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將軍墓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全國誠實守信模範候選人

(按姓氏筆畫為序)

301萬其珍

萬其珍,男,漢族,1942年1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三裏鄉大沙河村村民。

只因祖上傳下的一句承諾,萬其珍在百年渡口大沙河義渡26年,風雨無阻,分文不收,續寫萬家祖孫四代144年的“百年義渡”傳奇,被譽為“信義艄公”。

在恩施州建始縣與恩施市交界處,有個叫大沙河的渡口,渡船是連接兩岸農戶、學生、遊客進出的必需交通工具。1877年,萬其珍的祖父萬作柱從江漢平原舉家遷到大沙河村。當地百姓熱情接納他們,還送了幾畝田地,這讓萬家人總想“為村民們做點什麼”。於是萬作柱造了條小木船進行擺渡,還許下諾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錢。

萬其珍從小就生活在大沙河,跟著父親及叔父學習了一手嫻熟的擺渡技術。1995年,第三代擺渡傳人萬其珍從叔父手中正式接過篙桿,也接過了萬家的承諾。和祖輩父輩們一樣,無論酷暑寒冬,還是深更半夜,只要有人喊“過河”,萬其珍都會立即起身撐篙,“只能船等人,不能人等船”。26年間,萬其珍撐壞了3只船、幾十把竹篙。難得的是,雖然大沙河水時而淺約數尺,時而深過60米,但萬家撐船100多年來,從未出過一起安全事故。

萬其珍的言傳身教也深深地影響著子孫們。2006年,萬其珍不小心滑倒,摔壞了胳膊。痊愈後,在外打工的大兒子萬芳權不放心父親身體,決定回家接過篙桿,也承襲著萬家新的艄公之諾。

要問百年義渡靠的是什麼,萬其珍質樸地說道:“承諾了的事,就要堅持做到底。”如今已79歲的萬其珍,仍堅守在渡口,每次聽到村民的吆喝,就會像接到命令的老兵一般立即起身,解開船繩,起槳撐船。孫子萬秋林在耳濡目染之中,堅定信念,時刻準備接手成為新的“信義艄公”。

萬其珍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誠信之星”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02王成幫

王成幫,男,漢族,1936年7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康都街道花園街社區居民。

從“戰場”到“沙場”,王成幫退而不休,在新疆義務植樹29年,成功培育“成幫柳”,義務育苗植樹100多萬株,被譽為“堅守初心不移、守護綠水青山”的優秀典範。

1956年,王成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來到新疆,參加屯墾戍邊、西藏平叛、邊境反擊戰、興建農場等,多次榮立二、三等功,是黨的九大代表。他曾說過:“我20歲當兵,從甘肅到新疆部隊駐地,坐汽車走十幾天,沿途滿目戈壁荒灘、漫天黃沙、人煙稀少。我想,只要有樹有草有植被就有人生存。所以我熱愛植樹,樹就像我的娃娃一樣。”從此,王成幫與播綠造林結下了不解之緣,年年參加駐地義務植樹活動。

1992年,王成幫從部隊退休後,主動為塔裏木石油基地和孔雀河風景旅遊帶義務育苗植樹。2001年,他來到庫爾勒市園林處,當了一名“不拿工資的臨時工”。義務從事綠化工作以來,王成幫不顧年事已高、身體多病,將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植樹綠化工作上,傾心傾力、無怨無悔。

2001年,王成幫發現一棵以前沒見過的柳樹,具有樹形好、病蟲害少、抗旱性強等特點,非常適合作為城市綠化樹種。在庫爾勒市園林處的指導和幫助下,他成功培育了這一優良品種,有人提議叫“成幫柳”。截至目前,“成幫柳”已培育18代,在庫爾勒城區大面積栽植,總數超過1萬株。

2005年,王成幫不幸身患肺癌,醫生說最多活6個月。他知道後淡然面對,人在醫院心裏想的還是育苗植樹。他對老伴說:“我決不能死在病床上,我要趁活著多植樹,還有很多事沒做完……”病情稍有好轉,他就忙著育苗植樹,壓根沒把自己當病人。日復一日,王成幫靠著堅強的意誌戰勝了病魔。

29年來,王成幫培育和種植樹木達100多萬株,培育樹苗價值超過120余萬元。他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踐行著當初的誓言:“為邊疆的植樹綠化事業奮鬥終生,就是死也要死在綠化工地上。”

王成幫榮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範等稱號。

303王剛

王剛,男,漢族,1972年12月生,中共黨員,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支隊長。

王剛始終牢記使命、勇於擔當,不畏犧牲,在南疆反恐維穩最前沿工作20多年,參與處置10多起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參加搶險救災和重大臨時性任務30余次,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作出突出貢獻,以實際行動踐行報國為民的赤誠諾言。

精武強能、敢打敢拼,堅守建功邊疆的初心使命。王剛生在新疆、長在新疆,對新疆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把衝鋒在前、逢敵亮劍作為座右銘,帶領官兵苦練技能、隨時待戰。2002年2月,王剛帶領特戰隊員突擊暴恐分子窩點,一腳踢開即將爆炸的爆炸物,與戰友合力擊斃暴徒4人,擊傷活捉1人。2015年9月,他帶領官兵在拜城高原山區連續搜剿50余天,頂風雪、蹚冰河、爬陡壁、越溝壑,奮不顧身衝進暴恐分子藏身的山洞,一舉擊斃多名暴徒,創造了高海拔復雜山地作戰全殲暴徒的重大勝利,有力震懾了暴恐分子的囂張氣焰。

不計得失、甘於奉獻,兌現紮根邊疆的莊嚴承諾。2014年,王剛在副支隊長崗位上已工作4個年頭,有人勸他:“憑著一等功的榮耀,轉業在烏魯木齊安排個職位。”他說:“既然選擇了部隊,就要戰鬥到最後一刻、工作到最後一秒。”30年軍旅生涯,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部隊建設上、用在完成任務上,不是衝鋒在反恐戰場,就是馳騁在比武賽場,毫不顧及個人得失,用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書寫邊疆衛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心系群眾、真情為民,踐行造福邊疆的不變誓言。王剛始終把聚民心、保穩定、促和諧作為重要責任,把愛疆為民誓言融入工作點滴之中。無論是執行任務,還是到駐勤點檢查工作,他都積極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富民優惠政策、法律知識,向各族群眾傳播黨的聲音。他還長期與阿依庫勒鎮恰其村結成扶貧幫困對子,幫助修建小學,改善生活條件等。在巴楚縣7.2級地震救援中,他帶領官兵冒著余震危險,在左腿受傷的情況下,連續13個晝夜奮戰在災情最嚴重地方,被災區群眾親切地稱為“永不疲倦的好巴郎”。

王剛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2次,榮獲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最美奮鬥者稱號,被授予“八一勛章”。

304王輔成

王輔成,男,漢族,1940年6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師範大學退休幹部。

他牢記“活著樹一面旗幟,倒下鑄一座豐碑”的諾言,將自己始終信奉、堅守與踐行的馬克思主義真理傳遞,27年來累計開展宣講1500多場,直接受眾達40多萬人次,還捐出多年積蓄,用於扶危濟困、助弱幫殘。

1982年,“中國保爾”吳運鐸曾送給王輔成一句話:“把一切獻給黨。”幾十年過去,王輔成時常對著這6個字凝神靜思,咀嚼品味字裏行間飽含的共產黨人的忠誠與信仰。“活著樹一面旗幟,倒下鑄一座豐碑”,王輔成把它作為對黨的承諾,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兌現。

1994年退休後,為了讓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好地立誌成才、報效祖國,他決心以開設講座的形式,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遞給他們。他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我們不去講,誰去講?這是共產黨人的使命和天職,不僅要講,還要大講、特講、理直氣壯地講。”

他的“三觀”宣講有聲有色,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從南國講到北疆,從“三觀”講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黨史”講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邀請他宣講的單位絡繹不絕,只要時間和身體允許,他總是有求必應,曾有過一周最多宣講6場,一天最多宣講3場的紀錄。2021年4月,因病住院期間,他還為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泌尿外科黨支部上了一堂特殊黨課。

他給自己的宣講“約法三章”——站著講、脫稿講、不計報酬講,後來又加上了不吃飯、不接送。他把自己多年的積蓄用於扶危濟困、助弱幫殘,累計捐款50多萬元。

王輔成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最美奮鬥者、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等稱號。

305盧仁峰

盧仁峰,男,漢族,1963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兵器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焊接技師。

他身殘誌堅、信守承諾獻國防,四十多年如一日,從一名不懂技術的知青,成長為擁有焊接絕技的“大國工匠”,參與制造的裝備5次圓滿完成共和國閱兵任務,並培養出幾十名技術骨幹,為軍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1979年,年僅16歲的盧仁峰進廠從事焊接工作。“獻身國防一輩子”,是他對自己,也是對軍工事業許下的諾言。文化程度低,看不懂工藝又弄不懂原理,他就跟在師傅身邊默默看、拼命學、反復練。無論走到哪裏,他都隨身裝著筆記本,師傅的傳授、自己的心得慢慢形成20余萬字的筆記。因為勤奮好學,他的焊接技藝不斷提高。

1986年秋,就在盧仁峰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卻在某軍品生產攻堅中意外發生工傷,左手4級傷殘。在轉崗還是留下來繼續從事焊接工作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

經過8次手掌修正手術,完成骨髓炎治療後,他重返崗位,自制了一只“鐵環”套在左手腕兒上固定支撐,反復訓練恢復技術能力,還定下每天練100根焊條的“底線”。憑著最初的承諾和不服輸的韌勁兒,經過刻苦訓練,他不僅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還練就熔化極氬弧焊、微束等離子弧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等絕活兒,發明的“短段雙向減應力焊接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2009年,某型閱兵裝備首次批量生產,面對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高水平、嚴要求的質量標準,盧仁峰主動請纓,利用焊接變形的特性,采用“正反面焊接,以變制變”的操作方法,使產品合格率達到96%,為裝備量產提供了準確數據和制造經驗。2012年,“盧仁峰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成立,他主動與集團公司簽下“高師帶高徒”協議,帶出的幾十名徒弟個個都成了技術骨幹。

盧仁峰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內蒙古自治區自強模範等稱號,被授予中華技能大獎。

306史忠玲 毛桂艷

史忠玲,女,漢族,1973年3月生,遼寧省朝陽環境集團機掃公司一線清掃職工;毛桂艷,女,漢族,1962年9月生,遼寧省朝陽環境集團垃圾排放分公司移動垃圾箱保潔員。

她們是重信守諾、拾金不昧的城市美容師。在財物面前,史忠玲和毛桂艷沒有動心,將拾得的價值280萬元金錠物歸原主。面對失主的現金感謝,她們婉言謝絕,拾金不昧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

2021年1月9日下午2時許,史忠玲和毛桂艷像往常一樣,在馬路上進行清掃作業。其間,兩人發現路面上有一個白色帆布袋,撿起打開後發現是4塊金黃色的金屬,像是黃金。於是,兩人就按照平時撿到物品的處理方法,決定在失主來尋找之前,先放到史忠玲的作業車上代為保存,如果下班了還沒有人來詢問認領就上交給公司專設的失物招領平臺尋找失主。大約過了一小時,一名神態焦急的中年男子來到史忠玲和毛桂艷的工作地點詢問,講述他的父親不慎將一個白色帆布袋遺失,袋中裝有4塊金錠的事。史忠玲、毛桂艷兩人核準相關信息後,立即按照公司失物招領程序,將作業車上裝有4塊金錠的帆布袋交還失主。當失主告訴她們金錠價值280萬元時,兩人表示物歸原主是天經地義的事,並婉言謝絕了現金酬謝。

史忠玲從事環衛工作16年,毛桂艷從事環衛工作5年,兩人始終堅守工作一線,兢兢業業扮靚城市面貌。多年來,發生在她們身上誠實守信的事情還有很多,平時常把撿到的手機、錢、銀行卡、證件等,及時交還失主或上交公司失物招領平臺。“物歸原主天經地義,不是我們的,拿了會心不安的。”這是她們的心裏話。

史忠玲、毛桂艷榮獲遼寧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07馮玉堂

馮玉堂,男,漢族,1960年4月生,山西省臨汾市蒲縣紅道養老院院長。

馮玉堂立下讓孤寡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諾言,開辦養老院13年,接收孤寡老人120多人次,把老人當作親人,用大愛踐行承諾,給老人們一個溫暖的家,被譽為重信守諾的“信義院長”。

2008年,在養老院開辦之初,馮玉堂就發誓,要讓無依無靠的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13年來,他心懷大愛、再難不說難,像珍愛生命般信守諾言,向每一位孤寡老人敞開大門,悉心照料每一位來院的老人,讓養老院成為他們溫暖的家園。

為把每一位老人都照顧周到,馮玉堂投入很多資金。花錢的地方很多,進賬的途徑很少。因此,多年間,養老院常常入不敷出,各項開銷捉襟見肘。但他為老人們能有個家,始終咬緊牙關,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在守信踐諾道路上默默負重前行。蒲縣地處山區,冬天溫度較低,為不讓老人們受凍,他變賣自己搞基建時留下的建築設備,給養老院添置鍋爐、開通暖氣。他說:“老人們那麼信任我,我不能虧待他們!”

為更好地照顧老人,他摸索總結出一套有效的看護管理方法,下足繡花功夫。對每一位新入住的老人進行體檢,根據每人不同情況“量身定制”陪護方案,因人而異提供精細服務。在住宿方面,把身體較好和身體較差的老人搭配居住,以便互相照應;在飲食方面,根據老人們不同口味,編成多個小組,合理搭配膳食,以便老人們各取所好。考慮到老人們大多體弱多病,為保證食物新鮮有營養,馮玉堂還在養老院附近承包4畝地,種植蔬菜水果,散養土雞家禽,保證副食供應。

馮玉堂榮獲山西道德模範稱號。

308朱祥務

朱祥務,男,漢族,1965年5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亞東大藥房主治醫師。

朱祥務憑著對西藏這片土地的摯誠熱愛,開辦多家藥店診所,以實際行動堅守著“誠實守信,服務人民”的理念,詮釋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誌”的革命軍人本色。

誠信經營,鑄就品牌藥店。37年前的那個夏天,朱祥務從四川參軍到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某部服役。入伍後第一年因公負傷,病愈後落下了殘疾。在組織安排下,朱祥務到內地學習醫術,考取了醫師、藥師資格。1998年退役時,朱祥務選擇留在西藏自主創業,在亞東縣開辦了個體診所和藥房。藥品經營事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朱祥務嚴把藥品質量關,嚴格按要求規範藥品進、銷、存全過程,通過了藥品經營企業GSP認證。在購進藥品時,他對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進行嚴格審核,審核合格後才建立供需關系。“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促發展”,朱祥務先後開辦3家藥店、1家診所,從未出現過藥品質量安全事故,累計納稅近100萬元。在售藥過程中,他帶頭踐行也嚴格要求員工時時處處為病人著想,準確詳實介紹藥品功效,細心周到指導病人科學合理用藥,不讓群眾多花一分冤枉錢。

誠心服務,贏得群眾信賴。“我會持續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免費提供應急醫療用品和防控物資。”朱祥務鄭重承諾。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了解到亞東縣防疫物資不足,就通過內地的親戚朋友,多方籌集購買防疫物資和藥品,為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安幹警、醫務人員、環衛工人捐贈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日常經營中,朱祥務把文明服務的理念融入每個員工心中,把顧客的小事當作藥店的大事來辦,堅持為顧客免費提供測量血壓、血糖等便民服務。他為當地殘疾人員、低保戶及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醫療服務。他免費為五保集中供養中心老人看病,帶領商戶為國防建設捐款捐物,資助6名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深受當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朱祥務榮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稱號。

309劉習明

劉習明,男,漢族,1959年4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長沙生殖醫學醫院院長。

38年初心不改,專註不孕癥的研究和治療,為近3萬個不孕癥家庭實現生兒育女夢想;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26年來減免患者治療費用1000余萬元,為踐行“醫者仁心”寫下最美註解。

踐行初心與諾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劉習明在行醫過程中,常接觸到不孕癥患者。1983年,劉習明立下諾言: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哪怕耗上一生的時間。劉習明遍訪全國知名老中醫,廣讀中醫典籍,刻苦鉆研醫術。1995年,劉習明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了長沙不孕不育專科醫院。2008年該院獲批試運行夫精人工授精技術。2013年獲批正式運行試管嬰兒技術。目前醫院已形成中醫中藥、康復理療、西醫手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不孕癥治療體系。

劉習明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他嚴格規範醫療項目收費,“因病制宜”制定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經檢查確診無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勸導,不做無謂的治療。他身體力行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廉潔行醫,拒收紅包、禮品。他為特困家庭患者減免醫療費,甚至補貼回家路費。26年來,劉習明為4000多名患者減免治療費達1000余萬元。

劉習明常年組織醫療隊深入貧困、偏遠地區免費送醫送藥;他在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南華大學等大學設立“劉習明獎學金”,目前累計獎勵學生460人次、教師52名,獎金合計115.4萬元;他為武陵山區等省內90所曾是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累計捐款1850余萬元。

劉習明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310劉付昌郭德剛

劉付昌,男,漢族,1922年5月生,生前系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魯班街道山水社區居民。郭德剛,男,漢族,1951年1月生,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魯班街道隆堡社區居民。

劉付昌、郭德剛兩名退伍軍人,在烈士陵園接力守陵50余年,起早貪黑,無怨無悔,用誠實守信的高尚情操,守護“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讓英烈事跡代代相傳。

遵義市仁懷市魯班場紅軍烈士陵園,長眠著長征中犧牲的紅軍烈士。1968年,遵照組織安排,退伍軍人劉付昌接受了守護烈士陵園的任務,立下“我一定守好,守到老死”的誓言。他修圍墻、修道路、修墓地,栽樹、掃地……一守就是50年,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在守陵的同時,他還向前來祭奠烈士、為英魂掃墓的人們講述紅軍故事3000多場次,讓更多人了解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跡。

為了維修烈士陵園,劉付昌帶著工人從山腳下一塊一塊把磚背上山,再一塊一塊用磚砌起圍墻。陵園裏雜草叢生,劉付昌又一背簍一背簍地從山腳下背土上山,然後種上樹木。有時候,甚至將石旮旯鑿出洞,再培土種上柏樹。這一幹就是3年,工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劉付昌始終堅持。陵園修繕完畢,劉付昌就在烈士墓旁搭起簡易工棚安了“家”,幾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長眠於此的紅軍烈士。

1999年,同為退伍軍人的郭德剛了解到劉付昌老人守護烈士陵園的事跡後,深受感動,主動向民政部門提出申請,成為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護者。劉付昌老人用50年的時間踐行“守到死”的承諾,在他逝世後,郭德剛不負重托,接力守護好陵園的每一寸土地。

兩代守陵人守護的是烈士忠魂,堅守的是對黨忠誠的初心和承諾踐諾的使命。

劉付昌榮登“中國好人榜”。

311劉明靜

劉明靜,女,漢族,1975年10月生,重慶市銅梁區少雲鎮關濺小學教師。

鄉村教師劉明靜,為兌現一句“安全護送孩子渡江”的承諾,克服重重困難,每天義務護送學生安全乘船過江。她用13年的默默堅守,詮釋了一諾千金的含義和分量。

關濺小學是邱少雲烈士故鄉的一所鄉村小學,部分學生來自瓊江對岸的偏遠村子。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由於距離學校太遠,如果完全步行,繞行通過上遊的一座大橋,需要近3個小時,於是乘船過江便成了孩子們上學的捷徑,但乘船上下學的安全問題成了大家最擔憂的事情。2007年,擔任關濺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的劉明靜聽說班上的一名學生在船上打鬧,差點掉進江裏。後來,劉明靜了解到這名學生的母親去世、父親靠打零工維生,幼小的她不得不每天獨自乘船過江上下學。當時,劉明靜便對孩子父親許下承諾:“孩子交給我來照顧,請放心,我會保護她的安全。”

劉明靜決定把家從銅梁城裏搬到少雲鎮上,方便去瓊江對岸接孩子們上學。她在少雲鎮租了一間房,把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給老人照顧,開始日復一日義務護送學生渡江。從護送自己班上兩三名學生,到護送全校的20余名學生渡江,一幹就是13年。每天早上5點半她就早早起床,坐船到對岸碼頭等待孩子們到齊,再一起乘船過江到校。下午放學,她又護送孩子們過江回家,全部安全下船後才放心離開。13年來,劉明靜牢記當初那句承諾:“只要坐船過江的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看管好。”

在劉明靜的影響下,關濺小學的老師們自發組建了“渡娘”少雲誌願服務小分隊,在奔流不息的瓊江上護送孩子們。13年來,關濺小學沒有一名學生因乘船發生意外。因為“渡娘”,邱少雲故裏這方英雄的土地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溫情和暖意。

劉明靜入選“重慶好人”。

312湯金德

湯金德,男,漢族,1949年3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阪裏鄉新春村村民。

7年前,湯金德的兒子因誤食毒蘑菇去世,他不僅要承受喪子之痛,還要償還因搶救所借的欠款。為此,他和老伴緊抓精準扶貧契機勞動創收,履約踐諾,一筆筆還清24萬元欠款,彰顯一名老黨員的誠信與擔當。

2014年3月17日,因誤食采回的毒蘑菇,湯金德的兒子、孫女不幸中毒。經過一個多月的搶救,兒子仍因中毒太深不幸去世,年僅7歲的孫女幸存下來。痛失愛子的湯金德和老伴何阿秀為搶救搭進全部積蓄7萬元,並舉債24萬元。湯金德深知這些救命錢是親友鄉鄰們東拼西湊而來,用心將每筆款項都記在賬本上。這位46年黨齡的老人認定,救命恩情不能忘,誠實守信更是萬萬不能丟。

一諾重千鈞,盡管好心的親友鄉鄰們從未主動提及還錢的事,湯金德和老伴卻堅決要還債。然而,湯金德年事已高,且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老兩口還要承擔醫療費、孫女的撫養支出和家庭開支,還債初期舉步維艱。

2016年,受惠於精準扶貧政策,湯金德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了低保兜底。湯金德得益於政府為貧困戶購買的扶貧保險政策,就醫取藥幾乎不用額外花錢。孫女就學享受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湯金德和老伴全心全意投入到產業扶貧計劃中,種植無公害蔬菜,將愛心人士提供的蛋雞用於蛋雞養殖和土雞蛋銷售。老伴還將家裏的四畝地打理得井井有條,種了水稻、韭菜、辣椒、玉米。湯金德夫婦成為鄉裏的脫貧能手和示範戶。

湯金德平時舍不得多花一分錢,即便是低保救助金,也要盡量省下來還債。500元、1000元、1500元……只要手中一有余錢,湯金德便按照當年的賬本一筆一筆地還。直到2020年,已經71歲的湯金德終於還清了24萬元債務,他的故事也在當地傳為誠信美談。

湯金德榮登“中國好人榜”。

313許國強

許國強,男,漢族,1967年2月生,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吾雷村村民。

許國強堅守“為農牧民放電影”信念,33年義務放映電影,從沒有要過任何報酬,把紮根基層、服務群眾作為人生奮鬥的目標,被鄉親們稱為“農牧民的放映員”。

1988年,在家務農的許國強意外接觸到電影。得知自己有機會成為一名電影放映員,他沒有猶豫,就此踏上為共和縣農牧民群眾義務放電影的道路。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區,這可是份苦差事。村與村之間有的相隔幾十公裏,有的上百公裏,常常還需要翻山越嶺、蹚水過河。許國強堅持背著放映機和膠片,不分晝夜、無論寒暑,風裏來雨裏去,常年奔波在農牧區的各個村莊。

通過放電影,許國強結識了現在的妻子。2009年端午節,許國強夫妻倆放棄與家人團聚過節的機會,到幾十公裏外為村民放電影。放完電影後,深夜在回家的路上忽遇大暴雨,山洪衝斷了公路,放映機和摩托車被洪水衝走。他跳入洪水中想把放映機搶撈上來,可是洪水太大,機器沒有撈著,自己也差一點被洪水卷走。在有關部門支持下,許國強有了新的放映設備,而他也更加堅定了要當好一名義務放映員的信念。

從1988年到2021年,許國強放映電影一幹就是33年,放映7000余場,觀眾達40余萬,“草原夫妻放映隊”在海南州家喻戶曉。30多年來,許國強夫婦的足跡遍布共和縣的山山水水,他們送電影進農村、進牧區、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軍營。雖然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他們始終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默默堅持送電影下鄉,送溫暖給鄉親。

許國強榮獲全國禁毒工作先進個人、青海省勞動模範等稱號。許國強夫妻放映隊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314嚴正

嚴正,男,漢族,1974年2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靜安區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團隊長。

在國家博物館內,有一份特殊的“藏品”——51把鑰匙。這51把鑰匙承載著社區醫生嚴正對51戶患者的暖心承諾,也寄托著患者及家人對其滿滿的信任和感激,他用這些鑰匙打開了醫患之間的關愛和信任之門。

1995年,嚴正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後踏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社區醫生。此後的26年裏,他以誠信的態度、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秉持醫者仁心,無私奉獻群眾,成為一方百姓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家住彭浦鎮萬榮小區的陳阿姨患有腦梗死、肢體偏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嚴正每周至少3次上門,為陳阿姨做推拿和針灸治療。因為家裏缺少人照顧,陳阿姨幹脆就把自家鑰匙交到嚴正的手裏。自此以後,1把鑰匙,10把鑰匙……先後有51位患病老人把自家的鑰匙交給了他。從此,嚴正成了社區居民的“自家屋裏廂人”。

嚴正堅守醫生職責、信守承諾,總是在居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他們身邊。他服務的患者多為70歲以上、腦梗或中風偏癱等臥床不起的老人,還有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或是無依無靠的獨居老人。他手機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即便占用休息時間也從不計較。他常常頂風冒雨堅持出診,夜半時分緊急飛奔,只為盡早幫患者解除病痛。

嚴正恪盡職守,不負生命囑托。“五心工作法”是他多年工作總結出來的心得。按照這種方法,工作中耐心問診,不遺漏一點點蛛絲馬跡;治療上因人而異,註重心理疏導;將專業技能靈活運用到每一名患者身上,讓病患恢復健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保證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治療不被中斷,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他仍堅持為老人們提供上門服務。

截至2020年底,嚴正累計接待門診患者13萬余人次,上門服務4.9萬余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300多張。

嚴正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15嚴明友

嚴明友,男,漢族,192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朱灣鎮朱灣中學退休教師。

嚴明友兩次參軍入伍,以身報國。退伍後,他放棄舒適工作環境,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學校去教書,一教就是近40年。退休時,他堅決放棄離休待遇,繼續義務為農村邊遠學校教學30余年。他用一生堅守信仰,用丹心書寫忠誠。

兩次參軍入伍,堅定革命信仰。1942年,一支新四軍隊伍駐紮在嚴明友家裏,耳聞目睹革命隊伍救苦救難的革命義舉,他毅然報名參軍,成為一名文藝兵,後因年齡小,入伍不到一年被精減回家。嚴明友誌向不改,1949年7月,終於第二次參軍。兩次參軍歷練,堅定了嚴明友對黨和人民事業的信仰和忠誠。

以身許黨報國,信守為民宗旨。1952年轉業時,嚴明友被調到盱眙縣文教科當會計,當得知農村師資緊缺,僅當了63天會計的他申請到條件艱苦的學校去教書,而且一教就是近40年。退休時,他本該享受離休待遇,卻說:“黨培養我這麼多年,我不應該向組織伸手要待遇、要福利。”最終他放棄離休待遇,義務到多所農村學校教授音樂課,最遠的學校要走10多裏路,他每天早早出門,從未間斷、從不遲到。“我要用音樂與孩子進行心靈對話,在三尺講臺上播撒愛國主義的種子。”嚴明友說,這是他的畢生追求。

一生安貧樂道,盡顯赤子之心。幾十年來,嚴明友總是對他人無私相助,對自己嚴苛摳門。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瓦房就是他的家,除了書籍報紙,最值錢的就是一架鋼琴。他把省下來的錢捐給汶川和玉樹地震災區,捐給偏遠鄉村學校,捐給貧困家庭孩子。“我的錢都是黨和人民給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要捐出去。”嚴明友說。

嚴明友榮獲安徽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16杜海寬

杜海寬,男,漢族,1963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西機務段包頭運用車間電力機車司機。

“當一名優秀的火車司機”,這是杜海寬走上崗位第一天就立下的誓言。他36年如一日堅守一線,創造連續36年零違章、零違紀、零責任機破、零責任晚點、零旅客投訴的“五零”紀錄,還帶出一支業務強、水平高的隊伍。

1985年,杜海寬畢業分配到包頭西機務段後,堅決放棄坐辦公室的機會,來到一線,從蒸汽機車司爐幹起。憑著肯鉆研、不服輸的勁頭,他3年內實現從司爐、副司機到司機的三連跳,也實實在在品嘗到奮鬥帶來的甜頭。

隨著牽引機型的不斷升級換代,他總是學在先、衝在前,總結出內燃機車“風源故障20秒快速處理法”、電力機車“察、檢、驗”三字故障處理法等,成為大家公認的“技術大拿”。

“火車開得好不好,我們自己知道,旅客更知道,開車要想著坐車人,讓旅客坐得穩、坐得踏實是火車司機的天職”,這是杜海寬掛在嘴邊、記在心上的承諾。2010年,他開始承擔包頭至榆林間旅客列車的牽引任務。這段303公裏的線路上隧道多、坡道多,他結合線路縱斷面和新機型特點反復試驗,在操作臺立積木測平穩度,總結出“三固定、兩測速、一對標”的平穩操縱法,確保行車平穩、安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更是自我加壓、擔當奉獻,主動申請執行非常預備11次,發現、消除安全隱患9起。多年來,杜海寬帶出了50多名業務強、水平高的火車司機,其中10多人還走上不同的管理崗位。

杜海寬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內蒙古自治區道德模範、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317李愛雲

李愛雲,女,漢族,1948年6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退休職工。

李愛雲是新四軍劉老莊連指導員李雲鵬烈士的妹妹。她立誓守護82位烈士哥哥一輩子,毅然插隊落戶異鄉;她52年信念如磐、無怨無悔,多次放棄特招參軍、推薦入學、回鄉工作的機會,堅守紅色土地;她45年講述英烈故事,開展義務宣講2000余場,覆蓋受眾16.8萬人次。一句承諾,一生堅守,弘揚紅色文化、賡續精神血脈。

立下承諾,守護烈士哥哥們一輩子。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在劉老莊與日寇浴血奮戰,指導員李雲鵬和戰友共82位勇士壯烈犧牲。李愛雲從小對未曾謀面的英雄大哥無比敬仰。1967年3月18日,李愛雲隨父母第一次從家鄉徐州沛縣來到哥哥的犧牲地劉老莊,成千上萬的淮陰父老鄉親手捧白花祭掃82位烈士的場景深深震撼了她。“大哥和他的戰友們安息在這裏,我以後就在這裏陪他們一輩子。”李愛雲下定了決心。

執著堅守,用半個多世紀來陪伴。1969年7月,21歲的李愛雲獨自辦理戶口轉遷手續,插隊落戶到劉老莊大隊,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組織上關心她,特招去參軍,她沒有去;推薦她去大學讀書,她放棄了;安排回家鄉工作,她依然推辭……有人曾問她是否後悔當初的選擇,她說:“我這樣做,是一份承諾和責任;我這樣做,人生更有意義和價值,我作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

傳承弘揚,義務宣講英烈精神。從1976年5月起,李愛雲就堅持向中小學生、解放軍和幹部群眾義務宣講82位烈士的英雄事跡。45年來,李愛雲累計開展義務宣講2000余場,先後被20多家單位聘為校外輔導員,連續10年為高一新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連續18年為入伍新兵作國防教育報告。今年適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73歲的李愛雲更加忙碌,每天紅色宣講活動排得滿滿的。“烈士妹妹講黨史”成為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的特色。為了接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烈士精神血脈,李愛雲從女兒6歲起,每年都帶著她到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祭掃;外孫女還沒記事,就被抱來看望82位英雄舅爺爺。李愛雲常說:“以後我講不動了,我的女兒、孫女還要接著講。”

李愛雲榮獲江蘇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18李耀梅

李耀梅,女,回族,1964年2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大河鄉龍源村村民。

李耀梅誠信待人、誠信立業,靠紮掃帚還清30萬元“情義債”。她的人生經歷,體現了“誠信之美,貴於千金”的人格魅力。

2008年,李耀梅離異後與女兒相依為命。長期以來,由於身體不好,主要靠在山中拔芨芨草紮成掃帚,到集市售賣維持生計。2013年,她胃部腫瘤復發再次住院,女兒四處借錢為媽媽治病。最後向常年訂購掃帚的客戶借了9萬元。就在娘倆省吃儉用辛苦還債的時候,厄運再次降臨。2015年10月,送女兒上學返回途中,李耀梅遭遇交通事故,右腿粉碎性骨折,頭部、頸部等多處受傷,這次又從5名客戶手中借了16萬元。經搶救,李耀梅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落下終生殘疾。加上親友處的借款,她兩次住院背負了30萬元的債務。

沒人催李耀梅還錢,可出院後兩個月,她就開始下地幹活。從此以後,李耀梅開始早上5點起床、夜裏12點睡覺的忙碌生活。每天紮掃帚、餵羊養雞還債是她生活的全部。李耀梅對制作的掃帚高標準、嚴要求,從不給顧客發次品。她就一個念頭:“他們借給我這麼多錢,別說利息,連欠條都沒要,人家對咱好,咱要講誠信,咱不能坑好人。”

2017年,李耀梅女兒考上大學,為了讓女兒順利完成學業和早日還清債務,她想擴大紮掃帚的規模。在駐村扶貧工作組幫助下,她貸款5萬元購買機器,租鄰居閑置的房屋,還請來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始大規模紮掃帚,產量從每月不到1000把提升到2000余把。

2019年3月,李耀梅終於還清了最後一筆債務。同年4月,她又結清5萬元貸款。村裏人都說:“這女人攢勁得很,她的經歷放別人身上,早就被壓垮了,但她像是在和命運叫板一樣,命運把她摔得多慘她都會爬起來。”還清債務後,她主動找駐村扶貧工作組要求脫貧摘帽:“自己的生活好多了,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

李耀梅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319楊明

楊明,男,漢族,1984年7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畢節黔西市錦繡學校教師。

楊明紮根貴州黔西山區,足跡遍布黔西多所學校。他堅持走訪山區留守兒童,幫助困難家庭,資助貧困學子,聯系公益組織、企業助推鄉村學校建設和發展,始終守護著黔西山區孩子們的求學夢。12年的堅守,楊明和山裏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們親切稱他為“楊爸爸”。

為了山區的孩子,他毅然選擇堅守。2009年,25歲的杭州小夥子楊明放棄月入過萬的工作,來到貴州省黔西山區支教。那裏條件非常艱苦,沒有通村公路,出行只能靠走或摩托車帶;沒有教師宿舍,住的是雜貨間,窗戶是紙糊的,冬天特別冷;那年恰逢西南地區旱情,吃水不便,得走很遠的路用扁擔挑水喝。一年支教結束,楊明毅然決定繼續留下。在曾經位於深度貧困鎮的景山小學,他一人承擔多個年級的教學任務,不顧山高路遠,堅持逐戶家訪,足跡遍布30余個行政村。

為了山區的孩子,他再次選擇留下。2018年3月,觀音洞鎮新合、熊洞兩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新開了幼兒園,楊明又一次主動請纓,每天往返近30公裏,一師一園守護村裏10余名學齡前兒童。楊明曾考上公費研究生,可為了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再次選擇留下。

支教至今,楊明積極助推教育均衡發展,在他的奔波牽線下,促成杭州市蕭山區高橋小學與黔西市觀音洞鎮沙井小學的校際結對。楊明一直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戰,致力於控輟保學、教育脫貧。他特別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在觀音洞鎮兩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支教時,他積極開展特殊家庭走訪,成了一些特殊家庭孩子的“代理爸爸”。

楊明榮獲貴州省道德模範稱號。

320楊波

楊波,男,苗族,1982年1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2010年,28歲的楊波主動報名到“貴州最高村”——海嘎村擔任第一書記。他承諾,“海嘎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不下山”。11年間,他先後4次駐村,帶領村民興產業、搞旅遊、辦合作社,村裏人均純收入達到當初的6倍多,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過去,海嘎村的村民一度住茅草屋、吃望天水。楊波從相關部門爭取到項目資金5萬元,幫助村裏修了30余口水窖,從海拔1700米的大灣水廠提水上山至海拔2500米的海嘎村,解決了村裏的吃水問題。

為進一步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他通過四處協調爭取,幫村裏安裝了260多盞太陽能路燈,完成了310多戶村民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四在農家”改造,全部建成通組路、串戶路,還解決了手機移動信號的覆蓋問題……

初戰告捷,讓楊波更有信心,更有動力。當2013年下派第二批駐村幹部時,他又主動申請繼續駐村。“來的時候說的誓言還沒實現,我絕不能走!”他繼續帶領村民建設基礎設施,發展壯大產業,海嘎村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股份,戶戶有產業”的格局。

2014年12月,楊波的父親離世,正在駐村的他沒有趕上見父親最後一面,這成為他心中永遠的遺憾。聽聞消息,海嘎村20多位村民代表奔波近200公裏,自發趕來陪楊波送父親最後一程。

面對情深義重的鄉親,想到海嘎特色民族村落建設、精準脫貧等項目還沒有最後完成,楊波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又回到海嘎村,這是他第三次駐村。2017年4月,楊波第四次駐村。根紮得深才能長出參天大樹。如今,雖然海嘎村已經擺脫貧困,但楊波依然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他說,駐村沒有完成時,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楊波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321楊愛公

楊愛公,男,漢族,1929年5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邯鄲市涉縣遼城鄉石門村村民。

楊愛公懷著一片赤誠之心,22歲開始上山為左權將軍守墓,並堅持為前來瞻仰將軍的人們講述英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楊愛公義務守墓至今整整70年,他用一生堅守書寫了初心不改、信念如磐的美德華章。

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時任八路軍副參謀長的左權將軍為掩護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壯烈犧牲。當年10月,左權將軍的靈柩安葬在涉縣石門村太行山麓的蓮花山。左權將軍安葬那天,楊愛公也在現場。他當時雖只有13歲,但由於自己的父親和爺爺先後被日本侵略者殺害,當親眼看到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而犧牲的左權將軍埋葬於此,他幼小的心靈激蕩不已。

1950年10月,左權將軍的遺骨移至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雖然忠骨已去,但英靈猶在,蓮花山下的烈士公墓依舊保留,每年清明節人們都會自發到這裏祭奠緬懷左權將軍。楊愛公主動請纓成為守墓人。他經常到墓區清掃垃圾,修剪雜草,一邊務農,一邊守墓,一守就是70年。

近年來,隨著楊愛公年齡逐漸增加,對左權將軍墓區的管護有些力不從心,他就讓兒子來幫忙。後來,兒子因車禍身亡,兒媳又接過了守護將軍墓的接力棒。

楊愛公不僅是義務守墓人,更是義務講解員。他帶領兒媳每年進行義務講解260余場。多年來,來此緬懷英雄、接受紅色教育的人員已突破10萬人次,英雄浩氣正在世代傳揚。

楊愛公榮登“中國好人榜”。

322余靜

余靜,女,漢族,1983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余靜信守“只要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的承諾,始終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6年來,她帶領村民搞養殖、建茶廠、發展旅遊,實現全村貧困戶如期脫貧。余靜用苦幹實幹踐行了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2015年7月,金寨縣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余靜所在單位需選派一名工作人員到定點幫扶的大灣村駐村工作。面對組織召喚,余靜主動請纓報名參加。從此,她離開熟悉的工作和安逸的小家,來到了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莊。2018年2月駐村扶貧屆滿時,她向組織申請留任,繼續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

余靜踐行承諾,與群眾幹在一起、苦在一起。她無數次行走在田間地頭,訪貧問暖、問計施策。她爭取項目資金鋪成水泥路47公裏,修建橋梁5座,實現道路硬化全覆蓋,自來水覆蓋率100%。新建擴建茶園4000畝,戶均年增收6000元。保護紅色遺址,申報4A景區,建設精品民宿群、農家樂,僅2020年就實現旅遊經濟效益3000余萬元。在余靜的帶領下,村集體經濟從0元發展到14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逾1.4萬元,貧困戶全部如期脫貧。2021年,大灣村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余靜一心撲在脫貧攻堅上,自己的小家照顧不上,在駐村扶貧的日子裏,唯有用手機才能與孩子短暫“相聚”。雖然虧欠了這個小家,但在余靜心中,能幫大灣村村民如期脫貧致富,一切都是值得的。現在,她依然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因為鄉村振興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余靜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誠信之星”、安徽省道德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23谷鳳傑

谷鳳傑,女,漢族,1966年4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三道河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11年來,谷鳳傑接過丈夫的“接力棒”,使曾經遠近聞名的“貧窮村”一躍變成先進村、富裕村、文明村。她用實際行動兌現對村民的莊嚴承諾,展現了基層黨員幹部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精神風貌。

她鄭重許下承諾,帶領村民致富。谷鳳傑的丈夫原是三道河子村的黨支部書記,2010年突發心臟病,倒在工作崗位上。沒了主心骨的村民們,懇請她帶著大家一起幹。谷鳳傑化悲痛為力量,決心接過丈夫的“接力棒”,當好一名村幹部。從那天起,“盡快讓村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紮根心中,成為谷鳳傑對村民們許下的莊嚴承諾。三道河子村耕地多為澇窪土質,十種九不收。經過認真考察,谷鳳傑決定改變單一農業生產模式,發展多種產業。在她的帶領下,村裏先後創辦大豆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富民蛋業專業合作社等,從黃牛養殖到人參種植,從創建巧姐創業示範村到養殖湖羊,三道河子村的產業一步步發展起來。2020年,該村人均收入達到3.5萬元,富裕村、先進村的名號越來越響亮。

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村民心靈。村民腰包鼓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才能真正成為新時代的新型農民。谷鳳傑結合村裏實際,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鄉村基層治理中,從“孝”抓起,依托道德力量,培育文明村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村民傳承孝道,銘記黨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她把村民當親人,贏得信任和依賴。谷鳳傑心裏總是裝著村民的事,為了村集體和群眾的利益,盡心竭力地多做實事、多辦好事。誰家出現矛盾糾紛,她總會第一時間登門解“心結”;誰家遇到困難,她一定趕到現場排憂解難;誰家有什麼難解事,第一個想到的是讓她拿個主意。多年來,村裏舉行換屆選舉,谷鳳傑都以高票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職務。

谷鳳傑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吉林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324沙勒克江·依明

沙勒克江·依明,男,維吾爾族,1946年5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終堅守為黨和國家、為社會多做些好事的諾言,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多年來,每逢重大節日和周一,他都會在自家小院舉行升國旗儀式,對群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讓各民族兄弟姐妹像一家人一樣團結在一起。

“我從小就與紅色記憶結下了不解之緣。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來到塔城市,我的父母把家裏的4間房子騰出來讓解放軍住,這一住就住了8年,我們和解放軍相處得如同一家人。”兒時的紅色記憶,讓沙勒克江·依明堅定熱愛祖國、奉獻社會,全心全意維護民族團結的信念。

2009年7月,沙勒克江·依明決定在自家小院立起旗桿升國旗。在全家人的支持幫助下,同年10月1日,國旗開始飄揚在小院上空。越來越多的親戚朋友、鄰居都自發到他家參加升國旗儀式。大家聚在一起,聽著嘹亮的國歌,註目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感到身為中國人無比自豪。

沙勒克江·依明在國旗下,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宣講。他用質樸的語言、身邊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切身感悟,講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故事。如今,他家的小院已成為塔城市民族團結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除了當地幹部群眾外,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已達23萬人次。每位到訪者,他都會贈送一面小國旗,至今已發放9萬余面。

沙勒克江·依明通過升國旗來表達愛黨愛國之情,他還打算將升國旗的重任傳承給他的孩子,通過代代相傳,讓愛黨愛國、團結友愛的良好家風傳承下去。

沙勒克江·依明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明家庭。

325張發祥

張發祥,男,漢族,1944年1月生,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饒河農場退休職工。

張發祥用實際行動踐行誓言,為老戰友掃墓近半個世紀。如今77歲的他,還將這個承諾“接力棒”傳遞給自己的兒子。一生執著、履約踐諾,他是人們心目中的“北大荒戰士”。

張發祥19歲參軍,所在團的副參謀長孫振民見他刻苦學習、鉆研業務,經常鼓勵與幫助他,使得張發祥很快成為全團的訓練骨幹。幾年後,張發祥退伍返鄉時,孫振民到火車站送行,他一句“誰跟我留在北大荒”,讓張發祥決定放棄返鄉,與他一同投身到北大荒開發建設中。

1972年冬季采伐中,突然倒下的大樹砸在孫振民身上,他永遠留在了北大荒。追悼會上,張發祥向孫振民的遺像敬了一個軍禮,哽咽著說道:“有生之年,我一定陪伴您,不讓您在北大荒感到孤單。”一句誓言,一生承諾。從那一刻起,他對孫振民的承諾,49年來從未改變。

1975年,張發祥因工作需要調到距場部30多公裏外的饒河縣關門村駐點巡線,由於交通不便,有時候往返只能靠步行。幾十年來,每逢重要節日,張發祥都會往返70多公裏為孫振民掃墓,有時遇到極端天氣,一個來回要走上10多個小時。

2009年,孫振民的兒子孫建軍從廣東回到北大荒,看到父親整潔的墳墓時,感激不已,對著張發祥長跪不起。2010年,孫建軍再次來到饒河農場,要接張發祥去廣東安享晚年,再次被他拒絕:“我還要陪著老首長呢!”

從2000年開始,來孫振民墳前掃墓的除了張發祥夫婦外,還多了他們的兩個兒子。張發祥在墓前囑咐兒子:“將來我不在了,你們要繼續為老首長守墓,只要老張家有一個人在,就不能讓這裏‘荒’了。”

張發祥榮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黑龍江省道德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26張莉華

張莉華,女,漢族,1973年11月生,致公黨黨員,北京利民恒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辦公司10余年來,她始終以“誠實守信辦企業、匠心情懷做食品”的理念導航企業發展方向,帶領團隊在產品研發、質量管理等環節嚴格把關,建立從農產品生產到消費終端的全過程安全控制系統,被譽為百姓餐桌安全的“守護使者”。

2005年底,張莉華創立北京利民恒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她以執著樸實的匠心情懷,帶領公司農業科技團隊,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範,探索形成“推廣有標準、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標識(品牌)、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的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模式和追責懲戒機制,從產業鏈源頭保障農產品(原材料)品質安全。

為破解農戶賣糧難問題,張莉華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農戶履行剛性承諾,企業通過“訂單收購+保護價”模式,平均每年收購雜糧類、果蔬類等原材料500多噸,平均每年多支付運營成本數百萬元。

在產品研發環節,她率領企業科研團隊,通過采用安全無添加技術、優化工藝流程、個性化包裝創意等,相繼研發、投產具有北京特質、契合市民消費需求的皇城面食、皇城禦醬、皇城小丫醬等系列美食產品,進一步擴大目標市場,迎合消費者新的需求。

在產品質量管理環節,她提出“不讓一件缺陷產品流入市場”標準,引領企業相繼建立食品檢驗檢測、食品質量安全評價、供應鏈標準認證、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四大體系,從農產品生產到消費終端,全過程構建制度完善、風險可控、監管有效的食品質量安全控制系統。

張莉華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北京榜樣”等稱號。

327陸旭東

陸旭東,男,漢族,1970年6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壇分局交通警察大隊四中隊指導員。

“用每天的堅守呵護每個孩子的安全”,是陸旭東許下的莊嚴承諾。14年來,他堅持每天上下學高峰期化身學校“安全衛士”,變執勤為護學,為孩子們開車門、背書包、撐雨傘,把孩子們安全送進校門,確保“涉學”交通事故零發生,累計護學20余萬次,護學路程3萬公裏,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警察爸爸”。

因為一句諾言,他走了3萬公裏的護學路。2006年,陸旭東結束了17年的軍旅生涯,轉業到基層交警崗位上。2008年,大隊把城區最堵路段——華羅庚實驗學校門口的執勤任務壓到了他的肩上。面對組織信任,他承諾不但要打通“堵點”,更要守護孩子的安全。他每天6點20分到崗,遇到特殊天氣還要提前20分鐘。在學校門口不斷地開車門、牽小朋友的手下車、送小朋友進校門,同樣的動作他每天重復近500次,來回奔走達10公裏。長期的“路面曬”使他皮膚黝黑,一天數百次的喊話導致聲音嘶啞,超負荷的奔走造成半月板中度勞損,胃痙攣、關節炎等慢性疾病也常常折磨著他。組織上提出給他調整崗位,但他初心如磐,依然每天堅持在護學路上。

2012年6月,常州成立了以陸旭東名字命名的“陸旭東護學崗”。陸旭東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議,制定“一校一策”方案,有效提升了交通通行率。目前,“陸旭東護學崗”不僅成了新警入職鍛煉的前哨,也成了江蘇省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如今已經52歲的陸旭東毅然承諾:“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會一直幹下去!”

陸旭東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最美基層民警等稱號。

328陸秀緞

陸秀緞,女,1968年5月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林逢鎮東養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陸秀緞信守“一定要實現全村脫貧摘帽”承諾,誠信立業,致富後不忘初心,回報桑梓,讓貧困群眾如期脫貧摘帽,用行動樹起一面黨員幹部獻身脫貧事業的光輝旗幟。

以品質立信,鑄就誠實守信典範。1998年,陸秀緞瞄準市場需求,率先在東養村百冠山種植芒果。她深知唯有以誠信為本,才能在市場上立足。在她眼裏,容不下任何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破壞誠信的行為。事實印證,她的百冠芒果個大味美品相好,贏得各地果商贊譽,成為百色乃至全國馳名品牌,遠銷全國各地。

以實幹立業,兌現脫貧致富諾言。“2020年,我們東養村一定要實現全村脫貧摘帽。”這是陸秀緞對東養村1600余名群眾立下的莊嚴承諾。陸秀緞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幹的。為帶動田東縣更多農戶致富,她毫無保留地向群眾傳授芒果管護技術,是當地群眾眼裏勤勞的“糖蜜蜂”。在她的引領帶動下,東養村芒果種植面積達2.3萬畝,年產量2.8萬噸,銷售收入1.83億元。2020年,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東養村全村實現脫貧摘帽,戶均年收入超過5萬元。

目前,芒果種植已經成為東養村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如今,各家各戶都蓋起“芒果樓”,購置轎車、建造別墅等都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東養村由貧困村變成小康村,陸秀緞兌現了當年立下的莊嚴承諾。

以真誠待人,贏得群眾信任。陸秀緞實事求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圍的同誌。她不計個人得失,用愛心善舉讓群眾感受黨的溫暖。她動員愛人到林逢街開辦農資店,為種果農戶供應化肥農藥。一些困難的鄉親,都能在店裏享受折價優惠。農資店每年都賒銷農藥化肥,最多的一年賒銷了200余萬元。

陸秀緞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329陳金英

陳金英,女,漢族,1931年12月生,浙江省麗水市興華羽絨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陳金英53歲時辦廠,3000元起家,艱難創業。當企業遭遇困難欠下巨款,80歲的她選擇勇敢擔當。為了還債,老人頂著寒風擺地攤,90歲時終於還清所有債務,被人們譽為“誠信奶奶”。

上世紀80年代初,退休後的陳金英創辦了專門為老年人做羽絨服的服裝廠。2011年9月,公司因股東撤資引發資金鏈斷裂,導致公司欠下了2077萬元的巨額債務。這一年,陳金英已經80歲。有人勸她申請破產,剩下的債務就不用還了。她沒有這樣選擇,而是將廠房以900萬元的低價轉手,又賣掉了名下的兩套房子,還了1800萬元,還剩欠款277萬元。有的債主看她年事已高,提出“還不上就算了”。陳金英說:“做人要誠信,不管怎樣我都不能失信於人,錢是一定會還的。做人,背可以駝,但腰不能彎!”

81歲的陳金英租了個小廠房,帶了幾個老工人,繼續生產。可是羽絨服銷路不暢,產品積壓。到年底,她甚至無法支付12名員工的工資。陳金英橫下一條心,一有時間就到街頭擺攤賣羽絨服,好不容易湊齊了12萬元,她將錢交給員工,讓他們過了個安心年。就這樣,她把錢存起來,一筆一筆償還債務。直到2021年春節前夕,90歲的陳金英還完了最後一筆7萬元欠款,劃掉了還款名單上最後一個名字。

陳金英榮登“中國好人榜”。

330陳宗新

陳宗新,男,漢族,1963年5月生,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龍渠鄉新勝村村民。陳宗新祖孫四代續“守”紅軍無名烈士墓,接力踐行八十四載的堅守。

1937年1月,一支300多人的紅軍隊伍在白城子村遭遇國民黨軍隊包圍,全部壯烈犧牲。“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他們都是好人,不能讓好人暴屍荒野!”憑著這個樸素的念頭,陳宗新的爺爺陳德寶冒著生命危險,在自家房屋旁挖了一個很大的墓穴,將烈士們的遺體合葬在那裏。“你們放心,有我一天,就守你們一天安穩!”他從此成了烈士的守墓人。

1970年,陳德寶老人去世,他兒子陳榆林成了第二代守墓人。陳宗新作為陳家第三代守墓人,如今已有20個年頭。2012年,地方黨委、政府籌資對烈士墓進行修繕,重修了紀念碑、公墓和附屬設施,正式命名為“龍渠烈士陵園”,越來越多的幹部群眾和學生前來瞻仰先烈。隨著對紅軍戰鬥歷程了解的深入,陳宗新對英烈的尊重和崇敬之情與日俱增。不管刮風下雨,他都定期到烈士陵園清掃陵墓、種花植樹、澆水修枝、清理雜草,祭拜長眠在這裏的紅軍烈士,這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兒陳夢雪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也自覺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如今已成為龍渠紅色教育基地講解員。她講解認真細致,流暢深情,因為她知道,她的每一句講解都深深印記著父輩沈甸甸的囑托。

331陳淑明

陳淑明,女,漢族,1927年11月生,山東省乳山市崖子鎮申家村村民。

陳淑明用超越血脈親情的母愛,先後哺育2名解放軍後代,被譽為忠心向黨、誠信守諾的“紅色乳娘”。

在戰爭革命年代,牟海縣(今乳山市)一帶有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員,她們用無私大愛,養育1223名革命後代,用行動踐行“人在孩子在”的莊重誓言。陳淑明是如今還健在的4位“紅色乳娘”之一。

1950年,剛生下二兒子、正處於哺乳期的陳淑明,接下她哺育的第一名乳兒,名叫國軍。孩子的父母要奔赴朝鮮戰場,只能忍痛將孩子交由別人代養。那時,陳淑明一家生活十分艱苦。但她覺得,孩子父母為我們保家衛國,為他們養育後代是自己的責任,絕對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放心吧,我會好好撫養他!”陳淑明鄭重承諾。

陳淑明的奶水不足,同時哺育兩個孩子很困難。她狠下心,給僅兩個月大的二兒子斷奶,送到娘家讓母親撫養,自己專心哺育乳兒。雖然生活條件不好,可家裏的每個人都很疼愛小國軍。那時候,芋頭都是稀罕物,偶爾吃一次,大兒子都會主動跟小國軍說:“你吃瓤,我吃皮。”在悉心照料下,小國軍逐漸長得白胖起來。3年後,小國軍被家人接走。

1956年,陳淑明的女兒出生不久,又迎來第二個乳兒雪梅。小雪梅的父母因部隊命令,要一同離開。因孩子尚小、無法隨行,就交給陳淑明撫養。陳淑明像上次那樣,給女兒斷了奶,把不多的奶水留給小雪梅。又是3年後,健健康康的小雪梅被親生父母接回家。

哺育乳兒時,陳淑明待他們比親生孩子更珍愛。現在,他們長大了,她說,你們好好的我就心安了!如今,住在北京的雪梅常來看望陳淑明。3年哺育,一生惦念。她用誠信大義,讓紅色基因世代傳承,讓大愛精神盎然綻放。

陳淑明榮獲山東省道德模範稱號。

332範振喜

範振喜,男,滿族,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

範振喜30多年踐行對黨組織和村民的承諾,帶領村民自力更生,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建設成為擁有固定資產逾10億元、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的富裕村,受到群眾廣泛贊譽。

先公後私,矢誌為民。1987年,在許下“帶領大夥兒過上好日子”的承諾後,25歲的範振喜當選周臺子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他帶領村班子下決心整頓礦點,首先說服自己兄弟將其經營的鐵礦收歸村集體,發揮示範作用。礦點整頓給當年村集體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由此奠定了周臺子村發展的第一塊基石。

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範振喜和村民發揮創新精神,率先進行新民居建設、率先進行土地流轉、率先進行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率先進行村民素質提升。據此,周臺子村建立了村莊城鎮化、產業多元化、福利制度化、養老一體化的和諧富裕新農村,創造了貧困山區建設的奇跡。

魚水情深,血肉相連。1992年秋天,範振喜考察項目時,接觸到放射性物質,患上血癌。危難之際,村民自發捐款達10多萬元。術後回村,他就像擰緊發條的鐘表,繼續為民辦事。由於多年辛苦工作,他又患上心肌梗死等多種疾病,至今每天仍需服用10多種藥物,但範振喜無怨無悔。支撐他幹下去的是他對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承諾,是父老鄉親的血肉深情。

履職盡責,永葆本色。範振喜時時刻刻嚴於律己、甘於奉獻、清白做人、幹凈做事。多年來,他沒讓一個家人親屬在村班子和村辦企業任職,涉及村裏的大小工程,他都不讓家人和親屬沾邊。各級組織給予他的獎勵資金,都被捐獻出去。

範振喜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基層幹部、全國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

333林則銀

林則銀,女,布依族,1974年2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市北辰區瑞景街道寶翠花都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林則銀對黨忠誠,對群眾真情,從雲貴高原來到海河之濱,紮根基層14年。她始終牢記“要把居民的事當作天大的事,服務群眾馬上辦”的承諾,為社區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2007年,林則銀通過招考走上天津市社區工作崗位,來到瑞景街道的社區任職。7.6萬平方米的社區、1009戶3500位居民,是她服務的對象,這裏成了她的“新家”。

她致力於幫扶弱勢群體,為下崗女工、單親母親成立“中空媽媽工作室”,搭建“織夢橋”婦女公益平臺;將家中無人照料的獨居老人、空巢老人等一一統計,誰家有困難一目了然;實行網格員+黨員“二對一”幫扶,為社區弱勢群體居民提供免費洗衣、物品代購等服務累計5000余人次。

她是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排頭兵”。推動社區與高校、企業等13家單位開展區域化黨建共建,構建“一核多聯”社區治理共同體;創新民情聯系機制,發起“星期五義務勞動”,號召社區黨員每星期為社區服務1小時;推動“三長負責制”和“綠地認領管養制”,維護改造社區環境,使老舊社區變成“大花園”。

她創建“五常五送”服務體系:常敲空巢老人門、噓寒問暖送貼心,常串困難群眾門、排憂解難送愛心,常叩重點人群門、溝通疏導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區門、打防管控送安心,常開休閑文明門、和諧追夢送歡心。針對社區250多位空巢老人、20多位獨居老人,“早看窗簾晚看燈”,成立6個互助組,形成社區“苦有人問、難有人幫、事有人管”的“一家親”氛圍。

林則銀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天津楷模”等稱號。

334尚廣強

尚廣強,男,漢族,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河南宏達木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尚廣強38年始終如一,銘記回報鄉親的承諾,通過產業扶貧等方式,幫助鄉親就近就業,成功脫貧;同時積極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累計捐出善款4000多萬元。他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重信守諾、情系桑梓的時代贊歌。

尚廣強出生於黃河灘區的原陽縣韓董莊鎮荒莊村,自幼家庭貧困,父親1978年去世後,家裏欠債5000多元。全村鄉親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尚廣強一家度過最困難的日子。那時他就立下誓言,要用一生回報鄉親。

1994年,尚廣強將全部家當和東借西湊的10多萬元投入創業,建立起原陽縣宏達膠合板廠,發展成今天擁有16個子公司的企業集團。尚廣強始終不忘誓言,積極回報社會、回報鄉親。工廠招工,他優先吸納安置貧困群眾和殘疾人就業,共安置了2100多名灘區農民、貧困群眾和殘疾人就業。通過下遊產業幫扶,扶持周邊貧困村和其他地區創辦了100多家木材加工廠,並給予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持,帶動1.7萬余人受益脫貧。主動承擔原陽縣與平原示範區11個鄉鎮254個行政村2100戶1.03萬余人的脫貧任務,占原陽縣和平原示範區貧困人口的18%。截至2020年6月,幫扶對象全部脫貧。

尚廣強銘記鄉親恩情,逢年過節為村裏孤寡老人送去米面蔬菜。村民朱克琛的妻子身患腸癌,3次手術費用都是尚廣強幫助解決。村民吳國勝從車上摔下休克,尚廣強先後共送去20萬元治療費。此外,他出資700多萬元為村裏修建了道路、學校、幼兒園、村委會辦公樓、村衛生所、老年活動中心;聘請了7名教師,工資由公司發放,村裏兒童上幼兒園全部免費。荒莊村已經於2014年整村脫貧,現在成了黃河灘區鄉村振興的模範村。

尚廣強榮獲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勞動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35周飛虎

周飛虎,男,漢族,1971年3月生,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周飛虎始終牢記人民軍醫的使命擔當,在重癥醫學科工作18年來,先後參加汶川抗震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國內外重大醫學救援任務,用實際行動書寫守信踐諾、服務人民的生動篇章,被譽為“白求恩式好醫生”。

聽令而行、敢打硬仗。2015年1月,周飛虎參加援助利比裏亞醫療隊執行抗擊埃博拉任務,與隊友共接診患者61例,重癥病人救治成功率達80%以上。2016年6月,周飛虎奔赴馬裏和塞內加爾救治受傷的維和戰士,詳細制定傷員轉運預案,將傷員安全轉運回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他在北京會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為外地患者遠程會診。2020年4月,周飛虎赴巴基斯坦執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任務,並擔任赴巴抗疫專家組組長,提供專業指導。

大愛仁心、救死扶傷。周飛虎認為,病人把生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醫生的本分。2018年,一位來自山西的老紅軍腹部術後合並嚴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在當地醫院曾出現心臟間歇性停跳情況。家屬抱著希望來到重癥醫學科,周飛虎立即組織全力救治,經過2個月的治療,老紅軍不僅恢復了生命體征,疾病也得以痊愈。周飛虎精心救治每位危重患者,在病人生日時組織溫暖的病房生日聚會、在病人打電話時貼心地送上一個靠枕,這些暖心動作如同涓涓細流,在病人心中激蕩起愛的力量。

牢記使命、紮根奉獻。周飛虎堅持服務基層、服務官兵,多次赴各地參與軍內外重大搶救工作,赴外地培訓指導基層軍醫和即將執行援外任務官兵。作為國防科技創新某重點項目主要成員及子課題負責人,周飛虎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難,兩上西藏阿裏高原,參加野戰醫院監護病房建設,為高原官兵做好醫療衛勤保障。

周飛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稱號。

336孟繁中

孟繁中,男,漢族,1969年3月生,中共黨員,黑龍江比優特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踐行誠實守信、承擔社會責任的道路上,孟繁中收獲了員工認可、群眾信賴和同行信賴。

1996年,孟繁中從一家只有6平方米的化妝品商店幹起。孟繁中本著為顧客負責、為品牌負責的態度,做出了“貨真價實,明碼實價”的承諾。從那時起,“誠信經營”就根植於孟繁中的心中。

2002年,孟繁中開始經營超市業務。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年銷售額達38億元,納稅4300萬元,解決就業人數9000余人。孟繁中用始終如一的初心和擔當構建了企業誠信經營的體系。

對員工顧客講誠信。25年來,孟繁中從未拖欠員工工資,承諾員工的事情全部兌現。“不滿意就退貨”的售後承諾,公司已經實行了16年。2007年,超市在售的一款不粘鍋被爆出廣告存在虛假宣傳的情形,孟繁中立即向工商部門咨詢,得到的回復是“鍋本身沒有質量問題,按規定可以不予退貨”,但孟繁中堅持給顧客退回了12萬元商品款。2009年“毒奶粉”事件發酵,奶粉廠家要求必須有購物小票才能退貨,而孟繁中決定“不能讓顧客吃虧,有沒有購物小票都可以退”。

對合作夥伴講誠信。多年來無論是多收到的貨物還是貨款,每一筆都第一時間如數返還,孟繁中“講誠信”的好口碑在當地人盡皆知。

對社會講誠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孟繁中從大年初二開始,每天與員工一起衝在一線門店,及時制定了“蔬菜成本價銷售”和“散裝商品打包銷售”的抗疫保供應策略,同時連夜搭建揀貨配送庫房,每天及時把民生必需商品送至100多個居民小區。

孟繁中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興業領頭人、黑龍江省道德模範等稱號,被授予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

337胡擁軍

胡擁軍,男,哈薩克族,1972年9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一八一團六連職工。

為了恪守對父親“守護邊疆一輩子”的承諾,33年來,胡擁軍將忠誠鐫刻在邊境線上,是人們心目中的“戍邊衛士”。

胡擁軍的父親早年間駐守別克多克牧場的哨所,在中蒙邊境線3號界碑附近的“三號溝”放牧巡邏多年,胡擁軍年幼時就陪著父親一起巡邊。當父親詢問他將來是否願意接過自己的馬鞭,當一名護邊員時,胡擁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自1988年起,胡擁軍放牧巡邊33年,趕返臨界牲畜4000余頭(只),攔阻臨界人員20多人,制止違法采挖藥材、拾鹿角等100余人,提供有價值信息10余條。

1998年的一天,胡擁軍發現自己帳篷前拴了5匹馬,5個陌生人坐在他的帳篷裏,身上帶有口徑槍、鐵夾子和動物毛皮,多年的巡邊經驗告訴他,這是趁著牧民轉場來盜獵的。胡擁軍穩住心神,找到機會將盜獵者的情況報告給了邊防派出所。邊防民警在這個盜獵團夥出山之前將他們抓獲,為國家挽回了損失。

1999年8月,山裏天氣驟變,下起了大雪,胡擁軍被困在“三號溝”,靠著啃幹饢、喝雪水度過了艱險漫長的20天。獲救時他身體虛弱,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有人問胡擁軍是否後悔,胡擁軍堅定地回答:“不管多危險,我都會守下去。”

胡擁軍熟悉深山的一草一木,了解牧區的一山一雲。他看天色就知道哪裏有雨,看雨量就知道何時會發生泥石流。胡擁軍經常向牧民們預警山體滑坡、洪水、大雪等自然災害,普及牲畜安全轉場、疫病防治、科學養殖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他還兼職牧區宣講員,向牧民們宣講黨的惠民惠牧政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帶著文明實踐誌願者走家入戶、細致排查,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胡擁軍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道德模範等稱號。

338鐘光平

鐘光平,男,漢族,1968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佐龍鄉富裕村黨支部書記。

多年前,由於家境貧困,鐘光平的母親因無錢救治病逝,他立下“發家致富”“幫助共富”等誓言,走上了讓富裕村真正富裕的奮進之路。

一諾:發家致富,擺脫貧困。他向家人承諾:“一定要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創業途中,他歷經各種打擊,步步艱辛,步步向前,從剛開始發展大棚蔬菜,再到流轉土地,興建家庭農場,他成為全縣首批“吃螃蟹”的人。他探索出果蔬套種、多茬輪作等復合高效種植模式,實現了“一季甘蔗兩季菜,一畝收入一萬塊”的產業新路。目前,鐘光平的家庭農場面積1000多畝,果蔬全部實現農超對接,年收入超百萬元,是全省果蔬種植面積最大的農場之一。

二諾:當好“頭羊”,幫助共富。踏上致富路的鐘光平從沒忘記拉鄰裏鄉親一把。2013年,當選村支部書記後,鐘光平更向村民承諾:“我要帶大家共同奔向致富路!”他通過贈種子、傳技術、幫銷售、吸收貧困戶務工等方式幫助19戶貧困戶脫貧。每年無償提供30多個蔬菜大棚給村民種菜,常年吸納100多人在自家農場做工。通過傳幫帶,村裏僅登記註冊的家庭農場就達20多個,流轉土地達2200余畝,500余戶農戶有四成以上從事規模化種植養殖業,實現全村農民人均年收入達2.3萬元。

三諾:做誠信人,種良心菜。鐘光平常說:“一個人丟了誠信,就會丟了所有;種菜如果沒有良心,那幹的就是傷天害理之事。”他帶頭做示範,寧可少賺、虧本,都要誠信買賣。在生產方面,他不斷引進優良品種,堅持無公害生產標準,堅決杜絕使用高毒違禁農藥;發現問題蔬菜,損失再大,也要全部處理掉。30多年來,富裕村銷往外面的蔬菜,從未發生過任何質量安全問題。

鐘光平榮獲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西省勞動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39段金輝

段金輝,男,漢族,1972年8月生,中共黨員,雲南雲秀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

段金輝躬耕花卉產業17年,憑借誠實守信和勞動創造幸福的經營理念,從一個普通農民成長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月季專家”,成為推廣鮮花種植技術、帶領花農增收致富的“領頭人”。

打造品牌,走向世界。經過多年誠信經營管理,“雲秀”牌月季鮮切花在段金輝手中問世了。段金輝規範公司、合作社及周邊花農的生產流程,統一的質量標準順勢而生。“雲秀”品牌的每一種產品都必須按照標準生產,分級人員嚴格把關。由於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誠信經營,當地花農種出的月季品相俱佳,在昆明鬥南花市脫穎而出。“雲秀”月季聲名遠揚,花價一路走高,成交量居花拍中心聯合體交易量前列,“雲秀”之花在雲南市場花開一方,走向世界。

科技創新,雲秀花開。段金輝嚴把質量關,打造特色品牌。通過對月季鮮切花種苗繁育、栽培、修剪等關鍵技術的鉆研,他帶領團隊探索高效無土栽培技術、積極研發選育新品種,讓“花苞大、顏色艷、枝條硬、花期長”變成現實,通過包裝二維碼和肥水數控技術,成功解決了產品地塊溯源問題,提高了品牌核心競爭力。目前,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3個,擁有國家授權技術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7項。

助力脫貧,擔當振興。段金輝牢記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實現帶領鄉親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夙願。2006年組織58家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公司+院校+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為農戶提供種苗、農資、技術、包裝、品牌、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帶動通海縣及周邊地區3500戶花農種植月季鮮切花7000余畝,解決就業220余人,戶均增收2萬元,產業輻射帶動實現經濟效益3.5億元。他還籌建“雲秀農業創業園”,為大學畢業生、家庭農場主等提供創業空間。

段金輝榮獲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雲南省道德模範等稱號,被授予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340施德華

施德華,男,漢族,1944年1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謳象社區居民。

參加抗美援越戰爭的老兵施德華,為完成老班長生前囑托,歷經艱辛,耗費大半生精力,足跡遍及全國,尋找到26位烈士的親屬,以此緬懷戰爭中壯烈犧牲的戰友,被譽為一生踐一諾的“信義老兵”。

施德華出生於嘉定區安亭鎮一個普通農家,20歲入伍參軍。1967年1月,隨部隊奔赴抗美援越戰鬥前線。戰鬥中,他所在的中隊先後有26位指戰員獻出寶貴生命,其中也包括老班長倪振華。

戰後,施德華無時無刻不在懷念曾經共同戰鬥、最後壯烈犧牲的戰友。他忘不了老班長生前的話:“大家要牢牢記住,犧牲的戰友也有一個家,活著的同誌要在有生之年,代犧牲的戰友,去看望他們的親人。”

為了不辜負老班長的遺願和囑托,1978年,施德華轉業回到上海後,開始四處尋找、慰問犧牲戰友的家屬。在犧牲的26位戰友中,有4位是上海籍,他與4位烈士家屬取得聯系,經常前往看望。當老班長倪振華的母親病故,施德華專門前往吊唁,替戰友行孝。

退休後,施德華又歷時10余年,到各地尋找另外22位烈士家屬。22位烈士的家屬分布在遼寧、河南、湖南、浙江等地,地域跨度大,尋找難度更大。

為節省費用,每次尋親,施德華都會自備幹糧,路上就著白開水啃饅頭,乘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住最便宜的旅館。有一次,為了尋找王德清烈士在遼寧盤錦市的家屬,施德華一路顛簸,僅單程就花了30多個小時。

經濟並不寬裕的他,在每次尋訪烈士家屬時,總會送上慰問品、慰問金。了解到烈士黃紹英一家10口人生活拮據,他千裏迢迢送去1000元慰問金。

施德華傾註了大量心血收集整理烈士生平資料。2016年底,記錄26位烈士生平、再現64中隊777名官兵在抗美援越戰鬥中的真實場景、講述他們可歌可泣英雄事跡的書籍《烽火勁旅》出版問世。

施德華說,他這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完成對班長的承諾,只要能為戰友們做點事情,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341賀新義

賀新義,男,漢族,1963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水屯鎮孟莊村黨支部書記。

賀新義組建車隊,多年履行免費接送困難鄉親外出就業的承諾,帶動多個家庭脫貧致富;他幫助鄉親捎帶工錢累計達上億元,無一差錯,被人們稱為“信義大哥”;他信守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承諾,積極發展扶貧產業,被村民親切稱為“信義書記”。

長輩的言傳身教,使賀新義從小就把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1994年,賀新義買了第一輛大巴車,開始從事客運業務。針對當時很多鄉親想外出打工卻沒有車費的情況,他成立了車隊,並承諾:“家庭困難的農民外出務工乘車不要錢,找不到活兒免費送回家。”多年來,他信守承諾,通過這種特殊方式減免車費5000多萬元,幫助3000多個農村家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由於當時銀行業務不能通取通兌,農民工掙的錢無法及時寄回家,賀新義就主動承擔起捎錢的責任,並保證:“我一定把你們掙的錢原封不動送到家裏”。賀新義說到做到,找他捎錢的農民工越來越多,最多的一次,帶錢的信封裝滿了整整一麻袋。那些年,每到春節前、學校開學等時候,等待賀新義帶錢回來成了鄉親們的期盼。

2011年,面對3000多名村民的期待,賀新義毅然放下多年生意,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並承諾:“孟莊村是我的根、是我的家,孟莊村不富我決不罷休。”他自掏腰包300多萬元還清了村集體債務,建設了標準化辦公樓和村室大院,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協調資金1000多萬元發展了蔬果大棚、光伏發電、建築工程隊等8個扶貧產業,就地吸納周邊群眾2800人就業,2019年孟莊村成功實現整村脫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第一時間交納特殊黨費10萬元,3次赴深圳購買防疫物資,共捐款捐物達120多萬元。

賀新義榮獲河南省道德模範、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342袁玉蘭

袁玉蘭,女,漢族,1953年10月生,重慶市萬州區武陵鎮椅城社區居民。

袁玉蘭在得知未婚夫作戰犧牲後,不忘對英雄的鄭重承諾,毅然認烈士母親為“媽”,代犧牲的未婚夫侍奉照顧。從26歲到68歲,從風華正茂到鬢發斑白,袁玉蘭用常人難以堅持的大愛和真情,用日復一日的付出和關愛,踐行著一諾千金的誓言。

上世紀70年代,袁玉蘭的未婚夫應征入伍。善良的袁玉蘭一邊鼓勵和支持戀人去參軍報國,一邊承諾會像照顧自己母親一樣照顧他的媽媽。兩人曾相約:退伍榮歸之時,就是兩人結婚成家之日。然而袁玉蘭沒有盼來心心念念的未婚夫,等來的卻是他犧牲的消息。噩耗傳回來時,袁玉蘭悲傷不已。比袁玉蘭更加悲痛欲絕的是她的準婆婆,在年輕時遭遇丈夫去世、女兒夭折的她,唯一的兒子又犧牲了。悲痛的袁玉蘭沒有忘記自己對戀人的承諾。她不顧家人反對和周遭閑言,毅然搬到準婆婆家,認老人為媽,代犧牲的未婚夫陪伴照料,用堅守和關愛安撫老人的喪子之痛。

一句承諾,一生堅守。四十二載寒來暑往。在漫長的陪伴和守護中,袁玉蘭對曾經的準婆婆精心呵護,一日三餐照顧到口味,閑時陪老人逛街、走親戚,日常生活伺候得比親人還親。6年前,老人不小心摔跤造成股骨骨折。在老人住院期間,袁玉蘭每日堅持為老人餵飯、擦拭身體、做康復訓練和心理撫慰,僅經過一個月的住院治療,老人便可以下地正常行走。80多歲的高齡病人在手術後能快速恢復,令醫生都驚嘆不已。同病室患者家屬也紛紛感嘆,很多親生子女都做不到像袁玉蘭那樣細致入微地照顧。每當有人問起四十多年如一日堅持下來,靠的是什麼?袁玉蘭說:“靠的就是當年的承諾,我答應了要照顧好老人,我就會全心全意照顧好‘媽媽’。”

袁玉蘭榮登“中國好人榜”。

343徐詠梅

徐詠梅,女,漢族,1967年10月生,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詠梅二十年如一日,恪守“誠信為本”經營理念,用信義打造誠信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投身脫貧攻堅一線,探索出一條產業精準扶貧模式,成為靠誠信興產業、帶致富的巾幗英雄,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她為“最可信賴的人”。

20年前,徐詠梅在新西蘭從事外貿業務時,萌生了把國外先進的生態農業理念和技術帶回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念頭。回國後,她開始在國家級貧困縣海南省臨高縣創業。她始終恪守“誠信為本”理念,堅持客戶至上,篤信誠信是企業的生命,積極納稅,從不偷稅漏稅。如今,她所創立的公司從起始的50畝發展到現在的2.8萬畝,成為海南第一家實現“訂單農業”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鳳梨生產商和高端鳳梨領導品牌,被農業農村部等八部委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2015年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徐詠梅積極投身其中,實踐探索出“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務工”“三位一體”等產業精準扶貧模式,讓7100多戶、3.1萬多名貧困人口脫貧,為臨高縣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作出貢獻。此後,徐詠梅進一步探索出“熱帶水果專業合作社+扶貧接續模式”,為當地培養一支懂技術、善管理的“新農人”隊伍,帶動貧困群眾轉變為產業農民、技術工人,有效提升貧困群眾的參與度,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同時,還通過種苗、技術管理輸出、渠道、品牌共享等形式,輻射帶動5萬多人走上致富之路,實現對政府、對貧困戶、對社會的承諾。

徐詠梅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海南省勞動模範、海南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344徐振明

徐振明,男,漢族,1925年7月生,中共黨員,原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中心離休幹部。

徐振明是戰鬥英雄,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戰功;轉業地方後,他以忠誠衛忠魂,父子兩代人默默付出,守護楊靖宇烈士陵園60余年,用一生點燃信念的火種,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是守護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典範。

1942年,不到18歲的徐振明參加了八路軍,在山東多地與日本侵略者英勇戰鬥,後來又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轉戰大江南北,留下累累傷痕,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保家衛國舍生忘死、英勇戰鬥。1958年,徐振明轉業到地方,本可以有待遇更高、崗位更好的選擇,但他毫不猶豫選擇為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守陵。

徐振明承諾,要一輩子守護靖宇陵園。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後,規劃設計綠化方案,帶著陵園職工一起揮鍬掄鎬、植樹種花。幾年後,陵園夏日繁花盛開,冬季滿眼蒼翠,每一棵樹木都見證了他的執著與堅守。徐振明愛陵、護陵,把家安在陵園邊上,把心放在陵園裏面,離休後又申請回到陵園做門衛,直到身體行動不便,仍不時回到陵園看看。離休時,他勸說即將參加工作的兒子到陵園工作,將守護陵園的“接力棒”交給了他。一家兩代守護陵園63年,致力於傳承紅色基因。

徐振明既是民族英雄的守陵人,也是英雄事跡的宣傳員。他利用休息時間踏訪楊靖宇將軍戰鬥過的地方,尋找抗聯遺物,整理抗聯故事。每年清明節、抗戰勝利紀念日,徐振明走進學校、部隊、機關及企事業單位作專場報告,主動為青少年、部隊官兵講授革命傳統教育課。他還應邀在幾所學校兼任校外輔導員多年,為孩子們講述楊靖宇將軍的英雄故事,深受師生歡迎。

徐振明榮獲“時代楷模”、吉林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5郭曉榮

郭曉榮,男,漢族,1971年3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鄉村振興局局長。

為兌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承諾,不辜負父親期望,郭曉榮為囊謙扶貧事業傾註心血。他先後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帶領高原群眾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被廣大藏族群眾親切地稱為“我們的曉榮”。

囊謙縣是1984年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國家級貧困縣,屬於青海省特殊類型貧困地區和15個深度貧困縣之一。1991年6月,郭曉榮中專畢業後,毅然來到這個父親奮鬥過的地方,一待就是30年。剛參加工作時,他利用所學知識,研究青稞、小麥、蔬菜等農作物增產途徑;擔任分管科技的副鎮長時,他認真學習並宣傳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幫助群眾解決生產難題;擔任鎮黨委副書記時,為一個村民小組能夠擺脫靠滑索過河的困境,他紮在橋梁建築工地監督項目質量。群眾喜悅的笑臉,讓他堅定了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信念。

2007年初,郭曉榮調任扶貧開發局工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他長期加班加點,根據當地實際開發就業崗位,推動產業扶貧,促進群眾多渠道增收。無論政策宣講,還是項目落實,他堅持用10倍的熱情、百倍的耐心、細致的工作,為群眾解疑釋惑,把政策落到實處。在落實囊謙縣白紮鄉也巴村158戶村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時,郭曉榮組織力量利用近半個月時間,挨家挨戶走訪做工作。

郭曉榮將最美的年華奉獻給脫貧事業,先後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2017年4月初,在開了一天工作會後,他一頭倒在會場。由於搶救及時,雖然轉危為安,但從此速效救心丸就和工作日記本一樣,成了郭曉榮的必需品。雖然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但一想到責任,他始終不曾放棄心中的堅守。2019年底,囊謙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全縣3萬余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如果累倒在路上,那就讓我化作不朽的山脈,守望我所熱愛的雪域高原、我的扶貧事業!”這是銘刻在郭曉榮心裏的誓言。

郭曉榮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6郭旗

郭旗,女,漢族,1988年3月生,遼寧省蓋州市眾力佳和多寶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

她是替公公還債、靠誠信立家的好兒媳,也是以誠信為本、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的行業佼佼者。年僅23歲的郭旗勇敢承擔公公家欠下的千萬元債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兌現了欠債還錢的承諾,成為廣受當地贊譽的“好媳婦”。

一諾千金,創業償還巨額債務。2011年,郭旗嫁給同村青梅竹馬的男友。不久,在一次家庭會議上,郭旗的公公拿出一沓總計逾2000萬元的欠款單。這時,郭旗才知道,公公家經營的養殖場已經連續虧損五六年。對於初入社會的郭旗來說,2000萬元債務是個天文數字,但她認為做人不能不講誠信,做事得先對得起自己的良知。為了還上欠款,郭旗辭掉工作,接手公公的養殖場,開始養殖多寶魚。為了養好魚,郭旗住進養殖場宿舍,從頭開始學,最累的時候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為的就是償還債務,守住誠信。每當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郭旗總會跟自己說:“不管有多困難,欠人的錢必須要還!”為了管理好養殖場,郭旗自學會計知識,每天記賬算賬,做好總結。經過3年的努力,她使養殖場扭虧為盈。2018年年初,終於徹底還清了2000萬元的巨額債務。

小信誠則大信立。為了讓員工幹得放心、安心,郭旗將員工的季度獎金改為按月發放,年復一年、風雨不誤。慢慢地,員工們發現這個年輕老板說得出、做得到,從不食言,只要大家盡心盡力地付出,就會有相應的收獲。如今,每當郭旗發獎金,員工們總會說:“先放著,不著急用錢,年底再給就行。”

郭旗的誠信不僅贏得市場口碑,還帶動水產養殖業成為當地金字招牌。為確保養殖產品品質,郭旗承諾全程不使用抗生素,並建立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由於食品安全有保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正當養殖戶們為銷路發愁時,郭旗牽頭與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合作,幫助當地其他養殖戶解決了銷路問題。在她影響下,很多漁民從傳統捕撈業轉向海水養殖業,帶動養殖戶就業100余人。

郭旗榮獲遼寧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7唐孝標

唐孝標,男,漢族,1959年6月生,中共黨員,陜西閩發房地產開發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

16年前,唐孝標從老家福建福清來到陜西宜君投資,重合同、守信用,堅持誠信經營,熱心社會公益,為宜君建設發展貢獻力量,被群眾親切稱為“福清哥”。

他以建築質量鑄造信譽。建築企業蓋房要誠信、質量就是生命線,是唐孝標始終踐行的職業信條。2005年,他擔任總經理後,決定到銅川市宜君縣發展。10多年來,唐孝標與公司員工艱苦創業,以高質量標準抓建築工程,在宜君縣建成一批高品質的高樓大廈,一幢幢居民樓拔地而起,現代化超市、商場以及旅遊度假村等相繼建成,為當地改善居住環境、購物環境、投資環境都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他還為宜君交通建設投資2000萬,讓全縣鄉鎮都通上客車,相繼引進天然氣公司、公交公司,讓居民生活、出行條件得到改善。

他以履責守約保障信譽。信譽至上、誠信守法,是唐孝標始終堅守的經營理念。他為公司立下3條“鐵規”:稅收一分不少交、工資一分不拖欠、社會責任應擔盡擔。16年來,公司從不拖欠員工工資。平時,他堅持檢查工人工資發放情況,建立工資發放資料檔案,杜絕工程單位冒領工資。公司為一線職工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幫助職工解決困難,使職工們留得安心、幹得舒心。他還給企業制定完備規範的規章制度和獎勵機制,嚴格按照規定與客戶開展項目合作。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當地“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

他以公益事業拓展信譽。唐孝標堅持做好事行善舉,多次向環衛工人、下崗人員、困難學生等捐款。他出資500萬元成立公民道德基金,用於關愛幫扶道德模範。另外,還出資200萬元成立“助學基金”,常態化資助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學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向宜君組織部門交納特殊黨費,還向銅川市紅十字會等積極捐款。據不完全統計,16年來,他已累計捐款700多萬元支持公益事業。

唐孝標榮獲陜西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8桑南才

桑南才,男,傈僳族,1971年1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郵政集團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分公司瀘水市稱桿鄉郵政所所長。

33年來,桑南才從“小桑”到“桑哥”再到“桑叔”,一條山路,一個身影,一生踐諾,往返於全鄉13個村委會5個投遞段和鄉直機關單位之間,平均每天行程160公裏,默默堅守著大山深處的綠色生命線,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被群眾稱為傈僳山寨的“托厄哈扒”(傈僳語意為“送信人”)。

兌現承諾,堅守崗位。2016年以來,鄉親們的網購需求量成倍增長,郵政所裏的投遞業務量也迅速攀升,每天都有80多件郵件需要及時投遞,最多時超過200件。投遞業務量雖然攀升了,但桑南才沒有延長投遞時限,影響服務質量。“大年三十也得送,這是鄉親們買的新棉被、新衣服,把它們送到鄉親手裏,讓他們過個暖暖的春節。”桑南才說。2021年春節期間,郵政所快遞郵件量很大,桑南才承諾春節期間不打烊。鄉親們勸他過完春節再送,他卻說:“過節郵件更不能耽擱,大家都等著收年貨,我要把郵件送到大家手裏,心裏才踏實!”

真情服務,群眾信賴。桑南才首創雲南省少、小民族聚居區郵政特殊服務模式,除了及時準確將一封封郵件送到村民手中外,他還是山裏的“義務采購員”,無論是大米食鹽、化肥農藥,還是生活用品,只要鄉親們打個電話或者提前說一聲,桑南才都會采購好送上門。“他就是黨派來的親人啊!”王瑪基村的核波才贊道。核波才身有殘疾,靠著遠嫁的妹妹匯款接濟,桑南才在投遞報刊和送包裹的同時幫他匯兌,並送到他手中。

助力脫貧,增收致富。桑南才依托郵政電商平臺開展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為了方便鄉親們銷售農產品,他開了“郵樂小店”,幫助鄉親們把蕎麥、天麻、大蒜、蜂蜜等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貼心人”。為了幫助村民楊趙才一家脫貧,他拿出15萬元助其發展運輸和養殖。他還利用走村入戶送郵件的機會,主動宣傳外出務工政策,鼓勵村裏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增收致富。

桑南才榮獲全國勞動模範、雲南省道德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9符木裏

符木裏,男,黎族,1967年8月生,中共黨員,海南省儋州市南豐鎮中心學校教師。

堅守“孤島”教學點28年,符木裏在三尺講臺和鄉村教育的天地裏播種希望,將一批又一批學生送出孤島,用堅守和付出,照亮島上孩子求學之路,被稱為“孤島園丁”。

不忘初心,堅守孤島。儋州市松濤水庫南岸有一處半島三面環水,背靠一座沒有路的大山,村民們出行只能靠漁船穿越水庫,一個來回就需要兩個多小時。為了島上孩子上學,設了一個教學點。1988年,符木裏來到島上,當起了教學點上唯一的老師。孤島上的生活條件相當艱苦,2000年之前,村裏連電都沒通,晚上備課及批改作業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進行。因為交通不便,他只能乘船出島,一次買夠一批不易變壞的食材,連續吃上兩星期。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為了山裏的孩子們能有書讀有學上,從1988年到2016年,他堅守孤島教學點28年,將一批又一批學生送出孤島,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愛心陪伴,甘做明燈。在教學生涯中,他始終堅持一個理念:“教一門課,就要教出成績,帶一個班,就要帶出特色。愛心是根,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用自己的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28年間,符木裏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當面對可以離開“孤島”的抉擇時,看著家長渴求的眼神,看著孩子們早上背著書包而來、放學背著書包離去的身影,他邁不開走出去的腳步,心裏放不下這些孩子……

隨著時代發展,位於儋州市南豐鎮新村村委會的誌文教學點如今已不復存在。2016年,最後一批2個學生上完小學二年級的相關課程之後,符木裏正式調離該教學點,前往鎮中心小學任教。每年的教師節,學生的一條短信、一個電話、一聲發自內心的問候,都讓他感到開心和滿足。符木裏說:“我的堅守成就了滿園花香,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

符木裏榮獲海南省優秀鄉村教師稱號。

350彭興利

彭興利,男,滿族,1961年1月生,中共黨員,北京市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榆樹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彭興利當村幹部37年來,始終牢記“一定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的承諾,帶領全村搞玉米制種、壯大肉牛養殖、做強鄉村旅遊,讓一窮二白的中榆樹店村舊貌換新顏,成了京郊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1984年,彭興利當選村委會主任,並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上任伊始,他就暗下決心,無論自己受多大的累,一定要讓村民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要摘掉村裏的“窮帽子”,他決定從發展玉米制種入手。為保證玉米種子純度,育種期間,必須控制田間母本散粉株率在2‰以內。他每天淩晨三四點起床,帶領村民到地裏摸苞去雄。這一幹就是小十年,村子成了遠近聞名的玉米制種專業村。

村民收入有了改善,彭興利又開始琢磨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帶頭搞肉牛養殖,當年就凈賺7萬元。村民們沒了顧慮,都爭著搶著搞起養殖。2001年,村裏建起兩個肉牛養殖小區,實現規模化養殖。2003年,全村實現人均純收入5500多元,達到歷史新高。村民富了,集體也摘掉了“窮帽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生態保護措施的不斷加強,村裏原有產業逐步被淘汰。新農村建設完成後,彭興利認識到,大家要想富,就得辦民俗遊、吃“生態飯”。為提升全村整體遊客接待水平,他多次組織民俗戶開展廚藝技能、接待服務禮儀培訓,不斷完善服務設施,幫助村民轉變服務理念。如今,全村共有鄉村旅遊經營戶65戶,包括9戶精品民宿,近30戶市級四星級、五星級民俗院,全年民俗遊總收入超過300萬元。昔日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彭興利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51傅光明

傅光明,男,漢族,1953年10月生,中共黨員,福建聖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立企業38年,傅光明堅持做誠信人、賣誠信雞、辦誠信企業。初次下海被騙,他反而領悟出生意人誠信經營的意義;中途還債被困,他咬緊牙關還貸意外收獲眾人信賴。他用每一羽雞守護食品衛生安全,踐行自己的諾言。

起步遇挫,親身感知誠信寶貴。1983年,初次下海經商的傅光明正準備大幹一場,千裏迢迢從外地購入300枚“萊杭”種雞蛋,精心呵護等待破殼。沒承想雞蛋早已過了孵化期,300枚雞蛋只孵出一只小雞,21天的照料成為空等,數萬元投入血本無歸。意識到自己被騙的傅光明深刻體會到誠信經營的寶貴,決心在此後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堅持誠信為本、操守為重,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

咬牙還貸,守信成就困境機遇。有了誠信做基石,傅光明重新出發,帶領養殖團隊做大做強。1992年,為實現現代化生產,傅光明向7家銀行貸款1000萬元,從丹麥引進了一條從屠宰、分割到包裝一體化作業的加工生產線。1996年,宏觀政策調整,貸款展期規定發生變化,7家銀行紛紛要求提前收回貸款。然而,當時生產如日中天的公司如果把資金全部用於還債,勢必受到重大影響。傅光明只能咬緊牙關、勒緊腰帶,將每個月的全部銷售額近100多萬元全部用來還貸,足足苦撐一年還清債務。還款之事逐漸在業界傳開,傅光明和公司的信譽度大大提升,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傅光明兩度受困均與“誠”結緣,大起大落之間越發感悟到誠信是企業穩步發展的基礎,尤其是食品生產相關企業更應該加以重視。上世紀90年代,曾有人向傅光明廉價銷售一種雞肉自動註水器,每只雞註水後的重量至少增加一兩,結果被傅光明斷然拒絕。他始終告誡自己和員工,“企業兩條命,一條是質量,一條是誠信。”

憑借誠信經營把一只雞做成了大產業後,傅光明通過公益捐款、建設希望小學、設立獎學金等方式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同時,主導企業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文化扶貧、慈善扶貧等方式,帶動光澤、浦城、政和、資溪、鎮原等5縣數萬群眾增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傅光明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稱號。

352魯鵬

魯鵬,男,漢族,1972年7月生,中共黨員,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德陽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

因為對母親的承諾,有了18位“爺爺奶奶”;因為對福利院孩子的承諾,有了幾十個“兒女”;因為對老百姓的承諾,成立了“魯鵬誌願服務隊”。魯鵬以“用一生踐行諾言,憑奉獻點亮未來”的精神帶動著一群人、溫暖著一座城。

對母親的諾言,二十五載不改。魯鵬的母親是上世紀70年代德陽市的一名民辦教師,經常帶孩子們到村敬老院慰問。受母親言傳身教影響,魯鵬從小就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向母親承諾:“媽,您年紀大了,敬老院的事交給我!”從此,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諾言,堅持每月上門看望、照料老人,25年來從未間斷。老人們都是他的“爺爺”“奶奶”,都把他視作最親的親人。魯鵬和18位“爺爺奶奶”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對孩子的諾言,堅守質樸的約定。福利院的孤殘兒童也是魯鵬幫扶的重要對象。有一次,一位身患自閉癥的孩子脫口而出喊他“爸爸”,魯鵬接下了這個特殊的身份,答應孩子們:“從今往後,我就是你們的爸爸,拉鉤!”他覺得找到了一條路,一條用“成為孩子父親”的承諾去換取孩子們幸福的路。他定期上門看望這些特殊的孩子們,給他們帶來糖果和玩具,陪他們做遊戲、說心裏話。在他的堅持帶動下,很多同事、誌願者紛紛加入到了幫助弱勢群體的隊伍中,幫扶範圍也逐漸擴大至當地多個敬老院、福利院,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對社會的承諾,感動一座城市。2012年,以魯鵬名字命名的“魯鵬誌願服務隊”正式成立,逐步發展成為擁有2300余名誌願者的誌願服務聯盟。他們向社會公開承諾:“我在您身邊,城市更美好”。脫貧攻堅,他們到偏遠山村與留守兒童“結對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走進小區測體溫、發物資,協助登記來往車輛、進行人員排查……無數個“魯鵬”活躍在大街小巷、城市鄉村,踐行著承諾,讓誌願服務在當地蔚然成風。

魯鵬榮獲全國最美誌願者、四川省道德模範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353曾馥平

曾馥平,男,漢族,1964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農業生態試驗站常務副站長。

一句承諾,就是26年的堅守。從中科院到貧困山區,曾馥平遠離繁華都市,紮根山區,從不言退,首創易地扶貧搬遷新模式——“肯福模式”,帶領當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他帶領團隊潛心鉆研,讓石漠化山區披上綠裝,為脫貧攻堅插上科技“翅膀”,當地老百姓親切地喊他“真扶貧的好兄弟”。

“您放心,我是共產黨員,是黨派到環江扶貧的。我答應您,您向往的美好生活一定能實現。”這是26年前,曾馥平初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調研時,在農戶家中對一名毛南族老鄉作出的承諾。然而,就是這個承諾,讓他一待就是整整26年。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地處廣西西北部,位於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中,是廣西3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1994年7月,而立之年的曾馥平遠離愛人和3歲的女兒,只身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擔任縣扶貧工作隊隊長,從此便紮根在毛南山鄉,走上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道路。曾馥平有多次機會到條件更好的單位工作,但對毛南山鄉貧困群眾的牽掛情懷,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堅定了他留下來的決心。

26年的堅守,見證了山區翻天覆地的變化。曾馥平率先在環江首創移民搬遷“肯福模式”,帶領移民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甘蔗、畜禽等產業。老百姓人均純收入由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20年2.1萬余元。該模式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肯定,也為廣西易地扶貧搬遷提供了經驗。

26年的堅守,讓山區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該縣石漠化嚴重,人均不到5分耕地。曾馥平帶領團隊提出“山上種樹、山下種果、地種牧草、欄中養畜”的立體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既解決畜糞問題,又能解決肥料和水土流失問題,這樣“雙贏”的模式使百姓收入逐年攀升。他帶領團隊不斷摸索,總結扶貧經驗模式,實現了石漠化治理和脫貧致富目標,一大批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研發項目先後在當地啟動實施,成功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曾馥平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354溫軍

溫軍,男,漢族,1989年9月生,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博誠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溫軍堅守“公道憑心、誠信為金”信條,以過硬產品質量、良好經營信譽,樹立誠信形象,做大做強企業,寧可自己吃虧、不讓信譽受損,打造值得信賴的蔬菜品牌。

他推進技術創新,用過硬質量打造信譽。多年來,溫軍堅持“以質量求生存”理念。他註重產品生產數字化改造,其中一項果蔬智能化深度清洗裝置獲國家發明專利,使優品率提升35%。為開拓海外市場,他推動脫水蔬菜產品質量接軌國際標準,通過多項國際認證。憑著過硬質量,贏得客戶信任,營業額逐年遞增。2020年,企業在抗疫情、促生產形勢下,產量比上年增長35%,營業額達3200多萬元。

他實行全程管理,用憑碼可溯增進信譽。“我承諾、我做到”是溫軍對客戶的保證。為讓客戶對產品放心,他將大數據與農業發展相結合,依托區塊鏈技術,建立供應鏈管理平臺和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客戶可以憑借“追溯編碼”查看產品加工全過程,提高生產透明度。目前,公司生產的蔬菜產品已經走向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公司出口銷售收入34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3.2%。

他堅持公道憑心,用誠實履約堅守信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口集裝箱運費上漲。按照原先合約出口,履約一次就要虧損近10萬元。公司每月要出口20多個集裝箱,巨額虧損將使企業運轉困難。但如果毀約,把產品賣給新客戶,每個集裝箱能盈利近20萬元。面對誘惑,溫軍誠信守約的念頭沒有絲毫動搖。他帶領員工咬緊牙關、堅決履約,按原訂單發貨。雖然承受很大損失,但是贏得客戶尊重和信任。

他助力脫貧攻堅,用回饋社會提升信譽。溫軍把回饋社會當作責任,在發展壯大企業過程中,始終不忘記帶動家鄉父老共同致富。他實施“基地+農戶+訂單”模式,春季和農民以保護價格簽訂購銷合同,秋季隨行就市,但不低於合同價格進行收購,確保農民“有賺頭”。他在用工時優先招收貧困職工,通過解決就業幫助貧困戶增收。

溫軍榮獲山西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山西省勞動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55謝立亭

謝立亭,男,漢族,1940年1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阜橋街道牌坊街社區居民。

謝立亭退休後,繼續踐行“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誓言,將對黨的莊嚴承諾融入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之中,自創“紅色三寶”宣講模式,被譽為退休不褪色的“紅色宣講員”。

謝立亭將忠誠於黨的事業、宣傳好黨的政策,作為始終不變的追求。2000年,他退休時,被社區聘為義務宣傳員。“退休不褪色,我要成為一名優秀夕陽紅隊員,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他在日記中寫下誓言。

20多年來,為當好“紅色宣傳員”,謝立亭反復摸索實踐,總結出群眾喜愛的三件宣講“法寶”。第一件是“紅色名片”,正面印著宣講內容,新鮮、好記、更好保存;背面是他的電話和一句話:有困難找社區,需幫助找謝立亭。第二件是“紅色小冊子”,他緊密聯系群眾、貼近生活、結合實際,把自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和體會寫出來,匯編成冊印發給大家。第三件是“紅色歌曲”,用群眾喜歡的歌曲作為曲調,填上自編宣講詞來演唱,通俗易懂的歌詞,耳熟能詳的旋律,使宣傳更有激情、更有感染力。多年來,謝立亭共印制“紅色名片”130多種,發放“紅色小冊子”6萬多冊,創作“紅色歌曲”100多首,寫出80多萬字講課材料,到企業、學校等單位宣講700多場次,用實際行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誓言錚錚如鋼,初心堅若磐石。多年忙碌在基層宣講第一線,使謝立亭患上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和嚴重的心臟病。但是,他依然堅守著自己的諾言,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理論宣講、服務群眾的道路上。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2011年,牌坊街社區成立“謝立亭黨小組”,後來發展成為“謝立亭正能量宣傳黨小組”,組織離退休老黨員參與社區事務,開展百姓宣講,弘揚社會正氣。目前,“謝立亭黨小組”在任城區已發展到130多個,成為活躍在社區裏的亮麗風景線。

謝立亭榮獲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山東省道德模範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356謝運良

謝運良,男,漢族,1963年8月生,湖南百捷利包裝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

20多年來,謝運良堅持“誠”字當頭,誠信立企,踐行助殘行善、扶貧幫困的承諾,被當地群眾稱為“誠信典範”。

守信踐諾,以誠立身。謝運良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喪母。18歲高中畢業後,吃苦耐勞的他外出闖蕩,幹過搬運、建築、銷售等工作,憑借誠實守信的人生準則,贏得了老板的信任,得到好心人的幫襯,賺取了“第一桶金”。1998年冬,謝運良回到家鄉創辦了吉興紙業,“以誠治業、以愛興業”是他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他積極履約踐諾,誠信經營,企業越辦越好。目前,他名下的企業年產值逾2億元,年納稅1000余萬元,納稅信用評級一直是A級,是“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誠心幫困,脫貧致富。通過誠信經營,謝運良的企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承諾,要一輩子把助殘幫困愛心事業做下去!”謝運良堅毅地說。2015年6月,他主動向宜章縣委、縣政府請纓:“願意承擔幫助全縣貧困殘疾人脫貧的任務。”截至目前,謝運良的企業累計吸納1200余名殘疾人就業,殘疾員工占比一直保持在55%以上。他結合每位殘疾人自身狀況,揚長避短安排適宜崗位,與正常人同工同酬,並為他們購買“五險一金”等,做好勞動服務相關保障,讓他們安心工作。他投入100萬元創建“培訓基地”,先後培訓殘疾人1800余人次,一批批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實現穩定脫貧。他投資3000萬元建成2條“扶貧生產專線”,結對幫扶貧困戶11792人,總分紅額達3036萬元。他積極推動解決貧困地區民生問題,修通省際“斷頭路”10條,解決宜章縣城唯一飲用水源地黃岑水庫上遊來水芙蓉礦區廢水直排汙染問題,近10萬群眾受益。

謝運良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湖南省勞動模範等稱號,被評為全國“誠信之星”,榮登“中國好人榜”。

357謝惜丹

謝惜丹,女,漢族,1990年3月生,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江東鎮謝渡村村民。

罹患重癥、痛失愛人,面對自己苦難的人生,謝惜丹始終保持一顆誠實善良的心。丈夫因重癥去世後,謝惜丹在自身家庭困難情況下,主動將為丈夫治病募集得來的余下善款回捐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誠信妻子替夫回捐”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2013年,年僅23歲的謝惜丹被診斷患上尿毒癥,此後她不得不靠透析來維持生命。2018年1月,謝惜丹與同為尿毒癥患者的陳煜結婚。同年8月,在社會熱心人士的幫助下,謝惜丹籌足手術費用,腎移植手術成功,可是他們為治病已經花光家裏所有積蓄。2019年7月3日,為讓陳煜接受腎移植手術,謝惜丹夫妻二人不得已,在網絡平臺發起募捐,共募集20萬元善款用於治療。2019年7月14日,陳煜進行換腎手術,可是術後出現感染,不幸離世。

丈夫去世之後,謝惜丹強忍悲痛,思量再三,在自身需要長期服藥,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決定將原先籌集給丈夫治病所剩的12萬元善款全部回捐社會,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謝惜丹依托慈善組織,確認了一批經濟困難的病患作為捐助對象,並跟隨工作人員上門看望慰問,不僅從經濟上緩解他們的燃眉之急,更從情感上傳遞社會溫暖。謝惜丹說:“假如我丈夫還在,我相信他也非常支持我這種做法,把這12萬元善款回捐社會,讓這份大愛傳遞下去。”

作為一名腎移植者,謝惜丹需要長期服藥,生活並不寬裕,目前還在租房住。但她一直樂觀向上,熱心公益,積極參加義演和公益活動,把陽光和溫暖帶給身邊的人。2015年,謝惜丹主動登記成為一名器官捐獻誌願者。幾年間,年輕的謝惜丹經歷很多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也收獲到平凡樸素的人間大愛,用堅強、樂觀和愛心譜寫著精彩的人生。

謝惜丹榮獲廣東省道德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58路生梅

路生梅,女,漢族,1944年1月生,中共黨員,陜西省佳縣人民醫院退休醫生。

路生梅堅守“為佳縣人民服務五十年”諾言,秉持醫者仁心理念,紮根貧困艱苦革命老區,運用精湛兒科專業醫術,守護孩子健康,服務一方百姓,被譽為一諾千金、德耀杏林的“信義醫生”。

1968年12月,24歲的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來到貧瘠荒涼的陜北高原。從青春韶華到滿頭白發,她把青春奉獻給這片黃土地,只為兌現誓言:改變落後醫療條件,為佳縣人民服務五十年。

來到佳縣以後,比起艱苦簡陋的工作生活條件,更讓路生梅揪心的是當地極其落後的醫療水平。工作不久,她出診救助一位難產婦女,可一進門就發現有個老婆婆正準備用一把家用剪刀來鉸臍帶。路生梅立刻制止、搶過剪刀,用自帶的消毒器械給孩子斷臍、包裹。這次出診,更加堅定她紮根當地、服務百姓的信念。

一句承諾,踐行半生。多年來,路生梅多次放棄返京機會,在革命老區的縣級醫院紮下根來,一幹就是50多年。她致力於推廣新法接生、科學育兒,創辦佳縣第一個正規兒科,創建愛嬰醫院,推進實施兒童計劃免疫,為創建二級甲等醫院作出突出貢獻。如今,佳縣的醫療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新生兒死亡率從上個世紀60年代的60‰降至0.6‰。

生命不息,服務不止。1999年退休後,路生梅信守承諾,繼續留在佳縣,每周定期到醫院義診,平時在家裏為群眾看病。她說,作為醫生,為病人解除病痛沒有退休年齡;作為黨員,為黨工作更沒有退休年齡。退休22年,路生梅義診患者超過15萬人次。

熱心公益,傳遞愛心。在義診看病之外,路生梅還積極投身公益,拿出自己獲得的10萬元各類獎金用於公益活動。2020年春天,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76歲的路生梅向黨組織交納1萬元特殊黨費,並向所在黨支部遞交馳援抗疫一線的“請戰書”。

路生梅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陜西省道德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59廖竹生

廖竹生,男,漢族,1997年9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對坊鄉半逕村村民。

殘疾青年廖竹生,信守著對貧困殘疾群體的承諾,帶領大家創業,創造美好生活。他用勤勞、務實、擔當,走出一條勤勞致富路。

廖竹生出生在一個貧困農民家庭,雙手手腕先天畸形、無法伸直,這讓他一度很自卑,消極對待生活,可看到父母為了照顧他和3個弟弟妹妹,早早兩鬢斑白,孝順懂事的他暗下決心要振作起來。

2015年,廖竹生成為寧都縣免費電商培訓班的一員,獲得了就業培訓合格證書。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他進入寧都電商產業園工作,開了一家布鞋分銷網店,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同年,廖竹生與幾個殘疾人朋友組建了當地首個殘疾人創業團隊——勵誌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創業過程中,廖竹生始終堅持以誠信為本,以產品質量為安身立命之本,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

2016年,由於天氣、運輸等原因,廣東、浙江等地客戶收到的贛南臍橙出現腐爛現象,廖竹生得知後,立即向客戶補發或如數退款。2019年,贛南臍橙因幹旱減產,而銷售卻一再走俏,市場供不應求,公司時常面臨貨源緊缺的情況,有人便建議“用一些次果裝進箱子裏”“購買外地臍橙來代替贛南臍橙”,但廖竹生想也不想就拒絕了:“贛南臍橙是贛州的金字招牌,我們必須守護好,不能賺昧心錢。”

2020年起,他鼓勵勵誌園的成員們另立“門戶”,根據各自所長,在不同領域回饋社會。如今,走馬贛南城鄉,村民在田間地頭現場播報,基層幹部上直播間代言吆喝,網友分秒必爭“雲上”下單,快遞小哥快馬加鞭線下送達……這一切,與無數個和廖竹生一樣的人的努力息息相關。2021年,廖竹生再次踏上創業之路,新公司正在裝修,一幅新的藍圖正在他腦海裏繪制。“讓更多人發展電商增收致富,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承諾。”

廖竹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60熊子勛

熊子勛,男,漢族,1927年6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政協文史委員會原副主任。

憑著一諾千金的執著信念,熊子勛用60余年時間尋遍每一座山頭,查清58名犧牲戰友的下落。兩度患癌、一眼失明,仍然堅守承諾、不言放棄,每找到一人,便為他們造墓豎碑。熊子勛用畢生踐行諾言,被譽為“信義戰友”。

1949年3月,谷城縣獨立營第三連奉命剿匪,不料在茶園溝遭伏,58名解放軍戰士下落不明。谷城縣特派作戰經驗豐富的熊子勛為區長再次進山剿匪。9個月後,成功解放谷城西南山區。當熊子勛帶人進入茶園溝時,頓時驚呆了:草叢中到處散落著解放軍戰士的爛衣服、爛鞋子、破襪子,屍骨卻不見下落。熊子勛含淚將戰友們的遺物就地埋葬,並在心中立下重誓:“哪怕用盡一生時間,我也要找到58名戰友!”

1951年,在湖北日報社工作的熊子勛主動申請調回谷城。工作之余,多次進山尋訪犧牲戰友的下落,搜集戰爭史料。輾轉千裏,終於在四川找到這份珍貴的名單。正是根據熊子勛找到的這份名單,犧牲的戰友被一一追認為烈士。

1982年,熊子勛被診斷出胃癌。家人和領導怕他出意外,阻止他進山。他卻悄悄留下遺囑,獨自進山。1988年6月,他在茶園溝尋訪兩名犧牲戰友的墳,快爬到半山腰時突遇大雨,一股泥石流把他衝下山去。翻滾中,他被兩棵樹擋住身體撿回一條性命,右眼卻被嚴重刺傷,最終失明。1989年,熊子勛又罹患肝癌。他再次給老伴寫下遺囑:“只要有一口氣在,我就要完成我對死去戰友的承諾!”就這樣,直到2011年,最後2份烈士證明被送到了他們的子孫手中,58位戰友及另外2名革命群眾的犧牲經過、掩埋地點被他全部查清,60余年的艱辛尋找終告圓滿。

1979年以來,他著手為犧牲戰友寫書立傳,在患白內障視力急劇下降的情況下,24年間數易其稿,於2003年完成50多萬字的手稿《磨盤山平暴記》。2008年7月,該書以《黎明的鐘聲》為名正式出版。那天,熊子勛來到谷城縣烈士紀念碑前,將新書擺在烈士墳前告慰英靈:“書寫出來了,人們會記住你們的!”

熊子勛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模範退役軍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等稱號。

361樊建川

樊建川,男,漢族,1957年9月生,中共黨員,四川建川博物館館長。

捐100座博物館,讓一己之藏成為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財富。樊建川以文博事業的赤誠追求踐行誠實守信,用收藏歷史的匠心匠行守護文化傳承,用共產黨員的滿腔熱忱畫下踐諾的註腳。

受父親的影響,樊建川從小就對抗戰前輩充滿敬意,很想通過收藏,去挖掘英雄故事,傳承民族精神。從軍人、教師,到官員、商人,再到博物館館長,年逾花甲的樊建川經歷過多次身份的轉變,唯獨幾十年來對守護文化傳承的執著追求絲毫未變。他在收藏夢裏找到了更大的人生意義。他從來沒把耗費財力、物力與精力建成的博物館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財產,而是為這個民族留下記憶。樊建川說:“這輩子發誓要建100座博物館,死後全部捐給國家。”目前,他已通過法律文件明確表示,將建川博物館等所有資產全部捐贈給成都市人民政府,讓一己之藏真正成為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財富。

要數量也要口碑,他把每一座博物館都建成“大學校”。樊建川紮根歷史、紮根土地、紮根群眾,建成總占地500畝、建築面積10余萬平方米的博物館聚落,累計藏品達1000余萬件,其中國家級珍貴文物4000余件,居全國同類主題博物館之首。開館以來,已接待2000余萬人次,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抗戰精神、紅軍長征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場所。

他把博物館建成服務民生、服務發展的新窗口。樊建川建館以來,始終承諾低票價開放政策,每年受惠觀眾150萬人次以上,優惠門票費用1000萬元以上。建川博物館聚落將眾多資源優化整合,匯集多業態文化與服務配套設施,帶動了當地文博、文旅、文創產業發展。博物館聚落所在地成都安仁鎮被列入全國首批“中國特色小鎮”。

投身公益事業,他以博物館為平臺踐行社會責任。多年來,樊建川向軍事博物館、抗日戰爭紀念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等捐贈文物3000余件。2016年,他投入1000萬元建成紀念抗戰援華義士的群雕廣場,免費對外開放。

樊建川榮獲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稱號。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