人們不再用盔,而多用鍋烙制,就成了現在的名字——鍋盔饃。這種烙饃的方法,也就逐漸流傳在民間。由於歷代勞動人民不斷改進制作方法,鍋盔饃的質量越來越好,樣式愈來愈多。現在,乾縣的鍋盔饃,用兩鏊輪番烤烙。經過三翻六轉,一個圓直徑26厘米、厚6厘米的菊花型毛邊的鍋盔饃便烙成了。其特點是:膘厚皮薄,酥脆味香,能煮耐嚼,存放期長。

近幾年來,乾陵吸引來了不少的中外旅遊者,他們總愛吃乾縣的特產——鍋盔饃,並在臨走時還帶上幾個回去送親贈友。

彬縣燒饃

彬縣群眾在三夏大忙之後,總要把新產的麥子磨成細面,做成燒饃,走親訪友。燒饃又叫燒蒸饃,形狀繁多,有圓的、橢圓的、四邊形等。外觀上,白中略帶黃色,吃到嘴裏十分可口。它比一般的饃做法較為麻煩一些,要經過蒸和煎烤,吃的時候可蘸上油潑辣子或夾上各種蔬菜,口感勝過蒸饃。

城固原公幹錠饃

城固縣原公鎮出的幹錠饃方圓馳名。這種饃有茶碗口大小,樣子滴溜圓,中間鼓起,顏色雪白,拿在手裏如鋼錠一樣,吃起來又酥又脆。幹錠饃分兩種,沒餡的中間印有一朵小紅梅花;包餡的,不論糖餡、芝麻餡,中間印有兩朵小紅梅花。幹錠饃做法簡單,好白面和硬,不加酵面,揉成圓錠錠,放在鏊裏慢慢烘烤,勤翻,膨脹起來就熟了。難的是火功的掌握,火功掌握的好,饃熟後,仍無火色,群眾形容說:“餅如玉兔盤中臥,可見師傅火功夫”。

商州小蒜饃

商州市山區一帶,每年農歷八月家家愛做小蒜饃。

“小蒜饃”做法是:和面團,揉到搟成餅,把剛挖回的小蒜洗凈切成細末,拌些香油和鹽,撒在面餅上,然後再把面餅卷起來,翻揉均勻,重新搟成薄餅,放在鍋裏用小夥烙熟,小蒜饃就做成了。這種饃清香酥脆,別有風味,而且久放不壞。

勉縣圈圈饃

圈圈饃因形似圈圈而得名,在陜南勉縣一帶,每逢農忙季節差不多家家都有做“圈圈饃”的習慣。“圈圈饃”味道鮮美酥脆,做起來方便,便於攜帶,大人能當幹糧充饑,還能哄娃。

洋縣棗糕饃

棗糕饃,又叫紅棗饃、棗蒸饃、早告饃,是漢中地區洋縣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是群眾走戚訪朋友有饋贈佳品。

棗糕饃是由秦漢時的“蒸餅”演變發展而來。《史記·貨殖列傳》中對種棗有很高的評價,並用實例說明家有千樹棗,富比“千戶侯”。民間用紅棗為原料制作的食品,可達數百種之多。隋唐時有一種叫“滿天星”的花糕,是用“金米、粉拌、夾棗豆”制作而成。宋元時用棗做的食品有“棗圈、棗糕、棗棕子、蜜棗兒、小甑糕”。

洋縣棗糕饃對古時的棗糕饃既有繼承又有創新。它的特點是用黃酒或醪糟醅發酵面,蒸時不用堿,久貯不變味。食之味甜,綿軟可口,棗香濃郁,令人回味悠長。

山陽面花饃

陜南山陽縣逢年過節,人們總喜歡做面花饃來烘托喜慶氣氛,這種面花饃花樣百出,圖案十分好看,不但是優秀的民間藝術品,供人觀賞,而且是十分好吃的日常零食。據說做成的面花饃,通常還要塗上各種艷麗的食用色彩,外形十分美觀。

寧強千層餅

千層餅是寧強人出山幹活或上街趕場,用作幹糧的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這種餅,有小臉盆那麼大,厚的有二十七八厘米,薄的也不下十四五厘米。初次見的人以為不熟,不敢輕易嘗食。其實不然,好的千層餅全是頭道細面制作,青鋼木火反復烙熟的,精華畢萃,質酥味香,和蒸饃、鍋盔、面包比,另有風味。

千層餅這麼厚並不是一次烙熟的,一般是先用開水和好面,在平底鍋裏烙熟一層,放一層香料,再烙一層,這樣熟一層就把生的一面翻向鍋底,熟的一層翻上來,如此反復,一鍋一次只烙一個餅。為講究花樣,人們放的香料一層與一層不同,或花生,或核桃,或棗幹,或芝麻,一層一個味道,層層各有風味。千層餅火花小而均勻,不起泡,水分少而不易黴壞,是人們遠路喜歡攜帶的幹糧。

寧強王家核桃燒餅

寧強縣傳統風味小吃“王記福興老號核桃燒餅”開業於清乾隆年間,多作貢品。其後傳至民間,由於其特點:色澤金黃,油酥可口,久貯不變質,含有豐富的不飽合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還具有壯腰補腎、潤腸通便的食療作用而為當地人喜食樂食。

塞上香哪

塞上香哪是榆林地區盛名不衰的一種傳統食品。1979年參加陜西省飲食業風味食品展銷時,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贊賞。

香哪,歷史悠久,用料考究,制法獨特,其淵源可上溯至1000多年前的唐朝。據宋代陶谷撰《清異錄》記述,唐代煎炸食品中的“消災餅”,是用白酒和面,在油鍋裏爆制而成。隨著歷史變遷和時間的推移,及至清代,榆林古城市肆飲食已有加工生產,當時叫“酒香餅”。但那時只是為少數達官顯貴、富商巨賈所享用,庶民百姓無此口福。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榆林一位縣令在一次宴請當地豪紳的宴會中,席間觥籌交錯,酒醉飯飽,當大家在品嘗了“酒香餅”後,由於酒香撲鼻,不約而同地共同贊嘆“香哪!香哪”!從此,“酒香餅”就改叫“香哪”,一直沿襲至今,盛名不衰。

今天榆林香哪已走入尋常百姓家,而且有所改進和提高。不僅是當地群眾舉辦筵席、饋贈親友的上乘美點,而且遠銷全國各地,其特點色白油潤,綿軟酥脆,酒香撲鼻,芬芳宜人。

鎮川幹烙

在富饒美麗的陜北黃土高原上,榆林縣產的幹烙也頗有名氣,因其正宗產地在鎮川,故叫鎮川幹烙。它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以在鏊子上幹烙和味道幹酥、脆香而得名。

據傳,有一年大旱,3個幹烙可換二三畝土地,可見其身價之高。此品色澤淡黃,營養豐富,易於消化,便於攜帶,又耐久貯,可保存兩個多月,既不發黴也不變質。它既可做饋贈親友的美點,又是旅遊佳品,最宜患腸胃病者食用。長期以來,遠銷山西、內蒙古、寧夏等地。1979年參加陜西省風味食品展銷時,受到中外賓客的好評。

綏德油旋

綏德油旋是一種傳統的面食,民國5年(1916年)油餅經營者霍向朋在祖傳油餅技藝的基礎上,創制成油旋,因其表面有層次分明的旋渦狀紋絡,且由表及裏含有大量熟豬油而得名。選料嚴格,以韌性強、能拉開扯薄的強力小麥面粉最佳。成品色澤金黃,外脆裏軟,油而不膩,味美可口。

陜北火燒

陜北火燒,又叫燒餅、烙餅、烤餅,內裏裝有肉餡的叫肉火燒,是陜北延安、榆林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延安有名的是豬肉火燒,榆林有名的是羊肉火燒。

陜北火燒是由秦漢時的“爐餅”、“炊餅”演變發展而來,火燒類食品易於攜帶和保存較長的時間,古代時多作為出門人攜帶的幹糧。陜北是保衛中原的重要屏障,在邊關火燒類食品多用於軍糧。據傳說,肉火燒是由秦朝名將蒙恬所創制。《資治通鑒》中記述:“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年),蒙恬逐匈奴,收河南地(今內蒙河套一帶)為四十四縣,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甘肅)至遼東,延袤萬余裏。於是渡河,據陽山(今包頭至五原之間),逶迤而北。暴師於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統治之,威震匈奴。”連續征戰,緊急行軍,相當一部分將士體力不支,一般的飯食補不上行軍打仗體力的消耗。有一天,蒙恬將軍在永定河邊看到石匠們正在吃飯,一手拿餅一手拿肉,吃得正香。他看在眼裏,心中想到石匠們的活兒是很重的,沒有一身好力氣,石頭是搬不動的,而力氣來源於飯食。他想到此,就命軍中庖廚制作帶有肉餡的爐餅,將士們吃了都說好,鬥誌高漲,為取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修直道,由邊關直通關中腹地,以利於運輸,保證支邊的各種物資順利到達。運糧草的將士日夜兼程,有肉餡的爐餅就是路上最好的幹糧,從此豬肉火燒、羊肉火燒就在陜北流傳開來,世代相傳至今。

定邊爐饃饃

定邊石洞溝鄉爐饃饃以做工精細、酥脆可口、餡味清香而聞名遐邇。他的用料和制作方法類似點心酥餅。據說做好的爐饃饃,層層多,底薄面厚,火色適中,酥脆清香,用口吹其表面,可將表面一層一層吹掉。故爐饃饃成為定邊群眾春節、中秋節必備的食品,也是走親訪友所帶的上等禮品。

佳縣堿餅

佳縣的風味食品——堿餅子,外觀雪白,邊厚有棱,中薄如紙。剛出爐韌而甜,陰幹吃脆而酥,不費牙,能開胃,助消化,是腸胃病人、缺奶小孩、孕婦產期的上等營養品,特別是泡在米湯或“錢錢飯”裏吃,別有風味。佳縣群眾做滿月,看病人,上等禮品就是堿餅子。

佳縣黃米饃

佳縣農村逢年過節,家家戶戶要做黃米饃。平常是來了客人,黃米饃作為佳肴招待。媳婦回娘家,走親串友,也要吃些黃米饃作為禮品。黃米饃色黃光亮,甜粘軟口,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B、C等,特別好吃。

清澗煎餅

清澗煎餅形如碟,色似雪,薄如紙,咬一口煎餅,蘸一點蒜泥則令人回味無窮,或者炒一盤辣子醋溜土豆絲,涼拌一些山野菜卷上吃,十分爽口可人,當地人多用來招待客人。來過這裏的人,大都品嘗過這獨具風味的特產,回味無窮,並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們是認真的_我們是認真的全集視頻_搜狐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