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死人欠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四十四集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到第二十集時四阿哥胤禛才即位,前十幾集的內容主要都在圍繞“九子奪嫡”的激烈鬥爭而進行:太子胤礽的優柔寡斷、八阿哥胤禩的咄咄逼人、九阿哥和十阿哥對胤禩的唯命是從等等,都表現得十分充分。

四阿哥在九子奪嫡中的表現看起來並不明顯,他所承擔的重任,要麼是為父皇康熙分憂,去南方賑災,要麼就是接手別人都不願意幹的差使,比如催討百官欠款,看起來是一位一心為公、全然忘私的皇子形象。

可是真相果真如此嗎?

和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相比,胤禛的性格顯然要復雜得多:

《雍正王朝》中的胤禛,網絡圖

胤礽除了憂心自己的太子之位,為此費心經營之外,就是好色,和皇上的妃子鬼混,對於其他事情並不多想,只有事情到眼前了才被動地開始考慮應對之策;

胤禩顯得十分激進,目的性也非常強,他看起來幾乎是步步為營,不是結交大臣,就是和九阿哥等人經營自己的關系網,為爭儲做準備。

和這兩位兄弟相比,胤禛每天做的事情則豐富得多:

他以給孩子請老師為名,將善於謀劃的鄔思道留在府中,隨時向他討教朝中事務的應對之策;

他調教自己府中的包衣奴才,第一個從他府裏走出的朝廷官員就是年羹堯,然後他又把李衛派出去監視年羹堯,李衛後來也成為朝廷要員,堪稱他管理政務的左膀右臂;

年羹堯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他一向以擁護太子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面前儼然是太子黨的一員,可是在太子被廢前後的危機時刻,他雖然也顧念手足之情,但是仍然聽從鄔思道的建議,沒有出去和前來求援的太子見面,又是一個置身事外的形象。

看起來他事事不關心,可是幾乎在每件事情的處理上都有他謀劃大局的痕跡。

他才是把所有人都置於他棋盤中的對弈高手。

雖然處處顯得置身事外,可是終究還是事事關心,到第16集,在胤禛的授意下,十三阿哥胤祥抄了八阿哥門人開設的當鋪,拿到了記錄朝中大臣隱私的《百官行述》,同時拿到的還有太子胤礽寫給地方官員任伯安的一封信。

《百官行述》被胤禛在眾位阿哥和大臣馬齊的見證下,一把火燒掉了。

這把火顯然很能讓朝中的大臣安心----捏在別人手裏的把柄沒有了,沒有人可以隨時拿隱私來要挾自己。

太子那封密信,則被胤禛牢牢地把握著,沒有透露給任何人。

太子胤礽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雖然八阿哥那邊的人都知道有那封信的存在,只要把信拿到康熙面前,太子胤礽的位置肯定會再次難保。

和胤禛的城府極深相比,十三阿哥性格直爽,從來沒有想過要傷害自己的哪位兄弟,尤其他和太子一向交好,所以請求胤禛把那封信一把火燒掉,好免除太子的後患之憂。

但是胤禛的態度很明確:留著,或許以後用得著。

胤禛和十三阿哥的這一招顯然讓八阿哥等人十分被動,為了掌握局面,八阿哥讓自己的管家拉攏胤禛府中的家奴高福,好讓他為自己透露消息,更重要的是,要想辦法拿到能夠彈劾太子的那封密信。

鄔思道想胤禛之所想,讓高福很順利地拿到了太子密信,給八阿哥彈劾太子提供了充足的證據。

此時的胤禛,顯然知道鄔思道在籌劃著什麼,也知道這步棋走下去之後會是什麼後果:太子第二次被廢,恐怕再沒有翻身的機會。

自己爭奪儲位的勝算會更大!

而這一步棋,顯然是由自己這一方主動走出的。

《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網絡圖

此時的胤禛表現出他性格的復雜性:他沒有像胤禩那樣為自己一時的勝利而沾沾自喜,而是帶著幾分迷惑和猶豫來到佛寺中燒香,並以講述夢境的形式向旁邊的大和尚求教:

“近日,只要我一合上眼,便見萬座大山矗立,千條河流奔湧。請問大和尚,這山是真山還是假山,這河是真河還是假河?”

不愧是皇子,做夢夢到的都是萬座大山千條江河,合起來不就是“江山”兩個字嗎?

眼見著在自己的操控之下,“倒太子”事件馬上就要成真,自己不但不會被牽扯其中,相反,還能仍然保持著一種置身事外的姿態,這對爭取父皇的好感十分有利,皇儲之位大有希望,此時夢見“江山”,當然是希望這江山是真的,而不僅僅是夢境。

不過此時的四阿哥,顯然還是夢中人,不知道自己現在走的這步棋到底是吉是兇,所以才會來到寺廟之中焚香求問。

大和尚到底是世外高人,能夠以真正置身事外的角度來解釋,他先是讓胤禛把手中的念珠放在地上,然後問他:

“現在這還是念珠嗎?”

胤禛自然極有悟性,回答道:

“不是了。既然不念,自然不是念珠。”

胤祥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大和尚繼續說道:

“倘若心中沒有江山,縱有千座大山、萬條江河,那都是虛幻。倘若心中有了江山,一粒塵埃,便是真山;一滴水珠,便成江河。”

大和尚的話說得極其文雅,不過細品,終究只是一句話:“所有這些無非是源自你自己的內心!”

接著胤禛又問道:

“那為何每當我眼前矗立起萬座大山,趟過大河之後,心中便頓生無窮煩惱、無盡憂愁?”

大和尚回答說:

“有江山便不該有我,有國便不能有家。”

聽起來有些答非所問,細一分析所表達的卻無非是:你如果想為了江山去爭來奪去,那自然會有無窮的煩惱吞噬自己;而當你有朝一日擁有天下,便要每時每刻都為全天下著想,不能只顧考慮自己小家的利益。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網絡圖

大和尚的一番話對胤禛來說,就如同撥開眼前的迷霧一般,讓他豁然開朗:想要爭奪皇儲之位,自然就不能讓自己過多顧念手足之情,想要坐上那個寶座,就不能被親情等諸多世俗情懷所牽扯。

胤禛頓悟,接下來就是毫不留情地籌劃進行爭奪儲位之戰,雖然他的籌劃都是暗處進行的,從來沒有讓自己走到臺前,看起來他是被外界形勢、在眾位兄弟恨不得你死我活的爭奪中被推到了最顯眼的位置。

可是,他又何嘗不是最大的幕後推手?

佛家看透講透的智慧,誰說不能用於世事的爭鬥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