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雨後竹園都是蘑菇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3

文/崔洪國

9月7日,一條短小的新聞《濟南月牙泉9月7日再現“月牙飛瀑” 趵突泉水位今年首次突破29米》 衝上搜狐、大眾網海報新聞、齊魯壹點等網站和新聞平臺熱搜,天下第一泉景區的趵突泉地下水位上漲至29米,位於濟南五龍潭公園的月牙泉復湧,這可是2003年趵突泉復湧以來,第9個年份出現的罕見奇觀。盛名之下,不少市民紛至沓來,爭相觀賞“月牙飛瀑”,並紛紛駐足拍照留念。我雖沒有親睹這一盛世奇景,但這條新聞還是深深吸引了我。

今年夏秋時節濟南雨水豐沛,特別是不久前一連下了兩周綿綿細雨,草樹更加葳蕤,山色更加朗潤,無數雕龍綉鳳的美麗畫舫載著遊客在水波蕩漾的護城河裏來回歡快穿梭。“雪浪拍長空,天際秋雲卷”,明湖也是雨後含羞,碧波如煙,一泓清水輝映著千佛山的倒影,更加楚楚動人。特別是那些泉源,如啜飲了蜜汁,汩汩湧動著,吸引著無數遊客如趕集般圍攏在泉前興高采烈地品鑒著,贊嘆著。

北魏酈道元曾在他的《水經註》中描述趵突泉“泉源上奮,水湧若輪”。後人對趵突泉也是盛贊有加,“泉水三窟並發,浪花四濺,聲若隱雷,勢如鼎沸”。這樣想著,我仿佛又看到了趵突泉景區東門外高大的牌坊上“趵突勝境”四個鎏金大字在召喚著我趕快去賞泉聽泉品泉了。於是,我在一個天氣晴好的周末去了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去約會天下泉城“水湧若輪”的盛世盛景。

那天已近正午,艷陽高照,時令雖已是金秋,但秋老虎正發著余威,熱辣的陽光曬在臉上身上還是讓人有身在暑天的感覺,但已經不是夏天那種酷暑了,是一種秋涼猶熱的舒服和暢快。聽,隔著老遠就聽到泉水叮咚和人聲的鼎沸了。到處是湧動的人流,有的忙著在窗口購票,有的向過往的孩子叫賣著水槍和氣球,有的推著小車插滿了各種各樣的糖葫蘆。一位賣飲料的老人引起了我的註意,小攤在她的旁邊,她坐在身邊冬青叢的馬紮上,頭上的冬青遮著陽光,老人正在吃著自己早上從家裏帶來的一個煎餅果子,那是她的午餐——生活是清苦了些,但心裏是快樂的,老人一邊吃著午飯,一邊微笑著向過往的遊人熱情打著招呼。入園的人們在北門外有序排隊等候著,我也隨了人流的裹挾前行著。

進園後就有綠樹鮮花青松翠竹迎候著了。“步青橋”上有遊人來往穿行著,有的站在橋上靜靜地望著兩邊假山凸兀,奇石嶙峋,綠波蕩漾,遊魚戲水。正是秋陽朗照,雲樹在波平如鏡的水面上投下斑駁的影,幾片黃裏透紅的落葉輕輕滑落在水面上,如片片輕帆,隨了水流輕飄飄旋轉著流向遠方,留給賞泉的人們無限的遐思。一葉一菩提,一枝總關情,一雲一世界,一魚一精靈,想來這心情自然是怡悅的了。這金魚、雲樹、秋葉讓進園的遊人不由自主放慢了腳步,選取最佳位置不停地拍著照,巴不得把天下第一泉的所有景致都攝入鏡頭,給自己和親朋留下無限的美景和念想。

“碧水通靈穴,芳亭俯淺涯。源驚騰地出,勢欲上欄斜”,趵突泉是水的世界,處處是水。那些水,有的經歷了漫長的跋涉,到了趵突泉,迫不及待地從兩片夾石間奔湧而出,匯入一個嶄新的世界。有的多股聚到一起,在一片平坦聳立的山巖上匯成瀑布,“嘩嘩”交響著飛流直下,落下處騰起一片朦朧的水霧。園中的水,有的漫過了曲折蜿蜒的石板,有的流入“步青橋”下的小河,有的匯入股股泉群,有的在“趵突泉濼苑民宿文化街上”匯成一條歡樂的泉水長廊。孩子性喜水,凡有水流處都成了孩子們的樂園。那些孩童,有的坐在石頭上,用腳拍打著腳下咕咕流淌的泉水,有的站在水窪裏,用水槍吸著,相互噴灑著,有的在民宿文化街的泉水長廊上追逐嬉戲著,到處都是孩子們歡快的嬉鬧聲和跑動的身影,大人們在不遠處的水邊、橋上、廊凳上守望著、呵護著、叮囑著。這些與泉水的叮咚聲、咕咕聲、汩汩聲、泉瀑的嘩嘩聲融匯在一起,構成天下第一泉最富聲情並茂的美麗畫卷。

走,到趵突騰空的三股泉邊去看看,好多遊客可是慕了三股泉的芳名來的。走近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泉池裏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鐫刻的那三個剛勁雄健的大字:趵突泉,據傳為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史書記載,康熙皇帝也是對趵突泉情有獨鐘。康熙在位時也正值大清盛世,康熙皇帝曾於1684至1703年三次駕臨趵突泉,飲泉題字賦詩,與民同樂。第一次在趵突泉觀瀾亭內見三個泉眼浪花飛濺,色清似無,贊不絕口,興致盎然之間題禦詩一首,稱趵突泉“似從銀漢落,噴作瀑泉飛”。前後駕臨趵突泉期間,康熙皇帝即興題寫的“激湍、潤物、源清流潔”等墨跡現在還存於趵突泉景區內,每天吸引著無數來來往往的遊客。我去的那天,四周圍欄和觀瀾亭上都擠滿了人,幾場豐潤充沛的雨後正值水盛,三股泉水一波一波向上湧著,那情景真如古人詩言“雲含雪浪頻翻地,河湧三星倒映天”,“濟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獨稱第一泉”,細聽那聲音,真似翻卷的細浪和由遠而近的碧濤,或細微,或逼真,或闐靜,或轟鳴,那些擁擠的遊人目不轉睛觀賞的同時,都側耳傾聽著那不斷變幻的泉聲,是那般悅耳動聽。

趵突泉是名泉薈萃的地方,景區內遠近聞名的就有湛露泉、井影泉、望水泉、金線泉、柳絮泉、杜康泉、白龍泉等,聽那泉名,就讓人留戀忘返,每一個泉都是一個動人動聽的故事。一聽湛露泉,就能感到甘甜味美,沁人心脾,難怪明晏璧在《七十二泉詩》中吟詠湛露泉“泉如湛露味甘香,入如三焦齒頰涼”。望水泉就位於萬竹園內,竹徑通幽,穿過那片四季常青的竹林進了萬竹園就是望水泉了,泉池四周建築典雅錯落,回廊環繞,竹林相間,池中荷葉如傘,環境清幽。據記載,萬竹園曾為明朝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殷士儋所有,當時這位禮部尚書曾在園內修竹圍林,以“萬竹”名之。後來園子歸於清代號稱“七十二泉主人”的著名詩人王蘋,王蘋似乎找到了隔世仙居,陶然於竹海清泉,每天在竹影清風,飲泉品茗中讀書作詩,留下不少傳世佳作,其中以題詠萬竹園宅居的詩作“吾家望水泉邊宅,舊是平泉竹萬叢。幾缺土垣喬木下,半間茅屋菜花中”最為膾炙人口。不用我一一介紹,想必你自己就忍不住很想快到趵突泉踏水尋泉,一睹諸泉芳容了。對了,記住去的時候可一定要到漱玉泉去看看。

漱玉泉在趵突泉景區裏面來往必經的石徑旁。人們去趵突泉,除了到三股泉邊吟賞品鑒,無一例外都要到漱玉泉旁攝像留影,賞泉洗塵,讓心靈在片刻的寧靜中凈化修為。漱玉泉正對的就是李清照紀念堂。所有遊人進了趵突泉都不會錯過與清照跨越千年的約會。當初易安居士是否真的在趵突泉內吟詩賦詞已不可考,再說這也無關緊要,人們更關心的是清照已經在天下第一泉安了家,她是無數人精神上苦苦追尋的星辰和不滅的明燈,她澎湃的詞情如奔湧的趵突泉留給後人難以計數的點贊和激賞,她顛沛流離的一生也也讓所有人感慨唏噓。當時年輕可愛的清照醉酒賦詞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爭相傳誦的佳話,所有人進入清照紀念堂脫口而出的都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想到清照蕩舟劃槳,婉約清麗的那一刻究竟是在“溪亭”,還是在明湖呢?“溪亭”就在清照園內西廊的南端,那就權當在“溪亭”吧!正午時分的清照紀念堂莊重肅穆,院內古木參天,亭榭泉瀑,歇山飛檐走壁,懸山凸凹分明,雜花生樹,鶯鳥翔集,景色怡人。院內遊人如織,但沒有人喧嘩,人們在環廊的影壁前一邊走一邊默念著雕刻在影壁上的清照詞作“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進入迎門正堂,是清照的塑像,手持書卷,所思所悟有兒女情長,更多家國情懷,歷數千年,帶給我們的自然還有她冰潔如泉的風骨和魂牽夢縈的詩與遠方。

“趵突由來天下無,仙人何事覓蓬壺”,遍尋詩詞浩瀚星海,古往今來對天下第一泉的吟誦傳唱如汗牛充棟,不絕於縷。就是窮盡我的苦吟和思想,也難以言盡身臨趵突泉騰空時的那份清遠和淡凈。賞泉之余,聽泉,就更需要一種超然的意境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如今,正是泉城染金,月近中秋,最好在一個月朗星疏的夜晚,在趵突泉竹影婆娑,曲徑通幽的一處石板上坐下來,有清泉從腳下流過,在秋蟲的淺吟低唱中,在魚群的暢遊中,在清風的颯颯中,在經霜秋葉的滑落中,閑坐聽泉的叮咚,聽泉的咕咕,聽泉瀑的嘩嘩,聽這一切的音響交匯成如輕歌的旋律,從心底傳遞到耳畔,如輕舟推開漣漪,緩緩蕩開去,蕩開去……

(圖片源自網絡)

【作者簡介】崔洪國,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煙臺作協會員。曾在《膠東文學》《煙臺日報》《濱州日報》《濱州廣播電視報》膠東散文微眾平臺發表《場院裏,那露天的電影》《老屋》《石磨情懷》《聽取蛙聲一片》《又見金麥千重浪》《感知兩個城市的溫度》《那些看雲的日子》《與海陽最美的邂逅》《過年》《泉城花海》《姐姐》《泉城 遇見》《列車前方到站—徐家店》等散文近50余篇。出版散文集《尋找靈魂的牧場》。《與海陽最美的邂逅》入選齊魯晚報“青未了”優秀散文選讀篇目,收錄於《膠東散文年選2021》《清泉錄—齊魯晚報壹點號優秀作品選集》。出版《膠東散文十二家.崔洪國卷》。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投稿郵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電話:13210570289 (入會) 18765312921 (投稿)

壹點號當代散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