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結婚禮服破爛不堪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為探尋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6月30日至7月20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的20余名師生代表赴安徽六安金寨縣和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學習交流,此次活動的主題為“尋訪改革足跡,築夢青春力量”、“重溫改革精神”。這也是積極響應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關於全國大中專學生誌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一次有意義嘗試。

走進金寨革命歷史,追尋大別山精神

六安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大別山中段,是土地革命時期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蘇區的首府,也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建黨百年之際,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社會實踐團來到素有“革命的搖籃,將軍的故鄉”美譽的六安金寨縣,追尋老區軍民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學習紅色精神。 此次參訪的首站為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共五大展廳,陳列著400余件珍貴文物。

(倪軍館長帶領實踐團隊參觀博物館。於子誠/攝) 一套還算嶄新的上將禮服、一床破爛不堪的鴨絨被、一枚陳舊鋥亮的勛章,這是洪學智將軍個人陳列館,這些物品仿佛在訴說著他的傳奇人生。16歲投身軍營,一生南征北戰,從蘇北到陜北,從漠河到海南,他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立下赫赫戰功。1955年、1988年,洪學智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僅此一例。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館長倪軍說,金寨革命中集中體現的大別山精神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倪軍向同學們寄語:“我們要賡續紅色血脈,牢記金寨革命的精神要義是‘犧牲’和‘奉獻’。把黨的精神融入我們的血脈,眼中有光亮,做事才能有堅定的方向。” 通過參觀博物館,實踐團隊成員更深入地了解到金寨革命的具體事件,真正從歷史中體會到大別山精神的精誠與寶貴。 現場交流時,倪軍還采用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在校學生答疑解惑。

(倪軍館長與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學生進行視頻連線。於子誠/攝) 離開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實踐團隊前往紅軍廣場,在淅瀝的雨中瞻仰洪學智將軍紀念碑、紅軍烈士雕塑、紅軍烈士陵園。團隊成員們領悟到“紅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諦,立誌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揚大別山精神,堅定道路理念。

大包幹親歷者與新四軍奶奶“雲連線”

7月5日,實踐團與揚州老紅軍施敏與小崗村大包幹親歷者嚴立華、關友江進行了視頻連線。嚴立華回憶起大包幹的那段難忘歷史,至今記憶猶新,參與大包幹最樸實最直接的目的是為“吃飽飯”。集體勞動存在諸多弊端,最嚴重的就是挫敗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頭遍哨子不買帳,兩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所描述的就是當時的普遍情景,無法實現多勞多得,就無法提高生產效率。“我們當時連飯都吃不上,還怕什麼,只想著如何填飽肚子。沒辦法,只有膽子大。”嚴立華說。 講起那段經歷,關友江也是娓娓道來,“你們年輕人不知道,當時啥吃的都沒有,餓啊!”大包幹協議就是在我家簽訂的。18個人前屋開會協商,我的妻兒後屋睡覺,他們壓低聲音怕人聽到,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能說,這可是冒著坐牢的風險呀。幸運地是,國家很快就批準了大包幹的實行,提出“大包幹好,堅持30年不變”的支持政策。“這可是造福民生的好政策啊!”關友江對此贊不絕口。

(嚴立華、關友江參加現場視頻連線。於子誠/攝) 隨後,嚴立華、關友江又與誌願者們一起和揚州老紅軍施敏奶奶進行了現場連線。“當時後勤部有兩個裝著鈔票的箱子,晚上睡覺怕被偷,用繩子綁起來,扣在腳上,一有動靜我就能知道。”老紅軍施敏繪聲繪色地向大學生們描述當年艱難的生活環境。施敏雖已94歲高齡,卻對建國初期的奮鬥歲月依然記得十分清楚,這是她最難以忘懷的忠貞歲月。她對現場學生寄語:“你們生長在新中國,就要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好地貢獻自我。” “雲連線”時,嚴立華、關友江也對新青年們提出期望:“科學文化知識非常重要,你們都是大學生,要好好利用知識造福社會。”

(大包幹親歷者與揚州老紅軍視頻連線。於子誠/攝) 蒲公英支教課堂:關愛兒童成長,助力青春夢想 7月6日下午,第一期蒲公英課堂“呵護健康 健康同行”如期進行,化藥系護理專業主任韓婷給學生演示心肺復蘇,為小崗學生發放了書包等物資。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黨委副書記虞強發表講話鼓勵學生,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副院長範守信與小崗學校校長邱建闖共同為蒲公英課堂揭牌。

隨後,還進行了“小崗村·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梁曉珊老師介紹實踐項目,學生代表何煜匯報實踐成果。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黨委書記淩雲誌和小崗村第一書記李錦柱簽署共建協議,雙方就校地合作達成共識。

7月7日至7月13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赴小崗村“重溫改革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團還在鳳陽小崗學校舉辦了黨史、法制、急救知識及趣味運動會等四期蒲公英支教課堂。

(實踐隊隊員宣講的黨史和榜樣人物,吸引同學們的關註。於子誠 攝) 蒲公英支教課堂秉承著拓展課外知識,培養興趣愛好的理念,誌願者丁夢芹給小崗學校的孩子開展了簡潔明了、生動有趣的法律知識講座。重點介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防範未成年犯罪的措施以及對應的解決辦法,幫助同學們樹立了未成年人安全防範保護意識。還為同學們普及詐騙類型、事後救濟等有關防詐騙的知識。 文藝匯演:踐行“藝術進農村”理念,追憶崢嶸歲月 為踐行“藝術進農村”的理念,7月6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藝術團為小崗村村民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藝匯演。 演出分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崢嶸歲月稠”,帶領在場觀眾一同追憶中國共產黨過往的不平凡經歷;第二篇章“日月換新天”,歌頌了中國共產黨英勇無畏、不懼困難,經過28年浴血奮戰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中國歷史新紀元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第三篇章“奮進新時代”,采用歌舞結合的形式,展示當代大學生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砥礪前行,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壯麗篇章。

此外,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赴小崗村“重溫改革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團還參觀了大包幹紀念館,學習到“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大包幹精神;參觀沈浩同誌先進事跡陳列館,體會到“勤奮敬業、艱苦奮鬥、愛民為民、無私奉獻、銳意改革”的沈浩精神;通過參觀小崗村發展的新舊對比,領悟到農村改革開放帶來的滄桑巨變。

【小崗村關正景書記:】

把支教活動帶到教育資源尤其薄弱的地方 這些年輕學子教育素質非常好,在你們身上,可以看到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傳承教育方面,希望你們能夠保持優良傳統,經常深入下去。不光是小崗村,最好能走進更多的貧困地區,把支教活動帶到那些教育資源尤其薄弱的地方,讓教育活動輻射的更廣一些。

【小崗村“大包幹”帶頭人關友江:】

希望你們以後常來 你們的到來,讓我們小崗村感覺特別好,活動組織的有條有理,尤其那場文藝演出,我們看完特別開心,希望你們以後常來!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黨委副書記虞強:】

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 小崗村是我們國家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起點,包括後期的大包幹精神、沈浩精神,這些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到小崗村實地參觀學習,對於我們在新時代如何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和體會。到小崗村去,不僅僅是學習實踐自我,更重要的是能夠利用我們的所學所長,送文化、送衛生下鄉,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整個活動達到了社會實踐的宗旨: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這種教育方式非常難得,不僅深化了青年學生對黨和家國的情懷以及社會責任感,還鍛煉了能力,增長了才幹,帶著使命更好的成長。 通訊員 梁曉珊 王科 何煜 黃文涓 閆洪嘉 吳良玉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