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五顏六色的青蛙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海東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約30公裏的湟中區魯沙爾鎮,古稱“佛山”,藏語稱為“袞本”,即十萬個佛像的意思。這裏是我國喇嘛教(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是黃教著名的寺院之一,始建明代,歷時400余年,已形成擁有殿宇、經堂、佛塔、僧舍幾十余座建築的古建築群,並成為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全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據說,塔爾寺是因先有塔後有寺而得名,又經過600多年的發展與傳承,它的文化底蘊日漸豐厚,藝術價值頗高,其建築、雕刻、佛像、供器等將塔爾寺裝點得古香古色、莊嚴肅穆,堪稱佛教文化藝術的寶庫。而最能代表塔爾寺藝術精髓的是:酥油花、壁畫和堆繡,它們被稱為“塔爾寺藝術三絕”。2006年5月20日,塔爾寺酥油花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燈會上,塔爾寺院內外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省內外信教群眾及遊客紛紛慕名而來,目睹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燈展。那一朵朵顏色鮮艷、絢爛綻放的酥油花;那一片片蒼翠欲滴、長勢繁茂的青枝綠葉;那一只只形象逼真、活靈活現的鳥獸飛禽,實則讓人挪不開眼,尤其那一尊尊大小各異、栩栩如生的佛像藝術品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元宵節燈會上除了展出形態各異的酥油花以外,還伴有樂隊演奏,在隆重莊嚴的氣氛中,人們賞花、點燈、祈願,場面熱鬧非凡。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人們無法現場觀展。本期,小編帶大家一睹酥油花的風采,一起了解這一朵朵神奇的酥油花是如何在藝人們的妙手中綻放美麗的。

酥油花的歷史早

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的一種雕塑藝術品,是西藏苯教祭祀傳統的延續,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早先只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貼花,而後逐漸演變為一種油塑工藝品。

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類食物,是用牛奶經過反復攪拌後提煉出的黃白色油脂,這種黃白色油脂經過加工變成膏狀後,其可塑性變強,塑造出的各種藝術品形象逼真、精巧玲瓏。

傳說在很早以前,人們祭祀時要殺生。後來為了減少殺戮,人們就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種花果、花盤來代替這種祭祀方法,於是酥油花就誕生了。

也有文書中記載,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一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的等身佛像,供奉在新修的大昭寺裏。按照儀軌,供奉佛和菩薩的供品有六色,即:花、塗香、聖水、瓦香、果品和佛燈,可當時正是天寒地凍時節,沒有鮮花,於是人們就把酥油塑成了鮮花供奉於佛前,從此相沿成俗,塑酥油花逐漸發展成為一門藝術。

1409年,宗喀巴大師首次在拉薩大昭寺發起祈願大法會時,組織制作了大型立體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於佛前。此後,酥油花便傳入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在此相沿成習。相傳,宗喀巴大師曾夢見荊棘變為明燈,雜草化為鮮花,明燈和鮮花之間有千千萬萬顆珍珠閃閃發光,無比輝煌、壯觀。於是他醒來以後,組織眾僧用酥油雕塑再現夢境,於十五日夜供奉於佛前。所以在50年代以前,酥油花在展出後的當夜天亮之前必須全部焚燒完,以示曇花一現之意。

起初,酥油花的內容較為單調,後來塔爾寺相繼建立了“上花院”和“下花院”兩個酥油花院,專門培養油酥藝僧。每院有藝僧20人左右,這些藝僧一般在十五六歲入院,終身從藝。上、下兩個花院分別有總監(稱“掌尺”)主持,決定當年酥油花的題材、構圖、制作分工等事項。酥油花制作技藝主要靠口手相承、師徒相傳。藝僧們憑著對佛的虔誠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油塑技藝諸方面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花樣年年翻新,內容題材不斷變化,技藝越加精湛,被社會公認為一絕。

酥油花的形式多

酥油花雖名曰“花”,但其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它的藝術手法具有精、繁、巧等特點,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容納極多的內容,個個形態各異、傳神達意。一架酥油花中,動輒人物走獸百計,亭臺樓閣十數,大至一兩米的菩薩金剛,小至十幾毫米的花鳥蟲魚,個個神形兼備、細致入微;花瓣的舒卷開合、葉片的脈絡深淺、人物的喜怒哀樂、山川的蜿蜒曲折,都表現得絲絲入扣、細膩傳神,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

另外,酥油花的用色與寺院中的壁畫、唐卡的色彩有共同之處——明快生動,體現出高原民族對飽和、艷麗色彩的偏愛。藝人們一般用紅胚料塑花、黃胚料點蕊、綠胚料狀葉、白胚料布雲;黑發、皓齒、粉臉、丹唇,鮮艷逼真、自然柔和。加之酥油花往往與酥油燈一起擺出,在燭光的輝映下,顯得格外多彩動人。

從酥油花燈節前幾個月開始,藝人們便將純凈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質礦物染料,以《釋迦牟尼本生故事》《釋迦牟尼十二行傳》《蓮花生本傳故事》《宗喀巴本傳故事》等為主題,兼及藏戲、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如《文成公主進藏》等,塑造出各種形象。

80年代制作的大型酥油花《文成公主》,主要以近三百個人物及長安、日月山、江河源、拉薩等地理背景構成,協調地配飾以奇花異草,其中漢藏民族和睦友好的歷史場面得以逼真再現,非常壯觀。

酥油花的工藝精

酥油花是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酥油塑造藝術,是以酥油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奇絕藝術品。為了提高酥油的可塑性,這項制作要在零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進行,所以人們也將酥油花稱為盛開於冰點的奇異之花。

酥油花的塑造工藝繁復而奇特。每年在寒冬之時,藝僧們會選取秋天草黃之後產下的牛奶,因為在這個時節產出的牛奶中提煉出的酥油是純白的,用純白酥油塑造出的人物膚質白皙,佛像面如滿月。塑造之前油塑藝僧先要沐浴發願,進行宗教儀式。儀式之後,掌尺喇嘛和其他藝僧一起選議酥油花的題材,然後設計腹稿,精心構思、策劃、布局之後,便分配給擅長人物、動物、花卉、建築的師傅帶領各自的徒弟,在氣溫零攝氏度以下的陰涼房間開始分頭準備,所有工作從農歷十月十五開始到來年正月十五,歷時三個月才能完成。

制作酥油花離不開這四道工序。

首先是綁紮基本“骨架”。根據所擬定的題材內容,精心設計形象,用軟革束、麻繩、竹杯、棍子等物紮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態的“骨架”,即為所塑造的基本模型。

其次是塑造形態,即“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來的陳舊酥油花摻雜草木灰反復捶打搗砸,做成韌性好、彈性強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後用這種黑色油泥在“骨架”上塑造出粗糙且準確的造型,這種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基本形體做好後,須經掌尺對其形體姿態、尺寸大小、整體結構比例進行修改、審定後才算定型。

再次是“敷塑”。在塑造第三道工序前,藝僧們需要提前將酥油浸泡於冰涼的水中長時間揉搓並去掉雜質形成光滑細膩的膏狀。然後在乳白色的酥油中揉進各色礦物質顏料,調和成五顏六色的油酥,仔細地塗塑在做好的形體上,敷面描眉,塑花點蕊,一些特別之處還要進行飾金描銀,點綴暈染。如要塑造紅花綠葉或是玉石寶玩,則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

最後一道工序是“裝盤”。將塑造好的酥油花按設計的總體要求,用鐵絲固定在幾塊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內,這需要高低錯落有致,件件立體懸空,讓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瞻玩味。布局中的單一花卉圖或整幅故事畫面,叫做“酥油花架”。展出時,將酥油花架用高桿立起,最高可達十幾米,並向前呈20度左右的斜度,一是便於觀賞者稍擡頭即可觀全景,二是防止酥油花自上而下融化,上面的熔液弄花下面的造型。

人們在下面以仰視角度觀看,更覺佛法莊嚴,寶像生輝。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幾十個、甚至一百多個人物組成的故事畫面。其中菩薩金剛端坐安詳,飛天仙女風姿綽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備,亭臺樓閣金碧輝煌,整體畫面繁而不亂,絢麗多彩,令人嘆為觀止。

不得不說,在整個塑制過程中最可敬的人是這些藝僧們。由於酥油花的熔點很低,15攝氏度就會變形,25攝氏度左右就會融化,為了防止塑制過程中因手的溫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變形,藝僧們需要一直在室溫零度以下的作坊裏工作,在捏制酥油花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讓手指保持冰涼,工作時身邊放有一個盛有冰塊的水盆,每隔一段時間,要再次將手浸入冰水中泡到冰涼再繼續工作。整個制作過程十分艱辛,很多藝僧的手都生出了凍瘡,甚至有的雙手落下殘疾。是他們心中對佛教的虔誠和對藝術至美的追求完全超越了肉體上的痛苦,才能在一雙雙冰冷的手中,不斷開出一朵朵奇異艷麗的花朵。